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2016年全国卷文综高考地理热点《一带一路试题集锦》
2016年高考地理热点《一带一路试题集锦》天津市和平区2015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质量调查13.(18分)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13年9月7日,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发表重要演讲,首次提出了加强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倡议;我国历时5年修建的兰新高铁2014年底全线开通,成为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的强大运输保障。材料二古“丝绸之路”在甘肃省境内部分示意图和兰新高铁甘肃段分布示意图。(1)古今丝绸之路在甘肃省境内路线基本重合,特别是河西走廊一直是丝绸之路上重要通道,分析其自然原因。(6分)(2)分析高速铁路成为联通亚欧大陆丝绸之路经济带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原因。(6分)(3)甘肃省为我国自然灾害多发省份,列举两种该省比较严重的自然灾害,并说明其成因。(6分)地质灾害,如:,其成因为。气象灾害,如:,其成因为。【答案】(1)连接东西的地理位置;地势相对平坦;山脚下水源较充足(有绿洲)。(6分)(2)地域广,运距长;资源、货物运输需求量大;沿线部分地区自然环境恶劣;高速铁路运输运量大、连续性好、速度快、安全性高,适应性强。(6分)(3)地质灾害:地震灾害,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气象灾害:冰雹、雪灾、沙尘暴等气象灾害;成因与灾害对应正确即可。(6分)辽宁朝阳市三校协作体2015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36.(26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海上通道。唐中后期,“陆上丝绸之路”因战乱受阻,“海上丝绸之路”达到空前繁盛。图7为中国古代丝绸之路路线图。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演讲时提出,在陆上古丝绸之路范围上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1)试分析“海上丝绸之路”的建立,对我国沿海地区的意义。(8分)(2)唐中后期,与中国“陆上丝绸之路”相比,“海上丝绸之路”具有哪些优势。(8分)(3)请你为“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10分)【答案】36.(1)①加强了沿海地区的贸易往来,促进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②推动了沿海地区的文化交流;③促进了沿海地区的民族迁徙;④促进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程度,提升了沿海地区的国际地位;⑤促进沿海地区的资源开发;⑥促进造船技术的发展。(任选四点,每点2分,共8分)(2)①海上丝绸之路经过的路线更长,贸易量更大②海上丝绸之路可借助夏、冬季风,有利于航行,海路更具方便性③海路比陆路运量大,成本低④海上丝绸之路安全性高⑤几乎全年可通航(任选四点,每点2分,共8分)(3)①利用自然资源优势发展采矿业、矿产品加工工业;②利用气候资源独特的优势,发展特色农业和农产品加工工业;③利用环境优美、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发展旅游业和服务业;④利用边境线漫长的优势发展边境贸易;(任选三点,每点2分,共6分)⑤注意保护生态环境,防止荒漠化;⑥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防止发生次生盐碱化;⑦合理控制旅游规模,提高服务质量;⑧对农矿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任选两点,每点2分,共4分)上海市十二校2015届高三3月联考习近平主席在对中亚和欧洲国家的访问中,多次提及建设“一带一路”经济带的构想。回答问题。(10分)“一带”将重点推进中国西部与沿边国家地区在公路、铁路等交通网上的对接与合作;“一路”主要构建航道运输与东南亚、南亚等丝路沿岸国家的港口群建设。哈萨克斯坦,该国人民多信奉伊斯兰教,经济以石油、天然气、采矿和农牧业为主,加工工业、机器制造和轻工业相对落后,大部分日用消费品依靠进口。如今中哈两国经贸往来日益频繁,许多中国企业在哈大量投资。31.自然环境是农业和地域文化形成的基础。图中丝绸之路经济带,穿越了________种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和_________个世界文化圈。(2分)32.列举海上丝绸之路途径西亚的地理区位合作优势。(4分)33.根据材料提供的哈萨克斯坦经济特征,分析中哈经济合作对我国产业发展的有利影响。(4分)甲图为非洲西北部地区示意图,乙图为该地区瓦德市的气候资料统计图,下表为甲图中①②两城市各月平均日照时数表(单位:小时)。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0分)34.简述甲图中断层南、北两侧的主要地形类型,并分析该断层的成因。(3分)35.比较甲图中①②两城市冬季日照时数的差异,并分析原因。(4分)36.读图分析瓦德地区种植大量枣椰树,结合当地自然环境的特点,分析椰枣树的生长习性。(3分)【答案】31.54(2分)32.西亚位于“三洲五海”之地,交通运输网络发达。可以利用便利的海运,尤其是苏伊士运河及其港口运输发展物流。(1分)西亚石油资源丰富。(1分)人文、旅游资源丰富(1分)农畜产品丰富(1分)33.1.改善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促进我国能源产业的发展;增加工业制成品的出口,促进加工工业、机械工业等的发展;促进能源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带动产业结构升级。(任答两点即可,每点2分)(4分)贵州省贵阳市2015届高三适应性监测考试(一)37.(24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图9中的铁路为渝新欧铁路,东端连着充满活力的亚太地区,中间串着资源丰富的中亚地区,西边通往欧洲发达经济体,成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上重要的物流通道。(1)某团队沿渝新欧铁路及其附近区域考察,比较他们可能在甲、丙两区域直接看见的自然环境差异。(8分)(2)简述渝新欧铁路对我国西南地区经济发展的意义。(8分)(3)中国在乙区域投资石油开采存在有利和不利的条件。请选择一个方面进行分析说明。(8分【答案】月份123456789101112①5.86.57.58.59.49.610.29.98.77.66.35.8②8.18.79.610.510.711.210.29.58.98.88.18.0北京市石景山2015高三3月统一测试36.哈萨克斯坦是世界最大的内陆国,也是申办2022年冬奥会的我国唯一的竞争对手。读“中亚部分地区”地图与相关资料,回答问题。(36分)资料一中亚部分地区地图(1)简述哈萨克斯坦境内主要河流的水文特征。(8分)资料二阿拉木图是北京申办2022年冬奥会的唯一对手。阿拉木图北京大赛经验2011年亚洲冬季运动会、将举办2017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2008年夏季奥运会国内支持度支持率66%,反对率13%支持率77%,反对率3%奥运村容纳5500人北京6000人、延庆1000人、张家口3000人场馆建设已建成58%,42%在建已建成54%,46%在建或计划修建交通从奥运村到滑雪场不超过60分钟赛场分布于北京、延庆和张家口环境不容乐观冬季多次出现雾霾天气92)据资料二,评价阿拉木图申办冬奥会的条件,并提出改进措施。(8分)资料三位于中亚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两国交界处的咸海,曾是世界第四大内陆湖泊,咸海的水源主要靠阿姆河和锡尔河。上世纪60年代以来,两河上游地区的人们大规模发展灌溉农业,种植水稻和棉花等农作物。(3)简述两河流域发展灌溉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以及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6分)2013年9月7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演讲时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2014年6月22日,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将中哈吉跨国项目“丝绸之路”列入《世界遗产名录》。(4)简述“丝绸之路”申遗成功对沿线发展的影响。(8分)【答案】(1)(8分)径流量较小;季节变化大;冰期较长;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答满4点即可)(2)(条件分优劣作答,满分为6分。)优势:较北京有举办冬季运动会的经验;场地建设投资少;比赛场地集中,交通条件好;空气6995米4973米阿拉木图质量比北京好。(每点1分)劣势:缺乏组织大赛经验;国内支持率较低;奥运村容量有限。(每点1分)措施:加大宣传力度;加大投入,进行设施建设;改善环境质量。(每点1分,共2分,答出两点即可)(3)(6分)有利条件:夏季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地势平坦,灌溉水源充足。(每点1分,共3分)环境问题:土壤盐碱化、咸海退缩、气候变干、荒漠化加剧、沙尘暴频发。(每点1分,共3分)(4)(8分)推动中国、中亚国家、欧洲国家之间的经贸往来;促进文化交流与合作;推动沿线各国旅游业发展,增加收入;增加就业,促进社会稳定繁荣;促进各国文物保护。安徽省黄山市2015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质量检测文综地理34.(26分)根据材料和图7,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近年,为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我国提出了“一带一路”的国家发展战略。“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其贯穿欧亚大陆,东边连接亚太经济圈,西边进入欧洲经济圈。“一带一路”作为国家战略,对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布局、城镇化发展等具有重要战略意义。(1)指出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贸易时出发和返航的季节,并说明理由。(11分)(2)从地理角度,简述国家“一带”战略的实施对我国中西部经济发展带来的有利影响。(15分)【答案】绍兴市2015高三教学质量检测37.(26分)根据下列材料,完成(1)~(3)题。材料一:长安(今西安)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陕西省在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定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沟通内陆与亚欧大陆桥和丝绸之路的交通枢纽、承接东部乃至全球产业转移的重要区域、丝绸之路经济带最大的物流中心、融汇亚欧丰富多元文化的重要平台。材料二: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示意图(图1)、2014年陕西省产业结构统计图(图2)、陕西省地形坡度空间差异图(图3)。(1)根据信息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陕西省定位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有利区位条件。(10分)(2)从外力作用的角度分别简析甲、乙两区域地形坡度小的原因。(8分)(3)人类对河流的开发利用主要有灌溉、航运和水能开发等。某班学生在对陕西境内秦岭以北河流开发利用的探讨中有下列两种观点,请选择其中一个观点,进行分析评价。(若两种观点都作答,按第一个答案赋分)(8分)观点1:渭河平原地区经济较发达,交通运输量大,应大力开发渭河的航运,以缓解运输压力。观点2:北部高原区地形坡度大,应大力开发水电,解决农村生活能源,保护高原区植被。【答案】(1)古丝绸之路的起点,对外联系历史悠久;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中间位置,区际联系较便利;区内铁路、公路等交通条件较好;已有较好的产业结构和较强的经济实力;教育和科技力量较强;历史文化之地,人文旅游资源丰富等(每点2分,答出其中5点,其它合理的答案酌情给分)(2)甲地降水量小,流水侵蚀作用弱(2分),以风力作用为主(2分)。乙地地势低(2分),流水沉积作用明显(2分),地势比较平缓。(3)观点1:不正确(2分)。该区域河流径流量小、季节变化大(水量不稳定)(2分);含沙量大,河道淤积(2分);结冰期长(2分),通航条件差。观点2:不正确(2分)。该区域河流径流量小、季节变化大(水量不稳定)(2分);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大(2分),修建的水库泥沙易淤积(2分)。(若两种观点都作答,按第一个答案赋分。其它言之有理的答案酌情给分)2015年长沙市高考模拟试卷36.(2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000多年前,东起长安(今西安)、西达罗马的“古丝绸之路(如下图)”曾是连接中国与亚欧各国的贸易通道,经过岁月变迁,21世纪初,贸易和投资在古丝绸之路上再度活跃。A111:5000141:100000D第一产业9.5%第三产业35%第二产业55.5%37题图22014年GDP16045亿元15~25°原甲渭河南部山区高部北37题图3乙N地形坡度0~8°8~15°>25°河流37题图1丝绸之路经带济至西欧至西亚、南欧西安材料二: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包括西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五省区,西南重庆、四川、云南、广西等四省市区。2013年由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演讲时提出:这一地区资源丰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将对世界经济产生重要影响。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东边牵着亚太经济圈,西边系着发达的欧洲经济圈,是“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材料三:“明月出
本文标题:2016年全国卷文综高考地理热点《一带一路试题集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89924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