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 【2017优化探究一轮复习-习题】实验2-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
1.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关系”的实验中,某实验小组将不同数量的钩码分别挂在竖直弹簧下端,进行测量,根据实验所测数据,利用描点法作出了所挂钩码的重力G与弹簧总长L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回答以下问题:(1)弹簧的原长为________.(2)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3)分析图象,总结出弹簧弹力F跟弹簧长度L之间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______.解析:由题图知,当不挂钩码时,弹簧长10cm,即弹簧原长为10cm;弹簧的劲度系数等于图象的斜率,即k=4014-10×10-2N/m=1000N/m;由数学函数关系可得弹簧弹力F跟弹簧长度L之间的关系式为F=1000(L-0.10)N.答案:(1)10cm(2)1000N/m(3)F=1000(L-0.10)N2.为了测量某一弹簧的劲度系数,将该弹簧竖直悬挂起来,在自由端挂上不同质量的砝码.实验测出了砝码的质量m与弹簧长度l的相应数据,其对应点已在图上标出.(g取9.8m/s2)(1)作出m-l的关系图线.(2)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N/m.解析:(1)如图所示,让直线通过尽可能多的点.(2)从图线上取两个相距较远的点,利用k=ΔmgΔl求出,k等于0.252(0.248N/m到0.262N/m之间均可).答案:(1)图见解析(2)0.252(0.248~0.262之间均正确).3.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弹簧的弹力与形变量之间的关系.轻弹簧上端固定一只力传感器,然后固定在铁架台上,当用手向下拉伸弹簧时,弹簧的弹力可从传感器读出.用刻度尺可以测量弹簧原长和伸长后的长度,从而确定伸长量.测量数据如表格所示:伸长量x/cm2.004.006.008.0010.00弹力F/N1.502.934.555.987.50(1)以x为横坐标,F为纵坐标,在图中的坐标纸上描绘出能够正确反映弹力与伸长量关系的图线.(2)由图线求得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解析:横轴表示伸长量x,纵轴表示弹力F,按照表格数据,描点画图,得到一条直线,图象斜率代表弹簧劲度系数.答案:(1)如图(2)75N/m(74~78N/m之间且有效位数正确均可)4.(2016·延安质量检测)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定弹簧的劲度系数,被测弹簧一端固定于A点,另一端B用细绳绕过定滑轮挂钩码,旁边竖直固定一最小刻度为mm的刻度尺.当挂两个钩码时,绳上一定点P对应刻度如图乙中ab虚线所示,再增加一个钩码后,P点对应刻度如图乙中cd虚线所示.已知每个钩码质量为50g,重力加速度g取9.8m/s2,则被测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N/m.挂三个钩码时弹簧的形变量为________cm.解析:由题图可知,当钩码增至3个时,弹力增大mg,而弹簧的长度伸长0.70cm,则由平衡关系可知,mg=kx,解得劲度系数k=mgx=70N/m;对3个钩码由3mg=kx1,解得x1=2.10cm.答案:702.105.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了如下问题:一轻质弹簧竖直悬挂于某一深度h=30.0cm且开口向下的小筒中(没有外力作用时弹簧的下端位于筒内,测力计可与弹簧的下端接触),如图甲所示.若本实验的长度测量工具只能测量露出筒外弹簧的长度l,现要测出弹簧的原长l0和弹簧的劲度系数,该同学通过改变l而测出对应的弹力F,作出Fl图象如图乙所示,则弹簧的劲度系数k=________N/m,弹簧的原长l0=________.解析:根据胡克定律得F与l的关系式:F=k(l+h-l0)=kl+k(h-l0),从图象中得到直线的斜率为2N/cm,截距为20N,故弹簧的劲度系数k=2N/cm=200N/m,k(h-l0)=20N,代入数据得l0=20cm.答案:20020cm6.为了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某同学选了甲、乙两根规格不同的弹簧进行测试,根据测得的数据绘出如图所示图象.(1)从图象上看,该同学没能完全按照实验要求做,从而使图象上端成为曲线,图象上端成为曲线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2)甲、乙两根弹簧的劲度系数分别为________N/m和________N/m;若要制作一个精确程度较高的弹簧测力计,应选弹簧________.(3)从上述数据和图线中分析,请对这个研究课题提出一个有价值的建议.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在弹性范围内弹簧的弹力与形变量成正比,超过弹簧的弹性范围,则此规律不成立,所以所给的图象上端成为曲线,是因为形变量超过弹簧的弹性限度.(2)甲、乙两根弹簧的劲度系数分别为k甲=F甲Δx甲=46×10-2N/m=66.7N/mk乙=F乙Δx乙=84×10-2N/m=200N/m.要制作一个精确程度较高的弹簧测力计,应选用受一定的外力作用时形变量大的弹簧,故选甲弹簧.(3)建议:实验中钩码不能挂太多,控制在弹簧弹性限度内.答案:(1)形变量超过弹簧的弹性限度(2)66.7200甲(3)见解析7.某同学探究弹簧的直径D与劲度系数k的关系.(1)为了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该同学选取了材料、自然长度、金属丝粗细均相同但直径不同的两根弹簧A、B做实验.该同学的这种实验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该同学用游标卡尺测量B弹簧的直径,如图甲所示,则DB=________cm,又测量了A弹簧的直径,DA=1.80cm.(3)该同学将两弹簧竖直悬挂在铁架台上,测出自然长度,然后在两弹簧下端增挂钩码,若每个钩码质量均为20g,试读出图乙中弹簧A、B的长度补全下表:钩码质量(g)020406080弹簧A长度(cm)8.4010.1013.6015.30弹簧B长度(cm)8.4012.3020.5024.40(4)利用(3)中表格数据,在图丙中描点并作出A、B弹簧拉力F与伸长量x的关系的图线,求出A、B弹簧的劲度系数kA=________N/m,kB=________N/m(计算结果均保留一位小数,重力加速度g取10m/s2),从而该同学得出结论,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弹簧的直径越大,其劲度系数________.解析:(1)因为劲度系数与多个因素有关,固定其他因素,只研究直径与劲度系数的关系,这种实验方法是控制变量法.(2)根据游标卡尺的读数规则,DB=2.40cm.(3)根据毫米刻度尺的读数规则lA2=11.80cm,lB2=16.40cm,要有估读位数.(4)图象的斜率即为弹簧的劲度系数,故kA=11.6N/m,kB=5.0N/m,从而可看出直径较大的B弹簧其劲度系数较小.答案:(1)控制变量法(2)2.40(3)11.8016.40(4)如图所示11.65.0越小
本文标题:【2017优化探究一轮复习-习题】实验2-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88203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