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思维导图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学段初中学科英语姓名李勤单位第二师二十二团中学联系电话:13399043685思维导图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阅读是英语学习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提高英语阅读效率对英语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且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英语的教学内容尤其是阅读教学内容也在不断扩大,难度不断加深,教学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优质高效地完成阅读教学任务呢?提高课堂效率、扩大课堂容量,让学生学有所获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我尝试着将思维导图这一直观形象的思考和表达方式引入到课堂阅读教学中来。思维导图的概念思维导图是一个简单、有效、美丽的思维工具,它依据全脑的概念,按照大脑自身的规律指导思考,全面调动左脑的逻辑、顺序、条例、文字、数字思维以及右脑的图像、想象、颜色、空间、整体思维,使大脑潜能得到最充分的开发,从而极大地发掘人的记忆、创造、身体、语言、精神、社交等各方面的潜能。也就是说,它采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立体感等建立起一种记忆链接。整个思维导图都由线条、图形、颜色、词汇、符号等元素构成。阅读教学存在的实际问题在平日的阅读教学中,大多数的英语老师发现:阅读是令很多学生头痛的事,主要是因为新词造成的心理障碍,由此教师经常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不停地给学生灌输音,形,义,让学生提前攻破单词,此时教师往往成了阅读课的主角,而学生则成了容器。所以学习的过程里没有学生的任何个人的思考和创意,这样的一种学习方式大大的限制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组织能力等的发展。还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巨大的难题-要记住这些孤立的词汇(这又有谈何容易),还不能很好地把握文章的结构以及对文章的整体认知,并且导致学生不能享受阅读的乐趣。那么阅读与阅读教学也随之黯然失色。这与新课程的理念“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是相悖的,也极其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思维导图在阅读教学中的优势我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发现思维导图有着其他阅读方法不可超越的优势:(1)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认识和把握整篇阅读文章。(2)思维导图以放射性思考为基础,发掘个人智力潜能,提升思考技巧,增强记忆力、组织力与创造力。(3)思维导图可以让复杂的问题变得非常简单,简单到可以在一张纸上画出来,让人一下看到问题的全部并对问题加以延伸。(4)有助于学生对知识注入更多的自我思考。(5)有助于调动存储在学生大脑中的英语知识,激活学生的思维。(6)有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形成,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思维导图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现以人教版新目标初中英语八年级下第三单元的精读文章为例展示思维导图的运用。1.Pre-reading本单元的主要话题就是谈论家务琐事。在正式阅读前我设计了两个问题:(1)Doyouoftendochoresathome?Whatchoresdoyouoftenhelptodoathome?(2)Doyouthinkkidsshouldhelpoutwithchoresathome?Andwhyorwhynot?课前讨论的目的,一方面在于提出问题激发学生阅读欲望,从而变被动为主动阅读,另一方面,为学生提供阅读的词汇、句子的储备,以及对阅读内容的提前预测。问题的设置自然地引出两种不同的观点,即同意孩子们应该在家做家务(agree)和反对孩子们在家做家务(disagree)。提前让学生进入主动思考的状态,调动了学生的思维。2.Whilereading(1)SkimthetwolettersfromtheSundayMailmagazineandfindoutthetwowrites’opinions.这是学生在第一遍阅读时需要思考的问题,恰巧两位作者和同学们一样,分别持有不同的观点,也印证了学生在阅读前对文章的预测。使得学生有信心把文章读下去,同时对文章也有了一个初步的整体认知。(2)Whydoesthewriteshavetheseopinions?读完之后完成下列图表。让学生再次阅读并找出支持作Dochoresagreedisagree者观点的理由。这就到了思维导图的下一层。学生能够仔细阅读文章找出支持作者观点的理由的句子,证明他们在主动阅读和思考文章,也能证明他们基本理解了其中的长难句。教师没必要代替学生思维,花很多时间和精力来解释字、词、句的含义。这一切都是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真正习得的知识和技能,这样的知识和技能在学生的头脑中可以长时间保留,降低了英语学习的遗忘率,无形中也减轻了学生学习英语的负担。(3)Whatarewrites’conclusions?学生进行第三次阅读并找出作者在这些理由的支持下,分别都得出了怎样的结论,并完成这个图表。Dochoresagreedisagree1.2.3.4.1.2.3.4.5.Dochoresagreedisagree1.2.3.4.1.2.3.4.5.Theearlierkidslearntobeindependent,thebetteritisfortheirfuture.It’stheparents’jobtoprovideacleanandcomfortableenvironmentathomefortheirchildren.当学生读完文章,并完成这个思维导图的最后一层,再来看这个思维导图,之前一头雾水而又复杂的阅读文章清晰地呈现在他们的眼前。学生们对两封信的结构有了一个清晰、完整的认识,文章的要点和重点句子一目了然。而重点词汇就在这些句子中,词汇是在语境中习得的。词汇的学习不在是孤立的,而是以意群形式出现。知识点不再是分散的,而是块状的。这样学生只要需要就可以随时调动这些成块的知识。整个阅读过程在我的引导下,学生全程独立思考,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也真正还给了学生。3.Afterreading我把全班的学生分成两个大的阵营,并对孩子们应不应该做家务展开辩论,呼应了阅读前创设的两个问题。辩论时学生们很好地利用了这个思维导图,因为辩论的每个关键环节就是绘制思维导图的关键,而思维导图又展示了作者的整个思维过程,也很好地提示了辩论者应该使用怎样的思路进行辩论。同时让学生理解了英语句子的树状特点、逻辑关系和议论文的结构特征。帮助学生形成了一个记忆的网络,从而建立系统的知识体系。也为下一个课时的写作练习预设好了写作框架,储备好了相关的语言。事实证明,习作课之后学生们交上来的作文也是令我十分欣喜。相当多的学生构建篇章的逻辑正确,思路清晰,语言较通顺,内容较丰富。比起之前的作文,那真是上了一个不小的台阶。由此,我认为在阅读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为学生提供了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思考与记忆模式,阅读者通过不断提问与作者进行对话,改变了被动阅读的状况,提高了阅读的效率。它符合学生的认知与记忆规律。但是要让学生从原有的英语学习思维模式中转变过来需要一定时间和长期的训练,不可操之过急,否则就成了纸上谈兵。
本文标题:思维导图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87508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