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提高密肋楼板模壳施工质量
提高密肋梁楼板模壳的施工质量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商业综合体二期QC小组二〇**年八月一工程概况十一七十九八六五四三二十二十三小组简介选题理由小组介绍现状调查目标设定原因分析要因确定对策实施实施效果巩固措施效益分析总结及设想一、工程概况商业综合体项目二期总建筑面积296521.19平米,其中地上面积203451.68平米,地下建筑面积93069.51平米,项目总计7个单体项目。其中地下车库为框架结构地下三层,设计合理使用年限50年,主要功能为车库及设备用房。地下车库-3、-2层顶板设计为密肋梁楼板结构,根据图纸要求和项目的前期策划,密肋梁楼板结构部分采用新型材料塑料模壳作为模板施工。塑料模壳是一种新颖的工具式模板,能够缩短施工时间,节约材料。项目全景展示模壳拆模后效果二、小组简介本QC小组成立于2015年10月,由8名成员组成,小组成员由项目经理、技术人员、质检人员、施工人员组成,施工管理能力强,搭配合理。自小组成立以来围绕企业和项目的方针目标和现场存在的问题,以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经济效益和人的素质为目的,运用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积极开展活动。三、选题理由1、目前施工中地上商场、车库、图书馆、写字楼等大空间多高层建筑,地下商场、地下停车场等大荷载建筑采用密肋楼板的设计结构越来越多。2、本工程采用其施工,我们通过对模壳的施工工艺不断熟悉和改进,为下次同类工程的施工提供和积累经验。3、塑料模壳作为一种新颖的工具式模板,产品本身拥有尺寸设计灵活,施工方便,施工周期短,造价低,污染性低,节能环保等优点,在建筑行业中应用越来越广泛。4、本工程整体施工面积大、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多,公司对本工程极为重视。四、小组介绍小组名称商业综合体项目二期QC小组成立时间20**年10月课题名称提高密肋梁楼板模壳的施工质量类型现场型参加人数8QC教育人均48小时出勤率100%序号姓名行政职务小组分工职称1项目经理组长工程师2技术负责人副组长工程师3技术负责人组员助工4质量负责人组员助工5施工员组员助工6安全员组员助工7资料员组员助工8质检员组员助工活动时间2015年11月5日~2016年8月20日五、现状调查小组对工程质量调查后,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了分类收集整理共检查点数900处,质量问题出现频数为144处,出现频率为16%,进行如下分析:1、缺陷统计表序号项目频数(点)不良率(%)累计频率(%)1密肋梁梁底标高不平整4833%33%2密肋梁不顺直、中线位移4330%63%3模壳支设四边不方正2618%81%4模壳拼缝2014%95%5其他75%100%合计144100%五、现状调查密肋梁梁底标高不平整密肋梁不顺直、中线位移五、现状调查模壳支设不方正模壳拼缝不严五、现状调查33%30%18%14%5%质量问题统计密肋梁梁底标高密肋梁不顺直、中线位移模壳支设四边平正模壳拼缝其他从质量统计饼图中可以看出:密肋梁梁底标高不平整、密肋梁不顺直、中线位移是影响支模质量主要因素,是本次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六、目标设定我小组统计之前本工程的平均合格率为84%,缺陷率为16%,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密肋梁梁底标高不平整、密肋梁不顺直、中线位移占总质量问题的63%,我小组计划将密肋楼板模壳施工的合格率由现在的84%提高到95%。80%82%84%86%88%90%92%94%96%活动前平均值目标值七、原因分析针对密肋梁梁底标高、密肋梁中线位移的质量问题主要原因,我们小组所做的因果分析图如下:交底检查工作不够,发现问题不及时工人技术水平不足,首次采用新工艺不熟悉,新工人多木方规格尺寸有偏差、不顺直工人从两边向中间摆放模壳,使中间肋梁中线位移擅自调整位置模壳,及模壳固定不牢固U型托规格不统一楼层高,风大,拉线定位难度大梁跨度大,U托顶柱标高微调有偏差密肋梁梁底标高、中线位移的质量问题工人质量意识差模壳规格存在偏差电锯、手锯等工具老化冬雨季施工环境恶劣八、要因确定及对策针对因果分析图中的12个末端因素,小组成员逐一进行了确认,要因确认如下表:序号存在问题对策负责人实施地点实施效果1职工技术水平不足,首次采用新工艺不熟悉,新工人较多技术人员认真熟悉该项新工艺,并组织其他管理人员及班组学习,老工人带新工人示范施工王昌俭施工现场技术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2交底检查工作不够,发现问题不及时及时进行现场跟踪检查,明确责任制,实行“三检”制度郑永权王新环施工现场实现现场动态管理,现场问题得到及时解决3工人从两边向中间摆放模壳,擅自调整模壳位置加强交底和现场检查,按要求从中间向两边摆放,按图施工耿国帅施工现场消除了工艺上工人误操作产生的质量问题4木方规格尺寸、模壳规格不准及U型托规格不统一加强进场材料质量检查,不合格的坚决退场不准使用。施工时使用钢管代替木方戴鹏施工现场避免了因材料问题产生的质量问题5梁跨度大U托顶柱标高微调有偏差增加水平标高点的设置,计算每个顶柱标高的调节点,降低偏差王新环施工现场有效解决了标高偏差问题九、对策实施实施一:多方面学习总结新工艺,做好施工前培训、现场施工时传帮带1、要善于接受新事物、新工艺,从借鉴以往工程案例、模壳厂家提供的资料、老工人的描述等各个方面熟悉新工艺的施工过程,总结整套的施工方法、制度,为提升施工质量、经验推广做全面的准备。2、总结后对管理人员、班组长做全面的培训,同时发挥有经验的老工人的模范带头作用,从现场实际中让新班组、新工人真实感受到模壳新工艺的施工操作方法。九、对策实施模壳新工艺的交流、培训施工现场传、帮、带九、对策实施实施二:制定严格的技术交底制度,落实“三检”制度。1、加强施工方案和技术交底的编制,做到方案、交底、现场相统一。要求肋梁和板的标高从U托开始就严格拉线找平。2、实行自检/互检/专检制,将巡查及督察进行在日常施工中,制定相关施工区域责任人,改掉检查松懈的不良习惯。同时在交底培训中加强对施工工人的质量意识教育,为提升施工质量奠定扎实的基础。施工方案交底讨论会施工前施工要点现场交底U托拉线调平现场检查,加强过程管控九、对策实施实施三:改变施工方法,使用钢管代替木方作为主龙骨,在模壳拼缝处使用地板革。1、为了有效避免木方尺寸偏差、失水后变形,使用钢管代替木方做为模壳支撑龙骨,仅在模壳拼缝和柱帽处使用木方。2、根据模壳拼缝的大小裁剪相应尺寸的废板条和挤塑板使模壳拼缝严密,同时在上部铺设地板革,防止拼缝处漏浆。主次龙骨均采用钢管,仅在模壳拼缝处使用木方模壳间拼缝拼缝上部铺设地板革有效防止漏浆十、实施效果通过本次QC小组活动,对现场同样抽取900个点,其中合格点862个,没有出现严重不合格,合格点率为95.8%,达到了原定95%的活动目标。密肋楼板模壳施工质量柱状图84%活动前95%目标95.8%活动后十、实施效果密肋梁梁底标高一致密肋梁梁顺直、无位移十、实施效果模壳支设方正模壳拼缝严密十一、巩固措施1、不断提高质量意识和技术水平,推广、利用好本次QC成果,增加技术储备。2、总结和完善模壳施工工艺,纳入标准、编制成企业工法,纳入标准化管理。3、坚持QC活动,严把质量关,完善小组各项质量管理制度,解决好遗留问题,使工程质量再上新台阶。十二、效益分析1、经济效益:经统计应用该技术施工,减轻了结构自重,可节约钢材和砼30%左右,降低造价30%,减小梁高20%~25%,节约材料费、人工费、机械费的效果显著,为公司效益提升起到了客观作用。2、社会效益密肋楼板模壳施工技术的应用,在活动中我们总结改进了施工工艺,对今后的类似工程施工有借鉴作用,同时确保了工程施工质量,达到了既定目标,为工程创建优质工程奠定了坚实基础,给公司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通过本次QC活动,小组成员的质量意识和创优意识得到了进一步提高,接受、学习新工艺的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增强,提升了小组继续攻关的信心。QC小组成员从五个方面进行自我评价,详见小组自我评价表及雷达图。3、小组评价小组自我评分表项目学习能力接受能力质量意识创优意识QC知识水平团队精神顾客满意程度自我评价活动前2322243活动后45444553、小组评价2322245444012345学习能力接受能力质量意识创优意识QC知识水平图表标题活动前活动后十三、总结及设想整个密肋楼板模壳施工过程中,QC小组对新工艺的所有工序从借鉴以往工程案例、模壳厂家提供的资料、老工人的描述等各个方面进行系统的研究和学习,有效的指导了现场施工。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难点和问题对照图纸和相应的的技术规范制定切实可行的处理措施,特别是对模壳支设的各施工工序要点控制上,我们掌握了一系列的系统的施工和检查方法,从架体搭设,到材料的选择,到模壳的放置,每一道工序我们都清楚的知道其施工工艺的控制要点和难点,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下步QC活动在继续改进施工工艺的同时,要着重在管理上下功夫,从而提高工程质量,为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创造良好的质量信誉、经济效益、社会信誉。
本文标题:提高密肋楼板模壳施工质量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013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