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企业管理学》期末考试重点总结(精)
《企业管理学》期末考试重点总结第一章企业概论(略第二章管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科学管理思想代表人物:泰勒,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科层管理思想代表人物:马克斯·韦伯,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行政管理思想代表人物:亨利·法约尔◆人际关系学说霍桑实验说明了:(1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2满足工人的社会欲望和提高工人士气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3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4企业应采用新型的领导方法。◆人力资源观点代表人物:亚伯拉罕.马斯洛,道格拉斯.麦克格雷第三章管理与管理学1、管理的定义在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下,管理人员依照一定的管理原则、程序和方法,对企业的人力、物力、财力及其经济活动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指挥、监督和调节,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果2、管理的两重性(1自然属性;指挥劳动与生产力,与社会大生产密切相关(2社会属性;监控劳动与生产关系以及上层建筑。3、管理的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4、管理角色学派代表人物:亨利·明茨伯格5、管理者的角色(1人际关系角色(2情报角色(3决策角色6、管理者的技能公元前500年16世纪18世纪19世纪晚期和20世纪90年代中期20世纪30-60年代20世纪60-90年代2000-2020年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及国外早期管理思想马基雅维利《君主论》亚当.斯密《国富论》人本主义理论.人际关系·人力资源观点.行为科学观点系统理论权变理论学习型组织模块化组织无形组织经典管理观点·科学管理·科层管理·行政管理(1技术技能:运用其所监督的专业领域中的过程、惯例、技术和工具的能力(2人际技能:成功地与别人打交道并与别人沟通的能力(3概念技能:产生新想法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思维能力7、管理的环境一、环境对组织的影响①环境概述②环境的特征分析:1.环境的不确定性2.所在行业的成长性3.环境的竞争性4.环境的合作性二、组织的一般环境a.政治环境b.社会文化环境c.经济环境d.技术环境e.自然环境三、组织的特殊环境a.供应商b.顾客c.竞争对手四、组织与环境的协调a.协调企业与消费者的关系b.协调企业与政府的关系c.协调企业与新闻界的关系第四章管理决策1、决策:是人们为实现一定的目标而制定行动方案,进行方案选择并准备方案实施的活动,是一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2、决策的六个特点:目标性、选择性、满意性、过程性、动态性、风险性3、决策的原则:信息健全原则;可行性原则;满意原则;系统分析原则;比较优选原则;集体决策原则;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原则4、决策的依据:信息的重要性信息的特点信息的生成5、决策的类型:a、按影响的时间长短(长期、中期、短期;b、按决策的层次划分(战略决策、战术决策、业务决策;c、按决策主体划分(个人决策、集体决策;d、按决策问题是否重复出现(程序化决策、非程序化决策;e、按环境的可控程度(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不确定型决策f、按决策的性质(定性决策、定量决策g、按需要解决问题的性质(初始决策、追踪决策6、决策的过程:(1识别问题(2确定决策目标(3确定价值标准(4拟定备选方案(5评估和选择方案(6实施方案(7监督和评估(8追踪反馈7、决策的影响因素①环境②过去决策③决策者对风险的态度④时间⑤企业文化8、决策的方法集体决策法: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第五章计划与计划工作1、计划:是对企业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的目标和实现目标途径的策划和安排,企业管理者通过制定计划使企业实现他们所希望实现的目标。2、计划与决策的联系(1计划包含决策。决策是计划中的先导,是计划的前提,决策是计划的核心,计划是决策的逻辑延续。(2决策是对组织活动的方向和方式的选择,而计划是对组织一定时期内活动与任务的具体安排,它涉及具体内容和要求。3、计划的性质(1计划为实现组织目标服务(2计划是管理活动的基础(3计划具有普遍性和秩序性(4计划工作要追求效率4、计划的类型(图1-11-15、计划的层次体系(图1-2宗旨或使命、目标、战略、政策、程序、规则、规划、预算图1-26、计划编制的过程※估量机会※确定目标※建立计划工作的前提※拟定可供选择的可行方案※评价备选方案※选择方案※拟定派生计划※编制预算7、计划的制定方法图1-3滚动计划法(图1-3网络计划法(图1-4*投入产出法*计量经济学法图1-48、计划的实施1.、目标管理基本思想(1企业的任务必须转化为目标(2上下级共同制定目标,确定彼此的成果责任,并以此责任来作为指导业务和衡量各自贡献的准则(3个人目标和单位目标的达到使实现组织整体目标的保证(4员工以个人目标为依据进行自我指挥和自我控制(5目标是考核和奖惩的依据预算抽象具体规划规则程序政策战略目标宗旨2、目标:是指组织在一定的时期内想达到的理想状态或期望获得的成果。这些理想状态或成果可能是个人、小组或整个组织努力的结果。3、目标管理(MBO,美国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提出:是指让组织的主管人员和员工亲自参加目标的制定,在工作中实行“自我控制“并努力完成工作目标的一种管理制度或方法。4、目标管理的性质:层次性、系统性、多样性、可考核性、可接受性、伴随信息反馈性5、目标管理过程(1制定目标(2明确组织的作用(3执行目标(4成果评价(5实行奖惩(6制定新目标并开始新的目标管理循环第六章组织设计1、组织设计:发展和改变一个组织结构的过程2、组织结构:组织中正式确定的使工作任务得以分解、组合和协调的框架体系3、组织的横向结构:部门化:亦称部门划分、活动分组。它是将若干职位组合在一起的依据和方式。五种通用的部门化方式:职能部门化-依据职能组合工作产品部门化-依据产品线来组合工作区域部门化-按照地理区域进行工作的组合工艺过程部门化-依据产品或顾客流来组合工作服务对象部门化-依据共同的顾客来组织工作部门化(续大型组织通常需要将上述大部分的或全部的部门化方式结合起来使用趋势:①顾客部门化愈来愈得到普遍使用;更好的理解顾客并对其需要作出快速反应②跨职能团队越来越受到青睐;各专业领域的专家们组合在一起协同工作,包括将新产品推入市场的各方面工作4、组织的纵向结构:1.管理幅度:就是一位管理人员直接指挥和监督的下属人数。2.管理层次:指组织内部从最高一级管理组织到最低一级管理组织的各个组织等级。3.直式组织结构:指管理幅度较小,管理层次较多,形成金字塔形态的组织结构。4.扁平组织结构:指管理幅度较宽、管理层次较少的一种组织结构形态。5.直式组织结构与扁平组织结构的比较(P1555、常见的组织设计1.简单直线式组织结构2.职能式组织结构3.事业部组织结构4.矩阵式组织结构5.混合式组织结构6、组织运行要使组织有效运行,必须处理好:①授权的艺术②直线与参谋的关系③集权与分权的关系④企业中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的关系⑤组织中的委员会管理7、组织变革组织变革的阻力:①变革的危机与失败的风险性②经济利益的“剥夺”③心理压力因素造成的冲突与困惑④社会因素造成的冲突与困惑⑤政府主导的组织变革的弊端排除阻力的方法:1.开发变革的动力源2.沟通变革的动力3.增强组织变革的能力8、组织文化1.组织文化:组织成员共有的价值观、行为准则、传统习俗和做事的方式,它影响了组织成员的行为方式。2.组织文化的主要特征独特性、相对稳定性、融合继承性、发展性3.核心要素组织精神、组织价值观、伦理规范4.组织文化的功能(1整合功能——培育成员认同感和归属感(2适应功能——建立新价值观,适应环境要求(3导向功能——软性约束,自我调适(4发展功能——更新、优化(5持续功能——不随着人事变动或战略变化而改变5.塑造组织文化的主要途径(1选择价值标准(2强化员工认同(3提炼定格(4巩固落实(5丰富发展6.选择价值标准的四个要点(1组织价值标准正确、明晰、科学,具有鲜明特点;(2体现组织的宗旨、管理战略和发展方向;(3调查本组织员工的认可程度和接纳程度,使之与组织员工的基本素质相符,过高或过低的标准都很难奏效;(4充分发挥群众的创造精神,认真听取群众意见。7.强化员工认同宣传组织文化、树立榜样人物、培训教育第七章人力资源管理1、人力资源规划: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及组织内外环境的变化,预测未来的组织任务和环境对组织的要求,以及为完成这些任务,满足这些要求而提供人力资源的过程。2、人员招聘的两个基础:人力资源规划、职务分析3、人力资源规划的原因:①人力资源不能随时购买,需要一个培养过程,所以要从长计议;②外部环境变化,使得要对企业实现战略所需要的人力资源数量和质量提出调整;③企业战略本身的调整,要求人力资源调整;④企业员工队伍本身的变动,如退休、离职,造成岗位空缺和人力资源缺乏,而人力资源从补充到适应需要一定时间,所以,应先规划、安排;⑤企业现有人力资源分布可能不合理,需要有计划地调整;⑥人资源供给和需求有一定刚性,所以需要进行预先规划。4、人员招聘的主要功能:①为组织不断补充新生力量,实现组织内部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②减少人员流动③扩大企业知名度④减少人员培训与开发的开支⑤提高管理的效率,减少在不称职员工上的投入5、员工培训知识培训技能培训态度培训6、绩效考核的方法1.主观考核法2.序考核法3.对偶比较法4.强制分布法5.客观考核法第八章领导理论与艺术1.领导的概念:激励和引导组织成员以使他们为实现组织目标的实现。2.领导的含义(三个要素(1必须有部下或追随者(2领导者拥有影响追随者的能力或力量(包括制度职权和个人影响力(3领导的目的是影响部下来达到企业的目标3.管理与领导的区别管理是建立在合法的、有报酬的和强制性的职权基础上,而领导更多的是建立在个人影响权和专长权的模范作用基础之上,组织中并不是所有处于管理职位的人都具备领导才能。4.领导的作用指挥作用、协调作用、激励作用5.领导者的方式(1专制式由领导者个人独自做出决策,然后命令下属予以执行,并要求下属不容置疑的遵从其命令。(2民主式领导者在采取行动方案或做出决策之前会主动听取下级意见,或者吸收下级人员参与决策制定。(3放任式领导者极少运用其权力影响下属,而给下级以高度的独立性,以致达到放任自流和行为根本不受约束的程度。6.领导连续统一体理论(P2407.职工参与的管理模式理论“专权-命令”方式,“温和-命令”方式,“商议-讨论”方式,“集体参与”方式8.管理方格论1-1贫乏型、1-9乡村俱乐部型、5-5中庸之道型、9-1独裁任务型、9-9战斗集体型9.领导行为四分图P24210.权变理论领导者的领导行为不仅取决于他的个人品质和能力,也取决于他所处的具体环境如被领导者的素质、工作性质等。E=f(L,F,SE——领导的有效性L——领导者(如领导者价值观、个人品质、工作经历F——被领导者(如个人品质、能力、价值观S——环境(组织文化、工作性质、心理因素11.菲德勒模型(重要a.“最难共事者问卷”(LPC:通过问卷调查确认领导风格b.两种领导风格关系取向型(LPC得分高、任务取向型(LPC得分低c.确定情景因素的三项基本因素: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关系、任务结构、职位权力d.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关系:领导者对下属信任、信赖和尊重的程度。关系越好,领导环境也就越好。任务结构:工作任务明确程度和下属对这些任务的负责程度。越明确或越负责,领导环境越好。职位权力:领导者所处职位具有的权威和权力的大小。权力越大,群体成员遵从指导的程度越高,领导环境越好。图1-4(由图可知:任务取向型领导在情景因素非常有利和非常不利的情况下效果更好菲德勒模型给我们的结论:①群体绩效取决于领导风格与情境因素两个方面的匹配。因此,不同领导风格适应不同情况。②领导风格不可改变。因此,提高领导绩效只有两种途径:要么改变情境,要么替换领导者。12.生命周期理论(也称情景领导理论P246该理论使用两个领导维度:任务行为和关系行为。每一维度有高和低两个水平,组成四种领导风格:◆命令(高任务低关系。领导者界定角色,明确告诉下属具体该干什么、怎么干以及何时何地去干。◆说服(高任务高关系。领导者同时提供指示性行为与支持性行为。◆参与(低任务高关系。领导者与下属共同决
本文标题:《企业管理学》期末考试重点总结(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86899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