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如何提高学生简便计算的能力
如何提高学生简便计算的能力托克托县双河镇第四小学高星邮箱:15617095@qq.com邮编:010200计算是学习数学的基础,它占据着小学数学一半以上的教学时间。其中的“简便计算”更是小学数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简便计算不仅是一种知识技能,更是一种意识,它对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提高优化意识具有重要作用。简便计算能力是在学生数感发展、运算能力较强的基础上形成的,而简便计算能力的提高又能促进学生数感的发展和计算能力的增强。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教师的教学质量,因此,提高学生的简便计算的能力便是重中之重。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简便计算能力呢?一、深刻的理解运算定律,能在计算中熟练运用四年级下册课本中系统地将运算定律进行了归类,其中主要有加法运算定律中的交换律和结合律,乘法运算定律中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共5条运算定律,通过这些运算定律的总结分析,还可以引出其他一系列运算简便定律:如加括号法、去括号法、提取公因式、借来还去法、拆分法等,这些方法使学生达到计算的时候又快又对,不仅正确无误,方法还很合理、样式灵活的要求。在练习设计上除了做到内容要精选,有层次,题形多样,还要有有效体现训练学生思维的价值。比如学生理解运算“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逆简算”和“拆分法简算”是学生最不容易掌握的。根据以前的教学发现,其实学生在真正的生活情境中还是会自觉的用乘法分配律的。比如算:237×68+763×68也就是渗透了乘法分配律的逆思想。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学生确实很难达到自觉地运用分配律去计算,特别是一些变式就更加的困难了,如:201×587;199×354;125×88等算式,我认为主要原因就是学生没有灵活运用运算定律的习惯。学生对于计算的目的是得到答案,而忽略了计算的过程,这也跟平时的教学习惯有很大的关系。所以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索的活动中,感悟和发现运算定律,变教学生“学会”为指导学生“会学”。教学中,先组织学生通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在两个不同的算式之间建立起联系,得到了两个等式,并比较这两个等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让学生初步感知运算定律的巧妙。之后,给学生提供体验感悟的空间,引导学生进行比较,进一步形成清晰的思路。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己再写出一些符合相关运算定律的等式,既为此提供更丰富的素材,又加深了对运算定律的认识。随后的练习设计层次清楚,重点突出,形式活泼,有效地促进学生知识的内化。通过此类教学活动使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更有利于学生改善学习方式,将复杂的算式改变成简单易懂的运算。二、仔细观察算式特点,确定能否进行简便计算首先要让学生仔细观察计算题目的特征,要先由总体到局部,由运算符号到数的特点进行全面仔细观察,然后再结合利用学过的运算知识,寻找简便运算的基本方法。有些题目,简便运算的步骤隐藏在运算过程中,因此,当每完成一步运算后都要认真观察,从中发现简算条件、简算方法,再进行简便运算。而有些计算题目,数字虽然特殊,但不能进行简便运算,必须按一般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因此,要防止学生一见到计算题,尤其是数字特殊的计算题,就一味强求简算的错误倾向。自从学生学习了简便计算后,一开始会出现两个极端:一是该简算的不进行简算;二是不该简算的在想方设法进行简算。许多学生都头疼这样的题“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进行简算”,的确这种类型的计算题确有难度,因为,它不仅要求学生能明确运算顺序,正确计算,而且还要求学生有一定的观察能力,找出其中能够进行简便运算的部分,并合理地进行简便运算。教学内容中不少习题的指导语都是“怎样简便就怎样算”,这是我们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体现,但题目本身是要求进行简算的,但学生如果把握不好就可能出现“不要求,便不简算”的情况,这样就失去了简算学习的意义。比如在计算25+75—25+75时,要求怎样简便就怎样算。部分学生就会错用运算定律,得到如下错误结果(25+75)-(25+75)。很显然,学生在计算的过程只看数据能否“凑整”,而忽视算式的整体特点。为了避免这类错误,我们往往会强调加法、乘法运算定律适用于连加、连乘运算,不能随意用于加减混合、乘除混合运算。于是学生就很容易范“按部就班”的计算“掌握例题所涉及的这几种简便计算,只是一种手段,教学的终极目的是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灵活、合理地选择计算方法的习惯和能力。”要想顺利能完成这种题,学生必须对简算的理解要透,要把握简算的本质,懂得简算的方法,既不能漏了哪处可以简算的题,也不能把不能简算的题错误地进行了简算。三、正误对比教学,帮助学生掌握简便计算的方法。错误是一种正常的教学现象,也是一种发生在学生身边、学生自己创造出来的宝贵的教学资源。作为教师不要害怕学生出错,更不要将错误藏着、捂着,或轻描淡写一带而过,而应切实重视错误,并善于利用错误。因为错误是正确的先导,错误能从正反两方面深化对问题的认识。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活生生“错例”作为教学的重要资源,放手让学生去讨论交流,集思广义,形成正确与错误的鲜明对比。最后,通过讲评加以对比、辨析,加深学生对简便计算的理解,帮助学生掌握简便计算的技能技巧。例如(1)正确方法:25×4÷25×4错例:25×4÷25×4=100÷25×4=100÷(25×4)=4×4=100÷100=16=1(2)正确方法:32×125错例:32×125=4×8×125=(4×8)×125=4×(8×125)=(4×125)×(8×125)=4×125×8=500×1000=4000=500000(3)正确方法:45×99错例:45×99=45×(100-1)=45×100-1=45×100-45=4500-1=4500-45=4499=4505(4)正确方法:518-(330+118)错例:518-(330+118)=518-118-330=518-118+330=400-330=400+330=70=730从上面几种类型的简便计算错误来看可谓是千奇百怪:有的盲无目的,只要貌似就用方法去套用,丧失了观察、分析和思考的能力;有的简算意识淡泊,不知道灵活应用;有的定律混淆,张冠李戴,认识不深刻。出现以上错误的原因主要是学生对各种运算定律掌握不牢,对其理解模糊不清,造成了混淆现象。在学习时,一定要让学生掌握每一种运算定律的特征;在运用定律时,强调要做到认真、仔细地观察算式的特点,灵活选择简算方法、并正确地进行计算。对学生常犯的错误,教师应做到心中有数,板书出这些典型的错误,让学生观察、讨论,让学生找出错误并改正错误,将这些错误消灭在萌芽状态之时,防止错误再次发生,从而提高简便计算的正确率。计算能力不是短时间就能提高的,这需要我们在教学中时刻关注学生的计算情况,在数学计算教学时不断将简算意识渗透到每次计算当中,时刻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方法进行简便运算,通过简便计算大幅度地提高数学计算的速度及正确率,使复杂的计算变得简单,让学生在复杂的计算过程中感受到简算的无穷乐趣。
本文标题:如何提高学生简便计算的能力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88719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