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咏史怀古诗省优质课鉴赏课件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咏史怀古诗(词)鉴赏教学目标:1、掌握咏史怀古诗(词)的主题2、学习咏史怀古诗(词)的解题方法与技巧教学内容:1、相关常识2、《西塞山怀古》3、《金铜仙人辞汉歌》4、《明妃曲二首》(其一)5、《咏怀古迹五首》(其三)6、刘禹锡咏史怀古诗拓展阅读咏史怀古诗定义咏史怀古诗是借咏写古人古事来抒发自己情怀或表达某种观点的诗歌。咏史怀古诗(词)特点: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后加“怀古”、“咏怀”等。常常运用典故,或写景,或对比,或衬托,或讽刺眼前景、古人、古事、感慨临古地(景),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题目:手法:内容:咏史怀古诗的主题归纳•怀古诗的结构一般是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临古地——•A.前代的都城:咸阳、长安、金陵、姑苏、洛阳、汴京•B.发生过重大事件的地点:骊山、赤壁、新亭、隋堤、马嵬、华清宫、汴河•C.历代帝王与名人的故居、陵墓、祠庙:湘妃祠、乌江亭、陈琳墓、李白坟•D.特定的历史朝代:六朝、吴国、隋代、安史之乱、南唐后蜀等。怀人伤己分类怀古伤今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被贬)对比失落型:古人展抱负,建功业,得遂心愿,自己却因为某种原因被朝廷冷落或不能才尽其用,从而有了郁郁寡欢乃至消极遁世之心。同病相怜型:自己和古人的遭遇相同,追思古人更体现自己的不得意怀人伤己李商隐《贾生》宣室求贤方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怀古伤今第一类是古盛今衰型:繁华远去,只留荒芜,物换星移,世事沧桑第二类是物是人非型。风景依旧,朱颜已改。物是人非,讽今伤今作者身置其外,站在历史的高度,表达独特观点,启迪世人。李白的《越中揽古》越王勾践灭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至今只有鹧鸪飞。杜牧的《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刘禹锡的《石头城》理性反思作者身置其中,发一己感慨;咏史怀古诗词主题归纳:运用对比、写景、用典等手法,通过写登临古迹,描绘眼前之景,转而联想到古人、古事,继而引发对自身或对眼下时局的感慨。基调多苍劲悲凉。西塞山怀古刘禹锡刘禹锡(772~842),字梦得,中唐文学家、哲学家。805年,参加“永贞革新”。因为宦官、藩镇的强烈反对,革新失败,刘禹锡初贬为连州(今广东连县)刺史,行至江陵,再贬朗州(今湖南常德)司马。他被贬谪长达22年,但却始终不屈。在诗歌创作方面,刘禹锡生前与白居易齐名,世称“刘白”。白居易则称他为“诗豪”。他的诗,风格雄豪苍劲,传诵之作极多。他的怀古诗语言平易,寄寓深远,被奉为“咏史大家”。讽喻诗和竹枝词的成就也很高。①山不在高,有仙则名;②东边日出西边雨,③沉舟侧畔千帆过,④旧时王谢堂前燕,⑤自古逢秋悲寂寥,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道是无晴却有晴。病树前头万木春。飞入寻常百姓家。我言秋日胜春朝。西塞山怀古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咏史怀古诗鉴赏三步曲1、弄清史实:写了什么人和事?2、体悟主旨:为什么要写这些人与事?3、分析技巧:用什么手法来表现主旨?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西晋伐吴要统一全国,公元280年,西晋大将王濬率水师从益州(成都)出发,沿长江顺流而东,向东吴发起了毁灭性的打击,也是结束三国鼎立局面的最后一战。但东吴力拒要割据江南,而且要借长江之险要在江中设置铁锥,在江面上设置铁链妄图阻挡住西晋的攻势。自以为是万全之计,谁知王濬用大筏数十,冲走铁锥,以火炬烧毁铁链,结果顺流鼓棹,径造(直往)三山,直取金陵。被西晋所灭。写了什么人和事?补充写作背景:诗人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朝廷昏暗、党争激烈、宦官专权、藩镇割据、危机四伏的时代。唐宪宗时期,唐王朝取得了几次平定藩镇割据战争的胜利,国家又出现了比较统一的局面。但这种景象只是昙花一现,821-822年河北三镇又恢复了割据局面。而这首诗写于824年,割据势力重新抬头,当时刘禹锡由夔州刺史,调任和州刺史,沿江东下,途经西塞山,即景抒怀写下这首诗。为什么要写这些人与事?从西晋灭吴角度:警告重新抬头的割据势力,不要违背历史潮流。从东吴覆灭角度:提醒骄奢腐败的唐王朝要吸取教训。“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刘禹锡《金陵怀古》)为什么要写这些人与事?用什么手法来表现主旨?借古讽今寓情于景李贺李贺,字长吉,昌谷(今河南宜阳)人,以乐府诗著称。他的诗想象丰富,构思奇特,具有极度浪漫主义风格。诗中反映出对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的强烈不满,对劳苦人民的疾苦亦寄予关切。但也有一些作品流露出人生无常的阴郁情绪。其诗作中《李凭箜篌引》、《秋来》、《马诗二十三首》《雁门太守行》、《金铜仙人辞汉歌》等皆著名,他为人文思敏捷,诗作在语言上十分讲究,修辞手法极其多样,他以二十七岁英年离世然已成绩斐然.学生结合“诗序”了解本诗的背景魏明帝青龙元年八月,诏宫官牵车西取汉孝武捧露盘仙人,欲立置前殿。宫官既拆盘,仙人临载,乃潸然泪下。唐诸王孙李长吉遂作《金铜仙人辞汉歌》。自从天宝末年爆发安史之乱以后,唐王朝一蹶不振。宪宗虽号称“中兴之主”,但实际上他在位期间,藩镇叛乱此伏彼起,西北边陲烽火屡惊,国土沦丧,疮痍满目,民不聊生。诗人那“唐诸王孙”的贵族之家也早已没落衰微。面对这严酷的现实,诗人的心情很不平静,急盼着建立功业,重振国威,同时光耀门楣,恢复宗室的地位。却不料进京以后,到处碰壁,仕进无望,报国无门,最后不得不含愤离去。《金铜仙人辞汉歌》所抒发的正是这样一种交织着家国之痛和身世之悲的凝重感情。金铜仙人辞汉歌李贺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魏官牵车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刘郎:汉武帝——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画栏、桂树、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比喻象秋风落叶般倏然离去,留下的不过是茂陵荒冢。夸张、前后对照显示时代更迭的倏忽繁华荒凉物是人非,萧条冷落汉武帝当日炼丹求仙,梦想长生不老。结果,还是象秋风中的落叶一般,倏然离去,留下的不过是茂陵荒冢而已。只剩下虚幻的马嘶。可是,“夜闻马嘶晓天迹”,在无穷无尽的历史长河里,他不过是偶然一现的泡影而已。用夸张的手法显示生命短暂,世事无常。下句展示悲凉幽冷的环境气氛,汉武帝在世时,宫殿内外,车马喧阗。如今物是人非,画栏内高大的桂树依旧花繁叶茂,香气飘逸,三十六宫却早空空如也,惨绿色的苔藓布满各处,荒凉冷落的面貌令人目不忍睹。这四句慨叹韶华易逝,人生难久。生命短暂,世事无常,表现了对历史兴衰的感慨。作者这四句是写金铜仙人的“观感”,感受这几句诗的艺术魅力。史实想象作用金铜仙人为汉武帝时建造,矗立在神明台上,魏明帝时被拆离汉宫,后因“重不可致”而被留霸城,传说“金狄或泣,因留霸城。诗人将“金狄或泣”的传说加以发挥,在金铜人身上注入自己的思想感情。将物和人,历史和现实融为一体,幻化出美丽动人的艺术境界“魏官牵车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描写了哪种事物?表现了它怎样的情感?金铜仙人————离汉宫时的凄婉情态。作者如何表现这种情感的?作者如何表现这种情感的?魏官牵车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客观:拆铜人离宫。主观:心酸悲惨侧面落笔正面描写诗意开阖动荡,变幻多姿。魏官牵车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道路遥远,远离之悲,不堪忍受气侯恶劣实际指心悲,表现出对长安和汉宫的深切依恋,新奇巧妙而浑厚凝重。作者描写金铜仙人辞汉时的感情,描写得非常细腻生动,请指出哪些词最能体现金铜仙人的情感特点,好在哪里?“酸”、“射”二字,新奇巧妙而又浑厚凝重。通过金铜仙人的主观感受,把彼时彼地风的尖利、寒冷、惨烈等情形及悲伤之情生动地显现出来,主观的情和客观的物已完全揉合在一起。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第一人称抒发了铜人的情感:孤独思旧三国时期而称月为“汉月”,它抒发的显然是一种怀旧的感情,正如王琦《李长吉歌诗汇解》所诠释的:“因革之间,万象为之一变,而月体始终不变,仍似旧时,故称‘汉月’。”比喻奇妙非凡,绘声绘色地写出了金铜仙人当时悲痛的形容──泪水涔涔,落地有声。这种感怀旧事、恨别伤离的神情是“人性”的表现,而“铅水”又婉曲地显示了“物性”。成功地塑造出金铜仙人这样一个物而人、物而神,奇特而又生动的艺术形象来。教师小结:金铜仙人亲身感受过武帝的爱抚,亲眼看到过当日繁荣昌盛的景象。对于故主,他十分怀念,对于故宫,也有着深厚的感情。而今坐在魏官牵引的车子上,渐行渐远,眼前熟悉而又荒凉的宫殿即将隐匿不见,抚今忆昔,不禁潸然泪下。借景抒情往往是诗歌中常用的写法,请分析本诗中借景抒情手法的运用。秋——肃杀兰——衰道——萧条天——无情月——荒凉波——声小此番离去,正值月冷风凄,“咸阳道”一派萧瑟悲凉的景象,送客的唯有路边的“衰兰”,同行的旧时相识也只有手中的承露盘而已。他不忍离去,却又不得不离去,离故都越来越远。这时,望着天空中荒凉的月色,听着那越来越小的渭水流淌声,心里有种说不出来的滋味。进一步描述金铜仙人恨别伤离的情绪。“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是千古传颂的名句,尤其是“天若有情天亦老”这一句设想奇伟,司马光称为“奇绝无对”,请说说你对这两句诗的理解。兰花之所以衰枯,不只因为秋风肃杀,对它无情摧残,更是愁苦的情怀直接造成。这里用衰兰的愁映衬金铜仙人的愁,亦即作者本人的愁,凡是有情之物都会衰老枯谢。别看苍天日出月没,光景常新,终古不变。假若它有情的话,也照样会衰老。它有力地烘托了金铜仙人(作者)艰难的处境和凄苦的情怀,意境辽阔高远,感情执着深沉,真是千古名句。无情刘郎——秋风夜马嘶——晓无迹桂、栏——土花碧比喻夸张对比韶华易逝,人生难久。魏客酸风、射眸汉月泪如铅客观主观用典比喻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结合。离宫时的凄婉情态秋——肃杀兰——衰道——萧条天——无情月——荒凉波——声小拟人拟人对比恨别离情。内容总括:这首诗以神奇的想象写金铜仙人辞别汉宫时的悲凉心情和对故主的留恋,抒发历史兴亡之感,寄寓了沉痛的家国和身世之痛。语中含情,寄寓深刻:写兴亡的感慨,实际也寄寓了诗了自己仕途无望,离开长安时的痛苦。拟人手法:把金铜仙人写得有情有义,悲怆忠义。摹写神态:正面和侧面描写相结合,塑造了独一无二的艺术形象。比喻奇特:铜人铅泪,表现对汉宫故主依恋,人和物结合,构想新奇独特。这首诗是李贺的代表作品之一。它设想奇创,而又深沉感人;形象鲜明而又变幻多姿。怨愤之情溢于言外,却并无怒目圆睁、气峻难平的表现。遣词造句奇峭而又妥帖,刚柔相济,恨爱互生,参差错落而又整饬绵密。这确是一首既有独特风格,而又诸美同臻的诗作,在李贺的集子里,也找不出几首类似的作品来。李贺长于乐府,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炼字凝句,惨淡经营,后人称他为“长吉体”。题材多写神仙鬼魅,好用“死”“老”“冷”等字,人称“鬼才”,他被称为“诗鬼”。课外作业:鉴赏学习李贺下首咏史诗。咏怀二首(其一)长卿怀茂陵,绿草垂石井。弹琴看文君,春风吹鬓影。梁王与武帝,弃之如断梗。惟留一简书,金泥泰山顶。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未曾有。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著尽汉宫衣。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宋·王安石《明妃曲》(其一)宋诗·王安石《明妃曲》(1021-1086),字介甫,临(今江西抚州)人。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进士。由签书淮南判官迁知鄞yín县。曾上万言书于仁宗,积极要求改革。神宗时,先后任翰林学士、参知政事、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大力推行新法。由于受到司马光诸人的反对,几经反复,罢相退居金陵,自号半山老人。元丰三年(1080)被封为荆国公,世称王荆公。著有《临川集》。“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昭君出塞,刚走出汉宫的时候,哭得满脸
本文标题:咏史怀古诗省优质课鉴赏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87677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