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我们怎样学建筑(蒋学志)
我们怎样学建筑这里的“建筑”,指建筑学、城市规划、建筑技术和环境艺术专业。我上《建筑概论》课时,一般第一节课我会问三个问题:1、你是否自愿报建筑学?几乎百分百地答是;2、你是否了解建筑学?回答是的就寥寥无几了,而且多半是因为父母亲朋中有从事这一行受过熏陶的;3、你为什么报这个志愿?回答五花八门,大致有很多人是觉得这个专业风光、社会地位高、好赚钱,也有很多人是因为有个建筑梦想...应该说,尽管有些朦胧,但毫无疑问,学建筑的都是心怀理想对未来充满幻想的年轻人,这是肯定的。但实际情况是,他们中很多人带着建筑梦想来到这里,两三年下来,却走了大大的一段弯路,消耗了太多无谓的热情和精力,以至很多人临到毕业才刚刚有所领悟,白白浪费了大好的学习光阴;还有很多人,怀揣着大学的建筑梦想踏入社会,一两年下来,在社会上碰得头破血流,才后悔在大学没学到东西......这些都屡见不鲜,年复一年的重复,其中埋没了多少青春,真的殊为可惜。也许我可以说说我自己的看法。我一直在做设计,也算是大学老师吧,虽然都不成功,但如果我和设计院的比教学,再和大学里的比设计,估计我都不差~哈哈~建筑学在大学是一个特殊的专业,了解它的一些特殊性,也许对学生的学习会有所启迪吧。1、大学是培养大师还是培养合格的建筑师?这是一个众说纷纭的命题,在老师中也不尽然。有的老师特别理想化,非常强调大胆、创新的想法,自由讨论,多见于年轻老师和“海归”,是培养“大师”;有的老师比较注重基本功、结构等等,甚至不提倡新奇,能省就省,除了功能就是经济,多见于老教师或是从设计院调来的教师中,是培养“合格的建筑师”。如果要我说,我肯定说大学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大师。为什么呢?一是因为大学是一个“止于至善”的地方,如果只是一个“合格的建筑师”,那不如就去读技校得了。第二,大师首先要是一个合格的建筑师。汉有一少年名陈蕃,独居一室而龌龊不堪,其父之友薛勤批评他,他答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屋?”薛勤当即反驳:“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是这个道理,功能、规范、构造、结构、造价…什么都一知半解,还谈什么“大师?”那些在设计院里很没创意的画图机器固然不可取,但只会空想只会把几个怪模怪样的体块摆来摆去的“实验派大师”可能对社会更不利。因此,大学鼓励培养的是那种脚踏实地的、能够综合运用文化艺术、功能环境、结构构造、经济造价…去创新的大师。“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出去到社会上洗练的学生们,很少能真正成为大师的。但是我想,那些立志成为大师的人,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也许最终并没有得偿所愿,但他肯定会是一个优秀的建筑师;那些在大学就为了成为一个“合格的建筑师”而读书的人,估计他今后只能“故为其下”了——大学时把目标定高,是必须的。2、关于建筑学老师进入大学,许多学生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大学老师讲课水平大都不敢恭维,也没中学老师负责?大学老师往往都在忙自己的事,似乎没人关心学生的学业,课后想问问题也找不到人;交流也少,渐渐地设计课人越来越少,老师也越来越有“针对性”,一个班往往就剩了几个人和老师“互动”,其他人都跑光了也没人管。其实这是不了解大学和中学差异的原因。大学老师和中学老师是不同的,中学老师教学的唯一目的是要保证学生考上大学,而考大学靠的是知识的再现,因此,中国的基础教育采取了保姆式填鸭式教学,学生被抱着学逼着学求着学,对中学老师的要求是如何成功灌输书本知识;而大学对老师的要求是,如何带领学生进行知识的深层次探讨和创新,而基本知识部分由学生自学,在自学不明白的情况下再向老师请教。所以,大学一切靠自觉。也是,读到大学了,那些书看不懂吗?难道还要老师归纳整理了再来中学一样填鸭式灌输?如此离不开老师没有自觉学习性,那以后走上社会后怎么办呢?但这样造成了尤其是一年级的学生不理解,好像老师不逼着学了,老师说要看的书好像也不要检查,那多轻松啊~有时间谈恋爱啊,打游戏啊,睡觉啊...说实话,这是应试教育的恶果:好像学习是给老师学的家长学的,在中学没有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大学老师绝不是大家想象的那么轻松,这是大学的性质决定的。大学,尤其是研究性大学,最基本的功能一是“教学”,二是“研究”。教学是没有什么评价指标的(只有英语教学的四级六级是一个基本指标),而研究可以从发表论文专著数量质量、研究课题成果、发明创造等等来对比,从而得出各大学排名。所以,大学排名实际上和学生数量质量、和教学水平是没有直接关系的,而和老师的研究成果密切相关。要知道,大学的重点非重点、211也好985也好、大学排名声誉...都是靠老师的研究成果挣来的。所以,大学老师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去从事科研工作,拿到课题,发表论文,否则就不可能评上职称、拿到中档工资...这些工作足以将老师每天除了睡觉、吃饭之外的时间填满了,然后才是上课、备课改作业。清华曾经连续累死了三个中青年教师,都不是上课累死的。哈佛大学教师有1万人,但只有1700人上课,其他人呢?都在各研究所、实验室搞科研。所以,往往越是研究性大学,排名越高的,教师的上课水平反而不见得高。还有一些原因,如许多学校现在搬到了新校区,交通不便,师生交流少;当然也不排除有主观上的因素,如有的教师忙于挣钱和考研出国,也有在大学混日子的,也有一些教师害怕学生提问,干脆不去答疑等等。“要想教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要先有一桶水”。那些“不会上课”的老师,其实许多人“桶里的水”很深的,就看你怎么把它舀出来。建筑学的教学本质上和木匠带学徒没什么分别,木匠是怎么带学徒的?大家应该知道,学徒要签“卖身契”,要跟着师傅做事不断请教从中学习,要给师傅做饭、买烟、打洗脚水...直到学徒期满。现在的大学教育当然不可能这么封建了,但本质是一样的。西方一些国家采取的就是“导师制”,大学生一入校就要定导师,由导师制定学生的教学计划、选择课程、学习进度,由导师决定他能不能及格、毕业,国内有些学校也在效仿,但体制原因吧,可能还暂时做不到。所以,我们的学生和国外的学生不同,国外学生对导师是恭恭敬敬服服帖帖的,生怕得罪了导师毕不了业;而我们的学生是不怕导师的,而且可以经常抱怨自己班的设计老师如何如何,学校如何如何.....老师当然不可能都是齐康、彭一刚,但即算再不济,也是各界的尖子、研究生,都有过人之处。因此,要自己多花时间看书学习,要多想设计多思考,然后把不懂的疑惑的问题全部列出来,要抢老师大量地提问题,即使是很幼稚的问题。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过这种感觉:有时候自己看了N本书,对某个问题越来越疑惑,问老师,老师指点了一句,顿时豁然开朗,一下子感觉自己对专业的理解上升了一个层次——这就是大学老师最关键的作用。“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不采取导师制也好,这样一个学院的几十位老师都可以随便请教啊。另外,一个学院有几百名同学院学生,有很多高年级高手,有很多研究生...这些都是活生生的资源啊,其实大学真的把我们需要的都放在那里了,只是大家都在埋怨为什么没人给我喂到嘴里?3、设计“想法”如何诞生?要原创还是抄创?学生在设计时抱怨最多的有三个问题:一,实在是没有“想法”,不知道如何去“想”;二,“想法”太多,反而为“想法”所累。把各种“想法”纠结在一起,看起来似乎很美,其实则不然。一篇文章只有一个中心思想,影响中心思想的想法哪怕再好也要坚决砍掉,不要好像一辈子只做这一个设计一样,有的想法留到下次也未尝不可;三,有“原创”的想法,但想法总是被老师扼制,为了不和老师顶撞干脆就不拿出来,到最后一天不得不交作业时再拿出来,生米煮成熟饭。为什么自己“原创”的想法被老师无情扼杀或者分数很低,而有些同学抄来的方案反而得了高分呢?...不公平!不要怪老师轻易打击了自己的热情,因为,很多“原创”的想法尽管“可爱”,却从方向上就是错的,就应该坚决否定,否则会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至于“抄方案”,因为设计任务书、设计环境不同,完全搬来方案是不可能的,顶多也就参考了一些效果图或照片而已,其它的平立剖毕竟还是要自己加工,这不算“原创”,可以叫做“类创造”。其实,要学生直接作一个“原创”的方案出来是不可能的,就像练书法,不去临摹名家高手的字体然后自己就自创了一派,可能吗?那只能是坐井观天,夜郎自大。所以,每个学生的设计都必须经历“类创造”这个过程,在立面风格、空间效果上抄抄是应该的。设计构思是怎么来的?什么是“正确”的方向呢?就我个人的经验,“想法”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来自于建筑所处的环境。如果我拿到一个设计任务书,首先我会分析功能和环境,建筑功能主要是功能分区和流线,建筑环境不外乎是规划要求、采光日照、通风、地形、景观、周边文脉等等。这些有些是有利的,有些是不利的,有些是自相矛盾的——有利的要突出,不利的要避免,矛盾的要兼顾...于是,我会反复反复想,怎么找到一种构思一种形体组合,最好是前所未见的一种解决方案,能同时满足以上所有要求,并且能形成比较精彩的空间效果...这时候也许脑海中会闪现出几十上百个以前见过的类似环境的解决方案(这需要长期的积累),或者找资料有的放矢去找类似的解决方案...如果你能想出来,这个设计就成功了,就成了你的设计“亮点”;如果还想不出来,就使劲想使劲想,吃饭也想睡觉也想,这个方向不行就从那个方向想,现代的解构的古典的几何的上天入地的....直到想出来为止。一个设计需要有“亮点”,这个“亮点”的风格不重要,但它一定是最适合这个环境的——我觉得现在这样想的学生还不多,但做建筑设计这一行,这是一条必须经历的过程:电脑、设计软件、效果图、马克笔...这些都很重要,但这些都是工具,而设计最重要的还是“想法”,训练这种设计思考方式可能比掌握工具更关键得多。至于图面效果、立面风格,我一直认为不是最关键的(个人观点)。4、关于建筑学基本功大家都知道建筑学基本功的重要性。一般来说,大学头三年全是基本功训练以及基础知识,第四年进入专题设计,第五年是实践或考研。但我们经常见到,第一第二年落下了,第三第四年拼命画速写画马克笔去补,往往到考研之前,还在“恶补”基本功,如此疲于奔命。当然临阵磨枪,不快也光,这也不是坏事,不过在之前对建筑学基本功有个明确的认识,定个计划,有的放矢可能更好。基本功有哪些呢?我读书时是练铅笔线条、钢笔线条、仿宋字、水墨渲染、水彩渲染,那时候练得可真叫苦,铅笔画线条必须边画边旋转,这样才均匀;光渲染就要一个学期,渲染时毛笔尖不能接触纸面,要拖着水走...本来急性子的人被生生地磨成了慢性子。后来喷笔流行了,又贴胶又灌颜料又喷,弄得身上五彩斑斓,没有一件干净的衣服。苦啊~~但看看前辈,我们还不算什么,我见过柳士英先生画的施工图,那时候没有针管笔当然更没有电脑,用的是鸭嘴笔填上白水粉,在全黑的图纸上画白线,那线条:均匀清晰、浓淡相宜、流畅无痕,令人叹为观止...不过我后来见过国外的香港的手绘图,我发现他们的手头功夫比我们差远了;还有电脑绘图,传统观念认为CAD绘图会影响基本功训练,很多学校要求三年级以后再用电脑,但我看国外建筑学的,一年级都在用电脑画图了,难道他们不重视基本功?传统认为设计优秀的肯定也是画画画得好的,但我看了柯布西耶等大师的速写,好像实在也不咋的,贝聿铭原来在宾大读书时就因为美术不行而不得不转学到麻省理工,因为麻省不用学水彩...这些事看多了,对于建筑学基本功训练,我可以说越来越糊涂越来越不明白了~其实,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建筑学基本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本身就是一个发展的概念。以前练墨线和渲染这些手头功夫是没错的,因为那时候建筑设计要求用墨线和渲染来表达;而今天,CAD绘图已经完全替代了针管笔,3dMax和Photoshop已经使水彩渲染成了历史,CAD、3dMax和Photoshop已经成了建筑学重要的基本功,这才是现实。我认为,有两项基本功是一定要注意的:1、图式思维能力,手、脑、心一体的草图能力。中学时大家习惯的是文字思维和数字思维模式,就是说,学语文或数学时,在你的脑中是在用文字和数字来想问题的,但建筑设计不是这样,它是用图思维的。这是一个设计师大脑和图像通过手和笔交流的过程,这种草图能力要求以手绘能力为基础但
本文标题:我们怎样学建筑(蒋学志)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8941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