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小学数学六年级《图形与变换》教案附教学流程图
《图形与变换》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思想以前课堂教学太过于重视结论,轻视过程。为了应付考试,为了知识点应用达到所谓的“熟能生巧”,教学中不惜花大量的时间采用题海战术来进行强化。在教学中往往采用“掐头去尾烧中段”的方法,到头来把学生强化成只会套用公式的解题工具。新课程倡导:强调过程,强调学生探索知识的经历和获得知识的体验,不能再让教学脱离学生的内心感受,必须让学生追求过程的体验。基于以上认识,在教学设计中我考虑的不是简单地复习学过的内容,而是创设玩游戏的教学情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通过图形与变换的整理与复习,使学生巩固和加深理解小学阶段所学“空间与图形”的知识,进一步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发展空间观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从发现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它们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它们并不是高不可攀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发挥,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他们的创新能力,这正是新课程倡导的教学理念。在玩中学习,渗透审美教育,让学生很好地把美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教学中帮助学生掌握图形变换的常用方法,加深学生对图形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图形的理解,进一步让学生感受美,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媒体设计思路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作过两个闻名的心理实验:“一个是关于人类获取信息的来源,就是人类获取信息到底主要通过哪些途径。他通过大量的实验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这两个加起来就有94%。还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多媒体技术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见,还能用手操作。这样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获取的信息量,比单一地听老师讲课强得多,信息和知识是密切相关的,获取大量的信息就可以把握大量的知识”,因此采用多媒体教学已成为教师的重要教学手段。在的本课教学中,重点是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平移、旋转、轴对称这三种常用的图形变换的方法,而图形的变换应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是常态教学所不能实现的,因此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形象、直观的特点,动态演示了图形的变换过程,突破了教学中难点。在课初始,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演示了俄罗斯方块的游戏,诱发学生的求知欲,便于学生对图形变换方法的回忆,形象直观。然后利用课件出示了四幅游戏截图,解答四个问题,展示台展示或用多媒体课件动画演示平移旋转的过程,使学生学得有趣,学得轻松,让学生直观的获取知识,给学生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随后复习了小学阶段学习过的轴对称图形及对称轴,课件展示,一目了然,便于学生记忆,最后,“小小设计师”活动的设计及图片的欣赏环节通过展台的展示和多媒体课件的动画演示使学生真实地感受到了几何图形蕴藏的美,产生创造美的欲望,从而培养学生对数学这一学科的兴趣情感。教材分析“图形与变换”主要包括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等内容。最早在二年级的课本上就出现过简单的题型。三、四年级时完整学习了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等常用图形变换方法。六年级上册中系统运用了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等方法学习“图形的变换”、图案设计和欣赏。本册书是对以上几册书这部分内容的复习和梳理。这一部分连贯内容是小学阶段“空间与图形”知识的一部分。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对以前学习的几册数学书“图形与变换”的知识的多次认识、学习、理解和巩固,建立了“空间与图形”的观念基础,能够解答简单的图形变换,一般都是由一个简单的基本图形通过平移或旋转得到,并能利用基本图形绘制简单的图案,因此即使知识复杂化一点,难度大一点,学生在本册书系统复习中也会学的得心应手。六年级下册后半部分都是对以前所学知识的复习应用,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听讲注意力不集中,个别学生总是停留在原来所掌握的知识水平上,没有提高。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平移、旋转与轴对称;能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画出轴对称图形,能将简单图形平移或旋转。灵活运用这些常用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2、过程与方法:整理已学过的平面图形的轴对称性,加深对这些图形的认识;进一步让学生体验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掌握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判断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一步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精神,在观察、操作、想象、设计图案等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教学重点进一步掌握图形变换的常用方法:平移、旋转和轴对称。教学难点综合运用对称、平移、旋转等特征进行图形的变换,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具多媒体课件、平行四边形卡片。学具每人准备学具图A一个,作业纸、方格纸。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意图利用游戏引入情境,回顾图形的常用变换方法谈话导入:同学们玩过俄罗斯方块的游戏吗?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用数学的眼光分析一下,在这个游戏中,你能找到我们以前曾经学习过的有关“图形变换”方面的知识吗?(课件演示)生回答师板书:平移、旋转、轴对称师:平移、旋转和轴对称都是我们以前学习过的图形变换的方法。那么,谁能说说我们在描述这几种图形变换时,分别要注意些什么呢?生汇报,师板书:平移要注意:方向和距离旋转要注意:旋转的中心、方向和角度轴对称图形:沿对称轴对折两侧能够完全重合师:事实上,从一种图形变换到另一种图形,可能会有很多种方法,并不是唯一的。创设玩游戏的教学情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本课要复习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俄罗斯方块游戏的演示,便于学生对图形变换方法的回忆,形象直观,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利用实例,具体研究交流图形的变换师:下面我们就结合这四幅游戏截图,重点来研究以下几个问题。(课件出示:课本78页回顾与交流第1题问题内容截图)1、指名读题。2、师:打开数学书78页,请同学们先独立观察思考,然后可以用学具图A验证你的想象,并将结论写在作业纸上。有余力的同学还可以想一想有没有其他的变换方法。3、生活动。4、学生汇报交流:(1)图A是轴对称图形。(课件出示:图形A的对称轴)(2)向下平移3格。(课件动画演示)(3)汇报交流:展台展示学生的不同方法。师课件动画演示一种方法:图1中的A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做A的轴对称图形,向下平移两格得到图三。小结:看来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用许多不同的方法,当有多种方法时,我们可以采用最简单的方法进行图形的变换。(4)师:图1变换得到图4也有多种方法,如果选用图A左上角的点为中心点,应该怎样变换呢?学生先想象后汇报(课件动画演示)5、师:在刚才的图形中,我们发现了一个轴对称图形,事实上,在我们小学阶段中,学习了很多种轴对称图形,谁能说一说有哪些?分别说一说它们的对称轴各有几条?(课件演示)强调:圆的对称轴有无数条。师:除了这些图形外,还学过什么平面图形?(生:平行四边形)质疑: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吗?用平行四边形折一折,验证结论。小结:同学们可以在课下将这些知识利用表格的形式系统的整理一下,这样便于以后复习。独立让学生解答四个问题,使学生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发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运用展示台展示,利用课件动画演示平移旋转的过程,使学生学得有趣,学得轻松,让学生直观的获取知识。同时给学生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这是常态教学所不能达到的。通过动手折一折验证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鼓励学生要勇于追求真理。巩固深化知识,拓展应用1、课件出示课本78页“巩固与应用”第1题。师:老师在生活中找到了几张漂亮的图片,请你们判断一下哪些是轴对称图形?生:蝴蝶和老虎图片是轴对称图形。师:你能找出它们的对称轴在哪里吗?生汇报教师课件演示2、开展“小小设计师”活动。第一关:画一画。将小旗向上平移12格得到图B,再绕小旗底部端点顺时针旋转90°得到图C。师巡视指导学生在书本上完成,展示台展示。全班欣赏交流。第二关:我们的好朋友笑笑非常喜欢看《小英雄雨来》,于是根据雨来的话刻了一枚印章。你知道哪一个是他的印章印出来的吗?(课件展示)第三关:选择你喜欢的一个或多个基本图形运用平移、旋转或轴对称的方法绘制一幅美丽的图案。(展示台展示,全班欣赏交流)体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身边现象的能力。通过“小小设计师”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加深学生对图形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图形的理解。展台的运用给大家建立了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激发学生创造性的学习,发展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运用知识的综合能力。图片欣赏师: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由基本图形通过平移、旋转、轴对称等方式绘成的美丽图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好吗?(课件演示)小结:这些图案给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那就让我们用数学的眼光观察身边的现象,感受生活中的美吧!图片的欣赏使学生真实地感受到几何图形蕴藏的美,充分刺激学生的感官,使学生产生创造美的欲望,从而培养学生对数学这一学科的兴趣情感。流程图展示四幅游戏截图图片研究轴对称图形回忆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应该注意什么俄罗斯方块的游戏演示判断平行四边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图片小小设计师活动第一关第二关第三关展示展台、课件交流研究平移现象图1中的A变换得图3演示通过多媒体交流开始图1中的A变换得图4演示回忆学过的轴对称图形判断轴对称图形图片欣赏小结结束
本文标题:小学数学六年级《图形与变换》教案附教学流程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0082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