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市政工程 > 中国城建史-城市规划相关理论介绍剖析
第十五讲基本城市理论介绍一、城市增长理论二、城市空间理论三、城市规划理论一、城市增长理论1、城市增长的区域理论(1)增长极理论(2)中心外围理论2、城市增长的经济学理论(1)经济基础理论(2)聚集经济理论3、城市增长的人文生态学理论4、城市增长的交通通讯理论5、城市增长的全球化理论6、城市增长的经济结构转型理论7、城市增长的政治经济学理论(1)城市政体理论(2)增长机器理论(3)资本积累理论一、城市增长理论1、城市增长的区域理论(1)增长极理论增长极(growthpole)是西方区域发展理论的重要概念,1950年由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PerrouxF)作为抽象的经济概念提出。佩鲁认为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的,而是以不同的强度出现在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的。然后,通过不同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影响。增长极理论的关键是选择有发展潜力的城镇或地区作为介入点进行密集投资,使之产生快速增长能力和扩散能力。增长极可以分为部门增长极和城市增长极。部门增长极是指那些具有较高产业连锁度的推动型产业,它们的扩张必然通过产业间的投入——产出关系矩阵引发相关产业的扩张,导致经济成倍增长。城市增长极通过极化——涓滴效应的作用来推动区域的经济增长。极化效应是指周边地区的人才、资源、资金等向增长极集中所造成的周边地区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抑制;涓滴效应是指增长极的先进技术、管理方法、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向周边地区扩散,从而对周边地区的经济、社会进步产生多方面的推动作用。一、城市增长理论1、城市增长的区域理论(2)中心外围理论中心外围理论(TheCore—PeripheryModel)是增长极理论的深化,1966年由美国区域问题专家弗里德曼(JohnFriedman)提出。弗里德曼认为,在若干区域之间会因多种原因造成个别区域率先发展起来而成为“中心”,其它区域则因发展缓慢而成为“外围”。中心区在空间上表现为中心城市、城镇群或城镇地区。中心区与外围区相互依存,中心区主导着边缘区及整个地区的发展方向,有强烈的吸引、聚集效应;边缘区则支撑着中心区发展。中心区与外围区的空间经济关系是城市与腹地、经济中心与经济区、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的关系。弗里德曼主张通过打破核心——边缘的二元结构实现边缘地区发展,即当某一级核心获得自主型增长后,便把重点转向小的核心从而为边缘区或不发达地区发展逐步地创造条件。一、城市增长理论2、城市增长的经济学理论(1)经济基础理论基础经济理论(EconomicBaseTheory)把城市经济活动分为基本经济活动和非基本经济活动。为外地服务的经济活动从城市以外地区为城市创造收入,是城市得以存在和发展的经济基础,称之为城市的基本经济活动。满足城市内部需求的经济活动,称为非基本经济活动。基本经济活动通过产品和劳务输出为城市创造收入,并以乘数效应推动城市经济的增长与扩张,是城市存在与发展的主要动力。基础经济理论是一种需求导向型经济理论(TheDemand-OrientatedModel)强调城市经济增长的动力来自于外部市场对城市产品和服务的需求,而忽视了减少进口、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城市内部贸易也能推动经济增长的事实。任何城市的经济增长都是供给和需求相互促动、共同完成的。一、城市增长理论2、城市增长的经济学理论基本经济活动对城市经济增长的贡献有阶段性的特点。在城市发展的初级阶段,基本经济活动构成比较单一并且主要集中于工业部门,产生的乘数效应十分明显,导致城市人口规模扩大很快。然而,随着服务业成为主导性基本经济活动部门后,城市中基本经济活动的比重下降而非基本经济活动的比重上升,基本经济活动产生的乘数效应也相应减弱。(2)聚集经济理论城市的形成原因是极其复杂的,但是从经济理论上讲,只要存在比较利益(ComparativeAdvantage)、规模经济(ScaleEconomies)和聚集经济(AgglomerationEconomies)就可能导致城市的形成与发展。聚集经济在城市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到决定性作用。如果没有聚集经济利益,即使存在比较利益和规模经济,经济活动也可能采取分散的形式而不必聚集于城市。一、城市增长理论2、城市增长的经济学理论聚集经济是指因企业、居民的空间集中而带来的经济利益或成本节约。聚集经济包括内部规模经济、区域化经济和城市化经济三种形式。——内部规模经济是单个企业或厂商因为城市聚集规模的扩大而带来的生产规模增加所产生的经济利益。——区域化经济(LocalizationEconomies)是指一定产业内的企业因城市特定区域中整个产业的扩大而带来的成本节约。对企业而言,区域化经济是一种典型的外部经济,它是由城市地区内同类企业聚集而造成的产业扩大所带来的利益。——城市化经济(UrbanizationEconomies)是因为整个城市地区产出的扩大而带来的成本节约。区域化经济导致了同类企业的聚集和扩大,城市化经济吸引各种活动主体向城市集中,它们是城市活动多样化的决定性因素,是城市发展的关键力量。一、城市增长理论3、城市增长的人文生态学理论城市不仅是一个经济系统,也是一个生态系统,城市发展的原因在人文生态层面也能得到解释。人文生态学学者提出的竞争依赖理论认为,决定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是人类的相互依赖和竞争。相互竞争导致为追求生产效率而进行社会分工,社会分工又促进了彼此间的依赖;相互依赖既强化了社会分工又造成社会成员团结在一起,引发人类在地域空间上集中。相互依赖和相互竞争是人类社区空间关系形成的重要因素,也是其进一步发展的动力。4、城市增长的交通通讯理论交通通信是人类相互作用的媒介,城市发展主要是起源与城市为人们提供面对面交往(facetoface)或交易的机会。城市的集聚效益在于是居民可以接近信息交换中心、便于居民的相互交往。一、城市增长理论4、城市增长的交通通讯理论区域层面上,通讯网络的形成使交通运输不再是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首要问题,城市之间的联系突破了区域行政界限。网络缩短了城市与区域,城市与城市之间的时空距离,企业分布可以分散化、小型化,形成开放式、网络型、多中心的城市体系。城市之间的竞合关系(coopetition)代替传统的等级关系。在网络化城市体系中,中心大城市的作用被进一步强化,网络的主干是国际性城市之间的连接通道,分支是国内大城市与地方中心城市的连接通道,小分支则是参与经济全球分工的中小城市,世界级大城市依然是国际化网络的集聚节点。城市国际网络化发展淡化了城市区域的界线,城市——区域结构在较高水平上达到新的平衡,形成功能上一体化的空间结构体系。一、城市增长理论4、城市增长的交通通讯理论在发展过程中,居民逐渐以通讯替代交通来达到相互作用的目的。一方面,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减少了面对面交往的需求;另一方面,交通拥挤也限制了相互作用的机会。因此,出现了城市居民逐渐以通讯替代交通来达到相互作用的目的。5、城市增长的全球化理论在新一轮的国际劳动分工中,发展中国家不再只是原料产地,而且成为西方跨国公司的生产/装配基地,相当一部分的制造业产品从发展中国家返销回发达国家。新一轮的国际劳动分工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出现了一批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如韩国、新加坡和台湾),同时又导致了发达国家的逆工业化或后工业化进程。在新的世界经济格局中,控制/管理功能趋于空间集聚,制造/装配功能趋于空间扩散。一部分城市在全球或区域经济中的主导地位越来越显著,而大部分城市则越来越成为跨国公司的制造/装配基地,城市发展越来越受到全球经济环境的影响和跨国资本的外部控制。一、城市增长理论6、城市增长的政治经济学理论(1)城市政体理论城市政体理论的运行机制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政府为了赢得选举的胜利,必须通过扩大就业机会、增加居民收入、改善城市面貌、提高公共服务质量来获取市民的支持。可是,政府不但没有充足的社会财富来实现上述目标,而且又无权限制人口、资源和财富在国内城市间自由流动。为了做出政绩,政府不得不借助于工商业和房地产公司的投资,并会为了尽可能得到更多的投资而向工商业公司提供优惠政策。对于工商业公司而言,政府提供优惠政策意味着利润的增加。于是,掌握着权利的政府和控制资源的企业集团在城市发展中结盟,以完成地方政府单靠自身努力无法实现的目标。一、城市增长理论6、城市增长的政治经济学理论政府与企业的结盟受到社会的制约,因为如果它们的结盟是以牺牲过多的社会利益为代价或城市发展的利益未被市民分享,那么市民会在选举时更换政府从而拆散现有的联盟。政府、企业集团、社区通过政治、经济利益相互制约、相互妥协,它们的合力推动着城市发展、塑造着城市空间。(2)增长机器理论1976年,勒根(R·Logan)和姆勒塔克(L·Molotch)在《城市是增长机器》(CityasGrowthMachine)中提出了增长机器理论,指出城市增长机器的发动者主要是掌握权力者和控制资源的集团。城市增长可以产生财富和权利,增长是资本主义城市的本能。在城市增长中,权力需要利用资源来完成建设项目,资源则依靠权力来获得社会对其利益的认可。一、城市增长理论6、城市增长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城市政治就是追求城市经济不断增长的政治,城市的土地拥有者、房地产开发商、金融机构、公用事业机构及其精英分子(elites)为了自己的经济利益会积极地影响政治家和城市政策,推动经济增长。(3)资本积累理论1981年,大维·哈维(D·Harvey)从资本积累和阶级斗争两个方面来分析了资本主义活动的过程。他发现每一次资本主义的全球危机之后,便会进行大规模的物质环境建设,而建成环境不连续、不均衡的发展是实现全球资本主义经济稳定的重要因素。他认为在劳动力再生产过程中,阶级斗争促进了部门与区域间的资本流动。资本积累与阶段斗争是最终引发城市空间变动的根本动因。近年来,大维·哈维提出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新的生产形式对资本流动和再生长的需要。一、城市增长理论他认为由于国际上劳动力的分工,发达国家日益成为生产的管理中心和研究中心,而将生产中的加工、制造环节转移到劳动力、土地便宜的发展中国家。于是,发达国家制造业衰退,而新兴国家中拥有土地、劳动力优势的城市通过吸引制造业、加工业得到快速发展。二、城市空间理论1、城市空间布局理论(1)城市分散发展理论(2)城市集中发展理论2、城市空间分析理论(1)生态区位学派(2)经济区位学派(3)社会区位学派(4)政治区位学派二、城市空间理论1、城市空间布局理论(1)城市分散发展理论城市的分散发展理论是建立在通过建设小城市来分散大城市的基础之上,主要理论包括田园城市、卫星城和新城的思想、有机疏散理论等。①田园城市在后来的建设实践中,田园城市被分化为两种不同的形式:一种是指农业地区的孤立小城镇,自给自足;另一种是指城市郊区,那里有宽阔的花园。前者的吸引力较弱,也形不成如霍华德所设想的城市群,因此难以发挥其设想的作用。后者显然是与霍华德的意愿相违背的,它只能促进大城市无序地向外蔓延,而这本身就是霍华德提出田园城市所要解决的问题。二、城市空间理论1、城市空间布局理论(1)城市分散发展理论②卫星城理论1924年,在阿姆斯特丹召开的国际城市会议上,提出建设卫星城是防止大城市规模过大和不断蔓延的一个重要方法。认为卫星城市是一个经济上、社会上、文化上具有现代城市性质的独立城市单位,但同时又是从属于某个大城市的派生产物。卫星城的问题来源就在于对中心城市的依赖。③新城理论居住与就业岗位之间相互协调,具有与大城市相近似的文化福利设施配套,可以满足卫星城居民的就地工作和生活需要,从而形成一个职能健全的独立城市。二、城市空间理论1、城市空间布局理论(1)城市分散发展理论新城的概念更强调了城市的相对独立性,它基本上是一定区域范围内的中心城市,为其本身周围的地区服务,并且与中心城市发生相互作用,成为城镇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对涌入大城市的人口起到一定的截流作用。④有机疏散理论1942年沙里宁(E.Saarinen)在出版的《城市:它的发展、衰败和未来》中,阐述为缓解由于城市过分集中所产生的弊病而
本文标题:中国城建史-城市规划相关理论介绍剖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88812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