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区域地理——中国的人口和民族(ch2)
第二章人口和民族区域地理——中国篇(概况)一、我国人口和民族概要•2010年全国第6次人口普查,我国总人口为13.7亿。占世界人口(70亿)的近1/5。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第二是印度•中国每分钟新出生人数38人,每天5万中国人口其他国家人口饼状统计图中国面积其他国家面积饼状统计图一、我国人口和民族概要56个民族,汉族12.2亿人,占约92%,其余各民族称为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中占比中最高的是壮族(一)人口的增长二、人口的增长与分布1949年—1997中国人口增长读图归纳:新中国成立后的人口增长有怎样的特点?①60年代之前生活条件改善,社会安定,自然增长率较高②1959-1962困难时期,进入负增长阶段③62年之后,国家鼓励生育,自然增长率飙升④74年之后,实行计划生育,自然增长率稳步下降(一)人口的增长二、人口的增长与分布思考:衡量人口自然增长的指标?1.我国人口的增长深受国家政策的影响2.自然增长率的起伏很大(出生率死亡率)—出生人口-死亡人口总人口*1000‰自然增长率=材料:现阶段世界各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状况高收入国家在2012年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德国-2‰日本-0.8‰澳大利亚0.3‰美国1.3‰瑞典1.7‰韩国2‰丹麦2.4‰截止2012年,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前10国家卡塔尔49.3‰津巴布韦43.6‰尼日尔33.6‰乌干达33‰特克斯和凯科31.7‰斯群岛加沙地带31.1‰布隆迪31‰布基纳法索30.7‰阿联酋30.6‰西撒哈拉30.3‰2012年中国的自然增长率约为4.79‰(一)人口的增长二、人口增长与分布1.我国人口的增长深受国家政策的影响2.自然增长率的起伏很大3.目前处于低增长率阶段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二)人口的分布二、人口增长与分布衡量人口分布的指标(二)人口的分布二、人口增长与分布1.衡量指标: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2010年全国第6次人口普查,我国总人口为13.7亿试推算我国的人口密度1370000000人/9600000平方千米≈142人/平方千米从气候、地形、水资源、海陆位置、经济、历史其中之一分析东部地区人口稠密的原因黑河腾冲42.9%的国土面积,95%的人口57.1%的国土面积,5%的人口二、人口增长与分布(二)人口的分布2.分界线3.原因E读资料和图:[资料一]1964年--1965年,国家从战略角度考虑,把沿海和内地密集的工业企业,有计划有步骤地向西北、西南和中南地区转移,开始了大规模的“三线”建设。迁移人员主要包括大批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工人及家属。[资料二]改革开放后,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离开家乡,涌入经济较为发达的东南沿海求职业,引发了规模日益扩大的农村劳动力跨区流动。每年春节前后一段时间,在各大、中城市打工的农民返乡,形成所谓的“民工潮”,人数达5000万人。[资料三]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逐步建立了经济特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地的一些知识分子、高技术人才向东迁移,形成了“孔雀东南飞”的局面。[资料四]三峡移民是目前我国最大的规模的移民,至2009年竣工,计划搬迁人口将达到133万人。F1、改革开放前中、东部→东北、西北、西南2、改革开放后中、西部→东部沿海(不发达地区→发达地区;农村→城市)二、人口增长与分布(三)人口的迁移四川江西安徽贵州北京上海广州观察:我国主要的人口迁出区和迁入区并分析原因迁入区(京沪穗):经济高度发达,就业环境好,生活水平高迁入区(青、新、藏):国家战略的要求1953年1964年1982年1990年2000年2010年6亿6.9亿10亿11亿12.6亿13.39亿1.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多读图归纳:我国的人口增长状况发生了怎样的改变?30年30年三、人口问题资料:中国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中国政府加快发展教育事业,2004年,中国普及九年义务制义务教育的人口覆盖率达到93.6%。但是中国人口科学文化素质的总体水平还不高,平均受教育年限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1年)。并且,城乡人口受教育程度存在明显差异。*注:发达国家的平均文盲率为2.3%左右问题2.人口素质有待提高第六次人口普查第六次人口普查问题3.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图中数据单位:亿10-2公顷千克资料:中国人口的经济结构我国农村人口比重大,农民占绝对多数。我国近13亿人口有7亿在农村,目前,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已近2亿人。中国铁路、公路、民航在春节长假的最后一天都迎来了节后客流高峰,节后的另一个客流高峰将在正月十六出现。初七到正月十四将是一个相对的持续的客流高峰期。资料:中国铁路、公路、民航春运迎来客流最高峰第六次人口普查2.5亿1.47亿问题4.流动人口多,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我国的基本国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同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实行计划生育民族一、民族构成1、56个民族2、人口400万以上的民族汉族:92%壮、满、回、苗、维吾尔、彝、土家、蒙古、藏二、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①西南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地区②东北——满族台湾——高山族苗族、彝族、•2012年12月的两会中,是否应继续实行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被参会委员们热烈的讨论•你对此有何看法?汉族壮族壮族现在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壮族大多居住在广西。壮族人民能歌善唱,以农历三月初三为最隆重。被誉为“歌仙”的刘三姐就是歌手的典型代表。满族回族满族满族散居中国各地,以居住在辽宁的为最多,满族满族散居中国各地,以居住在辽宁的为最多,回族回族是中国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主要聚居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信仰伊斯兰教,在居住较集中的地方建有清真寺。回族有三大节日:开斋节(大尔迪)、宰牲节(小尔迪)(古尔邦节)、圣祭,所有节日都与其他穆斯林保持高度一致有着密切的联系。回族回族人独特的饮茶方式——三泡台苗族彝族苗族苗族,是一个发源于中国的国际性的民族,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云南、湖北、海南、广西等省(区)。苗族的音乐舞蹈历史悠久,群众喜爱的芦笙舞,技艺很高。彝族彝族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三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西北部,是能歌善舞的民族。“火把节”是彝族地区最普遍而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每到火把节,彝族男女老少,身穿节日盛装,打牲畜祭献灵牌,尽情跳舞唱歌、赛马、摔跤。夜晚,手持火把,转绕住宅和田间,然后相聚一地烧起篝火,翩翩起舞。维吾尔族蒙古族维吾尔族“维吾尔”是维吾尔族的自称,意为“团结”或“联合”。维吾尔族主要聚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以南的喀什、和田一带和阿克苏、库尔勒地区,其余散居在天山以北的伊犁等地。传统节日有:肉孜节、古尔邦节、初雪节等。维吾尔族能歌善舞,闻名遐迩的音乐史诗《十二木卡姆》(意为《十二部大曲》)是他们的艺术精华。2005年,维吾尔“十二木卡姆”被联合国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蒙古族蒙古族是我国东北主要民族之一,也是蒙古国的主体民族。除蒙古国外,蒙古族人口主要集中国的内蒙古自治区和新疆及临近省份以及俄罗斯联邦。蒙古族善于歌舞,民歌分长短调两种。主要乐器是马头琴。蒙古包和勒勒车是他们游牧生活的伴侣。祭敖包是蒙古人自古流传下来的宗教习俗,在每年水草丰美时节举行。那达慕大会是中国蒙古族人民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传统活动,也是蒙古族人民喜爱的一种传统体育活动形式。那达慕是蒙古语的译音,意为娱乐、游戏,以表示丰收的喜悦之情。每年农历六月初四(多在草绿花红、马壮羊肥的阳历七、八月)开始的那达慕,是草原上一年一度的传统盛会。古代和近代的那达慕盛会都要进行男子三艺--摔跤、赛马和射箭的竞技赛。土家族傣族土家族土家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汉族人大量迁入后,“土家”做为族称开始出现。土家族人自称为“毕兹卡”,意思是“本地人”,是十个最多人口的少数名族之一。主要分布于湘鄂川黔毗连的武陵山地区。土家族爱群居,爱住吊脚木楼。傣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等,散居于云南的大部分地方。傣族是一个全民信教的民族,而且信的都是小乘佛教。在西双版纳,有一个非常有趣的传统宗教习俗,那就是傣族男子都要出家为僧,认为这样才算有教化,不野蛮。孔雀舞既来源于孔雀优美动作的模仿,也来源于傣族美丽动人的传说。泼水节是傣族最富民族特色的节日,节期在傣历六月,相当于公历4月。泼水节这一天人们要拜佛,姑娘们用漂着鲜花的清水为佛洗尘,然后彼此泼水嬉戏,相互祝愿。泼水节期间,还要举行赛龙船、放高升、放飞灯等传统娱乐活动和各种歌舞晚会。傣族人居住的竹楼是一种干栏式建筑。竹楼分两层,楼上住人,楼下饲养牲畜,堆放杂物,也是舂米、织布的地方。读下面的我国人口分布图分析回答:(1)我国人口集中分布在东南半壁的原因是:地形方面;气候方面。(2)造成我国人口分布差异明显的最主要原因是(3)从地形特点看,地区人口稀少;我国西北半壁人口稀少,许多地区可能出现不足,造成区域资源和经济开发的不足。多平原、丘陵,起伏较小温带、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水热充足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高原、高山劳动力读某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变化图和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图2009某区模拟图2图31、目前该省人口增长的特点是()A.总量呈下降态势B.总量仍呈增长态势C.总量呈零增长态势D.增长模式没有变化2、按联合国标准,如一地区≥60岁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10%或≥65岁的人口达7%,则可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该省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时间在()A.1990年以前B.1990-2000年之间C.2000-2004年之间D.2004年以后BB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14分)资料一:“我国人口部分省区人口承载状况(注:人口承载状况是指:实际人口密度与理论承载密度之比)及20世纪80年代下半期人口流动”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资料二:2005年11月1日进行了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调查显示:广州市常住人口中,0-14岁的人口占常住总人口的14.78%;15-64岁的人口占常住总人口的77.66%;65岁及以上的人口占常住总人口的7.56%。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了1.65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1.46个百分点。2009杨浦模拟32.资料一:“部分省区人口承载状况及人口流向示意图”显示,人口负担最轻的省区是,试从自然和人文两方面分析其主要原因。33.分析“部分省区人口承载状况及人口流向示意图”中区域间人口大规模迁移的主要原因。34.根据资料二分析:广州已处于人口阶段,试分析这一人口现象将会对广州的经济和社会带来哪些影响。35.根据资料一和资料二分析:该地区人口大规模迁移对广州市的有利和不利影响。部分省区人口承载状况及人口流向示意图广东气候宜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等(自然条件优越),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科技水平高,人口的环境容量大。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出现;城乡和地区间经济发展的差异,导致农村向城市、经济欠发达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的大量劳务迁移。老龄化劳动力短缺,社会赡养费用上升,财政压力增大,青壮年负担加重。同时,人口老龄化还会改变社会的储蓄和投资行为,造成社会需求不旺,影响经济增长。有利:劳动人口增加,有利于广州城市建设,促进广州城市化进程,缓解老龄化带来的劳动力紧张,促进广州市场活跃,带动消费。不利:住房紧张,交通拥挤,社会治安带来问题,对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带来压力。阅读下列人口统计图表,计算并回答问题。(12分)26.A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约为____‰;在A、B、C三国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____国,与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2004年约6‰)相似的是____国。27.与A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类似的国家主要分布于____(单项选择)A.非洲B.亚洲C.欧洲D.北美洲2005上海高考30ACA28.根据表格提供的数据,在图2中标出A点,以表示A国15岁以下、65岁及以上人口年龄构成。年龄国家15岁以下15岁到64岁65岁及以上A国50455B国1765182004年A、B两国人口年龄构成(%)A29.分析图1和图2可以看出,A国人口问题主要是____和____等。30.图3所示的城市流动人口数量变化对该市产生的积极影响是________,可能
本文标题:区域地理——中国的人口和民族(ch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86844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