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四年级语文难忘的一课教学案
四年级语文难忘的一课教学案实验小学四年级语文学科教案、学案一体化设计课型新授课题《难忘的一课》课时1设计教师教学目标设计1.了解课文所讲的故事,并从中体会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2.知道课文哪些内容围绕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详写。学习这种表达中心思想的写法。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积累常用词语。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方法设计1、以读为主:整堂课以多种形式的读为主、以学生自读自悟贯穿课堂,体现讲练结合,重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2、适时延伸法:结合课文内容,适当拓展学生思维,深化主题等等。教学程序设计教材处理设计师生活动设计一、激趣导入,可以激发学生情感。二、检查前置性学习收获,整体感知。1、检查生字词,重点关注“屋檐、贪婪”的读音。2、检查课文朗读情况,整体感知主要内容。3、交流读书收获,提出不懂的问题三、学生质疑,紧抓主问题。四、课前收集资料,交流不是单一因素。五、朗读全文,升华提高。六、拓展延伸,品读积累。1、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2、结合所学的内容,说说你对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的感受七课堂延伸,小结。八作业:小练笔——我是中国人,我爱自己的祖国,结合国庆大阅兵谈谈自己的感受【教材分析】这是篇略读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讲述了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作者在台湾的一所乡村小学,见到一位年轻的台湾教师认真教孩子们学习祖国文字的动人情景,以及在学校礼堂里参观中国历代伟人像的深切感受,表达了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民族精神。【学情分析】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主线,联系时代背景,用心感受字里行间包含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并学习课文表达中心的写法。【教学难点】课文中三次出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理解“我”每一次的感受。①“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在文中三次出现。第一次是作者看见一位年轻的台湾教师在教学生学习“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他一笔一画地写,很认真也很吃力;他先用闽南语,再用不太熟练的国语一遍一遍地读,教得非常认真。为什么这位教师写字很吃力,国语也不太熟练呢?这是日本侵略者的罪恶。在日本帝国主义统治台湾的时期,中国人连自己祖国的语言文字都不准学,他们企图让中国人民忘掉自己的祖国。但是不甘被奴役的台湾人民并没有忘记祖国,没有淡忘学习祖国的语言文字。所以,台湾刚“光复”,师生们就怀着真挚的感情认真地学习祖国的语言文字。第二次出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是作者走进教室跟师生一起读这句话。吸引作者走进教室的是师生们学习的内容──“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更是他们学习这句话时的认真态度和真挚的爱国之心。老师、孩子们以及作者,都有共同的爱国之心,是共同的思想感情使他一、感知难忘事1.检查预习后提问:故事发生在什么时什么地方作者经历了什么事2.让学生速读课文,分别找出“上课”和“下课”的有关段落,并想想这两部分各讲了什么事(学习祖国文字和参观小礼堂)3.让学生再读这些段落,然后讲讲这两件事。二、揣摩难忘心1.探情源:“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三次,每一次出现都伴随着一段故事情节。让学生默读3-16自然段,找出这些故事情节的有关重点句段,然后说说这些故事情节的主要内容。2.溯情思:紧扣文中的三段故事情节,充分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自己去探求,从中体会作者的内心感受。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会涉及到下面的一系列问题,教师可相机进行必要的诱导、点拨和讲解。3.释情结:这篇课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围绕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哪些内容写得比较详细三、吟诵难忘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教材规定的一个重要的训练点,也是学生与作者心灵共振、情感共鸣的一个重要途径。如何让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准确传达出作者的内心感受呢一是确定读的重点。“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在文中出现了三次,其所处的三个段落是读的重点,这句话则更是朗读的重中之重。二是选择读的方法。可先来个‘精彩回放”,让学生在头脑中像过电影一样,再次想象课文中所描述的那一段段动人场面,增强情感体验。三是保证读的时间。有了充分的读书时间,学生才能充分地读,才能读出作者的情感,读出的情趣。教学程序设计教材处理设计师生互动设计.们彼此的心连在了一起,因而“谁也没有感到意外”,而且“大家朗读得更起劲了。”第三次出现,是作者在学校的礼堂里看到中国伟人画像后激动地说了“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这里又一次揭露了日本侵略者的罪恶,他们不许中国的孩子了解自己祖国历史上的伟人,妄图使中国永远受日本的统治。“一定要领我去”、“中国自己的”这普普通通的几个字,表达了台湾人民为祖国历史上有这么多伟人而无比自豪的思想感情。学校礼堂里的历代中国伟人画像中,有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有足智多谋的诸葛亮,有民族英雄郑成功,有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看着听着,此时此刻,作者为祖国历代伟人像重新出现在学校而激动,为教师和孩子们强烈的民族精神、深厚的爱国情意而感动,所以眼睛湿润了。“这是多么强烈的民族精神,多么浓厚的爱国情意啊”,这句话既是作者的感受,也揭示了课文的中心思想。②“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我此时的全部感情呢?”这是一个反问句,“这句最简单的话”即“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意思是说:没有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自己这时的全部感情了。用反问句说,就强调了只有“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最能表达作者此时的全部感情。【词语的理解】闽南语:闽,福建省的简称。“闽南语”,福建南方的方言。国语:指本国人民共同使用的语言。在我国指汉语普通话的旧称。光复:收复。本课指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被收复。真挚:本课指师生的感情真诚恳切,发自内心。四课堂练习1、课文讲述了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作者在台湾的一所乡村小学,见到()的动人情景,以及在学校礼堂里()的深切感受,表达了()。2、“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我此时的全部感情呢?”这是一个(),意思是()板书设计三次: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浓烈的爱国情意,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民族精神。课后反思上课伊始,我首先播放了《七子之歌---澳门》,接着,又让学生听了《我的中国心》这一首爱国歌曲,在听完《我的中国心》这首歌后,又专门让学生谈谈自己听后的感受,在学生的谈话中,我不但进行了语言的训练,而且更主要的使学生初步感受到了中国人民那赤诚的爱国之情。这种初感,为下面的深悟做了很好的铺垫。略读课文的教学要老师少讲,让学生多讲,多读,多写,多练,多展示。教师要处理好详略的问题,在归纳总结的时候讲,提升的时候讲,在提学习要求时更要讲明白、讲透彻。但在具体教学中,我有些操之过急,自己讲得过多,对于学生回答的评价形式也有些单一,我想请教的是课堂上我们该如何有效地进行评价?
本文标题:四年级语文难忘的一课教学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87601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