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古代民族传说时代的民族:皇帝、炎帝、三苗、九黎名词解释有皇帝、炎帝、三苗、九黎黄帝:五帝之一,中国远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与生于姜水之岸的炎帝并称为中华始祖。少典之子,本姓公孙,长居姬水,故改姬姓,居轩辕之丘,故号轩辕氏,出身、建都于有熊,故亦称有熊氏,因有土德之瑞,故号皇帝。相传历算、文字、舟车、乐器、宫室、蚕桑、衣服等均创始于黄帝时期。先后打败了蚩尤和炎帝,成为中原各部落的共主,开始了以黄炎集团和东夷集团为主体的华夏族的形成过程。炎帝:华夏始祖之一,与生于姬水之带的黄帝并称为中华始祖,是中国远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之一。炎帝生于烈山石室,长与姜水,有圣德,以火德王,故号炎帝。后与黄帝战于阪泉之野,两部合并,组成华夏族。炎帝的后裔,有姜姓诸夏及姜姓之戎,甚至包括氐羌,发展中分为共工、四岳、氐羌三大支。其制耜,种五谷,奠定了农工基础;发明了商业,首辟市场;制麻为衣,民着衣裳;并作无弦琴,以乐百姓;削木为弓,以威天下;制造陶器,改善人民的生活。三苗:传说时期南方氏族部落集团,又称“有苗”、“苗民”、“三毛”。分布在“江、淮、荆州”“左洞庭、右彭蠡”之地,与今苗瑶民族有渊源关系。多认为三苗是以蚩尤为君的九黎部落后裔,尧舜禹时期华夏集团劲敌,后战败后加之天灾,从此衰微,夏商后不见于历史记载。九黎:简称黎,为山东、河北、河南三省接界处的一个部族,蚩尤为其首领。九黎属东夷集团。相传共有九部:畎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合称九黎或九夷,每个部落有九个氏族,共有八十一个氏族,是东方一支庞大势力。后来蚩尤在涿鹿之战被黄帝击败,其余部南迁,与苗人等融合。先秦时期的民族与政权:西周:犬戎活动在泾水以北和汾水以西地区。公元前771年犬戎攻破镐京,西周灭亡。在淮河流域分布着淮夷。春秋:在我国北方分布着狄、戎,南方分布着越族。战国:北方和东北草原主要分布着丁零、匈奴、东胡;东南沿海和珠江流域活动着越族。四川西南地区主要分布着巴蜀、巴人、濮,西部主要有氐、羌名词解释有:华夏、四夷、东夷、南蛮、北狄、西戎、巴人、巴蜀、濮、百越、丁零、氐羌、氐、羌、鬼方。华夏:汉族的前身。华夏族的来源一是以黄帝为首的姬姓部落联盟;一是以炎帝为首的姜姓部落联盟。他们在斗争中交往发展,最后融合成华夏的主体部分。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以华夏为主体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广大聚居区内,逐渐实现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华夏开始形成稳定的族体,为汉民族的形成奠定基础。秦汉以后,华夏族这一称谓先后为“秦人”、“汉人”乃至“唐人”所代替,但“华”作为中华民族的概念并未消失。近代出现“中华民族”的概念后,遂以中华民族成为中国各民族的总称。2四夷:古代华夏族对周边少数民族的称呼。“四方之夷”,是中原华夏以蛮夷戎狄配西东南北四方,而与华夏居中构成五方,共称“天下”和“四海之内”的一种按地理方位的方法,即东夷、南蛮、西戎、北狄。东夷:中国古代对东方各族的泛称,郭璞《尔雅》注云:「九夷在东。」说明夷人活动在东方。东夷在商代被称作人方,西周时代被称作东夷。传说太、蚩尤、少都是东夷族的首领。南蛮:先秦时期非华夏民族的泛称之一,因居住在南方,也称“南蛮”,分布于今伏牛山脉以南汉水流域、淮河中上游、长江流域、珠海流域以致云贵高原,民族族系复杂,包括长江中游三苗集团,长江下游及珠江流域的百越、长江中上游的濮和巴蜀等。这里最有名的族是三苗,它的地域,据《战国策.魏策》载吴起说:「三苗之居,左彭蠡(今鄱阳湖)之波,右有洞庭之水,文山在其南而衡山在其北」,即指今湖南、江西的北部及湖北一带。尧舜禹时代,中土与南方的三苗发生过多次冲突,使华夏族与三苗族接触增加,经济、文化的交流也更加密切了。西戎:先秦时期我国西北地区主要少数民族集团之一,因居住在西方,也称“西戎”。从西周到战国,主要是指氐羌系各部落,,以允姓之戎、姜氏之戎,犬戎最为有名。秦汉以后,狭义是指氐羌诸部,广义包括西部各民族。西戎原分布在黄河上游及甘肃西北部,后逐渐向东迁移。社会经济主要以游牧业为主。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化习俗,语言与氐羌类似,应属汉藏语系。装束尚“披发”,实现火葬。北狄:古族名,亦作翟。春秋时期以前,长期活动于齐、鲁、晋、卫、宋、邢等国家之间,与诸国有频繁的接触。公元前七世纪时,分为赤狄、白狄、长狄三部,各有支系。因为他们主要居住在北方,故又通称为北狄。秦汉以后,狄或北狄曾是中原人对北方各族的泛称之一。巴中国西南古代民族名,政权名。相传起源于武落钟离山(今湖北长阳县境内),最早称王的酋长为廪君,故又称廪君蛮。主要分布在今鄂西、川东一带,势力不断发展。参加过武王伐纣,后受周王室分封,在汉水流域建立了政权,称巴子国。春秋至战国时期,与楚、邓、庸、蜀等国交往频繁,对巴地的开发作出了很大贡献。前316年,秦灭巴,在当地设置巴郡。汉代,分化很快,部分与汉、濮融合,部分迁居他处。南移到湘西的与当地人一起被统称为武陵蛮;东移到鄂东的称江夏蛮。两晋南北朝时期被称作五水蛮。有说在湘西,鄂西的一部分与今土家族有渊源关系。此外,巴又为藏、纳西等族对普米族的称呼。巴人信奉白虎,有人祭风俗,死后用船棺埋葬。善制铜器,有铜剑、铜釜等。乐器有錞于、编钟。所制器物轻而薄,上面常有虎纹。巴蜀:先秦时期地区名和地方政权名,主要在四川境内。东部为巴,西部为蜀。传说曾参加过武王伐纣战争,以农业为主,擅长经商,战国后期,被秦国所灭,为进一步灭楚和统一六国准备了条件。其所形成的巴蜀文化,如青铜器,形制、纹饰都具有地方特色。3濮:先秦时期南方民族,由于部落分散,支系众多,不相统属,又有“百濮”之称。分布在长江中游巴蜀地区及其西南,相传参加过周武王伐纣战争,在春秋战国时期,被楚国征服,逐渐与楚人融合,并与楚人、蛮人、戎人等共同创造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楚文化。百越中国南方古代民族名。秦汉前广泛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南部地区。部落众多,因名。春秋至战国时期,曾在江浙一带建立起强大的越国。西汉时,其中几个较强的部分如东瓯、南越、闽越、西瓯、骆越都在当地形成了政治中心,与汉王朝关系密切。具有自己的民族语言,属一字数音的胶着语。有断发文身、错臂左衽、住干栏、行悬棺葬等习俗。信鸡卜,部分以龙蛇为图腾。主要从事渔猎和农耕,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以有肩石斧、有段石和几何印纹陶为共同的文化特征。擅冶炼、纺织、造船等技术。秦汉后,部分与汉人融合,部分与今壮、布依、侗、傣、水、黎、毛难、仫佬等族有渊源关系。宋以后文献无“百越”的记载。丁零:古族名。战国秦汉之际主要分布在贝加尔湖以南地区,是我国古代最北的游牧民族之一。汉初被匈奴控制。后曾协同乌孙、乌桓、鲜卑等助汉军击败匈奴,迫使北匈奴西迁。东汉时,部分丁零南迁或西迁,西迁达阿尔泰山一带,史称“西丁零”。南迁漠南阴山与河套地区,经西晋十六国战乱,逐渐与当地各族融合,仍居漠北者,到魏晋南北朝时被称为敕勒或铁勒,因车轮高大又名高车。史学界一般认为丁零与敕勒、铁勒一脉相承,为回纥等先民,与今维吾尔族有渊源关系。氐羌:氐和羌,古族名。氐、羌自古以来就是关系密切的两个民族,在很长一段时间,他们共同分布在汧陇和关中地区。氐、羌古史上都称“西戎”,居住在中国西部,又同属汉藏语系。在古文献中,常见“氐羌”合称。氐羌在中国历史上曾建立政权。在古代,氐族的经济较羌族发展。在公元4~5世纪时,羌人的经济还处在以畜牧业为主的阶段。氐族自唐代以后逐渐与汉族融合。而羌族,其中居住在今四川西北的羌族人民,长期保存着自己的语言、文化、习俗至今,成为中国56个民族之一。氐族:古族名。处陕、甘、川交边地区。来源三苗及街、冀道之戎有关,同时与羌相邻,杂居共处,也吸收了羌族成分。春秋、战国时,开始以氐作为族称,但仍多以“氐羌”并称。自汉代氐羌分化后,氐族逐渐成为独立之族。西汉初,氐人各部已“自有君长”。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灭氐王,置武都郡。魏晋以来,大批敌人迁至关西和陇右,迁关中者分布在京兆、扶风、新平等地,迁陇右者分布在天水、南安、广魏、略阳等。十六国时期,氐族贵族苻健建立前秦、吕光建立后凉,并在甘肃东南部和四川西北部建立仇池国。唐代氐族分别与吐蕃人和汉族等融合。氐族的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能种田织棉,同时兼营畜牧业。其经济文化均深受汉族影响。有姓,皆采用汉族姓氏;婚姻家庭与羌族同;衣服崇尚青、绛色;语言与羌、杂胡的语言相同,但是大部分氐人懂汉语。羌:我国西部的古代民族之一。早在商朝即已形成,原来居住在今陕西的西部和甘肃的东部,半农半牧。长期与商王朝处于敌对状态,被商王俘虏的羌人,大多用作人祭和人殉,少数被当作放羊的奴隶。周朝与羌的关系比较亲密,周王自认是羌族女子姜嫄的后裔。战国时期,秦人强大,不断逼逐羌人,不少羌人部落被迫西迁今4青海、新疆,南迁今四川西部和西藏北部。西汉和东汉时期,河湟地区的羌人因为不堪忍受贪官污吏的压迫和剥削,经常奋起反抗。东晋十六国至南北朝时期,今甘肃东部的宕昌、邓至二部曾独自立国,烧当羌酋长姚苌曾建立后秦割据政权,青海的白兰羌则服属于吐谷浑。五代至宋朝,由青海北迁的党项羌建立了西夏政权。此后羌人逐渐融合于西北地区的汉族、藏族和回族及其他少数民族之中。羌人有火葬习俗,人死,焚尸而扬其灰。羌人人口增殖,分为很多部落,但是不立君长,没有统属关系。部落中的强者可以分种为酋豪,弱者则为人附落。战国初年,羌人无弋爰剑被秦人拘执为奴,后来逃回本族,被推为豪,爰剑和他的子孙,从此就成为羌人世袭的酋长,羌人营田畜牧,日益兴盛。魏晋南北朝时期,曾建立后秦政权。现在的羌、藏、彝、纳西、哈尼、土等族都与古羌族有源流关系。鬼方:商周时期活跃于北方和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陕甘北部和内蒙古西部一带,以游牧为业,擅长养马。与先前西戎集团有密切关系。秦汉:北方:匈奴、南匈奴、北匈奴、羯胡、屠各胡、卢水胡、铁弗氏东北:秽貊、朝鲜、夫余、高句丽、沃沮、乌桓、鲜卑、肃慎、挹娄西南:古滇国、夜郎、哀牢南方与东南:武陵蛮、巴郡南郡蛮、南越、闽越、骆越、东瓯等越族西北:塞人、西域诸国等名词解释有:胡、匈奴、南匈奴、北匈奴、羯胡、屠各胡、卢水胡、铁弗氏、秽貊、朝鲜、夫余、高句丽、沃沮、东胡、乌桓、鲜卑、肃慎、挹娄、西南夷、武陵蛮、巴郡南郡蛮、古滇国、夜郎、哀牢、南越、闽越、骆越、东瓯、西域、塞人、乌孙、月氏、大宛、疏勒、龟兹、焉耆、焉耆、车师、楼兰、婼羌、莎车、于阗、悦般、坚昆、呼揭等。胡中国古代北方和西方各族的泛称。原为匈奴人自称,意为“天之骄子”。后推广到别的少数民族,如在匈奴东部活动的民族被称为“东胡”。汉通西域后,西域各族也被称作“胡”。于是把匈奴称为北胡;称乌桓、鲜卑为东胡;处于匈奴以西、葱岭以东的各族则被称为西胡。其首领被称为胡王。从上述各地传入的器物也被加上胡字,如胡服、胡饭、胡笛、胡琴、胡桃等等。魏晋后,“胡”所包含的范围更为广泛,活动于中原的少数民族大多数也被称作“胡”。匈奴:匈奴渊源于先秦时期的北狄。战国末年,匈奴势力转强,威逼北方的秦、赵、燕三国。为防匈奴,三国被迫在边境一带修筑长城。到公元前3世纪秦末西汉时期,匈奴发展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帝国。西汉初期,在长期征战无效之后,采取「和亲政策」,以宗室女为公主嫁给单于(王)。汉武帝时期对匈奴展开军事反攻,匈奴受到重创,被迫迁徙漠北。后匈奴内部混战,其中呼韩邪单于一部归附汉朝,其它各部有的仍游牧于漠北,有的西迁。东汉初年,匈奴分裂为南、北两支。南匈奴依附中原王朝,北匈奴退居漠北威胁中原及河西、西域。东汉前期,窦固、窦宪出兵大败北匈奴,北匈奴政权瓦解,后远迁西北中亚。两晋十六国时期,南匈奴分支屠各胡、卢水胡、铁弗匈奴先后建立“汉一前赵”(304—329)、“北凉”(397—460)、“大夏”(407—431)诸国。匈奴人以游牧为主,冶铜、冶铁、制陶业也有一定规模。秦汉5时期,匈奴与中原王朝,既有不断的争战,也有密切的经济、文化交往。南匈奴:东汉时对南下附汉之匈奴人的称呼。建武二十四年(48),呼韩邪单于与王昭君之孙、乌珠留若鞮单于之子比未能被立为单于,与新单于蒲奴不和,率领八部大人及部众自立为单于,南来归附东汉,匈奴分裂为
本文标题:中国民族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89384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