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数据的离散程度(2)》教学设计
1/18第六章数据的分析4.数据的离散程度(第2课时)一、学情与教材分析1.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有了初步的统计意识,在第一课时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接触了极差、方差与标准差的概念,并进行了简单的应用,但对这些概念的理解很单一,认为方差越小越好.在以往的统计课程学习中,学生经历了大量的统计活动,感受到了数据收集和处理的必要性和作用.课堂主要采用实验讨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学生有一定的活动基础,具备了一定的合作与交流的能力.2.教材分析本节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北师大版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第六章《数据的分析》第四节第2课时.在学生对极差、方差、标准差等概念都有了一定的认识之后,学生对这些刻画数据离散程度的三个统计量的认识上还存在一个误区,那就是认为方差或标准差越小越好.因此,本节课安排了学生对一些实际问题的辨析,从而使学生对这三个统计量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二、教学目标1.进一步了解极差、方差、标准差的求法;会用极差、方差、标准差对实际问题做出判断.2.经历对统计图中数据的读取与处理,发展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和数据处理能力.根据极差、方差、标准差的大小对实际问题作出解释,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3.通过解决现实情境中的问题,提高学生数学统计的素养,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对极差、方差、标准差等概念都有了一定的认识之后,学生对这些刻画数据离散程度的三个统计量的认识上还存在一个误区.教学难点:本节课安排了学生对一些实际问题的辨析,从而使学生对这三个统计量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四、教法建议2/18总体思路是:具体的情境→理解领悟→解决实际问题.五、教学设计(一)课前设计1.预习任务任务1:阅读课本p152-153,完成议一议中的问题.任务2:一组数据的方差越小,这组数据就越稳定,那么,是不是方差越小就表示这组数据越好呢?举例说明.2.预习自测一、选择题1.关于2、6、1、10、6的这组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组数据的众数是6B.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1C.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6D.这组数据的方差是10答案:A解析:数据由小到大排列为1,2,6,6,10,它的平均数为(1+2+6+6+10)=5,数据的中位数为6,众数为6,数据的方差=[(1﹣5)2+(2﹣5)2+(6﹣5)2+(6﹣5)2+(10﹣5)2]=10.4.故选A.点拨:先把数据由小到大排列,然后根据算术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定义得到数据的算术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再根据方差公式计算数据的方差,然后利用计算结果对各选项进行判断.2.若数据10,9,a,12,9的平均数是10,则这组数据的方差是()A.1B.1.2C.0.9D.1.4答案:B解析:∵数据10,9,a,12,9的平均数是10,∴(10+9+a+12+9)÷5=10,解得:a=10,∴这组数据的方差是[(10﹣10)2+(9﹣10)2+(10﹣10)2+(12﹣10)2+(9﹣10)2]=1.2.3/18故选B.点拨:先由平均数的公式计算出a的值,再根据方差的公式计算即可.二、填空题3.甲、乙、丙、丁四名射击运动员分别连续射靶10次,他们各自的平均成绩及其方差如表所示,如果选一名成绩好且发挥稳定的运动员参赛,则应选择的运动员是_________.甲乙丙丁平均成绩(环)8.68.48.67.6方差0.940.740.561.92答案:丙解析:∵=>>,∴从甲和丙中选择一人参加比赛,∵S甲2>S丙2,∴选择丙参赛.点拨:首先比较平均数,平均数相同时选择方差较小的运动员参加即可.4.“植树节”时,九年级二班6个小组的植树棵数分别是5、7、3、x、6、4,已知这组数据的众数是5,则该组数据的方差为_________.答案:解析:∵这组数据5、7、3、x、6、4的众数是5,∴x=5,∴这组数据5、7、3、5、6、4的平均数是5,∴S2=[(5﹣5)2+(7﹣5)2+(3﹣5)2+(5﹣5)2+(6﹣5)2+(4﹣5)2]=.点拨:根据众数、平均数、方差的定义进行计算即可.(或点击“随堂训练”,选择“《数据的离散程度(2)》预习自测”)(二)课堂设计本节课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知识回顾;第二环节:探究发现;第三环节:知识运用;第四环节:随堂检测;第五环节:课堂小结.第一环节:知识回顾4/18内容:(1)回顾:什么是极差、方差、标准差?方差的计算公式是什么?一组数据的方差与这组数据的波动有怎样的关系?(2)计算下列两组数据的方差与标准差:①1,2,3,4,5;②103,102,98,101,99.目的:复习极差、方差、标准差等概念及计算,巩固学生对刻画数据离散程度的三个统计量的认识.注意事项:复习的内容主要让中下等学生来回答和反馈信息,掌握上节课的教学效果,及时鼓励学生或校正偏差.第二环节:探究发现内容1:试一试:如图是某一天A、B两地的气温变化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这一天A、B两地的平均气温分别是多少?(2)A地这一天气温的极差、方差分别是多少?B地呢?(3)A、B两地的气候各有什么特点?目的:通过两地气温的变化的例子,培养学生从图表中读取信息、分析数据5/18的能力,更准确地理解方差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注意事项:由于读取的数据多且复杂,引导学生利用计算器来高效完成.内容2:我们知道,一组数据的方差越小,这组数据就越稳定,那么,是不是方差越小就表示这组数据越好呢?我们通过实例来探讨.议一议:某校从甲、乙两名优秀选手中选一名选手参加全市中学生运动会跳远比赛,该校预先对这两名选手测试了10次,测试成绩如下表:12345678910选手甲的成绩(cm)585596610598612597604600613601选手乙的成绩(cm)613618580574618593585590598624(1)他们的平均成绩分别是多少?(2)甲、乙这10次比赛成绩的方差分别是多少?(3)这两名运动员的运动成绩各有什么特点?(4)历届比赛表明,成绩达到596cm就很可能夺冠,你认为为了夺冠应选谁参加这项比赛?(5)如果历届比赛表明,成绩达到610cm就能打破记录,你认为为了打破记录应选谁参加这项比赛?目的:针对不少同学认为的方差越小越好的错误认识,课本设计了一个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旨在消除学生的这种不正确的看法,从而认识到要针对具体情况来分析方差对于问题的影响,体会数据的波动是广泛而有特点的.注意事项:学生对两名运动员特点的回答呈多样性,如甲较稳定,乙有潜力等,对于第(4)(5)题的回答则有不同的意见,经大家分析后,再统一认识.内容3:做一做:(1)两人一组,在安静的环境中,一人估计1分钟的时间,另一人记下实际时间,将结果记录下来.(2)在吵闹的环境中,再做一次这样的试验.(3)将全班的结果汇总起来,并分别计算安静状态和吵闹环境中估计结果的平均值和方差.(4)两种情况下的结果是否一致?说明理由.目的:实验的两种结果不一致,差别较大.力图让学生再次经历数据的收集和处理的过程,体会环境对个人心理状态的影响,同时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和6/18估计能力.注意事项:本次实验的安静状态和吵闹环境可以在教室里营造,让学生亲自经历这两种环境下的统计过程而达到认识是很重要的.第三环节:知识运用内容:1.甲、乙、丙三人的射击成绩如图所示:请回答:三人中,谁射击成绩更好,谁更稳定?你是怎么判断的?2.某校从甲乙两名优秀选手中选一名选手参加全市中学生田径百米比赛(100米记录为12.2秒,通常情况下成绩为12.5秒可获冠军).该校预先对这两名选手测试了8次,测试成绩如下表:12345678选手甲的成绩(秒)12.112.412.812.51312.612.412.2选手乙的成绩(秒)1211.912.81313.212.811.812.5根据测试成绩,请你运用所学过的统计知识做出判断,派哪一位选手参加比赛更好?为什么?目的:通过学生的反馈练习,使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对刻画数据离散程度的三个统计量极差、方差和标准差的理解掌握情况,以便教师及时对学生进行矫正.注意事项:在正确计算出两位选手的方差后,并比较了两位选手的特点,由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提高认识.第四环节:随堂检测一、选择题1.甲乙两人在跳远练习中,6次成绩分别为(单位:米):7/18甲:3.83.83.93.94.04.0;乙:3.83.93.93.93.94.0.则这次跳远练习中,甲乙两人成绩方差的大小关系是()A.>B.<C.=D.无法确定答案:A解析:甲的平均成绩为:(3.8+3.8+3.9+3.9+4.0+4.0)÷6=3.9,乙的平均成绩为:(3.8+3.9+3.9+3.9+3.9+4.0)÷6=3.9;甲的方差S甲2=[(3.8﹣3.9)2+(3.8﹣3.9)2+(3.9﹣3.9)2+(3.9﹣3.9)2+(4.0﹣3.9)2+(4.0﹣3.9)2]=,乙的方差S2=[(3.8﹣3.9)2+(3.9﹣3.9)2+(3.9﹣3.9)2+(3.9﹣3.9)2+(3.9﹣3.9)2+(4.0﹣3.9)2]=,故甲,乙两人方差的大小关系是:S2甲>S2乙.故选A.点拨:欲比较甲,乙两人方差的大小关系,分别计算两人的平均数和方差后比较即可.2.李老师为了了解学生暑期在家的阅读情况,随机调查了20名学生某一天的阅读小时数,具体情况统计如下:阅读时间(小时)22.533.54学生人数(名)12863则关于这20名学生阅读小时数的说法正确的是()A.众数是8B.中位数是3C.平均数是3D.方差是0.34答案:B解析:A、由统计表得:众数为3,不是8,所以此选项不正确;B、随机调查了20名学生,所以中位数是第10个和第11个学生的阅读小时数,都是3,故中位数是3,所以此选项正确;C、平均数==3.2,所以此选项不正确;8/18D、S2=×[(2﹣3.35)2+2(2.5﹣3.35)2+8(3﹣3.35)2+6(3.5﹣3.35)2+3(4﹣3.35)2]==0.2825,所以此选项不正确;故选B.点拨:A、根据众数的定义找出出现次数最多的数;B、根据中位数的定义将这组数据从小到大重新排列,求出最中间的2个数的平均数,即可得出中位数.C、根据加权平均数公式代入计算可得;D、根据方差公式计算即可.二、填空题3.数据80,82,85,89,100的标准差为_________(小数点后保留一位).答案:7.1解析:数据80,82,85,89,100的平均数是:=87.2,∴这组数据的标准差是:s=≈7.1,故答案为:7.1.点拨:根据题目中的数据,先求出这组数据的平均数,然后根据标准差的定义即可解答本题.4.数据x1,x2,x3,x4的平均数为,标准差为,那么各数据与之差的平方和为_________.答案:8解析:∵数据x1,x2,x3,x4的平均数为,标准差为,∴[(x1﹣)2+(x2﹣)2+(x3﹣)2+(x4﹣)2]=2,∴(x1﹣)2+(x2﹣)2+(x3﹣)2+(x4﹣)2=8;故答案为:8.点拨:根据数据x1,x2,x3,x4的平均数为,标准差为,得出[(x1﹣)2+(x2﹣)2+(x3﹣)2+(x4﹣)2]=2,再进行变形即可.三、解答题9/185.一次期中考试中,A、B、C、D、E五位同学的数学、英语成绩有如下信息:ABCDE平均分方差数学7172696870______2英语888294857685______(公式:方差s2=[(x1﹣)2+(x2﹣)2+…+(xn﹣)2],其中是平均数.)(1)求这5位同学在本次考试中数学成绩的平均分和英语成绩的方差.(2)为了比较不同学科考试成绩的好与差,采用标准分是一个合理的选择,标准分的计算公式是:标准分=.(说明:标准差为方差的算术平方根)从标准分看,标准分大的考试成绩更好,请问A同学在本次考试中,数学与英语哪个学科考得更好?答案:见解析解析:(1)数学成绩的平均分为:;英语成绩的标准差为:[(88﹣85)2+(82﹣85)2+(94﹣85)2+(85﹣85)2+(76﹣85)2]=3
本文标题:《数据的离散程度(2)》教学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89956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