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课外古诗词诵读八上2018.9课外古诗词诵读1.庭中有奇树/《古诗十九首》2.龟虽寿/曹操3.赠从弟(其二)/刘桢4.梁甫行/曹植5.浣溪沙(一曲新词洒一杯)/晏殊6.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欧阳修7.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朱敦儒8.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李清照庭中有奇树/《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是中国古代文人五言诗选辑,由南朝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文选》而成。•这十九首诗习惯上以句首标题,依次为:《行行重行行》《青青河畔草》《青青陵上柏》《今日良宴会》《西北有高楼》《涉江采芙蓉》《明月皎夜光》《冉冉孤生竹》《庭中有奇树》《迢迢牵牛星》《回车驾言迈》《东城高且长》《驱车上东门》、《去者日以疏》《生年不满百》《凛凛岁云暮》《孟冬寒气至》《客从远方来》和《明月何皎皎》。•东汉末年,社会动荡,政治混乱。下层文士漂泊蹉跎,游宦无门。《古诗十九首》就产生于这样的时代,表述着同类的境遇和感受。庭中有奇树/《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庭院里一株佳美的树,满树绿叶衬托着繁盛的花朵,显得格外春意盎然。我攀引枝条,摘下了最好看的一串花朵,想把它赠送给日夜思念的亲人。花香充满了我的衣服襟袖之间,可是天遥地远,没人能送到亲人的手中。并不是此花有什么珍贵,只是别离历时太久,想借着花儿表达怀念之情罢了。wèi春意盎然以花寄情自我宽慰无可奈何小结•《庭中有奇树》是一首表现思妇忆远的闺怨诗,是《古诗十九首》的第九首。•由树及叶,由叶及花,由花及采,由采及送,由送及思。•表达对远行的丈夫所产生的深切怀念之情,以及长期盼归又寄情无望而产生的忧愁。龟虽寿/曹操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创作背景•建安十年(205),曹操摧毁了袁绍在河北的统治根基,袁绍呕血而死,其子袁谭、袁尚逃到乌桓,勾结乌桓贵族多次入塞为害。曹操为摆脱被动局面,采用了谋士郭嘉的意见,于建安十二年(207)夏率师北征,五月至七月皆无果,后接受田畴建议,断然改道,经徐无山,出庐龙塞,直指柳城,一战告捷。九月,胜利回师,途经碣石等地,曹操写了《步出夏门行》这一组诗。•此篇为组诗的第四首,写作时间比《观沧海》稍晚,大约在公元207年末或208年初,即在他平定乌桓叛乱、消灭袁绍残余势力之后,南下征讨荆、吴之前。此时曹操已经五十三岁了,回首起自己的人生路程,无限感慨而有此篇。龟虽寿/曹操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神龟虽然十分长寿,但生命终究会有死去的一天;神蛇尽管能腾云乘雾飞行,但终究也会死亡化为土灰。年老的骏马虽然伏在马槽旁,但雄心壮志仍是驰骋千里;有气节有壮志的人即便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心也永不止息。人寿命的长短,不只是由上天决定;调养身心,保持心情愉快,就定可以长寿。真是幸运极了,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吧。生死存亡是不可违背的自然规律老当益壮、锐意进取的壮志豪情不甘衰老、事在人为(富含哲理)附文,抒发感情,是乐府诗的一种形式性结尾。小结•作者自比一匹上了年纪的千里马,虽然形老体衰,屈居枥下,但胸中仍然激荡着驰骋千里的豪情壮志,表现了其老当益壮、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充满了对生活的真切体验,有着一种真挚而浓烈的感情力量。赠从弟(其二)刘桢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lí)作者•刘桢(?-217),字公干,存诗二十余首。•他同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禹、应扬并称“建安七子”。•他在当时甚有诗名,曹丕[pī]即称其“五言诗之善者,妙绝时人”。他性格豪迈,狂放不羁。钟嵘说他:“仗气爱奇,动多振绝。贞骨凌霜,高风跨俗。”赠从弟(其二)刘桢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山上挺拔高耸的松树,顶着山谷间瑟瑟呼啸的狂风。•风声是多么的猛烈,而松枝是如此的刚劲!•任它满天冰霜惨惨凄凄,松树的腰杆终年端端正正。•难道是松树没有遭受严寒?不,是松柏天生有着耐寒的本性!点明松柏生长环境松柏挺立风中而不倒坚韧不拔松柏经历严寒而不凋顽强不屈劝勉堂弟要不惧困苦磨折,保持自我本性小结•刘桢以松柏为喻,勉励他的堂弟坚贞自守,不因外力压迫而改变本性,号召人们处于乱世的时候要有一种坚定的人格追求。其一泛泛东流水,磷磷水中石。蘋藻生其涯,华叶纷扰溺。采之荐宗庙,可以羞嘉客。岂无园中葵?懿此出深泽。•山涧里溪水顺畅地向东流去,溪水清澈,水中的石头清晰可见。•苹藻这些水草在水边默默地生长,十分茂盛,随着微波轻轻荡漾。•采集它们可以用作宗庙祭祀,可以进献给尊贵的宾客。•难道没有菜园中的冬葵这种珍贵的蔬菜可以用来进献吗?这是因为苹藻来自幽远的水泽,更加美好、可贵。yì其三凤皇集南岳,徘徊孤竹根。于心有不厌,奋翅凌紫氛。岂不常勤苦?羞与黄雀群。何时当来仪?将须圣明君。•凤凰在南岳集结,他们在枯败的竹林处徘徊不前。•我的心不气馁,奋力的展翅凌驾于高空之上。•我岂能不常常刻苦学习努力练习,我把和黄雀为伍当作耻辱。•什么时候才有杰出人物的降临,就要等到我面见君主。诗歌评价•一诗一咏,诗面上看似处处咏物,其精光射处,却在在都与从弟相关:从弟出身寒门,诗人即以苹藻之出于幽涧为喻,赞其不坠高洁之性;从弟身罹乱世,诗人即以松柏之抗凝寒为喻,勉其常怀坚贞之节;从弟无意于仕进,诗人又以凤鸟之高翥[zhù]为喻,赞美他不与世俗同流之志。三首咏物诗,正是这样,在“赠从弟”这总题目下融汇成一片,寄托了诗人对从弟的深情勉励和殷殷期望。“其情真,其味长,其气胜”。梁甫行/曹植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创作背景•曹植自曹丕篡位后,诗人被贬到贫困的海边,在自己生存的艰难不幸的环境中,看到下层人民的困苦生活,逐渐体会到下层人民的痛苦,有感而发,写下这首慷慨激愤之作。梁甫行/曹植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八方的气候不同,千里之内的风雨形态不同。海边的贫民多么艰难啊,荒山野岭是他们的栖[qī]身之地。妻子儿女像禽兽一样生活,盘桓在山林险阻之地。简陋的柴门如此冷清,狐兔在房屋周围自在地行走。自然现象、暗含比喻流离失所、荒凉凄惨粗俗艰苦的生活、与世隔绝的愚钝家园荒芜,狐兔出没环境荒蛮、人民恐惧凄楚小结•本文以白描的手法,言简意赅地全方位展现了边海人们的痛苦生活,反映了边海农村的残破荒凉景象,表现了对下层人民的深切同情。我会背1.庭中有奇树/《古诗十九首》2.龟虽寿/曹操3.赠从弟(其二)/刘桢4.梁甫行/曹植浣溪沙/晏殊作者•晏殊(991年—1055年),字同叔,抚州临川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生于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十四岁以神童入试,赐同进士出身,命为秘书省正字,官至右谏议大夫、集贤殿学士、同平章事兼枢密使、礼部刑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知永兴军、兵部尚书,1055年病逝于京中,封临淄公,谥号元献,世称晏元献。浣溪沙/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填一曲新词品尝一杯美酒,时令气候亭台池榭依旧,西下的夕阳几时才能回转?无可奈何中百花再残落,似曾相识的春燕又归来,独自在花香小径里徘徊。宴饮涵咏的快乐物是人非的感伤时光流逝的怅惘惋惜与欣慰: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避免,但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现,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伤春的哀愁,情调低沉上阕[què]下阕脍炙人口•此词之所以脍炙人口,广为传诵,其根本的原因于情中有思。词中似乎于无意间描写司空见惯的现象,却有哲理的意味,启迪人们从更高层次思索宇宙人生问题。词中涉及到时间永恒而人生有限这样深广的意念,却表现得十分含蓄。考考你1.晏殊《浣溪沙》一词中构成“新”与“旧”对比的词句是:,。2.晏殊在《浣溪沙》中表达对春光逝去的惋惜、怅惘之情的句子是:,。3.说明季节的变换,年华的交替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的诗句是:,。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采桑子/欧阳修作者简介•欧阳修(1009-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谥文忠,江西吉水人。•他4岁丧父,母郑氏教他识字读书,10岁能作诗赋,21岁中进士,其后任监察御史。著有《欧阳文忠公集》。他的散文大都内容充实,气势旺盛,具有平实自然、流畅婉转的艺术风格。“六一居士”欧阳修别号“六一居士”。“六一”指的是“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创作背景•公元1049年(宋仁宗皇祐元年),欧阳修移知颍[yǐnɡ]州,“爱其民淳讼简而物产美,土厚水甘而风气和,于是慨然已有终焉之意也。迩来俯仰二十年间……思颍之念未尝少忘于心,而意之所存亦时时见于文字也”(《思颍诗后序》)。并与梅尧臣相约,买田于颍,以便日后退居。公元1067年(宋英宗治平四年),欧阳修出知亳州,特意绕道颍州,“盖将谋归休之计也。乃发旧稿,得自南京以后诗十余篇,皆思颖之作,以见予拳拳于颖者非一日也”(《思颍诗后序》)。•数年后,终于以观文殿学士、太子少师致仕,得以如愿归居颍州。几次游览后,创作了《采桑子》十首。采桑子/欧阳修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西湖风光好,驾轻舟划短桨多么逍遥。碧绿的湖水绵延不断,长堤上花草散出芳香。隐隐传来的音乐歌唱,像是随着船儿在湖上飘荡。无风的水面,光滑得好似琉璃一样,不觉得船儿在前进,只见微微的细浪在船边荡漾。看,被船儿惊起的水鸟,正掠过湖岸在飞翔。[zhào][shēnɡ]●●[wēiyí]●●[liányī]●●上阕下阕堤岸风景(视)欢乐情调(听)水面平滑船动惊禽小结•这首词以轻松淡雅的笔调,描写泛舟颖州西湖时所见的美丽景色。全词色调清丽,风格娟秀,充满诗情画意,清新可喜。从中折射出欧阳修挂冠退隐后从容自适的闲雅心理。相见欢/朱敦儒作者简介•朱敦儒(1081-1159),字希真,洛阳人。靖康、建炎间,屡召不起。1133年(绍兴三年)以荐补右迪功郎,1135年(绍兴五年)赐进士出身守秘书省正字(校正文字的官吏)。历兵部郎中、临安府通判、秘书郎、都官员外郎、两浙东路提点刑狱,致仕,居嘉禾。晚落致仕,除鸿胪少卿,秦桧死,依旧致仕。1159年(绍兴二十九年)卒。有词三卷,名《樵歌》。•朱敦儒早年以清高自许,不愿做官。北宋末年大变乱发生,他经江西逃往两广,在岭南流落了一个时期。朱敦儒一生的七十多年中,做官的时间很短,长期隐居在江湖之中,被称为“天资旷逸,有神仙风致”的词人。所以,他的作品有很大一部分反映闲适的生活。创作背景•靖康之难,汴京沦陷,二帝被俘。朱敦儒仓猝南逃金陵,总算暂时获得了喘息机会。这首词就是他客居金陵,登上金陵城西门城楼所写的。相见欢/朱敦儒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倚靠在南京西门上的城楼观看清秋时节的景色。万里的长江在夕阳下流去。•金人侵占中原,官僚们流散,什么时候才能收复国土?要请悲风将自己的热泪吹到扬州前线。•全词由登楼入题,从写景到抒情,表现了词人强烈的亡国之痛和深厚的爱国精神,感人至深。[zān][qìnɡ]无边秋色,万里夕阳。萧条零落,悲凉沉重。上片下片渴望早日恢复中原,对朝廷苟安旦夕,不图恢复的愤慨和抗议。关心战事,忧国之泪。如梦令/李清照创作背景•此为忆
本文标题:八上课外古诗词诵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87687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