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2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
中国城市发展与规划思想黄建云夏、商、周时代夏代(BC2070—BC1600)夏代产生了初期的“雏形城市”夏代都城沿黄河岸十次迁移夏禹相土,天文和授时--确立城市建设初始一些概念:禹都阳城(嵩山南麓)、南面朝天下形成古代城市特征:(1)敞地-广场、大房子-宫殿(2)台(坛)的形成--坛庙制度(3)墓地与祭祀(神、祖)建筑的演变陕西临潼北姜寨遗址三座店遗址部分平面图断崖F31F30F25F27F37F32F24F38F25F36H15H21H14电脑绘制的平面图F11F13半圆形马面城墙-----陶罐-----罐形鼎两块有刻划符号的陶片夏、商、周时代商代(BC1600—BC1046)城市发展史上正式形成雏形的时代--河南偃师尸沟乡商城西亳殷商迁都频繁--洪水与占卜城市特征对后世起示范作用:(1)长方形城池(2)正南北朝向背山面水(3)街道南北东西直角相交(4)宫殿设小城城中筑城(5)墓地城外分区明确(6)手工作坊城外周围河南偃师尸沟乡商城夏、商、周时代西周时代(BC1046—BC771)周代(西周)为奴隶制鼎盛时期,周易与周礼对中国城市规划理论影响深远,是规划理论开创和实践总结的重要阶段。周易对古代城市规划思想的影响(1)创立了“象天法地”象征主义规划方法--“模仿上天,效法大地”(2)“形胜”环境规划观念的形成--得形势之胜便也(3)“象”、“数”关系重要性的建立(4)城市规划追求崇高精神境界思想的创立总之,重视追求城市的“象”、“数”、“形”和“意”,可能是世界规划史上唯一现象。周礼对古代城市规划思想的影响(1)严格的等级制度贯穿规划建设中(2)《周礼考工记》与古代城市规划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王宫门阿之制五雉,宫隅之制七雉,城隅之制九雉。经涂九轨,环涂七轨,野涂五轨。门阿之制以为都城之制。宫隅之制以为诸侯之城制。环涂以为诸侯经涂,野涂以为都经涂。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是构造周朝礼乐文明的三大基石,一环套一环,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全方位地维护周朝奴隶制社会的等级秩序,最终构建了一个对中华文明有悠久影响的“礼乐文明”。夏、商、周时代东周(春秋和战国)周代天子一统天下的终止,礼乐制度瓦解,百家争鸣,封建经济崛起。城市发展由于技术进步而迅速扩大规模。代表人物:管仲、齐国临淄最初的城市概念起始于军事需求和“集市”。“城”指旧时都邑四周用作防御的墙垣,“市”则指集中做买卖的地方。《易·系下辞》中有“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的说法。东周齐国都城《管子》对古代城市规划思想和理论的影响(1)最早论述生产发展与城市发展的关系,提出开垦土地、发展农业生产、发展商业是城市发展的基础。(2)提倡因地制宜的规划思想,与礼制等级思想并驾齐驱。(3)创立较全面的古代城市功能分区理论。夏、商、周时代公元前1848年的历史小结:1)符合周礼的都城曲阜鲁城、洛阳王城(方形)、秦雍城。2)适应自然的、城内河道较多、城墙曲折的都城。楚都郢城、齐临淄、吴阖闾3)城廓分设的城廓制都城。燕下都、郑韩故城、赵邯郸。秦、汉、三国、两晋至南北朝(一)大一统的秦朝:公元前221年,嬴政灭六国后称始皇帝,划分全国为36郡,下设县。修驰道、凿运河、连长城,推行书同文、车同轨(1.83m)、币同值、统一度量衡。(秦汉长城6000公里,区分了农业地区和牧业地区,地域城市文化特征和城镇类型显现)秦代都城建设及规划特点都城咸阳利用周围自然山川条件,规模宏大(宫观140+270处)、建筑壮丽以歌颂帝王功绩。受《周易》和祭祀山川,及迷信思想影响,象天法地的规划思想进一步发展并大规模运用于国都建设中。“焚书坑儒”,多元化自在发展的局面终结,专权神秘主义色彩延续了2000多年。城市特点:土木建筑、夯土版筑的城墙,方正的平面形态,规模宏大。秦、汉、三国、两晋至南北朝(二)繁胜的汉朝:汉朝一度军事强盛,国土扩张很快,中西文化第一次交流(西方技术、佛教等),文化思想繁荣,城市规划思想对后世有深远影响。汉代都城建设及规划特点(一)西汉长安城BC206—8年,刘邦创建。“天子以四海为家非壮丽无以重威”,秦都城遗址上建设。汉长安城(长乐宫)以秦兴乐宫为基础兴建:1)外形不规则、轴线不明显、布局不对称;2)宫殿区、官衙、民房相互穿插,宫殿比例大;3)全城道路不直通、街道过少;4)城内九街八陌160闾里,闾里有墙有门,三品官员宅第门可向街。汉代都城建设及规划特点BC104年,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政治思想发生重大变化。“三纲五常”:“君为臣纲、父为子纲、父为妻纲”与“仁、义、礼、智、信”,将封建社会等级制度加以伦理化、神圣化,影响深远广阔。汉代都城建设及规划特点王莽新朝(9-24年):王莽独推儒术,在城郊南建祭坛、明堂、辟雍等礼制建筑,其倡导的城市礼制建筑在城市规划中产生深远影响,及至明清城市。以后的城市学宫、孔庙建设遍及全国。公元25年,王莽被推翻,长安城毁于战火。汉代都城建设及规划特点(四)东汉都城洛阳东汉刘秀迁都洛阳,城址为原周代的洛邑:1)正规的长方型;2)宫殿区与居民区分开;3)皇帝起居办公的宫殿居中,符合礼制,独尊;4)城墙“南北九里七十步,东西六里十步”,九、六吉象数东汉洛阳城在北魏时期,吸取邺城和建康的经验,废除两宫制,对街道进行调整,才使城市布局趋于合理,从成周城到洛阳城,古代城市基本定型。秦、汉、三国、两晋至南北朝(三)三国、两晋至南北朝汉室灭亡后,全国出现三国鼎立、西晋、东晋、南北朝对峙分裂的局面,前后约300年。城市建设方面:1)象天法地--山水形胜--堪舆(风水)2)阴阳八卦--运术数3)佛教带来大量寺庙,丰富了文化、空间4)道教玄学,利用山岳环境特征,奇险幽深气势,引发风水学说代表性城市:曹魏邺城、建康城(钟阜龙蟠,石头虎踞)、东晋温州城(北斗星状)。曹魏邺城公元216年,献帝封曹操魏王,建都邺城:1)长方形城池;2)东西干道分南北两部份,北面王者居;3)南北道路正对皇宫,中轴线概念形成邺城轴线对称、皇宫居中、前朝后寝、功能分明的城市布局,是我国古代第一个比较全面体现礼制思想的都城,对后世影响很大,规划史上有重要意义。隋、唐、两宋隋代,公元581-618年,结束了南北朝的分裂,打通了南北大运河,城市发展布局发生改变,社会经济繁荣、稳定。唐代,公元618-907年,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繁华都市众多。两宋,北宋公元960-1127,南宋公元1127-1279年,是继唐之后又一个经济科技发展的兴盛时代,城市功能布局有了明显变化。隋、唐代城市发展隋文帝24年,南北大运河构筑,南粮北调,沿河城市发展迅速。唐代“贞观之治”与“开元盛市”,文化交融,影响深远。大兴城(长安城)和洛阳城(两京制):1)轴线正对宫城;2)街道整齐;3)里坊严整;4)寺庙众多、每坊一寺;5)引水入城、河道密布;6)功能布局合理。宋朝城市发展北宋东京城:1)三套城,宫城居中;2)道路与街坊;3)河流系统;4)园池景观优美;5)商铺沿街,经济繁荣。南宋临安:1)城垣结合地形,不规则,街道杂乱;2)宫城居高偏南,官署分散;3)河流桥梁众多;4)商业发达。元明清北京城外城皇城宫城外城长方形,东西6635米,南北7400米,共11个城门,北面两个,其余三面各为三个,门外设有瓮城。城四角建有角楼,城墙外部建有马面,其外是护城河。皇城,周围约20里,位于全城南部的中央地区。皇城中部为海子,东即为宫城,东北部为御苑,西部有隆福寺兴圣宫等,占地很大。宫城,位于皇城东部,在整个大都的中轴线上,宫城中为朝寝两大殿,呈工字型。南起丽正门,穿过皇城灵星门,宫城的承天门,厚载门,经万宁桥,直达大天寿万宁宫的中心阁,即以后明清北京城的中轴线。从崇仁门到义和门之间的横轴线大街,与城市南北中轴线相交于全城的几何中心-中心阁三套方城:外城、皇城及宫城中轴线市朝轴线太庙社稷坛中轴对称,宫城居中,旁三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对《周礼·考工记》的体现明清时代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对北京城的影响明初,商品经济空前发展,城市随之繁荣。明初的都城建设强调按照封建礼教修建,使中国古代城市规划传统又一次得到总结、继承、发展以及严格明确的体现。清王朝初期都城及宫殿完全沿用明朝的基础。至康熙乾隆时代,经济恢复并发展,对北京的宫殿进一步加以改进,并进一步修建皇家园林。如圆明园。有统一的规划。明清以来,由于城市经济的发展,新兴的商人及大地主等为满足生活上的享受,大建私人园林,在清代帝王专用园林中也有运用。人口增加,北京在明孝宗时达到60万人,万历时达到近百万人。人口构成也有显著变化,工商业者比重有很大增加。流动人口增加,使为其服务的旅店、饭店等大量增加。城市建筑更为密集。城市不断发展后,形成外城或新城,如明代北京在前门外大栅栏一带形成闹市,明中叶后加筑城墙形成外城。明代北京城-城市布局明前期北京城图明北京中轴线:永定门两重-正阳门两重-中华门-天安门-端门-午门-太和门-三大殿-景山-鼓楼-钟楼永定门正阳门天安门景山钟鼓楼内城:北部向南收缩了5里,南部向南移1里。东西墙保持不变。内城范围即今北京城的范围。北、东、西三面各开两门,南面开三门。宫城:布局严整,四角建有角楼,城外有护城河,共开四门。整个宫城用“前朝后市”的形制,最后有一御花园。皇城,包括三海及宫城,周围18余里,正南为承天门(清称天安门),左右设太庙和社稷坛,前为千步廊,两侧为五府六部统治机构。嘉靖年间(公元1522-1620年),由于边防吃紧,加修了外城,并将天坛及先农坛包围进去。至此形成了明清北京城的最后规模。明代北京城-城市布局以元大都为基础,做了一些改变:中轴线更为完善宫城居中,旁三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太庙社稷坛对《周礼·考工记》的体现明代北京城--特点布局。恢复传统的宗法礼制思想,继承了历代都城规划的传统。整个都城以皇城为中心,前左、前右有祖庙和社稷坛,并在城四方建四坛。皇城北门外每月逢四开市,称内市,符合“左祖右社、前朝后市”的传统城制城市布局艺术方面重点突出、主次分明,强调中轴线(永定门两重-正阳门两重-中华门-天安门-端门-午门-太和门-三大殿-景山-钟鼓楼)北京城内的街道基本是元大都的基础。因为皇城居中,把城市分成两个部分,给城市交通带来不便商业区市肆分布与元大都不同,元大都时商业中心偏北,在鼓楼一带,明时城市向南发展,除鼓楼外,在内城正阳门外形成繁华的商业区居住区在皇城四周,共37各坊(城市用地管理上的划分,没有坊门坊墙)水系基本沿袭元大都,居民掘井取水,下水道为明代的砖砌工程。清代北京城居住地段将内城一般居民迁至外城。“贵西城、富东城”清雍正、乾隆以后,在西郊建大片园林宫殿,商品运输主要靠大运河,因而仓库多集中在东城。清代崇信喇嘛教,增建了喇嘛教,如城东北的雍和宫等。相对于明北京的变化:明清北京城风水格局在布局上的应用•中国古代将天空中央分为太微、紫微、天帝三垣。•紫微垣为中央之中,是天帝所居处。明朝皇帝将皇宫定名为“紫微宫”(紫禁城之名由此而来)。当时的建筑师把紫禁城中最大的奉天殿(后名太和殿)布置在中央,供皇帝所用。•奉天殿、华盖殿(中和殿)、谨身殿(保和殿)象征天阙三垣。三大殿下设三层台阶,象征太微垣下的“三台”星。•以上是“前廷”,属阳。以偶阴奇阳的数理,阳区有“前三殿”、“三朝五门”之制,阴区有“六宫六寝”格局。•“后寝”部分属阴,全按紫微垣布局。中央是乾清、坤宁、交泰三宫,左右是东西六宫,总计是十五宫,合于紫微恒十五星之数。北京城凸字形平面,外城为阳,设七个城门,为少阳之数。内城为阴,设九个城门,为老阳之数,内老外少,形成内主外从。内城南墙属乾阳,城门设三个,取象于天。北门则设二,属坤阴,取象于地。皇城中央序列中布置五个门,取象于人。天、地、人三才齐备。全城宛如宇宙缩影。城市形、数匹配,形同涵盖天地的八卦巨阵。•建筑轴线十五里,是世界之最,也体现洛书的方位常数
本文标题:2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88816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