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建筑防水工程技术规程5-防水施工(下)
建筑防水工程技术规程5——防水施工(下)广东省标准DBJ15-19-20062006-10-24发布2006-12-01实施5.4地下防水施工5.4.1一般规定5.4.2安装变形缝止水带的规定5.4.3结构防水混凝土施工应符合的规定5.4.4地下工程柔性防水层施工应符合的规定5.4.5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防水层施工应符合的规定5.4.6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防水层施工应符合的规定5.4地下防水施工5.4.7天然钠基膨润土防水毯铺贴施工应符合的规定5.4.8地下连续墙、排桩作为地下工程结构的永久性模板施工时应符合的规定5.4.9在无自流排水条件的地下工程中的规定5.4.10地下工程疏排水层施工应符合的规定5.4.11地下工程盲沟排水施工应符合的规定5.4.1一般规定1.地下防水工程施工过程中,地下水位应降至最低防水层以下500㎜。对基坑周围的地表水必须设沟排除,不得流入基坑,严禁带水、带泥施工。2.防水混凝土的垫层应压实抹光,其强度等级和浇筑厚度应符合本规程第4.3.2条第9款的规定。3.在地下室内进行防水施工时,必须通风及照明良好。4.外墙防水层及保护层完成后进行回填土方时,应保证不得损坏防水层。5.4.2安装变形缝止水带应位置正确、牢固。中埋式止水带宜采用扁钢装夹固定,外墙止水带成一字形安装,顶板和底板止水带成盆状安装,止水带的空心圆环与变形缝中心线重合,见图5.4.2。5.4.3结构防水混凝土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防水混凝土中水泥强度等级不应低于32.5MPa,水泥用量不应少于320㎏/m3,掺有活性粉料时,水泥用量不得小于280㎏/m3,含砂率宜为35%~40%,灰砂比宜为1:2~2.5,水灰比不应大于0.55。施工前应根据设计的要求和现场材料情况在试验室进行试验,配制的抗渗等级应比设计抗渗等级高0.2MPa。2.防水混凝土的外加剂掺量低于水泥用量1%时,应先行溶解并稀释成浓度较低的溶液后使用。3.配制防水混凝土,必须采用机械搅拌。掺外加剂时,应根据外加剂的技术要求确定搅拌时间。5.4.3结构防水混凝土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4.防水混凝土模板支撑应坚固平整,拼缝严密、不得漏浆。固定模板用的工具式螺栓穿过防水混凝土时,应在螺栓中部设置止水环;当采用钢板止水环时,钢板与螺栓必须双面满焊,拆模时拧去螺栓两端活动拉杆头,清理干净后用密封材料封堵、抹平。5.防水混凝土内部的钢筋和绑扎铁丝均不得接触模板,钢筋与模板之间应设置保护层垫块。6.浇筑混凝土前,应将预埋件、穿过防水层的管道等固定牢固,并保证节点处混凝土振捣密实。5.4.3结构防水混凝土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7.防水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如产生离析和泌水现象时,应在浇筑前进行第二次搅拌。8.防水混凝土应分层浇筑、分层振捣(一般为300~400mm),且必须保证上下层混凝土在初凝之前结合好,应避免漏振,且不得超振。9.混凝土结构底板应连续浇筑,不宜留置施工缝。在墙体上的水平施工缝应留在高出底板面或顶板底部不小于300㎜及顶板底部。10.在水平施工缝浇筑混凝土前,应先凿去浮石和浮浆,用水冲冼干净,先铺水泥净浆,再铺30~50㎜厚的1:1水泥砂浆,或涂刷界面处理剂,随即浇筑混凝土,并宜采取二次振捣工艺。5.4.3结构防水混凝土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0.在水平施工缝浇筑混凝土前,应先凿去浮石和浮浆,用水冲冼干净,先铺水泥净浆,再铺30~50㎜厚的1:1水泥砂浆,或涂刷界面处理剂,随即浇筑混凝土,并宜采取二次振捣工艺。11.在垂直施工缝浇筑混凝土前,应将其表面清理干净,涂刷水泥净浆或涂界面处理剂,并及时浇筑混凝土。12.后浇带施工应符合设计要求。如设计无规定时,应在两侧混凝土完成42d后浇筑,对后浇带接缝处应按本条第11款的要求处理,后浇带宜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浇筑,其强度等级应比两侧混凝土提高一级,且养护时间不得少于28d。13.防水混凝土终凝后的养护应符合本规程第5.2.9条第2款之7)的规定。5.4.4地下工程柔性防水层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柔性防水层的施工工艺应符合本规程第5.2.1~5.2.7条和5.2.13~5.2.15条的规定。2.对有干燥度要求的柔性防水层基面,若干燥有困难,应涂刷潮湿基面处理剂,涂刷时应均匀一致,不得露底,待表面干燥后方可进行柔性防水层施工。3.柔性防水层采用外防外贴(涂)的平、立面转折搭接做法见图4.3.3—1。永久保护墙低于结构墙体水平施工缝300mm,内侧及顶部抹水泥砂浆找平层;防水层从平面铺贴(涂)转上保护墙顶部收口,用低标号砂浆砌一层砖覆盖墙顶防水层,作为搭接部位的临时保护。当结构墙体完成并拆除模板后,临时保护层,清理结构墙面和搭接部位,先在水平施工缝处贴(涂)加强层,然后从搭接部位起,自下而上铺贴(涂)外墙防水层。5.4.4地下工程柔性防水层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4.柔性防水层采用外防内贴(涂)的平、立面转折搭接做法见图4.3.3—2。5.底板防水层的卷材和涂膜增强胎体材料铺贴方向宜沿长边方向铺贴;铺贴立面防水层,卷材和涂膜增强胎体材料应沿垂直方向铺贴。卷材长边搭接宽度不小于100㎜;短边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50㎜;增强胎体材料搭接不应小于50㎜;上下两层卷材或增强胎体材料接缝应错开,并不得相互垂直铺贴,搭接缝应距阴阳角不小于200㎜。6.柔性防水层完成后,应立即做好保护层。平面防水层应做不小于50mm厚的细石混凝土保护层;地下室的外立面防水层应铺贴泡沫片材作软性保护层。在以砖墙作刚性保护层时,应设置隔离层。5.4.4地下工程柔性防水层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7.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涂刷施工要点:(1)用滚子蘸料时,应先在料桶底部滚动并上下搅拌,不能有局部沉淀。(2)涂刷时要均匀,每层之间的时间间隔以前一层涂膜干固为准。(3)每层涂料厚度以0.5~0.7mm为宜。(4)施工完毕后养护时间不少于7d。5.4.5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防水层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的施工工艺应符合本规程第5.2.8条的规定。2.基层上的浮灰、砂浆疙瘩等应清理干净。凹凸不平、缺棱掉角、蜂窝孔洞应先行修补。抹面前应湿润基面,必要时在基层上涂刷一道聚合物水泥浆。3.宜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32.5MPa的普通硅酸盐水泥。4.砂浆的聚灰比宜控制在0.1~0.2之间。5.4.5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防水层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5.砂浆宜采用机械喷涂。料浆应随用随配随拌。6.砂浆喷涂(涂刮)时要顺着一个方向一次施工,最后一遍应抹平压实,施工完毕后应检查,发现表面有孔洞或裂缝应重新喷涂(涂刮)。7.防水层完成24h后应进行覆盖或喷洒养护剂养护。养护时应避免受冻和烈日曝晒,养护时间不应少于14d。5.4.6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防水层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的施工工艺应符合本规程第5.2.10条的规定。2.混凝土表面不应有酥松、起皮、空鼓、粉化现象,施工前应用钢丝刷刷毛并清洗干净。3.配制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时,其水灰比应符合产品说明书的要求或设计图纸的规定。4.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采用刮涂或刷涂施工。当采用多遍薄涂时,应待第一遍表干后即涂第二遍。涂层应厚薄均匀。5.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表干后,应喷雾状水湿润表面,养护时间不小于3d。5.4.7天然钠基膨润土防水毯铺贴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膨润土毯、板的施工工艺应符合本规程第5.2.11条的规定。2.膨润土毯、板的施工基面应无明水。如有渗水应先堵漏或进行导流,或铺设防水膜隔离。3.施工基面应平整,如凹凸面超过设计规定应进行修整;阴阳角应修成过渡圆弧或钝角,在底板与外墙的基面转角处应铺设膨润土颗粒,并在各阴阳角处按设计要求铺钉与母材相同的加强层。4.膨润土毯、板采用机械固定法空铺,膨润土毯的织布面和膨润土板的颗粒面必须朝向主体结构表面。5.膨润土毯、板应紧贴基层,铺贴立面防水层应上幅接口盖住下幅,并用水泥钢钉加垫片呈梅花形布置钉压牢固。5.4.10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6.搭接缝的密封与固定,应先在接口内涂刮膨润土密封膏,宽度80~100mm,用量0.3~0.5kg/m,涂刮要均匀,然后压紧接缝,再用水泥钢钉和垫片固定,钉距200~300mm,钢钉距搭接缝边15~20mm。7.防水层的收头用钢钉和金属压条固定,收头和压条应用膨润土密封膏封闭。8.桩头与底板承台、穿越防水层的管道和套管等部位,应按设计要求采用膨润土止水条、膨润土密封膏或膨润土粉进行密封和加强处理。5.4.7天然钠基膨润土防水毯铺贴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9.防水层完成后应全面检查,发现有破损处应进行修补,如防水层局部因过早水化已经全膨胀,应将该部分割除后进行修补;补钉边缘与破损口的边缘距离应不小于250mm。10.底板防水层完成并验收后应及时浇筑保护层,厚度不少于50mm。采用“外防外贴”施工的外墙防水层完成并验收后,应砌砖墙进行保护或及时进行回填土。11.膨润土毯、板与其他材料防水层有搭接时,应确保过渡搭接不小于500mm,搭接范围应涂刮膨润土密封膏或铺洒膨润土粉,并用钢钉、压条钉压牢固。5.4.8地下连续墙、排桩作为地下工程结构的永久性模板施工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地下连续墙、排桩出现裂缝、蜂窝、孔洞等缺陷时,应修补平整。有明水渗出时,应进行堵漏处理,直至没有明水渗出。2.防水层的基层应平整,采取喷射混凝土时,应随即抹平,并应满足防水施工基面的要求。3.柔性防水层采用外防内贴(涂)法施工。需要分区施工时,防水层的分区搭接口必须距结构施工缝范围外不少于500mm。4.衬墙结构施工时,钢筋不得穿刺防水层,钢筋焊接时应对防水层采取遮挡措施,振捣棒不得接触防水层。5.4.9在无自流排水条件的地下工程中,应按设计要求设置疏排水层或盲沟排水,当设计无要求时,应根据地质水文条件和常年雨量记录计算排水量,按现场实际情况布置施工排水体系。5.4.10地下工程疏排水层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疏排水层设在底板结构下,施工前应夯实基坑底部土层。2.按设计要求挖集水沟,沟底浇素混凝土管座,坡度不小于1%,且应朝向集水井。3.在管座上安装集水管,管道应平直,接头应密封,排水应顺畅。4.铺设过滤层时,应先铺满集水沟,然后再铺大面。过滤层材料的粒径、铺设厚度和顶面标高应符合设计要求。5.过滤层顶面的隔浆层,如设计无规定时可干铺一层卷材,也可铺抹一层水泥砂浆。6.疏排水层完成后,应随即在隔浆层上浇筑底板结构的垫层。5.4.11地下工程盲沟排水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按设计要求铺设沟底垫层。如设计无规定时可利用基坑明沟改造成盲沟。2.各层次的反滤层材料及其粒径应符合设计要求。如设计无规定时,反滤层的内层可采用卵石,外层可采用中砂。3.集水管安装在反滤层中部,施工时先将集水管临时支托,然后分层铺设反滤层。5.5.1厕、浴、厨房间找平层施工前,应检查结构楼板的平整度,测量与门外地面的高差和地漏口标高,如不符合设计要求必须进行修整。5.5.2穿过楼地面的管道和地漏的预留孔洞,在灌封细石混凝土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配置橡胶止水环的管道,应把止水环安装在楼板厚度的1/2处。2.预留孔底的模板应安装牢固,周边封严不得漏浆。3.灌封混凝土的强度不低于原楼板结构的强度,浇灌时应注意不得移动止水环。4.灌封的混凝土终凝后,应蓄水养护,并检查灌封质量,不得有渗水现象。5.5厕、浴、厨房间防水施工5.5.3穿过墙面的管道周边采用干硬性水泥砂浆充填密实。5.5.4地面、排水沟、凹坑底部的找平层标高、排水方向和坡度应正确。5.5.5墙面找平层表面应平整垂直,墙角和地面交角处应做成20mm半径的小圆角。5.5.6地漏口、穿过楼板或墙面的管道、套管和预埋件的周边与找平层之间要预留宽10mm、深7mm的凹槽,槽内嵌填高弹性密封材料。5.5厕、浴、厨房间防水施工5.5.7柔性防水层宜选用防水涂料,施工工艺应符合本规程第5.2.7条的有关规定。5.5.8防水砂浆或细石防水抗裂混凝土可以与找平层合二为一,但需比防水层设计的厚度增加10㎜。防水砂浆、细石防水抗裂混凝土施工应符合本规程第5.2.8和5.2.9
本文标题:建筑防水工程技术规程5-防水施工(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8818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