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4化学赖其珍Emoticonculture$1982年9月19日,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的斯科特·法尔曼教授在电子公告板上,第一次输入了这样一串ASCII字符:“:-)”。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符号表情就此诞生。$•随后,日本人将这种符号表情不断发扬光大,日本网民发明的“颜文字”,在早年网络论坛中一度甚为风靡。@_@疑惑、晕头转向^_^高兴=_=无奈(┬_┬)流泪╮( ̄▽ ̄)╭$然后,Emoji作为“颜文字”的升级版,自上世纪90年代问世,到今天都仍然盛行。$•然而,相对于国际化的Emoji,国内网民经常使用的就是QQ默认表情。在这一时期,与国内互联网发展的水平相适应,国产表情包还处于对国外产品的模仿和跟随阶段。然而情况变化之快,超出人们的想象。•很快,网民们不满足于默认表情,各种自定义表情开始出现,标志着表情包原创新时代的到来。最早一批自定义表情大多是卡通形象,例如流氓兔、阿狸、悠嘻猴、兔斯基等。这时期日韩仍然是学习对象,表情包开始从单一的图片格式引入gif表情。•国内表情包开始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一晃几年过去,随着90后、00后开始涌入社交网络,自定义表情的创作路线就开始如脱了缰的野狗一般日益欢脱,二次元的力量初试啼声。$•自定义表情届的三大巨头——姚明、金馆长(韩国喜剧人物)、花泽香菜(拥有魔性笑容的日本声优)一夜崛起!•他们仨~随着90后、00后一代人的成长,表情包逐渐发展壮大,各种素材被做成表情包,在一定程度上,表情包已经成为了网民社交的“刚需”。并且,表情包不再只是单一的图片,而是有了新的定义。$$$影视剧人物型$各种系列$爱国系列之$2.广泛性•表情包已遍布于各大社交软件如QQ、微信、微博、贴吧、知乎、豆瓣等。•各种年龄阶段的网民都在使用表情包。$3.变迁性上世纪90年代2010年Now直至今日,中国互联网时代已经有近20年的历史,在这20年的时间中,表情文化的变迁也正隐射出网络文化的改变,从最初的懵懂,单纯只是使用表情,到如今变化出多种花样,赋予表情更深刻的内涵,更多样化的使用。$•在90后、00后网民的线上日常交流中,特别是通过社交软件交流时,可以没有文字,但一定不能没有表情包,通常被加入一个群之后,斗图成为打开局面的绝佳聊天方式。•中国人的文化偏内敛,大家很少像西方人那样当面说我爱你,但你可以发一个亲吻的表情给对方。和不熟的人用表情聊天破冰不尴尬,和熟人聊天活跃气氛;发神似自己的表情,让对方感觉你就在眼前;发与平日风格迥异的表情,表达隐藏在心里的另一个自己……二、功能$今年里约奥运会期间,贴吧每天都会出一期表情日报,把当日最热门的表情包按顺序排列展示出来任网友取用,而贴吧表情日报也高频次获得CCTV4《中国新闻》、广东卫视、东南卫视等电视媒体的报道,媒体关注度大增。与奥运会及运动员有关的表情包出现了大约92万个,相关帖子为2691万个,热议量为499万,共有386万用户参与,传播次数约为2691万次。这些数据呈现出内容的集中高效分发特点,今年以来还从没有一个主题,能够像奥运会一样获得如此大的关注度。$微信表情商店$$4.维护我大天朝声誉&促进文化交流你以为表情包的使用范围,只是你聊天时的小方框吗;你以为表情包只是建立了你和七大姑八大姨沟通的桥梁吗!这种想法是大大的错误,肤浅!其实,表情包不仅曾引导过时尚潮流,还在Facebook上作为中国特色武器维护国家声誉,还沟通过海峡两岸,促进过文化交流。$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两岸青年人应该加强交流,在交流中增加彼此的沟通和理解,来不断地深化对两岸关系的正确认知,不断地融洽两岸同胞的民族感情。”在“表情包一战”过后,有不少大陆网友表示,台湾网友加其为好友,索要表情包,并称赞大陆表情包形式之多样,情感之丰富。从本次事件可以看出,“表情包”在促进两岸青年之间的交流,改变两岸青年间的刻板印象,所发挥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对表情包大战的看法“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鲁迅$结语随着时间的推移,00后也将成为互联网的主力军,他们会给“表情包文化”带来怎样的改变,能否推动“表情包文化”成为一个持续的产业?让我们!一个人的表情包是其隐藏起来的真我,一个国家的表情包里能看到这个国家的表情。有时候,表情包表达的是不能道破的真实想法和感受,语言和文字的尽头,就是表情包施展的空间。$
本文标题:表情包文化PPT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88541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