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数据通信与网络 > 新版五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第三单元君子之道9.文质彬彬活动目标:1.能有节奏地“读典明理”中的句子,了解“文质彬彬”的真正含义。2.通过《学文立志》和《博学研思》,能明白文质彬彬的道理。3.在实际生活中“忆事思辨”,养成良好的品德修养。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师生谈论对于诚信、礼仪的理解。二、读典明理1.读文、理解。出示《读典明理》中的原文,学生对照注释和译文自由读(1)教师范读,要求学生认真听。(2)学生自由读及同位互读,读准确。2.古文的朗读不仅要准确,还要诵出节奏、韵律。师范读,注意节奏变化,引导学生读出韵律美。尝试背诵三、学文立志1.师:学生自读故事《马夫和农夫》。讨论:读完故事,你了解“文质彬彬”的含义了吗?四、忆事思辨课件出示课本中的三幅情境图,学生上台表演讨论:想一想校园里都适用哪些礼仪,这些礼仪能带给我们哪些帮助。课间追逐打闹的行为会带来哪些坏的影响和结果?1.有事要请假2.有序排队买饭3.课间在走廊追逐打闹在实际生活中,同学们身边还有哪些类似行为?你是怎么做的?五、博学研思1.回忆第一课中的孔子2.自读《孔子习礼》3.资料卡我国自古以来就被誉为礼仪之邦,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我国古代礼仪,了解言语辞令的礼仪六、学以致用1.查找资料,了解不同场合中的礼仪要求。并且想一想,人们为什么安排这些礼仪活动。记录下来,完成记录卡。2.我国是文明礼仪之邦,请以“文明礼仪伴我行”为主题制作一张手抄报,并展开评比。10.君子之乐活动目标:1.能有节奏地“读典明理”中的句子,了解“君子之乐”的真正含义。2.通过《学文立志》和《博学研思》,能明白矢志不渝的道理。3.在实际生活中“忆事思辨”,养成良好的品德修养。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师生谈论对快乐、乐趣的理解。二、读典明理1.读文、理解。出示《读典明理》中的原文,学生对照注释和译文自由读(1)教师范读,要求学生认真听。(2)学生自由读及同位互读,读准确。2.古文的朗读不仅要准确,还要诵出节奏、韵律。师范读,注意节奏变化,引导学生读出韵律美。尝试背诵三、学文立志1.师:学生自读故事《荣公三乐》。讨论:读完故事,你觉得荣启期(荣公)是是什么样的人?荣公心态是怎样的呢?你了解“君子之乐”的含义了吗?四、忆事思辨课件出示课本中的三幅情境图,学生上台表演讨论:想一想下列情境中的人物行为,如果你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他们的做法对他们的品德修养会产生哪些不利影响?1.在公交车上,给老奶奶让座2.坚持光盘行动3.玩游戏真快乐,玩到半夜想一想,生活中我们获得了哪些快乐?这些快乐能算是真正的快乐吗?为什么?你怎么看待玩游戏?在实际生活中,同学们身边还有哪些类似行为?你是怎么做的?五、博学研思1.自读《城市的美容师》2.讨论:文中的人物身上表现出了哪些优秀品质?3.资料卡了解城市中最可爱的人想一想如果没有他们我们的城市会怎样?六、学以致用1.请收集古今中外有关以劳动为乐、以服务公众为乐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听,并将你的感受与同学们分享。11.君子畏戒活动目标:1.能有节奏地“读典明理”中的句子,了解“勇且有义”的真正含义。2.通过《学文立志》和《博学研思》,能明白勇且有义的道理。3.在实际生活中“忆事思辨”,养成良好的品德修养。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师生谈论对于敬畏、戒备的理解。二、读典明理1.读文、理解。出示《读典明理》中的原文,学生对照注释和译文自由读(1)教师范读,要求学生认真听。(2)学生自由读及同位互读,读准确。2.古文的朗读不仅要准确,还要诵出节奏、韵律。师范读,注意节奏变化,引导学生读出韵律美。尝试背诵。三、学文立志1.师:同学们,在我国,有位被誉为“晚清第一名臣”的曾国藩。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有关他的故事。生自读《曾国藩的敬畏观》。讨论:读完故事,请结合曾国藩关于敬畏的体悟,检查一下自己的言行是否也做到了心怀敬畏。四、忆事思辨课件出示课本中的两幅情境图。讨论:想一想下列情境中的人物行为,你平时会这样做吗?这些行为对不对?有什么问题,为什么?1.人是万物之灵,可以主宰一切2.我们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生物3.记录一天的收获与不足在实际生活中,同学们身边还有哪些类似行为?五、博学研思1.自读《敬畏大自然》怎样保护大自然呢?2.资料卡印度洋海啸,自然灾害威胁我们的生命安全,你还知道哪些自然灾害呢?3.小资料读交通规则歌谣你知道交通指示牌的意思吗?为什么要遵守交通规则呢?六、学以致用1.查找资料,收集关于敬畏和以公益为主的格言警句,与同学们交流一下读完这些格言警句之后的心得体会。12.君子怀德活动目标:1.能有节奏地“读典明理”中的句子,了解“浩然之气”的真正含义。2.通过《学文立志》和《博学研思》,能明白浩然之气的道理。3.在实际生活中“忆事思辨”,养成良好的品德修养。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师生谈论有关对高尚品德、忠诚守信的理解。二、读典明理1.读文、理解。出示《读典明理》中的原文,学生对照注释和译文自由读(1)教师范读,要求学生认真听。(2)学生自由读及同位互读,读准确。2.古文的朗读不仅要准确,还要诵出节奏、韵律。师范读,注意节奏变化,引导学生读出韵律美。尝试背诵三、学文立志1.学生自读故事《德高望重》。讨论:读完故事,你是怎么理解“德高望重”的?为什么司马光称颂富弼“三世辅臣,德高望重”?小组交流讨论,每组选一个代表上台说一说。2.资料卡德高望重的出处及其意义四、忆事思辨课件出示课本中的两幅情境图,学生上台表演讨论:想一想下列情境中的人物行为,如果你遇到这种情况,该如何处理?1.向劳动模范学习2.周末参加义务活动在实际生活中,同学们身边还有哪些类似行为?五、博学研思1.自读《陶瓷器上的“德文化”》你还知道其他物品上的德文化吗?2.资料卡中国被称为“陶瓷之国”,陶瓷承载着中国的传统文化。了解各种陶瓷六、学以致用1.搜集关于“德”的名言警句读一读。想一想,我们在生活中应该怎样做才能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人。2.请将生活中你做过的修身养德的事情记录下来。
本文标题:新版五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87163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