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儿少简答题五、简答题1.类似身高、体重生长模式(即一般型)的组织器官有哪些?在整个生长发育期的特点如何?包括全身的肌肉、骨骼、主要脏器和血液量等。发育特点是:先后出现胎-婴儿期和青春期两次生长突增,其余时间稳步增长。青春发育中、后期增长幅度减慢,直到成熟。2.青春发育正常的早中(平均)晚三种成熟类型的儿童少年,其骨龄发育状况如何?早熟儿童通常表现为骨龄大于时间年龄,中等(平均)者骨龄等于时间年龄,晚熟儿童骨龄小于时间年龄。3.试述胎儿和婴幼儿期发育的“头尾发展律”(cephalo-caudalpattern)从生长速度看,胎儿期头颅生长最快,婴儿期躯干增长最快,2~6岁期间下肢增长幅度超过头颅和躯干,因此儿童身体比例不断变化。从动作发育看,首先从头部活动开始,先会抬头、转头,继而从颈发展到躯干,能翻身、能坐,最后发展到腿和脚,能爬、能站立和能行走等。即发育顺序为头、颈、躯干、腿、足顺序。4.试述儿童期和青春期的身体各部的形态发育的“向心律”(centripetalpattern)下肢先于上肢、四肢先于躯干,呈现出自下而上、自肢体远端向中心躯干的规律性变化。这样,身体各部达到成熟的顺序也就表现出了先肢体远端、后中心躯干的变化。六、论述题1.从出生到20岁,人体各种组织和器官的生长模式,大体上可归类为几种类型,请分别加以阐述。答题采分点:四种类型:①一般型;②神经系统型;③淋巴系统型;④生殖系统型2.何谓生长轨迹现象(canalization)、赶上生长(catch-upgrowth)以及生长关键期(criticalgrowthperiod)?请举例说明。答题采分点:在外环境无特殊变化的条件下,个体儿童的发育过程比较稳定,呈现一种轨迹现象。当正在生长的机体受到疾病、内分泌障碍、营养不良等不良影响时,会出现明显的生长发育迟滞;而一旦这些阻碍因素被克服,儿童会立即表现出向原有生长轨道靠近和发展的强烈倾向。这种在阻碍生长的因素被克服后表现出的加速生长并恢复到正常轨迹的现象,叫做赶上生长。如,群体儿童在战争、饥荒之后几年内的生长发育即属此类。许多重要的器官和组织的发育都有关键生长期。此时的正常发育受到干扰,常成为永久性缺陷或功能障碍。也就是说,一旦不能抓紧时机治疗,这些器官组织即便出现赶上生长,也往往是不完全的。如,胎儿中后期到出生后6个月,是脑组织生长关键期。若此时发生严重的蛋白质营养不良、缺氧、产伤等现象,就会导致脑细胞的分裂和增殖速度急剧减慢,即使以后采取各种积极的补救措施,赶上生长也是不能完全实现的,脑细胞的数量不能恢复到应有水平,患儿的智力将受到较为严重的影响。3.青春期可以细分为早、中、晚三期,请阐述每一期的发育的主要表现?答题采分点:①青春早期:主要表现是生长突增。②青春中期:以性器官和第二性征的迅速发育为特征。③青春晚期:体格生长速度明显减慢。4.以身高为例阐述生长发育速度的不均衡性。答题采分点:①第一次突增高峰在胎生中期(妊娠4~6个月),三个月约增加27.5cm。②生后,增长速度开始减慢,但仍保持较大的增长速度,第一年身长增加20~25cm。第二年身长约增加10cm。③2岁以后至青春期以前,生长速度下降,并保持相对稳定,平均每年约增加4~5cm,直至青春期开始(女10岁、男12岁)。④第二次生长突增发生在青春期,在青春发育早期开始(女约10岁,男约12岁),身高年增值5~7cm,处在生长速度高峰的这一年可达10~12cm,男孩可能更高些。年增加率一般为3%~5%。这一阶段约持续3年。⑤之后进入青春发育中期,生长速度逐渐减慢;直到女17、18岁,男22岁左右,身高基本停止增长。5.简述青春发育期(青春期发育)的基本概念,青少年在此时期内的生长发育有哪些特征?答题采分点:主要特点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①体格生长加速,出现第二次生长突增。②各内脏器官体积增大,功能日臻成熟。③内分泌系统功能活跃,与生长发育有关的激素分泌明显增加。④生殖系统发育骤然增快并迅速成熟,到青春晚期已具有生殖功能。⑤第二性征迅速发育,使男女两性的形态差别更为明显。⑥在形态与功能发育的同时,伴有心理发展的加快,也产生了相应的心理与行为变化,易出现心理卫生问题。6.从出生到20岁,人群身高生长曲线在男女之间出现的两次交叉现象?答题采分点:男女两性在身高生长突增起止的早晚、突增的幅度的不同。7.请阐述婴儿期动作发育的规律性。答题采分点:①自上而下;②由近及远;③由粗到细;④从整体到特殊,从孤立运动到共济协调。8.按评价目的分类,请阐述心理发展评价的种类及其代表量表?答题采分点:①智力测验;②人格测验;③神经心理测验;④特种技能测验;⑤适应性行为评定。五、简答题1.生长发育长期变化的表现都有哪几方面?①身高、体重增长②性发育及性成熟提前的趋势几乎在世界各地都可以观察到。月经初潮年龄是性发育长期变化最常用的指标。近百年来女孩的月经初潮平均年龄逐步提早3年。③同龄者的脑重量随年代而增大趋势;④儿童第一恒磨牙的萌出时间提前;⑤妇女停经年龄、老视平均年龄的推迟和平均寿命的延长。生长长期变化还表现在其它方面,如身体比例的变化;儿童少年骨龄提前;脑力工作能力明显增强。此外,儿童时期一些易罹患疾病的发生也有提早趋势。2.简述遗传对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影响遗传因素包括家族、种族影响:在家族影响方面,人体的成年身高与父母平均身高之间的遗传度为0.75。即人体的高度75%取决于遗传因素,只有25%取决于营养、锻炼等环境因素。父母与其子女身高的相关系数有随年龄上升的趋势,提示遗传因素越是在后代接近个体成熟阶段,表现得越充分,这种现象称为生长发育的“家族聚集性”。在种族影响方面,体型、躯干和四肢长度的比例主要受种族遗传的影响。②双生子研究:双生子特别是同卵双胎,为研究遗传因素对儿童生长发育影响提供了最好的天然素材。他们在外显性状上的差异完全来源于环境的不同。3.父母身高较高,其子女的身高必然高吗?为什么?父母身高较高,其子女的身高不一定高。在家族影响方面,在良好的生活环境下长大的儿童,其成年身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遗传。有学者认为,人体的成年身高与父母平均身高之间的遗传度为0.75。即人体的高度75%取决于遗传因素,只有25%取决于营养、锻炼等环境因素。一般来说,父母为高身材,其子女的身材也高些,但子女成年身高超过父母身高的可能性要小些,而低于父母身高的可能性要大些;父母为矮身材其子女身材也矮些,但子女成年时身高超过父母身高的可能性要大些。因此,人类经过世世代代的繁衍,其身高总是遵循正态分布规律,表现为中等身材的人占大多数,所以身高不一定高。六、论述题1.儿童少年的生长发育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双重影响,请列出环境因素中对儿童生长发育有不良影响的因素都有哪些。(简述影响生长发育的环境因素)(1)营养是生长发育最重要的物质基础。如果营养素缺乏,各种营养素的摄入不均衡,膳食结构不合理,就会引起生长发育迟缓,免疫功能低下,影响学习和劳动能力,并可导致各种急、慢性营养不良和各种营养缺乏症。锌、碘、钙、硒等微量元素和无机盐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都是必不可少的。胎儿期碘缺乏可形成克汀病(地甲病);儿童少年缺碘则出现甲状腺肿大、智力发育水平低下、身体发育缓慢等。婴儿缺乏钙,易患佝偻病。氟有预防儿童龋齿的作用,但过量的氟可影响中枢神经系统,造成脊髓和脑的损伤。如果摄入量低于铁的需要量,则可能发生缺铁性贫血。(2)体育锻炼不足,易导致儿童期肥胖症的发生。(3)任何引起生理功能紊乱的急慢性疾病都可对儿童的生长发育发生直接影响,如消化道疾病、寄生虫、地方病、内分泌疾病、遗传病、传染病等。(4)不合理的作息制度(5)环境污染,如铅(6)不良的社会因素和家庭因素。(气候与季节)2.生长发育长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对人类有何影响?原因:①生长长期变化与多种因素有关,目前认为是营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卫生条件的改善以及远缘婚配的遗传因素等综合作用的结果。②营养对生长长期变化最具重要的作用。在不发达或发展中地区,供给充足的热能与生长长期变化关系密切;当营养条件改善,热能供给充足的情况下,导致生长长期变化的关键因素则是热能中摄入动物蛋白质所占的比例增高。③社会经济条件状况好坏也是导致生长长期变化重要原因之一。国民经济的发展,工业现代化,国民人均收入增加,人民生活、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卫生保健、健康服务及生活质量的改善等都促进了生长长期变化的正向发展。反之,工业化早期,由于雇佣童工、恶劣的劳动条件,或由于战争、灾荒等不良社会状态,对儿童生长长期变化都产生程度不同的负向效应。④遗传对生长长期变化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由于社会的开放,交通的便利,工业化、都市化导致人口大量远距离移动,远缘婚配和异族通婚的“杂交优势”促进了遗传潜力的充分发挥。对人类影响:生长发育长期变化对人类的影响具有双重性,有正面及负面。身体形态、机能变化的正向趋势使人群体质提高,但由于身高、体重的增大会导致社会资源消耗的增加和环境污染的加重;生育期和寿命的延长使全球人口问题更趋严重;青春期的提前到来,未婚性行为、少女怀孕及单亲家庭增加会引起一系列医学、社会和法律问题。因此,对于人类生长长期变化即要重视积极的方面,也不要忽视消极方面的作用。3.试述人群身高体重的城乡差别,以及可能影响儿童少年体格发育存在城乡差异的因素?①据我国1979年资料7~17岁各年龄男生身高城市比乡村平均高5.7cm;女生城市比乡村平均高5.0cm。7~17岁各年龄男生体重城市比乡村平均重2.9kg;女生城市比乡村重2.2kg。②1985年与1979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查资料比较,形态指标发育水平依然存在差异,但有缩小的趋势。例如,7~22岁男生身高城市平均高于乡村3.85cm;7~22岁女生体重城市平均比乡村重1.63kg,在16~22岁年龄段,乡村女生反而比城市女生平均重0.6kg。③据2000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资料,1979~2000年间7~17岁城市男生身高平均高于乡村4.4cm;女生城市比农村高3.4cm,乡村学生身高年增长率高于城市。④生长发育的城乡差异主要是由于城乡的社会环境、生活和劳动的差别而引起的。这种差异在经济落后的国家和地区尤为突出。我国目前随着农村小城镇建设速度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这种生长发育的差距逐渐在缩小。4.在进行生长发育研究时,判定遗传和环境因素各自影响作用大小的、应用最为广泛的研究方法是什么?并阐述其意义。双生子研究是人类遗传学领域的重要方法之一。双生子分为单卵双生子(MZ),由同一受精卵发育而成,具有完全相同的遗传基因,他们在外显形状上的差异完全来自环境;另一类是异卵双生子(DZ),由两个基本点不同受精卵发育而成,其遗传基因只有50%相同,遗传结构等同于同胞兄弟姐妹,由于基因型和发育环境都不同,他们间的形状差异来源于遗传和环境两个方面。因此,可通过比较MZ和DZ的表型差异,来判断遗传、环境两大类因素对某些疾病或生长发育形状各自影响作用的大小。双生子研究具有无可替代的优越性。研究不同环境下生长发育的MZ,可分析不同环境因素对表型特征的影响;而探讨DZ在同一环境下的生长发育差异,可分析不同基因型的表型效应。因此,通过比较MZ、DZ的表型差异,衡量遗传和环境因素各自作用的大小五、简答题1.如何选择能说明生长发育状况指标?①代表性越大越好;②容易测量,也容易测量准确;③可用数值表示。2.何谓发育年龄评价法?常用的都有哪几种?发育年龄又称生物年龄或生理年龄,是指用身体某些发育指标(如形态、功能、性征等等)的发育平均水平及其正常变异,制成标准年龄,来评价个体儿童的发育状况。常用的主要有四种,为形态年龄、第二性征年龄、牙齿年龄和骨骼年龄。3.生长发育调查的目的是什么?①研究生长发育规律;②研究各种内、外因素对生长发育的影响;③发现主要影响生长发育因素,研究其变化原因;④为提出相应的卫生措施和观察、检验、评价某个单项或综合的卫生保健工作的效果提供科学依据。六、论述题1.生长发育的调查方法主要有几类,他们的含义及特点各是什
本文标题:儿少简答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88347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