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西方经济学(宏观)期末考试重点总结
一、名词解释国内生产总值GDP:指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国民生产总值GNP:是一个国民概念,乃指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挤出效应: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效果。NI: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为生产最终产品和劳务而投入的全部生产要素所获得的收入总和。从国内生产净值中扣除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加政府补助金,就得到一国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提供生产性服务所得报酬即工资、利息、租金和利润的总和意义上的国民收入。投资:指增加或更换资本资产(包括厂房、住宅、机械设备及存货)的支出。充分就业:一切生产要素(包括劳动)都有机会以自己愿意的报酬参加生产的状态。边际消费倾向:增加的消费与增加的收入之比率,也就是增加的1单位收入中用于增加消费部分的比率。政府购买支出:各级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财政政策:是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扩张性财政政策,是指主要通过减税、增支进而扩大财政赤字的财政分配方式,增加和刺激社会总需求。紧缩性财政政策,是指主要通过增税、减支进而压缩赤字或增加盈余的财政分配方式,减少和抑制社会总需求货币政策:是政府货币当局即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给量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所谓积极的货币政策,就是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手段,增加货币供应量进而刺激经济,以促进经济增长和提高就业率。紧缩性货币政策就是通过减少货币供应量达到紧缩经济的作用,扩张性货币政策是通过增加货币供应量达到扩张经济的作用。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债券以控制货币供给和利率的政策行为。资本广化:一个社会的人均储蓄s,y可以被用于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人均资本的增加*k,即为每一个人配置更多的资本设备,成为资本的深化;第二部分的储蓄一方面要用&k数量的储蓄替换折旧资本,另一方面要用n,k数量为新生的每一人口提供平均数量的资本设备;第二部分被称为资本的广化。P695自动稳定器:(亦称内在稳定器)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通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箫条,无需采取任何行动。[政府税收转移支付农产品价格维持]自然失业率:指在没有货币因素干扰的情况下,让劳动市场和商品市场自发供求力量发生作用时,总需求和总供给处于均衡状态的失业率。通货膨胀:一般物价水平普遍地持续地上升p613实际汇率:用同一种货币来度量的国外与国内价格水品的比率p661经济增长因素:1、生产要素的产量2、人力资本3、技术进步4、经济组织5、制度因素6、政治经济制度、社会和文化因素。(产量的增加)p686p691菲利普斯曲线含义: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存在相互替代的关系(或此消彼长关系),要使通货膨胀率降低,失业率就会提高;要使失业率降低,就会引起高通货膨胀。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充分就业、价格稳定、经济持续均衡增长,国际收支平衡。外汇市场:是指经营外币和以外币计价的票据等有价证券买卖的市场,是金融市场的主要组成部分。二、论述题1、宏观经济政策调控的目标充分就业价格稳定经济持续均衡增长平衡国际收支2、货币政策的工具,如何应用这些工具(1)再贴现率政策:再贴现率是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放贷利率,中央银行通过变动给商业银行及其他存款机构的贷款利率来调节货币的供应量。贴现率提高,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借款就会减少,准备金从而货币供应量就会减少;贴现率降低,向中央银行借款机会就会增加,准备金从而货币供应量就会增加。(2)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债券以控制货币供给和利率的政策行为,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大量或少量的债券买卖来连续灵活的增加或减少货币供给。(3)法定准备率:中央银行有权决定商业银行和其他存款机构的法定准备率,降低法定准备率可以可加增加货币供给,反之减少。上述三大货币政策工具常常需要配合使用。除了三大主要工具以外,道义劝告也是一种不常用的货币政策工具。3、杜森贝利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效果杜森贝利相对收入论:消费者的消费水平不仅受到自身收入水平的影响而且会受到自己过去的消费习惯和周围习惯水准的影响,因此消费者容易受收入的提高而增加消费,但不容易随收入降低而减少消费。4、AD-AS模型,影响总供给总需求的因素有哪些?总需求曲线AD的变动,影响总需求的因素1、一般价格水平PNI=Q×P2、货币收入(yield)y↑c↑I↑AE(总支出)↑AD右移;y↓c↓I↓AE↓左移AE=MS×V(MS表示货币的供给量V表示货币的流通速度)3、时间偏好,人们在开支在时间上的选择影响时间偏好的主要因素:1利率2对通货膨胀的预期3投资者对投资利润率的预期影响总需求AS的因素首先一般价格水平变动影响AS{价格水平p的变化影响实际工资w/p(w表示货币工资或者是名义工资)名义工资与价格水平呈反比关系,其次实际工资的变化影响劳动市场的供求状况,劳动市场决定了就业量,最后,就业量的变化影响总产量,就业量增加总产量增加,反之亦然。}再次工资、其他生产要素的价格、技术水平与技术状态和生产率的变动也会影响AS。5、菲利普斯曲线含义菲利普斯曲线指的是在失业和通货膨胀之间存在着一种“替换关系”,即用一定的通货膨胀率的增加来换取一定的失业率的减少,或者用后者的增加来减少前者。6、挤出效应及其如何产生的“挤出效应”是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效果。在一个充分就业的经济中,政府支出增加会以下列方式使私人投资出现抵消性的减少:由于政府支出增加,商品市场上购买产品和劳务的竞争会加剧,物价就会上涨,在货币名义供给量不变的情况下,实际货币供给量会因价格上涨而减少,进而使可用于投机目的的货币量(m2)减少。结果债券价格就会下跌,利率上升,进而导致私人投资减少。投资减少了,人们的消费随之减少。这就是说,政府支出增加“挤占”了私人投资和消费。7、财政赤字弥补手段A、动用历年结余B、增加税收C、增发货币D、发行公债8、自动稳定器是通过什么途径发挥功能的(1)政府税收的自动变化。当经济衰退时,国民产出水平下降,个人收入减少;在税率不变的情况下,政府税收自动减少,留给人们的可支配收入也会自动地少减少一些,从而使消费和需求也自动地少下降一些。(2)政府支出的自动变化。这里主要是指政府的转移支付,它包括政府的失业救济和其他社会福利支出。当经济出现衰退与萧条时,失业增加,符合救济条件的人数增多,失业救济和其他社会福利开支就会相应增加,这样就可以抑制人们收入特别是可支配收入的下降,进而抑制消费需求的下降。当经济繁荣时,失业人数减少,失业救济和其他福利费支出也会自然减少,从而抑制可支配收入和消费的增长。(3)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经济萧条时,国民收入下降,农产品价格下降,政府依照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按支持价格收购农产品,可使农民收入和消费维持在一定水平上。经济繁荣时,国民收入水平上升,农产品价格上升,这时政府减少对农产品的收购并抛售农产品,限制农产品价格上升,也就抑制农民收入的增长,从而也就减少了总需求的增加量。总之,政府税收和转移支付的自动变化、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对宏观经济活动都能起到稳定作用。它们都是财政制度的内在稳定器和对经济波动的第一道防线。9、失业的三种类型如何计算失业率摩擦性失业: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难以避免的摩擦而造成的短期、局部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不匹配所造成的失业,其特点是既有失业又有职位空缺,失业者或者没有合适的技能,或者居住地点不当,因此无法填补现有的职位空缺。周期性失业:是指经济周期中的衰退或萧条时,因需求下降而造成的失业,这种失业是由整个经济的支出和产出下降造成的。计算失业率:N劳动力E就业者人数U失业者人数N=E+U失业率:U/Nl离职率f就职率(每个月找到工作的失业者的比例)劳动市场达到稳定状态的条件是:fU=lE故:U/N=l/(l+f)10、影响IS和LM曲线移动的因素,在IS-LM模型里如何实现财政、货币政策的搭配使用影响IS曲线移动的因素:1、投资需求变动。若投资需求增加,IS曲线就会向右上方移动,其向右的移动量等于投资需求曲线的移动量乘以乘数。2、储蓄函数的变动。假若人们的储蓄意愿增加,储蓄曲线向左移动,如果投资需求不变,则同样的投资水平现在要求的均衡收入水平就要下降,因为同样的这点储蓄,现在只要有较低的收入就可以提供出来,因此IS曲线就会向左移动。3、增加政府购买性支出,在自发支出量变动的作用中等于增加投资支出,因此,会使IS曲线向右平行移动。4、政府增加税收,也会使IS曲线向左移动,这是因为一笔收入的增加,如果是增加了企业的负担,则会使投资相应减少,于是这笔投资无疑是减少了投资需求,从而使IS曲线向左移动。影响LM曲线移动的因素:1、名义货币供给量M变动。在价格水平不变时,M增加,LM曲线向右下方移动,反之,LM曲线向左上方移动。2、价格水平变动。价格水平P上升,实际货币供给量m就变小,LM曲线就像左上方移动,反之,LM曲线就像右下方移动。实现财政、货币政策的搭配使用财政政策是政府变动支出和税收来调节国民收入,如果政府增加支出,或降低税收,或者二者双管齐下,IS曲线就会向右上方移动。当IS上移到IS’时和LM曲线相交于E’点就会达到充分就业的水平。货币政策是货币当局(中央银行)用变动货币供给量的办法来改变利率和收入。当然,国家也可以同时改变税收t、政府支出g和货币供给量M来同时改变IS和LM的位置使二者相交于y轴垂直线上,以实现充分就业。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混合使用的政策效应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产出不确定利率上升紧缩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产出减少利率不确定紧缩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产出不确定利率下降扩张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产出增加利率不确定当经济萧条但又不太严重时,可以采用第一种组合,用扩张性财政政策刺激总需求,有用紧缩性货币政策控制通货膨胀;当经济发生严重通货膨胀时,可以采用第二种组合,用紧缩货币政策来提高利率,降低总需求水平,又紧缩财政,以防止利率过分提高;当经济中出现通货膨胀又不太严重时,可以用第三种组合用紧缩财政压缩总需求,又用扩张性货币政策降低利率,以免财政过度紧缩而引起衰退;当经济严重萧条时,可以用第四种组合,用扩张财政增加总需求,用扩张货币降低利率以克服“挤出效应”。三、计算题1、假定某经济的消费函数为C=100+0.8Yd,投资i=50,政府购买性支出g=200,政府转移支付Tr=62.5,税收t=250(单位均为十亿美元)。(1)求均衡收入。(2)求投资乘数、政府支出乘数、税收乘数、政府转移支付乘数、平衡预算乘数。(3)假定该社会达到充分就业所需要的国民收入为1200,问1)增加政府购买;2)减少税收实现充分就业,各需多少数额?解:(1)可支配收入为:Yd=Y-T+TR=Y-250+62.5由收入恒等式得:Y=C+L+G=100+0.8(Y-187.5)+50+200所以均衡国民收入Y=1000(2)根据消费函数可知边际消费倾向MPC=0.8则投资乘数Ki=1/1-MPC=5政府购买乘数Kg=1/(1-0.8)=5税收乘数Kt=-MPC/(1-MPC)=-4转移支付乘数Ktr=MPC/(1-MPC)=4平衡预算乘数Kb=(1-MPC)/(1-MPC)=1(3)增加政府购买&G=&Y/Kg=40减少税收&T=&Y/IKtI=501200=100+0.8[1200-(t+&t)+tr]+i+(G+&G),且&t=&G得:&t=&G=200,即同时增加政府购买200和税收200就能实现从充分就业。2、假设一个只有家庭和企业的两部门经济中,消费c=100+0.8y,投资i=150-6r,实际货币供给m=150,货币需求L=0.2y-4r(单位都是亿美元)(1)求IS和LM曲线(2)求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的利率和收入解:(1)IS曲线:i=150-6rs=y-c=y-100-0.8y=
本文标题:西方经济学(宏观)期末考试重点总结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87799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