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ppt17
第3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第3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空气中的CO2、O2等物质为什么不会被耗尽呢?能量是不能循环利用的,物质可以循环利用?碳在无机环境中主要以何种形式存在?在生物体内主要以何种形式存在?CO2、碳酸盐有机物光合作用化能合成作用呼吸作用碳通过哪些途径从生物群落返回到无机环境?燃烧微生物分解作用碳在生物群落内部通过什么渠道进行传递?食物链(网)环境CO2生产者分解者消费者光合作用捕食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可以看出:CO2是可以反复循环利用的碳的循环过程物质循环的概念(P101)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元素,都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C、H、O、N、P、S等化学元素无机环境生物群落反复循环物质循环如:碳循环、氮循环、硫循环等碳循环的过程(P101)大气中的CO2库绿色植物(生产者)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动物(消费者)动物摄食呼吸作用动植物的遗体和排泄物微生物(分解者)分解作用泥炭、煤石油厂房汽车燃烧作用小结(1)碳循环的形式:(2)碳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3)碳在生物体内的存在形式:(4)碳进入生物体的途径:(5)碳在生物体之间传递途径:(6)碳进入大气的途径:CO2;CO2和碳酸盐;含碳有机物;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食物链(网);①生物的呼吸作用②分解者的分解作用③化石燃料的燃烧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基本元素。而不是指单质,也不是化合物。即为元素的循环:碳循环、氮循环、硫循环2.循环的具体形式:1.循环的物质:主要以无机物的形式:在生物群落内部:以有机物的形式,沿食物链(网)传递碳循环:CO2(进出生物群落)氮循环:N2、NH4+、NO3-硫循环:SO2、SO42-是指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其中的物质循环带有全球性,所以又叫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全球性循环性反复利用3.循环的范围:4.循环的特点:施用农药DDT的地区,虽然只占陆地面积的一小部分,可是在远离施药地区的南极动物企鹅体内也发现了DDT,南极动物体内为何会出现DDT?此现象说明了什么?全球性物质循环示例:氮循环物质循环示例:硫循环碳循环与与社会的联系:全球变暖致北极熊同类相残全球变暖致北极熊同类相残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在自然状态下,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摄取碳的速率与生物的呼吸作用和分解者的分解作用释放碳的速率大致相等,大气中的CO2含量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年份1860196019世纪末浓度(ppm)283320375--400温室效应:1.形成原因:化石燃料,短期内大量燃烧,打破了碳循环的平衡,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迅速增加,形成“温室效应”。2.危害:①气温上升;②加快极地和高山冰川的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③进而对陆地生态系统和人类的生存构成威胁;④旱、涝灾害频发,气候异常。大量燃烧化石燃料大气CO2升高气温升高①改善能源结构,开发新能源(如核能、太阳能、风能、水能),减少煤炭等的燃烧量;②植树造林;③少开或不开汽车等机动车。3、防止或减缓温室效应的主要措施项目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内容和形式范围过程特点能量、以有机物形式流动元素、以无机物的形式流动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生态系统的各营养级生物圈全球性,循环性,反复利用沿食物链网单向流动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间反复循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区别:(3)物质是能量流动的载体(4)能量是物质循环的动力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联系:(5)生态系统中的各种成分,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1)同时进行、相互依存,不可分割;(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2)能量的固定、储存、转移和释放都离不开物质的合成和分解等过程小结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提出问题: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列举土壤微生物分解作用的实例,提出想探究的问题。教师予以启发、指导。例如,落叶在土壤中能被分解掉,这究竟主要是土壤的物理化学因素的作用,还是土壤中微生物的作用呢?作出假设:假设既可以是基于已有的知识或经验作出的解释,也可以是想像或猜测。要鼓励学生大胆提出假设,通过讨论修正自己的假设。制订计划:首先,要确定实验变量是什么?需要控制的变量有哪些?如何控制这些变量?等等。其次,要确定探究的地点或场所:在野外?还是在实验室中?第三,设计实验方案。教材中提供了两则案例,供学生参考。实施计划:建议本探究以小组的形式进行。结果分析:可以将实验过程和现象列表整理,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实验结论。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探究活动案例1探究土壤微生物对落叶的作用准备土壤实验组:土壤灭菌对照组:不做处理准备落叶实验组与对照组叶片数量与大小基本一致分别埋入落叶一段时间后,检测树叶分解情况案例2探究土壤微生物对淀粉的分解作用探究活动制备土壤浸出液浸出液静置一天一段时间后,检测淀粉的分解情况案例1案例2实验假设微生物能分解落叶使之腐烂微生物能分解淀粉实验设计实验组对土壤高温处理A杯中加入30ml土壤浸出液对照组对土壤不做任何处理B杯中加入30ml蒸馏水自变量土壤中是否含有微生物土壤中是否含有分解淀粉的微生物实验现象在相同时间内实验组落叶腐烂程度小于对照组AA1不变蓝A2产生砖红色沉淀BB1变蓝B2不变色结论分析微生物对落叶有分解作用土壤浸出液中的微生物能分解淀粉生物富集生物富集作用又叫生物浓缩,是指生物体通过对环境中某些元素或难以分解的化合物的积累,使这些物质在生物体内的浓度超过环境中浓度的现象。是指环境中的一些污染物(如重金属、化学农药),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大量积聚的过程.因为这些污染物一般具有化学性质稳定而不易分解、在生物体内积累而不易排出等特点,所以,生物富集作用随着食物链的延长而不断加强。(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的积累就越多)例.下面是甲乙丙丁四个种群在一个达到生态平衡的环境中含有的总能量和残留农药的DDT的平均浓度种群甲乙丙丁能量2.8×1091.3×1089.1×1072.9×107DDT浓度0.040.350.393.41)这四个种群中属于生产者的是_________2)写出四个种群的能量流动渠道:___________3)在能量流动的渠道中,_______越高,生物体内的DDT浓度越高,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甲乙甲丙丁营养级生物富集例1:物质循环中的“物质”是指A组成生物体的各种化学元素B组成生物体的各种化合物C组成生物体的各种有机物D组成生物体的各种营养物质例2:物质循环中的“生态系统”是指A某一特定的生态系统B海洋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C生物圈D地球课堂评价练习3.在生态系统中,碳元素参与物质循环的主要形式是:A.二氧化碳B.碳酸盐C.碳酸D.碳水化合物课堂评价练习4.在生态系统碳循环中,既能使CO2进入生物群落,又能将其释放到大气中的生物是A.分解者B.植食动物C.肉食动物D.绿色植物5.识图作答:写出①②③④的生理过程及⑤产生CO2的方式。①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⑤________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分解作用呼吸作用燃烧巩固练习1.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特点不包括下列的:()A.带有全球性B.物质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C.在群落的各营养级之间循环往复D.在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复C巩固练习2.与自然界的碳循环关系密切的两种细胞器是:()A.线粒体和染色体B.叶绿体和线粒体C.叶绿体和核糖体D.线粒体和内质网B巩固练习3.下列关于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关系叙述不正确的是:()A.物质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在生态系统中流动B.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复C.先进行物质循环,后发生能量流动D.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C•1、许多人企求着生活的完美结局,殊不知美根本不在结局,而在于追求的过程。•2、慢慢的才知道:坚持未必就是胜利,放弃未必就是认输,。给自己一个迂回的空间,学会思索,学会等待,学会调整。人生没有假设,当下即是全部。背不动的,放下了;伤不起的,看淡了;想不通的,不想了;恨不过的,抚平了。•3、在比夜更深的地方,一定有比夜更黑的眼睛。•4、一切伟大的行动和思想,都有一个微不足道的开始。•5、从来不跌倒不算光彩,每次跌倒后能再站起来,才是最大的荣耀。•6、这个世界到处充满着不公平,我们能做的不仅仅是接受,还要试着做一些反抗。•7、一个最困苦、最卑贱、最为命运所屈辱的人,只要还抱有希望,便无所怨惧。•8、有些人,因为陪你走的时间长了,你便淡然了,其实是他们给你撑起了生命的天空;有些人,分开了,就忘了吧,残缺是一种大美。•9、照自己的意思去理解自己,不要小看自己,被别人的意见引入歧途。•10、没人能让我输,除非我不想赢!•11、花开不是为了花落,而是为了开的更加灿烂。•12、随随便便浪费的时间,再也不能赢回来。•13、不管从什么时候开始,重要的是开始以后不要停止;不管在什么时候结束,重要的是结束以后不要后悔。•14、当你决定坚持一件事情,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15、只有在开水里,茶叶才能展开生命浓郁的香气。•16、别想一下造出大海,必须先由小河川开始。•17、不要让未来的你,讨厌现在的自己,困惑谁都有,但成功只配得上勇敢的行动派。•18、人生最大的喜悦是每个人都说你做不到,你却完成它了!•19、如果你真的愿意为自己的梦想去努力,最差的结果,不过是大器晚成。•20、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本文标题: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ppt17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87214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