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小学班主任论文无为而治-塑造班魂-通用版
小学班主任论文-无为而治,塑造班魂通用版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只是为了把学生管住,让学生遵守纪律,不为班上扣分就万事大吉。近五年来,工作任务加重,要教两个班的语文,还有学校其他方面的工作。如果按照原来那种靠“蹲教室、盯学生”的老办法来管理班级,一是时间不允许,二是精力也明显不济。紧张的形势逼迫我研究班级管理,研究的范围也从研究管理方法向研究管理思想提升。我本不是一个“太爱做事的懒人”,也不是一个“工作仔细的精细人”,于是我老想着用“不管”来代替“勤管”。一个偶尔的机会,我读到了老子“无为而治”的管理思想。于是,天真的我就想把这种思想用于自己的班级管理。第一、“无为而治”班级管理理念的提出。为了给孩子们进行关于老子的讲座,我学习了一些老子的言论及其思想。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开始更深入地学习老子的“无为而治”。老子认为“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1、“无为而治”管理思想本质的探究。其实,无为而治就是一种管理思想。这种思想强调无为才能无不为,所以无为而治并不是什么也不做,而是要靠万民的自为实现无为无不为,靠万民的自治实现无治无不治。后来的实践者对无为思想进行许多有益的探索,要做到无为而治一是顺从天地自然之道,尊重历史规律,不妄为,不恣意行事,不用过多的法令条规强制约束,否则会适得其反。二是“无不为”,即在尊从自然规律的前提下更高境界的无所不为、大为,用哲学的话说,就是进入自由的境界。在西方社会,“自由主义教育”基本理念是:放手让孩子们做他们喜欢做的事;对学生的要求和指导越少,他们的想象力就越丰富、创造力也就越高。自由主义教育思想在实践中遇到了许多困惑,当然是这种思想走上极端之后的必然结果。在传统教育依然盛行的中国,孩子的思维和发展受到了多种制约与限制,想像力与创造力不能充分地得到发挥,理所当然应该向“自由主义教育”倾斜了。于是,我把两种思想结合起来,想到班主任的班级管理。“自由主义教育”思想不就是彻底解放孩子的人性吗?无为而治的思想也是遵循自然规律,尽量减少对管理对象的直接干预,让社会自由发展进步。孩子想像力和创造力的培养与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有密切的关系,班主任的管理思想直接决定着孩子们的思维方式。我是一个长期代小学高年级的班主任,孩子们通过三到四年的学习与训练,学习和行为习惯基本养成,让班主任“松手”成为可能。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教是为了不教”,管理的最高境界也是“管是为了不管”。2、“无为而治”运用于班级管理可行性。一个班级就是一个“小小的社会”,班主任就是这个社会的最高管理者。在班级的管理中,班主任也可以有这种思想:我可以不干任何事,那是因为孩子们把任何事都做得很好;我静下心来,做一个研究学问的人,孩子们自然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我不去做管理班上的一些琐碎的事,孩子们就能健康快乐的成长;我是一个胸怀宽阔的人,孩子们也能在我的影响下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做到这些,班主任工作就会达到一个境界。多年班主任工作的经历告诉我,要达到这种境界并非易事,有很长的路要走,有许多的困难要克服,有许多从未遇到的问题要研究解决。当我阅读了一些书籍之后,觉得要把这条路走通、走好,首先应该解决两个问题:一是班级管理制度的定位问题。原来的管理方法就是依靠制度进行严管,违犯了制度理应受到惩罚。在“无为而治”管理思想中,法律制度应该尽量被淡化。在后来的班级管理中,我终于悟出了一个道理,管理制度其实就是人为的给孩子们限定的一个活动准则,管理者制订制度的指导思想不再是给孩子们划定活动范围,而是尽可能的给孩子们拓展活动范围。这种范围的最高界限就是“人性的真善美”。二是要解决孩子的约束力问题。我们要尊重孩子的个性,让他们得到充分的发展。但孩子不仅是自然的的,更是社会的人,他们的行为理应受到某些约束。原先是靠制度约束孩子,现在用什么来约束孩子的行为,让他们行为不至于超越不应该超越的界线呢?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这种约束就是孩子们的自我约束力。靠什么来实现孩子的自我约束,靠的是班级的凝聚力,这种凝聚力就是“班级之魂”。“班魂”包括班级制度以外的许多东西:班级情感、班级文化、班级个性、班级信念、班级追求、班级目标……3、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角色定位。在传统的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是班级的主宰者。在一所学校,往往孩子们最害怕的是班主任。孩子们在教室里吵吵闹闹,只要班主任在教室门口一站,马是鸦雀无声。于是,就诞生了许多“优秀班主任”。他们是世界上最威严的使者,班上的孩子温顺的像一只只小绵羊,学生纪律在全校绝对是最好的。要做一个“无为而治”的班主任,我觉得应该有退居幕后的情怀。把孩子们推到第一线,让孩子们成为班级管理的主角。当然,也有些班主任退而不休,班干部对班级的管理方式和方法还是班主任的翻版,只不过由“小班主任”出头露面而已。要真正把孩子放在第一线,就是要按孩子的思维方向处理班级事务。也许孩子们在处理班务时,会出现很多失误。失误了怕什么,失误了重新再来。特别是在许多活动中,学生的表现天衣无缝,他们在追求班主任预设的无限完美。宁可让孩子们创造缺憾,也不强制推行老师的完美;学生是班级的主人,而不是班主任手里的道具。失去纪律制约的班级,要形成活力,更需要文化的熏陶、情感的凝聚、个性的发展。班主任理所当然地成为班级文化的开拓者、孩子们情感的寄托者、个性发展的呵护者、班级愿景的创设者、合谐氛围的营造者。也就是一个“班级之魂”的塑造者,让“班魂”这种神奇的力量演奏出美妙的音符。第二、“塑造班魂”班级管理策略的制订。我总想为孩子们做点儿什么,让他们在无形中感受到老师对于他们寄予了多么深厚的情感,寄托了多么美好的希望。这样,孩子们就会自觉地完成人生真善美性格的自我修炼。因此,我也改变了一些原来“唠叨”的内容,比如:原先总是说某某人不遵守纪律,被学校扣分了,为班上摸黑了;现在,总是说老师今天遇到了一件什么事,我是怎样想的,这种想法有哪些可取之处,还有哪些遗憾。这种谈话有取得的效果不会立竿见影,但效果是持久的。几年之后,我开始理清了自己的思路,以及这种思路所折射的理念。1、“班级之魂”的意义与作用。我送过好几届小学毕业班,每带一个班,开始总是不如人意。孩子们在班级管理、学习工作、行为习惯等诸多方面都不如别的班好。半年或者一年过后,班上的孩子渐渐有了起色,每个任课老师都说我班上的孩子都一股“灵气”。我想,这股“灵气”就是“班级之魂”在孩子身上的具体表现。也许因为我是语文老师的原因,我班上的孩子所具有的“灵性”大都与语文有关。前些日子,一个九年级的女孩儿,打电话告诉我,她准备写一本书。给我的第一反应是,她依旧爱着文学。后来,她给我说穿了,是我让她爱上了文学,让她有了“文气”。我是她五年级时的班主任,仔细回忆,不是我以语文教师的角色让她爱上文学的,而是我以班主任的角色让她爱上文学的。那时,她爷爷是学校“最难缠”的家长,老是找校长告状,让原来的班主任老师大为恼火。在她十岁生日那天,我带着几个孩子到她家去祝贺,并且在生日宴会上发表了热情的演讲。她被感动了,她的家长也被感动了。后来,不仅家长没有找过校长,连她也成了全班最优秀的孩子,并且爱上了写作。几年之后,在某一天,读九年级的她告诉我,她要出一本书。再后来,又发生过许多这样的故事。几年下来,看着班上的孩子一个个孩子在我的影响下成长变化,自己也有了很深的感悟。这种影响的意义是深远的,但工作的时间是长久的。如果用原先的办法,只要用一个铁订的纪律,把一两个犯错的孩子严惩一下,就可以起到“杀鸡吓猴”的效果,让一班孩子在一周之内听话起来。但这样做的效果不会长久,因为孩子们处在一种被限制的角色,所以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会不断地挑战这种限制。一但班主任的威严被突破,后果是相当严重的。要把“班魂”的植入每个孩子的心灵,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且要根据孩子个性的不同,制订多种教育方案。并且有些孩子的教育方案是不可预设的,需要根据孩子发展的需要,抓住一切有利时机进行教育。班主任在与孩子的相处过程中,教育的机会也是稍纵即逝的,必须用细腻的心灵捕捉一切有利的时机。2、班主任性格的深远影响。一个班,我带了两到三年,孩子们的个性越来越像我。我是一个处事低调的人,我信奉一个原则:做任何事,不需要太招摇,默默地去做,为提升自己,为幸福他人。于是,我对孩子们说:“学习是什么?学习就是研究学问。研究学问是为了提升自己的人生素养,不需要向他人显耀。”经过长时间的影响,在别的班常出现的问题,我却迎刃而解,但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问题。“评估争先的指标不够用”、“出头露面的机会太少”、“人人都想当干部”这些问题,在我的班都没有了,孩子们都仿佛与世无争了。孩子们走到了另一个极端,做学习看重的是学习内容,而在“评先”面前退避三舍,每次评先时都要做好多工作;在学校活动中,孩子们看重的是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对于活动的名次却淡然处之;明显的感觉孩子们各方面能力达到了一个高度,外在的表现虽然也有让有感到欣慰的地方,但与他们的内涵有相当的距离。前届毕业的603班,我带了两年。在前一年半的时间里,学习、体育、活动等诸多方面,他们似乎没有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绩。我的内心总有一个信念:这班孩子能创造奇迹。果不其然,在六年级的下学期,孩子们在各方面的表现让人惊奇。除了在学习上各科成绩领先以外,在体育运动会上也有出色的表现。前三届运动会中居后的孩子们,在最后一届运动会上,“分数册倒过来了”,取得了第一名。有一个孩子说出了其中的奥秘:原来那三届运动会,他们都是抱着玩玩的心理,没有任何竞争的意识;最后一届运动会,他们真的“拼了”!班主任的个性,孩子们不会去刻意地去概括总结,却反应在处理班务的各项工作中。在短时间内,孩子们不会爱到太多的影响,时间长了,孩子们的对事情的看法,处理事务的思绪和方法,就会不自觉地受到班主任老师的影响。在班级管理中,特别是在对待犯错误的孩子,班主任的工作作风,甚至个性特征对孩子们的影响是最直接的。比如,我常常在想,犯过错误的孩子,只要认识错误就行了,适当的惩罚也是必须的,但千万不要把孩子“逼上绝路”。如果一个班主任老师每次都把孩子“逼上绝路”,那么孩子们在处理相互之间的关系时,在对待老师的时候,同样也会不自觉地把他人“逼上绝路”。甚至一些小矛盾,还会酿成大的灾难。3、“塑造班魂”的主要策略。什么是“班魂”的问题解决了,那么,我们应该塑造一个怎样的班魂呢?近年来,整个社会都是浮躁的,学校教育也深受其害。孩子们本来应该静静的坐在教室里,研究学问。可是,浮躁怎能孩子静下心来呢!根据这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我在班上提出,要塑造一个“静静的教室”,在这间教室里学习,不但要“静行”,更要“静心”。我和孩子们一起制订了“静静的教室”的一些理念,比如:我们的行动是“仰望星空,目标静藏于心;脚踏实地,旅程静走于行”、我们的性格是“心静如水,脑动如风,少说多做”、我们的信念是“如果认为自己很弱小,我们就成为弱小;如果认为自己很伟大,我们就变成伟大!”如何才能做到“静”,主要做三个方面的工作。这些工作都是从孩子情感深处去影响他们,并不是一味地限制他们行动。比如,班级公约就只给出了一些“准则”,至于那些行为是否符合这些准则,就让孩子们自己建立一个是非观念,自己去评判。读书可以让孩子们下来,要求孩子们做到:心外无物,静读书中诗词经典;胸中有志,修炼人生品性趣情。孩子们也写了自己的班歌,是这样的:静静的教室/灿烂的阳光/扬起理想的风帆/静静地起航/吟诵古今诗句/沐浴浓浓书香默默的努力/静静地思考/充满宁静的希望/快乐地成长/踏着美妙旋律/放飞多彩梦想。班级公约包括四个方面,共十二条。静身以律行:言行举止——文明儒雅、课间活动——居安思危、娱乐游戏——健身益心;静气以修性:同学相处——心平气和、公益劳动——尽心尽力、班务工作——尽职尽责;静心以博学:晨诵名篇——以情动人、午读经典——心到为先、暮省反思——争论有度;静神以益智:课堂纪律——动静有则、学习思考——脑动如风、上课听讲——屏神凝气。第三、“宽容轻管”班级管理方法的实践。有人说:在孩子们的管理中,只有“爱”而没有“严”是一种“溺爱”
本文标题:小学班主任论文无为而治-塑造班魂-通用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89794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