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南开大学国际经济学期末历届考试重点
绝对技术差异论机会成本:生产两种产品时,增加一单位某种产品的生产所放弃的另一种产品的价值或数量。两国的机会成本就是在封闭条件下小麦和布的国内比价。(封闭条件下两种产品的国内比价)参加贸易的直接原因在于两国同种商品价格有差别,这种差价使参加贸易的双方有利可得。专业化分工使参加分工的国家消费的产品量比封闭条件下的消费量要多。交换产品价格的确定:国际比价要在参加贸易的两国进行贸易前的两种产品的国内比价之间,否则其中一国就可能退出国际贸易。任何一方卖出商品的价格不能等于或低于本国同一商品的卖价,否则厂商选择在本国市场销售商品,不出口。国际分工以及由此带来的各国技术优势的发挥,是国际贸易利益的根本来源。绝对技术差异论的图形说明:绝对技术差异论的特点和局限性:1.亚当斯密将“劳动分工”可以提高生产率的理论推广到国际领域;2.绝对技术差异论的证明简单、直观;3.绝对技术差异论是以机会成本不变为前提的,具有局限性;4.绝对技术差异论不能解释一国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劳动生产率均高于另一国,而另一国劳动生产率均处于劣势地位时,国际分工和贸易是否可以进行的问题。相对技术差异论(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即使一国处于绝对技术优势地位,另一国处于绝对技术劣势地位,只要存在价格差或机会成本的差别,就存在国际分工和贸易的基础和动力。各国选择生产的产品就是自己机会成本较小的商品。参加贸易的国家可以从贸易中获得物质利益。Eg国际分工充分发挥了美国在生产小麦上的相对优势,也充分发挥了中国在生产布上的相对优势,相应地都避开了各自的相对劣势。相对技术差异论的图形说明相对技术差异论的特点和局限性:1.大卫李嘉图提出的相对技术差异论将自由贸易的理论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使比较利益理论的解释范围大大扩展;2.相对技术差异论可以部分地解释当今世界经济技术发展水平和层次不同的国家之间进行贸易的基础;3.相对技术差异论假定机会成本不变,并且假定只投入劳动一种生产要素,强调只有劳动创造价值,有局限性生产要素禀赋论要素密集度:是在生产一定产量的某种产品时,以生产成本最低为标准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的比例。依据投入比例大的那种生产要素描述该产品的要素密集度。要素丰裕度:是指一国所拥有的两种生产要素的相对比例。赫克歇尔——俄林定理:在各国生产要素存量一定的情况下,一国将生产和出口密集使用其丰裕要素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其稀缺要素的产品。推理过程:各国生产要素的相对丰裕程度不同—生产要素的价格不同;产品的要素密集度不同—生产产品的成本差别(2x6+5x1=17)—商品的价格差—国际贸易生产要素禀赋论的特点:优点:生产要素禀赋论从两个方面发展了比较利益理论:首先,生产要素禀赋论是以两种生产要素的投入为分析前提,更加接近现实;其次,生产要素禀赋论假定各国生产同一产品的技术水平相同,各国间商品的价格差是由各自不同的要素丰裕度从而是由生产成本的差别造成的。局限性:首先,生产要素禀赋论假定机会成本不变,与现实不符;其次,只假定投入两种生产要素;第三,没有分析一国从自给自足走向自由贸易的过程;第四,在分析过程中引进了价格和货币因素,增加了问题的复杂性。里昂惕夫之谜:按照人们的直觉,美国是资本比较丰裕而劳动力比较稀缺的国家,根据要素禀赋理论,美国应该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但美国经济学家里昂惕夫运用投入—产出法计算发现美国实际上出口的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而进口的是资本密集型产品。比较利益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机会成本递增条件下的比较利益1.机会成本递增:在生产两种产品的条件下,为增加其中一种产品的生产量而不得不放弃的另外一种产品的产量不断增加。机会成本递增是由资源的稀缺性造成的。2.生产可能性边界:资源在充分利用的情况下,一国所能生产的两种产品的最大可能产量组合点的轨迹。机会成本递增的条件下,生产可能性边界凹向原点。3.在机会成本递增的条件下,只要各国生产同样产品时存在着价格差异,比较利益理论就仍然有效,参加贸易的国家仍然可以从国际贸易中获得利益,只是各国间的国际分工不能达到完全专业化的程度。封闭条件下中国生产500万米布和400万公斤小麦,此时国内比价或机会成本为2:1。假定有了国际贸易,国际比价为1:1,那么中国生产布的机会成本就低于国际市场价格。在此情况下,中国厂商将增加布的生产,资源也就相应地转向布的生产部门。如果机会成本不变,中国将形成完全专业化生产。但在机会成本递增情况下,中国厂商虽然增加布的生产,但不会达到完全专业化程度,因为随着机会成本递增,总有一点会使中国生产布的机会成本等于国际比价,此时中国生产两种产品组合的调整就会停下。假定此时中国生产800万米布和200万公斤小麦,自己消费400万米布,用其余的400万米布换400万公斤小麦,加上自己生产的200万公斤小麦,共消费400万米布和600万公斤小麦,中国得到相当于多消费300万米布的净利益,从图形看,其消费点超出了本国生产的最大可能性。国际贸易条件的范围:国际比价必须在两个参加贸易国家贸易前的国内比价之间。供应条件曲线:表示在各种不同的贸易条件下,一国为换取一定数量的进口商品而愿意提供的出口商品数量的各点的连线或轨迹。(要使中国增加布的出口数量,就必须提高布的相对价格;同理,要使美国增加小麦的出口数量,就必须提高小麦的相对价格。)中国和美国提供曲线的交点决定了国际比价。如图,E点为均衡点,在这一点上中国布的出口量为OF,小麦的进口量为OD;而美国小麦的出口量为OD,布的进口量为OF,即中国的出口正好等于美国的进口,而美国的出口也正好等于中国的进口。此时均衡的国际比价是由射线OE的斜率所代表的贸易条件T。因此,国际交换比价是由供求双方的供应条件决定的。均衡价格:由供求双方共同决定。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供求相等时决定商品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当国际贸易使参加贸易的国家相关的商品供求在国际范围内达到均衡时,均衡的国际比价就形成了。无差异曲线—分析国际贸易给参加国带来的利益。贸易前,生产点和消费点均为S,此时消费者得到的最大效用水平是无差异曲线U1,价格线为PP。贸易后,小麦价格下降,布的价格上升,价格线由PP变为P’P’,此时生产点为S’,消费点为C’,消费者的效用水平是更高的无差异曲线U3,显然消费者的满足程度提高了。这是国际贸易带来的利益。U1—U2交换的利益—国际贸易使商品价格结构发生变化带来的利益。U2—U3专业化利益—国际贸易使各国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带来的利益。自然资源禀赋论:由于各国的地理,气候条件以及自然资源蕴藏等方面的不同所导致的各国自然资源禀赋的差异,进而需要国际贸易调节各国间的“余缺”。某些国家参与国际贸易的最初动因可能就是建立在这种“拾遗补缺”基础上的。这种观点对贸易范围的解释有限,随着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能力的提高,许多产品对自然条件和资源的依赖性已经很小。嗜好与国际贸易:国际贸易既不是由技术差异造成的,也不是由生产要素的禀赋差异造成,而是由两国的嗜好或饮食习惯的差异决定的。贸易前,两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相同,为满足本国的需求,喜食小麦的国家生产点为R,喜食大米的国家生产点为S,两国的消费点也分别为R和S。此时在喜食小麦的国家,小麦价格比较贵,价格线为PP;而在喜食大米的国家,大米价格比较贵,价格线为P’P’。有了国际贸易后,喜食小麦的国家可以将自己生产的大米出口到喜食大米的国家,换回小麦;喜食大米的国家将自己生产的小麦出口到喜食小麦的国家,换回大米,从而使两国过去价格较高的产品降低了价格,并形成了统一的国际比价。此时,两国的生产点同时处于T点,而消费水平和福利水平比贸易前提高了。现代国际贸易理论规模经济:指在产出的某一范围内,平均成本随着产出的增加而递减。内部规模经济:是指厂商的平均生产成本随着其自身生产规模的扩大而下降。通常所说的规模经济。外部规模经济:当一国的某个产业或行业的规模和产量扩大时,该产业或行业中各个企业的平均成本下降。规模经济产生于生产成本的节约。企业生产某产品的总成本为不变成本和可变成本之和,即TC=FC+VC。可变成本会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而成比例地扩大,而不变成本则在生产规模扩大时增加很少甚至保持不变,因此平均成本AC=TC/Q=FC/Q+VC/Q会随着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而递减。只有在全部企业投资中不变资本所占比重比较大时,效果才比较明显。规模经济多出现于重化工业或资本密集型产业。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中,规模经济的效果不甚明显。大规模生产的经济性会鼓励有关部门和企业追求由此带来的经济效果,从而扩大自己的生产规模。生产规模越扩大,该企业产品的竞争能力越强。大规模生产的经济性提高了此类部门产品生产的最小规模,提高了开办此类企业的最小成本,形成了行业进入的壁垒,削弱了行业内部企业竞争。差异产品:在设计、品牌等方面明显不同于同质产品,且被消费者认可的产品。生产差异产品是生产者获得一定程度定价权的手段。生产同质产品的厂商不可能将自己的产品定出较高的价格。消费者对差异产品也感兴趣。消费者对差异产品的兴趣来自消费者对较高满足程度的追求。规模经济与追求差异产品的矛盾:大规模生产的经济性要求生产规模大、批量大、标准化从而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但是差异化则要求小批量、多品种、多样化,为生产者提供操纵价格的余地。这种小批量、多品种就意味着单位产品的成本或平均成本比较高,难以达到规模经济的效果。解决矛盾的最佳方法—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由于国际贸易使厂商的市场规模扩大,因而大规模生产就有了生产保障。国际贸易将大批量生产的产品分散到各国的市场上去,因而在每个具体的市场上,表现为各种产品的小批量供应。对消费者而言,小批量的差异产品是价格比较低的,因为在生产它们时,由于规模经济的效果,使各类产品的平均成本较低。因而在比较低的价格下,差异产品是比较容易得到推行的。规模经济、差异产品与国际分工:在比较利益理论中,国际贸易的基础是各国存在的技术差异或要素禀赋差异,因而国际分工是确定的。但在这里,由于各国的技术水平相同,而且贸易的基础是规模经济下的差异产品,因此国际分工是不确定的。解释国际分工不确定:在规模经济发挥作用的部门,两国的国际分工决定于谁在特定的生产部门中的生产规模较大。大规模生产的经济性将使该国在产品的生产和贸易中具有价格或成本优势。该国在该行业中生产规模越大,其产品的平均成本越低,别国越是难以同该国的低成本相竞争,从而将竞争者排除出该行业。由于大规模生产的经济性,使一国的生产趋于完全专业化,或者说该国的生产资源越是集中于某一个特定的行业,因而也就排除了该国在其他产品的生产领域或行业中实现规模经济的可能性。如何确定国际分工结构:首先,国际分工的结构决定于哪个国家在特定商品的生产上较早实现规模经济,从而排除了其他国家进入该行业的可能性,这是一个历史的经济发展过程。一般而言,经济发展比较早的国家容易在可以产生规模经济效果的部门居优势地位。其次,两个起步时间相同的国家为了避免相互竞争,通过双方达成协议,实行“协议分工”,分别在不同的产品生产上实现规模经济。第三,后起步的国家,选定某个特定的可以实现规模经济效果的行业,通过某种政策使其生产规模超过早先发展起来的国家,将其排除出该生产部门。规模经济、差异产品与国际贸易:比较利益理论主要解释在第一产业中的农业和第二产业中的制成品之间的贸易,这种贸易形式称为“产业间贸易”。而由于差异产品的出现,特别是国与国之间同类产品内部所进行的贸易,就不再是传统的贸易形式,而是表现为“产业内贸易”。产业内贸易:同一个产业内部差异甚至是非差异产品之间的国际贸易。产业内贸易理论的意义:建立在规模经济基础上的产业内贸易理论代表人物有兰卡斯特、格鲁贝尔、斯彭司、迪格西特、斯蒂格里茨、克鲁格曼等。产业内贸易理论的出现,使国际贸易理论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传统的贸易理论中,无论是建立在技术差异基础上的比较利益理论,还是建立在要素禀赋差异基础上的比较利益理论,都是以完全竞争为基本分析前提。但是,建立在规模经济基础上的国际贸易理论则暗含着市场是不完全竞争的命题。因为
本文标题:南开大学国际经济学期末历届考试重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87206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