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 小学教学论文《浅谈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激趣”》
小学教学论文《浅谈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激趣”》一、运用童话故事、谜语趣导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得好:“最好的学习动机莫过于学生对所学材料本身具有内在的兴趣。”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努力为学生创设各种愉悦的情境,时时引起学生的惊奇、兴趣、疑问、新鲜等情绪。使教学过程始终对学生有一种强大的吸引力,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主动地获取知识。例如,教学《动物聚会》时,我创设了“森林之王”老虎过生日,小动物们都去参加生日party这一情境,以此来激发兴趣,活跃思维,调动学生主体的主动参与。这样导入设计以求得生动、形象、自然,融科学性、趣味性于一体的效果,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情境,为学习新知识作好心理准备。在教学《可爱的小青蛙》时,我先让学生猜这样一个动物谜语:“小时没有腿,长大四条腿。”然后又根据课本中的两幅插图,编出一个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这样很自然地使学生认识了小蝌蚪变成小青蛙的过程,同时又及时地向学生进行了保护小青蛙的思想教育,学生学习情绪自然很高涨。二、活用主题图、学具趣学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材结合教学内容设置了许多主题图,加强了所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教学中教师应该用好这些情境图。一是可以把主题图作为教学内容的引入,二是主题图也可用作数学知识的应用。教学中,教师可以把主题图编成一连串的故事,以故事的形式逐一教学。例如《数一数》的主题图,由于学生还没有建立乘法的概念,较难从图中提出与乘法知识有关的问题或信息;可在建立了乘法的概念以后,再让学生观察主题图里蕴藏着的用乘法解决的问题,这样既加深了对乘法的认识,同时使学生体会到乘法在生活中的应用。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在儿童的学习活动中,兴趣起着定向和动力功能的双重作用。一个儿童的注意力水平是他能否学习好和心智发展快慢的最基本条件。有了学习兴趣,就能产生积极的情感和学习的主动性,学习效率就高;没有学习兴趣,学习效率就不高。以这一理论为指导,我在设计《分桃子》的新授部分时,为学生创设了三次动手分桃子的实践活动。让学生用小棒代替桃子。首先在情境中让学生把8个桃子分成2份,从学生分的结果中找出“同样多”的一种,从而引入“平均分”的概念,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对将要学的内容产生印象,进入角色。接下来又设计了把10个桃子分成同样多的2份,把12个桃子平均分成3份的操作强化练习。这些操作以动促思,学生在操作探索知识中,亲身经历新知识的产生、形成过程,能充分展示每位学生的才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利于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同时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中,抽象思维得到了发展,从而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三、通过动手操作、游戏趣练数学教学枯燥,如果单凭老师讲,学生只通过一种感官来进行学习,就容易感到疲劳、厌倦,听不进、记不住,效果就差。而通过多种感官,充分利用直观教学的各种手段,发挥学生好动的特点和长处,让他们亲自看一看,摸一摸,动手摆一摆、画一画、比一比、填一填,学生积极性就高,教学效果就好。《看一看》(二)主要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体验所观察到的形状,从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这部分内容教学起来比较困难,我就先用大小相同的三个正方体搭成一个长方体,让学生从不同的位置去观察,把自己看到的形状说一说。接着,在学生已有初步观察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用三个大小相同的正方体拼搭成自己喜欢的图形,试着从正面、侧面、上面进行观察,把自己看到的形状在草稿本上画一画。这样,在学生充分经历“搭一搭、看一看、画一画”的活动中,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还不断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轻松愉悦地探索、体验、领会新知识,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练习一》中,我设计了《数蛤蟆》这一游戏活动,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儿歌中去发现、认知、理解、掌握2、3、4、5的乘法口诀,发展自己的认知结构,并以此来激发学生人人想参与,人人想表现自己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求得课堂教学生动有趣,轻松愉快,学生尽情品尝成功的喜悦。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把知识加以运用,使学生感到知识是一种使人变得崇高起来的力量,这是兴趣的重要来源。”四、巧用肢体语言引趣小学低年级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差,自我控制的能力不强,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大约在10——15分钟。下午的数学教学中,我经常碰到这样一些尴尬的事情。不是有的学生睡着了,就是有的学生走神,或者讲小话。看到学生出现以上情况时,我就会马上念口令:闭上小眼睛,和我一起做。闭上小眼睛,摇摇小脑袋,向上抬抬头,向下点点头,摸摸小鼻子,找找小耳朵,噘起小嘴巴,变个小猪脸,伸个小懒腰,马上就坐好。只要听到我念口令,学生会不由自主地听着口令,随着口令的内容做起来。这样一来,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赶走了瞌睡虫,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产生新鲜感,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产生了一种“亲其师而信其道”的效果,从而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并保证数学教学的顺利进行。五、巧妙设问激趣教学是一种艺术性的劳动,教师形象生动的语言、恰当的手势、精心设计各种启发式的问题,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都起着十分重要的浅谈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激趣”作用。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深入了解教材,吃透教材,在课堂上提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能引起学生思考的问题,在教学内容与学生求知欲之间制造某种“不协调”情境,有意制造悬念,促使学生产生探索知识的欲望,处于“欲罢不能”的心理状态。例如,在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时,我先让学生进行求相同加数的和的加法计算,再师生进行计算比赛,从而提出以下几个问题:1、老师为什么一下子能算出结果?2、这样连加多麻烦,还有没有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3、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什么方法计算最简便?当学生认识到用乘法计算简便后,我又提出:2×3读作什么?它表示什么?3×4读作什么?表示什么?乘号前面的数叫什么?乘号后面的数叫什么?乘出来的结果叫什么?通过层层设问,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持续发展。托而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因斯坦也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位著名的数学家还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前提。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之源,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情感意向,是架起师生情感的桥梁,更是学生积极学习的催化剂。因此,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数学教师应根据本班学生的心理特点,有意识的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本文标题:小学教学论文《浅谈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激趣”》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86980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