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孕妇外周血中胎儿游离DNA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
书书书·442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09年4月第30卷第4期http://www.ajsmmu.cnAcademicJournalofSecondMilitaryMedicalUniversity,Apr.2009,Vol.30,No.4DOI:10.3724/SP.J.1008.2009.00442·综 述·孕妇外周血中胎儿游离DNA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王文博1,2,张 毅2,孙树汉21.第二军医大学学员十队,上海2004332.第二军医大学基础部医学遗传学教研室,上海200433[摘要] 孕妇外周血中胎儿游离DNA的发现,为无创性产前诊断开辟了一条新途径。检测孕妇血浆中特异的胎儿DNA序列已被用于胎儿性连锁疾病鉴定、RhD血型检查和多种单基因遗传病的产前诊断;游离DNA水平的变化还可被用作某些妊娠相关疾病如先兆子、早产和胎儿染色体疾病的临床诊断新指标。本文对母体外周血中胎儿游离DNA的生化特征及其临床应用研究,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关键词] 胎儿游离DNA;游离核酸;无创性产前诊断;基因诊断;孕妇血浆[中图分类号] R714.5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0258879X(2009)04044205PrenataldiagnosisvalueoffreefetalDNAinmaternalbloodWANGWenbo1,2,ZHANGYi2,SUNShuhan21.No.10StudentTeam,SecondMilitaryMedicalUniversity,Shanghai200433,China2.DepartmentofMedicalGenetics,CollegeofBasicMedicalSciences,SecondMilitaryMedicalUniversity,Shanghai200433[ABSTRACT] ThediscoveryofcirculatingfetalDNApavesanewwayfornoninvasiveprenataldiagnosis.ExaminingthespecificfetalDNAsequenceofthecirculatingfetalDNAhasbeenusedforprenataldiagnosisofsexlinkeddisorders,fetalrhesusDbloodtypingandsinglegeneinheritancedisease.ThevariationofthecirculatingDNAlevelscanalsobeusedfordiagnosisofpreeclampsia,prematuredelivery,andfetalchromosomedisorders.ThispaperaimstoreviewthebiochemistrycharactersandclinicalapplicationofthecirculatingfetalDNAinmaternalperipheralplasma.[KEYWORDS] cellfreefetalDNA;circulatingnucleicacid;noninvasiveprenataldiagnosis;genediagnosis;maternalblood[AcadJSecMilMedUniv,2009,30(4):442446][收稿日期] 20080927 [接受日期] 20081118[基金项目]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I05A05).SupportedbytheNationalKeyTechnologyR&DProgramofChina(2006BAI05A05).[作者简介] 王文博,第二军医大学生物技术专业2005级学员.Email:ejdwwb@163.com通讯作者(Correspondingauthors).Tel:02181871054,Email:yizhang@smmu.edu.cn;Tel:02181871053,Email:shsun@vip.sina.com 产前筛查与诊断是妇产科保健的重要部分,对正常怀孕的妇女,通过孕期检查时的病史询问、母血清生化指标的检测、超声影像学的检查筛选出一部分高风险人群,再针对此组人群选择适宜的方法进行相关的产前诊断。传统产前诊断方法一般采用羊膜腔穿刺、绒毛膜取样和脐静脉穿刺等,它们都具有创伤性,有发生感染、出血甚至流产、死胎的可能。长久以来人们致力于利用孕妇外周血中存在的胎儿有核细胞进行无创性产前诊断,但由于母体外周血中胎儿有核细胞极少,每毫升血中仅有1~2个[1],其分离、富集方法繁琐复杂,且价格昂贵,其临床应用至今不能推广。孕妇外周血中胎儿游离DNA的发现为无创性产前诊断带来了新的希望,胎儿游离DNA含量相对高,提取及分析过程简单,易于发展为可应用于临床的大样本高通量的检测方法[1]。另外胎儿DNA在孕早期就可检测到,且分娩后很快被清除,不会受前次妊娠的影响。因此,对孕妇外周血中胎儿游离DNA的检测及其临床应用研究将对无创性产前诊断技术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1 孕妇外周血中胎儿DNA的生物学特点1.1 胎儿游离DNA的发现 早在几十年前,研究者就发现人体外周血中存在微量的游离核酸。1977~1990年,多个课题组先后在肿瘤患者的外周血中发现了具有肿瘤特征的游离DNA,并且证实这些游离DNA大多来自患者自身的肿瘤细胞[2]。在妊娠过程中,胎盘滋养层侵入子宫壁的机制类似于肿瘤细胞的入侵,不同之处在于妊娠的侵润具有时间和空间性;而在免疫学上,胚胎之于母体类似于肿瘤之于机体,有学者将胚胎的部分行为称为“伪恶性”。受此启发,Lo等[3]认为孕妇外周血中应该也存在胎儿的游离DNA,并利用实时定量PCR的方法从孕妇血浆的总游离DNA中成功扩增出男性胎儿的Y染色体特异性序列(SRY基因序列),首次证实胎儿DNA可以进入母体外周血循环,并以游离DNA的形式稳定存在。第4期.王文博,等.孕妇外周血中胎儿游离DNA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443 ·1.2 胎儿DNA的来源与释放机制 尽管胎儿游离DNA的存在已被众多学者所证实,但它们的来源及释放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一般认为胎儿游离DNA释放到母血中的机制可能有以下3种: (1)胎儿有核细胞进入母体外周血后发生凋亡释放出游离DNA。妊娠期进入母体血循环的胎儿细胞包括淋巴细胞、粒细胞和有核红细胞等。胎儿细胞有穿越绒毛毛细血管内皮和滋养层基膜的现象,胎儿细胞在穿越胎盘时可能发生凋亡。因此孕妇血浆中的游离胎儿DNA可来源于进入母体血的胎儿有核细胞。但无法解释母体外周血中胎儿细胞很少而血浆中游离胎儿DNA含量丰富。Lo等[4]测定出孕妇血浆中胎儿游离DNA在早期和晚期妊娠含量是胎儿细胞DNA的970倍和775倍。并且发现胎儿有核细胞数量跟游离DNA浓度没有相关性,尤其在早产孕妇中,血浆游离胎儿DNA显著升高而胎儿有核细胞并没有增加[56]。分娩后胎儿游离DNA于2h内完全消失[4],而胎儿有核细胞可存在于母血中长达27年之久。因此,即便游离胎儿DNA来源于进入母体的胎儿有核细胞,也只可能是很少部分。 (2)胎儿DNA经母胎界面进入母血。游离胎儿DNA在羊水中的浓度近乎于母体血浆中的200倍,推测浓度梯度可能导致DNA分子的直接传输。虽然在脐血浆中可测得母源性DNA,但仅占胎儿血循环总游离DNA的0.9%(0.2%~8.4%),而母血中胎儿游离DNA占母体血循环总游离DNA的14.3%(2.3%~64%),说明游离DNA虽可直接穿越胎盘屏障,但此来源的可能也很少。 (3)胎盘滋养层细胞凋亡后释放游离的胎儿DNA。该说法获得了较多的实验支持。胎盘滋养层是母体与胎儿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胎源组织,早期胚胎的滋养层发育很快,孕4周时滋养层间隙即被母血所充盈,滋养层细胞可侵入到子宫基层甚至充当子宫螺旋小动脉的管壁,所以,合体滋养层细胞可直接深入母血中。许多研究表明整个正常妊娠期都存在着胎盘细胞的凋亡,晚期胎盘细胞的凋亡更加明显,而且滋养层细胞占凋亡细胞的大多数(>50%)。滋养层细胞的不断凋亡对胎盘的正常发育、维持胎盘的组织结构和功能完整性具有重要作用。妊娠最早期的胎盘形成处于相对缺氧的环境,最近的研究发现缺氧使滋养细胞凋亡增加,释放含有DNA的膜包裹凋亡小体[7]。先兆子的患者由于胎盘浅着床而导致绒毛滋养细胞缺氧损伤,进而诱发大量绒毛滋养细胞凋亡,目前已发现患有先兆子的孕妇血浆中胎儿DNA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妊娠妇女(5~10倍),而且这种增高与疾病的严重程度相关。在可疑为先兆子但无临床症状及体征的妇女体内监测到胎儿游离DNA含量增高,且后期这些孕妇最终发展为先兆子。这些研究均支持胎盘滋养层细胞在正常生理和病理状况下的凋亡和损伤是母血中胎儿DNA的重要来源。1.3 胎儿DNA的存在形式与特点 由于血浆游离胎儿DNA主要来源于凋亡的细胞,因此其特征可能具有细胞凋亡的生化特性即基因组DNA的片段化。Chan等[8]研究了孕妇血浆DNA片段的大小分布,表明孕妇血浆DNA片段比非孕妇血浆DNA片段长,且母体来源的DNA比胎儿DNA长,在31例孕妇中血浆DNA>201bp的占57%,而34例非孕妇只占14%,胎儿来源的DNA仅有20%>193bp,但不超过313bp。目前对此现象尚无确切解释。由于上述研究只适用于<800bp的DNA片断,Li等[9]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Southern杂交和定量PCR,使片段大小在10~20kb的DNA也能得到分析,发现胎儿DNA绝大部分<300bp,而母体来源的DNA平均>1kb。1.4 动力学性质 很多实验室都证实了胎儿游离DNA在孕早期就在母血中出现,但各实验室检测到的具体时间不一致,存在波动。Lo等[10]证实在妊娠7周就可以检测到胎儿游离DNA,其浓度随妊娠周次的增加而增加。Rijnders等[11]在辅助生殖的孕妇妊娠37d就检测到了胎儿游离DNA,9周时检出率就达到100%。随后Chan等[12]发现在晚孕阶段,胎儿游离DNA平均每周增加29.3%。尽管胎儿游离DNA在母血循环中出现的时间和量有波动,但总的趋势还是随着孕周的增加而增加[1314],且在晚孕阶段还会有一个急剧增加的时期。1.5 清除机制 孕妇血浆及血清中胎儿游离DNA的清除是学者们关注的另一热点,因为它关系到本次妊娠所进行的各项产前诊断是否受到上次妊娠的影响,即假阳性率问题。虽然胎儿游离DNA量在晚孕阶段急剧增加,但分娩后母血中胎儿游离DNA很快就被清除。Lo等[4]对8名孕有男性胎儿的孕妇连续检测,发现大部分孕妇在产后2h检测不到胎儿游离DNA,当时估计胎儿游离DNA平均半衰期是16.3min。说明分娩后胎儿游离DNA在产妇体内被快速清除,研究中还表明血浆中的核酸酶仅对胎儿游离DNA的清除起部分作用,肝、肾和脾脏可能对清除起主要作用。2 胎儿DNA的制备及其检测技术2.1 胎儿DNA的制备 在胎儿游离DNA提取过程中,血样的放置时间、抗凝剂的使用、离心速度等都会影响提取DNA的量和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 Angert等[15]考察了抽血后在EDTA抗凝管中放置时间对胎儿游离DNA的影响,发现放置时间对DNA总量有影响,而对胎儿游离DNA无影响,胎儿游离DNA在抽血后24h内都是稳定的,总DNA的增加可能是由于细胞凋亡、细胞死亡和溶解引起的母源DNA的增加。DNA总量与胎儿游离DNA检出的敏感性有关,母亲DNA量的增加会降低低拷贝数目胎儿游离DNA的检出。 在血液样本抗凝剂的选择方面,大多数学者选用EDTA来抗凝,Lam等[16]证实,6h内EDTA和肝素、柠檬酸钠效果无明显差别;而血样放置超过6h,EDTA的效果优于肝素和柠檬酸钠等抗凝剂。目前胎儿游离DNA一般采用2次离心之后取上层血浆用试剂盒来提取,然后应用实时定量PCR对胎儿游离DNA进行定量分析。第一次离心速度一般为1600×g左右,主要目的是
本文标题:孕妇外周血中胎儿游离DNA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87619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