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 论论《三达德和五达道的关系》
论论“三达德”与“五达道”的关系摘要:三达德指知、认、勇,五达道指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是维系社会稳定所最需要的法则,而三达德即是五达道的三项义理,是五达道贯彻的关键所在,是使五达道付诸于实践的三个有机联系着的整体性步骤。关键字:三达德;五达道;中庸如今,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地创办发展,其教育目的在于使世人能够悟道、从而受道。以强烈的入世意识和政治学、文化学为主要内容之特点的儒学,其核心为“中庸”之道。而中庸之道的知、仁、勇三者以德为核心,分别从“智”、“德”、“体”三个方面来实现达德。人类文明史,也是一部教育史。三达德,是实现维系社会稳定最需要法则的关键,即五达道的实现之所在。因此,能够以通过三达德来实现五达道的突进,来促进世人的悟道与受道,在一次那个程度上,促进人类文明史的进程。一、三达道与五达德的概念《中庸》:“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注释:“知,所以知此也;仁,所以体此也;勇,所以强此也;谓之达德者,天下古今所同得之理也。”。在“知仁勇”这三种人格因素中,勇和仁均属于道德范畴,而“知”在儒学思想中并不单纯是纯粹的理智范畴。正如《中庸》中“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此三者分别从不同的侧重面来实现不同程度的达德。《中庸》:“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在此,《中庸》提出五达道的命题,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解释:“‘达道者,天下古今所共由之路,即书所谓五典,孟子所谓“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是也”。五达道指人在社会中与他人的关系而言,是天下通行的人伦之道,具体指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也即后来孟子诠释出的五伦。而维系这五种关系的纽带分别是:“亲”、“义”、“别”、“序”、“信”。二、三达德与五达道的关系《中庸》:“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对其关系的理解如下:“孟子所谓‘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是也。知,所以知此也;仁,所以体此也;勇,所以强此也;谓之达德者,天下古今所同得之理也。一则诚而已矣。达道虽人所共由,然无是三德,则无以行之。”五达道是天下通行的人伦之道;三达德是天下通行的美德,它是用来认知和实行五种人伦之道的。三达德,是实现维系社会稳定最需要法则的关键,即五达道的实现之所在。当达到了三达德后,便会达到以下的效果,正如《中庸》“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多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这样便是明晓治人的道理,以近于完美的自身去号召天下,天下人从而仿效之,天下便能安详。这其中处理好了五达道,从而实现用三达德去行五达道的效果。三、通过三达德实现五达道的过程诚知乃心之明,仁乃心之公,勇乃心之强。而实现这三达德,其关键在于心之诚。心诚即诚恳笃实,只有心诚,才能同时具备知仁勇。《中庸》:“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解释:“一则诚而已矣。……..达德虽人所同得,然一有不诚,则人欲间之,而德非其德矣。程子曰:‘所谓诚者,止是诚实此三者。三者之外,更别无诚。’”足以见得诚是实现三达德的关键。更进一步分析,《中庸》:“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如果说中庸是本体,那么“诚”是主体上达本体的必经路径。诚作为沟通天道,达于人道的链条和环节,正如《中庸》:“唯天下之大井,立天下之本,知天下之化育”,在此,诚便成为了联合通天、达人、行道的结合点。那么,诚自然也便是实现三达德之关键所在。诚能达到什么效果呢?首先,实现气质之性的变化。《中庸》:“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于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至诚是人自我完善的结果,道也是自我引导发展而成。诚贯彻在事物的整个过程中,不诚就不会获得任何事物。故,君子以诚德为推崇。至诚至人不是在自我完善后才起作用,而至诚恰恰是其先决条件。成就自己的德,便称为“仁”,成就外物便叫做知。仁知,乃人性之德的表现。诚便可以实现气质之性的变化。其次,促进凡人之学,升华圣人之学,从而充分理解“知”。《中庸》:“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生而知之,安而行之者,学而知之,利而行之者,困而知之,勉强而行之者,都能够充分理解“知”,并达到至诚、至善的境界。最后,“成己”“成物”“成天下”,其中蕴含的也便包括了五达道关系的处理,表现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过程。知心诚便拥有达道的气质之性。知便是达道所需要的知识文化素养。中庸之知,非小人之知,非乡里之知,而是“大智若愚”般的知。如《中庸》:“子曰:“人皆曰予知,驱而纳诸罟擭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辜鸿铭先生解释这段话时,说:“上文所寓含的意思是,当一个人,一个民族或多个民族的事物陷入困局时,对于这个人或民族来说,唯一正确的拜托方法,就是去找到其道德本性的中心线索和平衡状态,去寻找他们的真实自我,或通俗一点说,去回复他们心境的平衡,保持其评判的不偏不倚。如果一个人或民族能够做到这一点,其他的一切事情就迎刃而解了。”也即当人们遇到潜在的危险时候,能够选择中庸之道,尽晓中庸之道的尽善尽美,便能够趋利避害,做出明智的选择,这便是中庸之知,三达德之知。《中庸》:“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分析道:“盖人性虽无不善,而气有不同者,故闻道有蚤莫,行道有难易,然能自强不息,则其至一也。”指人各有异,因而获得知的阶段和程度,有着明显的区别。“生而知之”之知、“学而知之”、“困而知之”之知,有着明显的距离,然而虽然初步获得知有着差异,但当后两者经过不断累积吸收之后,必定能够达到上知。如何能达道之知呢?《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之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这段话便是讲如何获得知。首先,博学。博学,即成就学问与道德的基础。博学才能通达。不仅可达“德”,又可达“知”。博和通分别是质和量的积累和变化过程,具体而言,即是从“后知后觉”甚至无知而进化成“先知先觉。”。其次,审问。审问,即追求学问,探索真理所具备的追根究底的学习态度。如《中庸》:“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不知天。”这便是一个不断提问,寻问,思索的过程。再次,慎思。《中庸》从三达德之知来强调“思”。这与西方笛卡尔“我思故我在”的著名命题不约而合。我之所以为我,是因为思维的存在。达德与达道便不能离开思,思便起到推动这一过程不可或缺的作用。第四,明辨。思的结果,便是辨。而《中庸》所推崇的辨,主要是知识性的辨别,倡导的是“明辨”的精神,以此来追求真理之所在。最后,笃行。笃行,即讲求言行一致。在学问方面则讲求知行一致,经世致用。如《中庸》:“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庸德之行,庸言之谨,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余不敢尽;言顾行,行顾言,君子胡不**尔。”仁通过学习而获得三达德之知,那是使自己具备合理的只是素养的基础上,拥有了理性,归根于中庸之德,从而也进一步形成内圣外王的“仁”,成己成物。如《中庸》:“诚者非自诚己而已耶,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仁是原始儒家思想学说的核心。在智仁勇三者之关系中,仁不仅把知,勇内在的包含在自身之中,不仅是是一种趋于至善境界的内在驱动力,而且这种内在驱动力的外化,情之所发,自然就表现为君臣有义,父子有情,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五者的和谐。《中庸》:“仁者,人也。亲亲为大”。师为公在《中庸深解》中解释道:“亲亲本是人欲动物共同的自然属性,但是,人借助于思维功能,将‘亲亲’之爱上升到理性,提炼出了“仁”的伦理范畴和‘孝的概念’”动物的亲亲仅是出于自然的本能和天性,人特有得”仁”、”孝”理性认识,是结合了人的社会属性而派生出来的、高一层次的。”而其中孝成为仁的集中体现。孝以孝弟为主,而以孝为大。孝的最低要求为养。这是生时孝的表达方式,而亡后,孝也包括“事死”。如《中庸》:“子曰:“无忧者其惟文王乎!以王季为父,以武王为子,父作之,子述之。”“武王缵大王、王季、文王之绪。壹戎衣而有天下,身不失天下之显名。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宗庙飨之,子孙保之。”鉴于此种父母之爱的孝的基础上,《中庸》将“孝”扩大为宗族之爱的“仁”德。在人情社会里,社会这张血亲网中,再分类出贵贱、贤惠、辈分大小、年幼等,以此来达到和谐的目的。而建立于家庭个体之上的“孝”、“仁”而随之推广,并以此来处理君臣、夫妇、朋友之间的关系,这也是伦理社会缩影之后,文化的选择。勇《中庸》:“子路问强。子曰:“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抑而强与?”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衽金革,死而不厌,北方之强也。而强者居之。”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此处指出那全仗着血气用事,即便在睡卧时也不离刀枪盔甲以便于随时与人争斗,即是死亡也在所不惜,这是北方人的强,这是有力量喜爱争斗的人所行的。这种北方之强,具有“直、快、大”的特点,正如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分析的“北方风气刚劲,故以果敢之力胜人之强,强者之事。”即是讲,北方人民风较为粗犷,这北方之强虽然算是勇敢,但却极其容易演变成为好勇斗狠、恃强凌弱的血气之勇,这与中庸之道的勇相比,却失于“太过”。而南方之强,以宽大和气的方式来教导人,不向无理欺负我们的人报复,即便是令我气愤的事情,我也不和他计较,这是南方人所说的强,是君子所行得道。这是褒义之词,具有“小、慢、曲”的特点。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分析:“南方风气柔弱,故以含忍之力胜人之强,强者之事也。”即是讲南方民风偏于柔弱,所以以容忍胜人为强。虽然南方之强过于柔弱,但终归为忠厚,但与中庸之强相比,又失与“不及”。“过”与“不及”都不是可取的,所倡导的应该是中庸之强。有道德的人和这两种人都不一样,他们有一种中庸的强,那就是平时待人很和气却又不同流合污,这才是矫然不群的强啊。他们处事时时立于中间,不偏向哪一方,这才矫然不群的强啊。国家政治清明的时候,他们可以入仕以行其大道,而又能身居显位与入仕前一个样子,这才是矫然不群的强啊。在国家政治昏乱的时候,他们没有机会来行他们的大道,但却能够安贫乐道,至死都不改变此生的高尚情操,这才是真正矫然不群的强啊。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分析:“此则所谓中庸之不可能者,非有以自胜其人欲之私,不能择而守也。君子之强,孰大于是。夫子以是告子路者,所以抑其血气之刚,而进之以德义之勇也。”这即是《中庸》所倡导的勇。《中庸》:“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多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求学是为了明晓真理,如果人能好学,就必定会近于明智。力行是为了去私,如果能力行去私必定能近于仁。知耻是为了立志,如果能明白自己与他人之间差距所在并引以为耻,就必定能近于勇。如此由知仁勇而循循渐进,便能够用三达德去行五达道。上述,通过对三达德与五达道及其关系的分析,并以《中庸》的三达德为认识起点,从德为内核而分别论述了
本文标题:论论《三达德和五达道的关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88718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