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2011年春季学期“感恩系列主题活动”问卷分析及反思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人精神素养的体现。俗话说:“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教育心理学也指出:长期以来,人们对“健康”的理解,主要局限于生理方面。无论是学校教师,还是青少年本人,对健康的关心也都集中在学生身体发育方面的一些生理指标上,至于学生的心理方面是否健康,往往为大家所忽略。近年来,有关中小学心理障碍问题日益引起社会及教育部门的重视,心理方面的健康问题也就渐为人们所关注。因此对“感恩教育”进行了本次问卷调查。“爱孩子,这是连母鸡都会做的事”。可是,爱父母,却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事。我们整天沉浸在爱的海洋中迷失了自我,变成了“爱的麻木者”,既体会不到父母长辈对我们的殷殷的深爱,更加不会尝试去理解关爱父母,有时甚至是以怨报德,做出许多不义不孝无耻的举动。孝敬父母,本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可这一美德没有被我们很好地继承下来。从本次感恩问卷调查结果来看,非常使人震惊:有62%的人不知道父母的生日和健康状况,有45%的人会看不起父母嫌弃父母,有48%的人不知道父母的烦恼,甚至有的说父母最大的烦恼是搓麻将时找不到伴,有51%的人不知道父母最喜欢的是什么,有一名学生说道父母最喜欢的是剩菜。我想没有一个父母不知道自己孩子的生日,没有一个孩子不知道孩子喜欢的是什么,没有一个父母会在内心嫌弃自己的孩子。因为孩子是父母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在我们的成长中,爸爸妈妈付出了全部的心血,这一切,我们的学生又想过多少?感受过多少?回报过多少呢?我们这些“小皇帝”常常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把父母的爱,亲人的情看成是理所当然。更有甚者,面对父母是居高临下,盛气凌人;是埋怨,责难;是一次次让父母失望,伤心!造成孩子不懂得感恩的原因是什么,经过本次问卷调查,我们发现有以下几个原因造成的:1、我们的教育缺乏感恩教育。反思我们中国的教育,向来都是分数至上,学校关心的是分数,老师关心的是分数,父母关心的还是分数。因此,孩子最关心的也是分数。2、父母过分溺爱孩子。父母爱孩子无可厚非,但是也并不是要把所有的爱都给他,,给他太多的爱他们已经习以为常,以至于他们都不知道自己得到了那么多的爱。3、爱要说。我们中国人向来比较含蓄。父母对孩子的爱更是如此,其实,成功的父母应该让孩子知道父母的辛苦,使孩子以自己得到父母那么多的爱感到自豪,而不是以自己的地位、金钱感到自豪。分析情况后,我校以后的感恩教育将从以下几方面做起:1.感恩教育从日常小事做起感恩教育要回归现实生活,要让学生从日常小事做起,从爱护身边的人做起,在生活的实践中感恩。让每个学生都充满感恩之情,充满爱他人之心,从而学会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社会,感恩大自然,感恩一切为自己的健康成长付出心血和汗水、提供服务和帮助的人。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如:在开学的第二周,我们的主题为“感恩父母”,在少先队的组织下,我校的孩子在周六晚为父母洗了一次脚,在活动感言中,我们看到了很多令人感动的语段。除此之外,通过鼓励学生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给父母发短信,送生日祝福等活动,使学生懂得父母的艰辛,培养学生对父母的感恩之情。感谢老师的培育之恩:开展尊师活动,例如:在班级开展上课前呼“老师好,请上课”,课后呼“老师辛苦了,谢谢您”;开展在国旗下讲话活动《我的成长,老师的付出》;在养成教育课上开展“我向老师说心理话”活动。利用活动为契机,以班级的名义动员学生向老师献真情活动,如海州实验小学的通过写一封信,谈一次心,做一张贺卡,献一束鲜花,送一句话等真挚朴实的方式,来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在全校开展一次唱一首一颂扬教师为主题的歌等。感谢社会的关爱之恩:开展每期为敬老院的老人洗衣、扫地、理发洗面、讲故事、表演节目等活动;还可以在国庆节期间以“爱我祖国”为题办一期班报,出一份手抄报。2.感恩教育从文明礼仪做起学生的品德往往是通过言行表现。学生从父母、从亲人、从老师、从他人、从社会那里得到多少恩惠,当以更大的诚意和实际行动给予回报。这种回报对学生而言,不是物质上的,而是感情世界的回报,有时就是一声简单的道谢也能给予施恩者带来特别愉快的心情。所以,“感恩”当从语言上的感谢做起,从文明礼仪做起。走进学校开展有关“感恩”的文明礼仪活动如:给每一个同学的校徽上刻上“你好”“谢谢”等字。在班上的班规里写进“感恩”内容。在学校的校训里添上“感恩”这一条。走进社会开展用“您好”、“谢谢”、“请”、“对不起”等文明礼仪活动。3.感恩教育从每年节日抓起利用一些节日开展“感恩”教育活动。有些节日,本意就是感恩节,如清明节,感恩革命先烈,感恩自己的祖宗;“七一”节感恩中国共产党领导、关怀之恩;“八一”节感恩解放军保卫之恩……利用这些节日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是很好的教育资源。二、感恩教途径和方法1.营造感恩教育氛围感恩教育要取得成效,需要有良好的教育氛围和环境。环境是无声的教育,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为此,学校积极创设以“感恩”为主题的校园氛围,让学生在充满“感恩”的环境中得到陶醉,心灵得到震撼。以班级为单位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分别设计感恩教育的情景:利用班级开展演讲有关“感恩”的小故事、创办“感恩”小报;利用学校阵地创办“感恩”专栏。创设浓厚的“感恩”教育情境,让学生在不同的场景,不同的氛围中,激发学生“知恩、感恩、报恩”的热情与行为,促使更多的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到“感恩”的活动中去,去亲身体验,去感悟人生,去领悟真理,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2.收集感恩教育故事感恩教育重在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而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就要让学生明确什么是“感恩”以及“感恩”的重要性。中小学生年龄都比较小,对道德的认识、理解,单凭定义、空洞的说教,那只能是徒劳无益。因此,学校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兴趣爱好和个性特征,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开展搜寻故事的活动。(1)向父母了解学生爱听故事是天性,请父母、长辈讲述前辈孝敬老人的故事,从纯朴的语言中去领略“感恩”的内涵。学生们通过收集这些传统的故事,进一步认识到感恩的重要性。(2)向教师了解学校有条件的业可以创造“感恩小院”,教师通过对学生进行红色教育如:参观烈士园,讲述红军的两万五千里长征的故事,使学生明确“感恩”的传统美德与时代特征,知道应该弘扬什么,摈弃什么。(3)向同伴了解各自交流生活中是如何孝敬长辈的故事,了解“感恩”在彼此生活中的真实写照。各班利用班会课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可以开展故事演讲赛,将孝敬长辈的故事编成小品、相声等进行表演。在活动中学生快乐多收获也很多。(4)向书本了解走进图书馆、阅览室,通过查阅圈划、摘录笔记等形式来知晓前辈“感恩”的动人故事。(5)向媒体了解通过观看电影、电视,认识“感恩”的内容与含义。(6)在歌声中悟“会唱《感恩的心》”,在学校举行的重大活动中,唱《感恩的心》。《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时时刻刻唤起孩子感恩的心。通过上述活动,让学生从具体的情景中、典型的事例中去感知理解“感恩”的时代内涵,从而使学生真正领悟到“感恩”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是当代学生必备的道德素养。3.开展感恩社会行动社会是感恩教育的大熔炉。组织学生走进社会,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的传统特色活动,这些活动以“感恩”为纽带,培养学生知恩、感恩、图报的品德。用“走进敬老院”的形式去敬老院慰问孤寡老人,用孩子们平时节约的零花钱为老人们买糖果、糕点、面食等老人们喜欢的食品;让有特长的孩子们为老人们表演了生动有趣的文娱节目;为老人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为孤寡老人带去欢乐,送去温暖。通过开展感恩教育系列活动,可以激发孩子们“知恩、感恩、报恩”的心,必将长期地触动着孩子感恩的心灵。4.为孩子补上“感恩”这一课感恩并非是人与生俱来的天性。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展阶段。社会的一些不良现象容易影响他们。所以对他们感恩意识的培养是很重要的。在一项城市独生子女人格发展调查研究中,“自私、不知道教敬长辈”被列为当今少年儿童的缺陷之一。孩子的缺陷就像一面镜子,反映出了家长们在教育孩子时的失误。家长应该明确自己有责任和义务给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条件,也有责任和义务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要求孩子懂得什么是责任、良心,什么是独立、坚强,如何和谐与人相处,懂得感恩,让孩子从小就学会一些做人的准则和道理,让孩子明白一个有良好品行的人才可能广泛地被社会接纳,才可能长期获得成功。在家庭中,进行感恩教育,必须将它与爱心教育、礼貌教育结合起来。从孩子情感的角度来看,礼貌教育和爱心教育是前提和基础,感恩教育是两者的深化和升华。而对孩子进行教育,必须与他们的生活实际相联系,空洞的说教没有任何意义。家庭中,家长对孩子的影响最为持久、深远。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最真切、最具说服力,孩子的感受也是最深刻的。因此,家长的身体力行胜过一切言语,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孩子的心是每感的,他能敏锐地感受到成人的情感态度。家庭中,爸爸妈妈之间的情感关系,爸爸妈妈和孩子之间的情感关系,爸爸妈妈和老人之间的情感关系是孩子感受最为深刻的情感关系了,这对孩子的一生有着深远的影响。这决定着孩子能否对家人产生依恋和信任感,也决定着孩子今后以怎样的情大吃一惊态度面对各种社会关系,更决定着孩子今后有没有爱心,有多大程度的爱心、感恩之心。作为家长,我们应该自然而然地建立积极向上的亲情关系。比如,爸爸妈妈之间恩恩爱爱、相互理解,相互关心牵挂,家长努力与孩子之间建立宽容而不纵容、关爱而不溺爱,平等民主,严慈相济的亲子关系,家长对老人充满尊敬、关爱与感恩之情。这些情感关系不是说出来的,而是用实际行动体现出来的。在一般的家庭中,尤其是家长对待老人的情感态度和行为对孩子的爱心、感恩的心的影响最为直接,最为深刻。父亲节、妇女节、儿童节、老人节、教师节、建军节、国庆节等节日,都是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的契机。而且,这些节日活动,能潜移默化地让孩子由关爱单独的个人扩展到关爱个人所属的团体或集体乃至社会。当孩子还小时,我们可以结合生活故事,讲讲这些节日的来历。孩子稍大时,可以给他讲一些感恩的故事,一起阅读此类文学作品,观看霜关的影视资料,以丰富孩子对这些节日的知识,深化他们对节日的了解。再和孩子一起加快生活中点点滴滴的事例,让孩子切实感受到、体会浓浓的亲情、友情、师生情、军民情等,让孩子学会珍惜,学会用实际行动来回报,以表达感恩的心。在这些节日之前,家长可以提醒孩子用自己特有的方式(如美术、书信、动作、语言等)表达感谢、感激、感恩之情。或者,和孩子商议好怎样过。这样,孩子才不会感到仓促,教育效果会更好。日常生活中,同事、亲戚朋友及其子女。甚至陌生人也是孩子交往的对象。家长在待人接物时的言行举止都影响着孩子。家长要鼓励孩子有礼貌地与人交往,对其友好、帮助、关爱表示道歉等等。在与孩子一起遇到陌生人时,让孩子学会运用常用的礼貌用语。对于孩子不礼貌的行为。家长应及时纠正。由此可见,感恩教育就蕴藏在生活中,关键是,家长要做个有心人,从自身做起,抓住教育契机,以榜样的力量影响孩子。任何心灵教育、育人教育都不是一蹰而就的事情,而是持之以恒进行熏陶,是教育的自然结果,感恩教育也不例外。
本文标题:感恩问卷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88088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