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吊篮作业指导书2016
YCZC/QI-46-2016吊篮安装质量检测作业指导书编制:审核:批准:盐城中诚建筑机械安全检测有限公司电话:0515-81773988--8005传真:0515-88440788地址:盐城市大数据创新应用产业园B区3号楼1楼2016年10月01日前言我公司是一所从事起重机械安装质量检测的机构,随着吊篮械越来越广泛。吊篮械作业引起的伤害事故,在国内外工业生产中均占有较大的比例。为了进一步提高检验人员的技术素质,加强起重机械检测检验工作,完善和方便公司的管理。我公司制定了《吊篮作业指导书》。《吊篮作业指导书》是检测人员的指导书,帮助检测人员更快的了解检测流程,并熟悉检测过程中自己工作的目的、要求和职责,从而更近一步的来统一和完善公司的检验检测工作,确保我公司更好的发展。目录第一章检验检测细则1.目的2.适用范围3.编制依据4.职责5.检验控制流程图6.检验控制要求a对检测人员的要求b检验检测的准备c检验检测的实施d检验检测的原始记录e例外情况的处理方法f检验检测报告(证书)的出具7.引用的相关/支持性文件8.涉及的技术记录第二章仪器设备操作规程1.目的2.适用范围3.操作要求a检验仪器设备的准备b环境条件的准备c检验检测的实施d检验检测后对仪器设备的复检第三章作业指导书清单一、检验检测细则:1.目的为使吊篮检测作业的规范化,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作为检测操作依据。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吊篮检测工作进行本项目检测人员必须执行3.编制依据《高处作业吊篮》DGJ32/J65-20154.职责经理负责人力资源的配置。技术负责人负责编制公司工作人员的培训和考核计划,并组织实施。质量管理员负责建立和保存人员的技术档案。检验人员(含报检人员)必须具备高中或以上文化程度,经过专业上岗培训,并对安全因素和环境条件、健康的监测、控制、记录、执行相关管理要。5.检验控制流程图客户提出申请受理评审告知用户不受理任务下达检测前准备现场检测记录与审核检测结论出具合格报告发放检测报告用户存档整改通知确认回执出具不合格报告报告审核与审批无不合格项受理有不合格项整改不合格整改合格复检整改合格未通过通过整改不合格6.检验控制要求a对检测人员的要求1)检测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获得相应的上岗证书。2)检验人员必须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进入检测现场必须佩戴安全帽,穿好工作服,防滑鞋,戴好手套,必要时系好安全带。3)身体不适,酒后(含饮用带酒精性的饮料)严禁参与检测。4)温度超过-20~40度范围,风力超过13m/s,以及雷雨,雨雪,大雾天时应停止检测。5)检测中应集中注意力,发现异常应立即停止检测,并将异常情况通报报检方。6)吊篮检测时,与检测无关的人员,严禁在吊篮吊重的下方通行或停留。7)上机检测时,必须与吊篮司机交待清楚你所要检测的程序,和检测中的一些手势信号。b检验检测的准备1)检测人员制定检测工作方案,并提交技术负责人审核,便于在现场检验中严格实施。2)接受任务的检测人员为2名或2名以上,且具有相应资质,持证上岗。3)检测人员与申请用户联系,确定具体检验日期,指导用户提前做好相关检测前的准备工作。4)检测人员按检测标准要求,备齐相应的检测仪器设备和检测工具。检测仪器设备和检测工具的精度要满足检验工作要求;属于法定计量检定范畴的仪器设备和工具,必须经计量检定合格,并在有效期内。5)检测人员备齐相应的现场检验记录表、整改通知单或派工单以及相关法规、标准等参考资料。6)检测人员备齐检测工作所必须的安全防护用品(如安全帽、安全带、防护服、防护鞋、手套及相关防尘等防护用品)和检测现场警示牌。7)鉴定检测主管在检测人员出发前,对检测人员的准备情况进行检查指导,对现场检测工作提出具体要求,确保检验人员廉洁、高效、高质量地完成检测任务,并做好对用户的服务指导工作。c检验检测的实施1)检测人员到达检测现场后,与用户代表取得联系,说明来意和检验检测工作的大概过程,说明需要配合的有关事宜,例如:明确检验过程的用户协同代表,提供受检设备基本情况及相关资料,落实相关辅助配合工作等。2)检测人员对受检吊篮状况和周边环境进行确认,对不具备检验条件且不能在短时间内整改的,检验人员可中止检验,并会同用户商定解决办法,重新约定检验时间。对具备条件的,要按照检测方案要求进行检测。3)检测人员在进入吊篮现场前,向用户有关人员了解吊篮情况、调阅说明书等相关资料。4)到达工作现场所有检测人员应遵守现场安全管理规定。检验中应采取必要的防护与监护措施,确保检测工作顺利进行。5)硬件检测硬件检测要对9个大项28个小项进行检查,其中包括涉及到高处作业吊篮使用安全的关键项11项。检测前,主检人应结合检测现场情况,首先向检测人员和协助检测人员交待自身安全注意事项。主检人应和使用单位负责人明确,除检测人员和协助检测人员外,其它人员不经允许不得进入现场桩工机械的安全技术检测由2-3名检测员进行。基中电气类一名、机械类1-2名。整个检测工作由主检人统一指挥。检测过程中,既有分工,又有配合,交叉进行。检验员应按下列程序进行检测。A、机械检测1、钢结构⑴主要结构件无扭曲、变形、裂纹和严重锈蚀。⑵连接螺栓和销轴使用符合规范。2、吊篮篮体⑴底板承载能力符合说明书,并有防滑措施⑵安全扶栏靠建筑物侧不小于80cm,其它三侧不小于110cm.⑶四周档板高度不小于10cm,与底板间隙不大于5mm.⑷与建筑物墙面有导轮或缓冲装置。3、悬挂机构吊篮悬挂机构应按说明书配置质量足够的配重并固定。配重力矩与前倾力矩(吊篮自重加额定荷载)比值应大于2。2、钢丝绳工作绳和安全绳是否和说明书一致,是否达到报废标准,钢丝绳固定是否符合要求,绳下坠铁是否齐全,限位器止档安装是否正确。3、悬吊平台焊缝是否开裂,螺栓是否松动,结构件是否变形,底板、档板,护栏是否符合要求。4、安全装置⑴安全锁在标定有效期内。⑵上、下限位灵敏可靠。⑶安全绳应单独设置⑷宜设置防倾装置⑸就有手动下降且有效。B、电气系统接零保护,漏电保护有效,作业人员是否穿绝缘鞋。三、给出检测结论检测完毕后,开具检测意见书。待意见书回复后,视具体情况组织复检。出具检测报告。合格的发合格证,不合格的开具四联单,便以安监站、甲方、监理以予监督。四、检测结束。注:检测小组可以根据该机的良好状况、软件资料的可信程序和周围环境决定省去部分试验项目。d检验检测的原始记录1)现场检测同时检测人员根据现场检测结果,详细填写原始记录等相关材料,原始记录必须在检测现场完成。2)对检测中发现的问题,详细记录,对重大问题或重要项目,拍照存查。3)现场检验检测结束后,针对吊篮存在的问题出具整改通知书,要求用户代表和主检人签字确认。4)主检人对原始记录逐项审核,查看项目是否齐全,数据是否准确规范,参数是否正确,确定无误后检测人员签字。原则上记录内容不能改动,若需更改,用双斜线将原内容划掉,在一侧重新填写,且更改人需签字。不可涂改。5)原始记录在检测完成的两个工作日内交给办公室助理,安排编制报告。e例外情况的处理方法根据本公司检验工作情况,在识别不安全要素时,应对可能存在突发性潜在的事故和紧急情况确定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计划,计划应包括以下内容,且为相关人员所熟悉。1)可能的事故名称、性质、后果;2)应急指挥者、参与人员的责任和义务;3)应急资源,包括设备、设施、材料、物质、通讯联络手段及号码;4)报警、联络步骤,包括与外部机构的联络,如消防、医院等;5)应急步骤和措施,疏散、隔离、逃生、抢救、救灾等。6)可能的情况下,应对应急计划进行演练,在其演练后评审或修改应急计划;事故发生后应立即报告有关部门,并重新评价和修改应急计划。f检验检测报告(证书)的出具1)办公室助理负责报告编制,必须依据原始记录按照规定格式编制报告,不得更改原始记录或更改报告内容。对于原始记录内容不齐全的、缺少检测人员及审核人员签字的均不予以出具报告。对原始记录模糊不清的,需核实后在出具报告。2)报告需在2个工作日内编制完成,不得拖延。3)检测报告编制完成后,由办公室助理对报告进行初审。初审合格后,将报告和现场检测原始记录一并送交技术负责人进行二审。4)技术负责人按照报告审核标准,依据检验原始记录,对报告进行二审,重点要审核以下内容:报告项目填写是否齐全,与原始检验记录是否相符,具体数据、结果是否准确,用语是否规范。5)二审通过后,将报告及检测原始记录一并送交报告审批人员(检验机构法人或授权技术负责人)进行三审。6)审核不合格的退回返工;现场记录不符合规定的,也要退回修改,要时进行现场复核,确保准确无误。7)报告审批合格后,履行用印审批手续后,在报告上加盖检验专用章。8)对加盖公章的报告进行最终检查,主要检查检验人员、审核人员、审批人员是否签字,是否有笔误、缺页、未加盖专用章等内容。检查无误的,准备发放给用户和存档;检查发现问题,要返回修改。9)通知用户领取报告,并向用户说明领取要求。逾期未领取报告的,向检测人员或检测主管反馈,由检测人员或检测主管催促用户领取。10)用户派人按照要求办理相关手续,提交回执资料,并在检验报告发放记录表上签字后,领取报告。11)报告发放后,对检验报告、检验原始记录、整改通知单、整改结果回执单、及其他相关资料等纸质材料,进行整理并存档保存。在对纸质材料进行存档保存的同时,要对相关材料的电子版用专用存储器备份保存。纸质及电子的档案保存时间按照相关规程规定执行。12)质量部设立专门的档案室,配备档案存放的相关设备设施,建立检验报告及相关材料存档、登记、查阅、复制、到期销毁等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做好检验报告档案材料管理工作,防止档案材料损坏、丢失、更改和不恰当处理。7.引用的相关/支持性文件1)安装单位资质证书,安全生产许可证,安装人员名单及操作上岗证,生产厂家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监督检验合格证书,出厂合格证等证件资料。2)使用说明书,安装方案(含附着方案),起重机基础地耐力报告,基础隐蔽工程检验单,基础砼试压报告,基础检验报告,地脚螺栓合格证,吊篮安装前检查表,安装自检记录,液压油更换记录,安装合同等技术资料。8.涉及的技术记录《吊篮安装质量检测原始记录》二、仪器设备操作规程1.目的为了在检测和测量时正确使用检测仪器,使测量产品数据准确,已确保数据的真实有效。2.适用范围适用于对产品的测量和检测及试验的仪器,仪表,量具等3.操作要求a检验仪器设备的准备1)设备使用人员应在设备使用前对其检查,可行时应进行自校,检查/自校应予适当的记录,确认其符合要求(包括特定环境要求)后,方可使用。发现问题应按《不符合检验工作控制程序》要求进行处置。2)凡检验设备附有调整装置,必须复零检验的,则应复零后方可检验,同时在检验过程中注意其漂移,及时复零。有铅封的,则任何人不得擅自拆封,如发现铅封变动则回报给技术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应及时组织有关人员对设备故障进行分析,做修复安排,同时检查判定因设备发生故障而导致出现检验工作的缺陷或偏离规定极限,对先前的检验结果是否有影响。并执行《不符合检验工作控制程序》,必要时扣发/追回检验报告。3)能调整或修理的,由检验科提出方案,报技术负责人批准后实施。由设备安全管理员组织或安排修理,如检验设备能修复,则安排重新校准/检定后投入使用;如不能修复,则经技术负责人核实后,报经理批准后报废。b环境条件的准备1)检验工作温度:-20℃—+40℃;2)风速:不超过8.3m/s。3)雷雨、雨雪天、大雾等恶劣天气应停止检验。4)检验人员应熟悉检验环境要求,正确使用检验环境仪器、设备,并要记录检验过程中的环境条件。5)检验人员应在检验前检查环境条件是否符合要求,当环境条件达到规定要求后方能操作仪器设备,并作记录(在原始记录中);当环境条件不符合要求时,应停止检验,重新择日选择合适的环境进行检验。6)当环境条件临近临界值时,检验人员应在检验过程中监控环境条件,检验结束后应复查环境条件。7)检验结束后如发现检验环境条件超出要求,应向检验科负责人、技术、质量负责人报告,检验科负责人或技术、质量负责人会同有关人员评审检验结果,
本文标题:吊篮作业指导书2016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0019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