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纺织服装 > 西洋服装史课件远古服饰
西洋服饰史一、授课时间:10年4月9日10日二、授课课题:远古服饰三、教学目的要求:通过学习,掌握远古服饰的风格特点。四、教学重点难点:古埃及服饰、古希腊服饰、古罗马服饰。五、课型、教学方法:理论讲授。六、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七、教学过程:远古服饰西洋服装史的古代时期一般指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400年。古代服装是指此时的古埃及、古西亚、古希腊、古罗马等服饰。古代服饰的形成受地理环境和气候影响,不同的自然环境产生了不同的服装造型、不同的用料和不同的审美意识。北非和南欧产生了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人宽松垂挂、多裸露的卷衣;而以农牧业为主的古西亚人和波斯人产生了穗饰,古埃及服饰(前3200~前525)和裤子等.位于非洲东北部的埃及,曾以创造金字塔奇迹而著称于世,纵贯全境的尼罗河,孕育了埃及的远古文明。距今五千多年,在民族社会解体的是裸体的。过程中,形成了上、下两个埃及王国。公元前三千年,上埃及征服了下埃及,自此建立了统一的埃及王朝,形成奴隶制的国家,历经了31个王朝。“罗印·克罗斯”缠腰布:是用一块白色亚麻缠裹在腰上,其形式、种类较多。卡拉西斯:一种柔软的贯头衣。【男女卡拉西斯】【卡拉西斯】“多莱帕里”卷衣:类似袈裟一样缠卷披挂在身上,有许多悬垂衣褶。戴王冠和假须的法老丘尼克:是一种从胸到脚踝的筒形紧身衣,古埃及的妇女们一般都穿它,是古埃及妇女的正式服装。【穿丘尼克的女子】卡拉西斯:古埃及的女性也同男性一样,在举行宗教仪式时,把这种衣服当作礼服穿用,而在穿法上与男子略有区别。【男女卡拉西斯】【卡拉西斯】多菜帕里多菜帕里:这种卷衣不仅男子穿用,也是女装中很有特色的品种。女用的多菜帕里是一块长方形的布,有大小之分,大的长边是短边的3倍,小的长边是短边的1.5倍。短边长度为腋下到脚踝的距离。外披多菜帕里卷衣内穿卡拉西斯的王妃假发:埃及人自古就留短发,进入王朝时期,男女都时兴戴假发,它以染成蓝色的羊毛做成,男子假发较短,女用假发一般长至胸部。假须:男子还有戴假胡须的习惯,假须约长2英寸,一般用细绳挂在耳朵上,这是权力的象征。王冠:上埃及的法老戴白色高冠,下埃及的法老戴红色低冠,上下埃及统一后,法老戴红白两层王冠。王冠上的鹰和蛇分别是上下埃及法老王权的象征。王后戴秃鹰冠,据说能保佑战场上的法老。双重冠【上下埃及国王的王冠】化妆首饰:化妆术在古埃及很发达,他们用孔雀石制做的青绿色涂眼影、画眼线,把眼角描画得很长,眉也画得很重。并用散沫花做成红色的腮红、口红和染手指甲。金项链【第18王朝的鹰胸饰】鞋:鞋是古埃及人最贵重的服饰品,用纸莎草、芦苇、棕榈和皮革等做成的“桑达尔”凉鞋,是身份高贵的人的专用品【王妃的金质凉鞋和扣环手镯】亚麻纤维:古埃及人很早就开始利用亚麻秆剥下的纤维,织出的亚麻布成为主要的衣用材料,从轻薄透明的织物可见其纺织技术高超。纸莎草、莲花:服装面料上的装饰.染色:本色(白色)因亚麻染色较难,故以白色为主,也配以蓝、黄、绿、红等小面积颜色使用。由于生产力的局限,衣服仍属贵重物品,也成了身份、地位的象征。罗印·克罗斯:用叫做卡吾那凯斯的面料缠裹在腰部,但由于特殊制作的羊毛面料与古埃及完全不同,所以这种服装表现出一种完全异质的美发型和饰物:男子把头发和胡须剃得干干净净,只留漂亮的唇上须,也有留长须的。女子发型种类很多,也有使用假的的。佩带金项链、金手锡和镶嵌着玻璃、红玉等宝石的半圆形的耳环等服饰品。精美的金属工艺技巧令人惊叹。【金头盔】卷衣:其缠裹方法如图,女子的卷衣常把双肩双臂都覆盖着。【女子卷衣】服色装饰:巴比伦王朝较注重衣服用色,常用色有红。绿、青、紫,还用红、金、灰、白色的流苏做装饰,并产生可以织出花纹的工艺技术以及刺绣,巴比伦的服饰物与苏美尔基本相同,没何鞋履。丘尼克贴身长衣+卡夫坦型外衣:丘尼克+乓乔型贯头衣:丘尼克+披肩:女子卷衣:缠裹方法如图所示,卷衣的长是宽的1.5倍的长方形布,左右两个短边上抽出流苏,缠裹起来后,这些流苏被配置在适当的位置上。面纱:亚述女子的社会地位低下,成了男子的奴隶。妇女不得让外人看见自己的颜面,在头上用一块薄布遮脸,此风俗至今仍保留在伊斯兰教的国家中。皇后的首饰和冠饰坎迪斯:(丝绸制作)将一块半径相当于上身长的圆形布料在圆心开洞,套在头上,腋下部位稍作缝合收紧,视觉上造成袖子和衣身的分离,下身用一长方形布料围绕,上下衣间形成很多褶裥,边缘有装饰。宽松的坎迪斯穿坎迪斯的国王裤子:波斯人首先缝制了与现代裤子式样相似的裤子,有紧身的、灯笼的。上衣:同时,波斯人还缝制了第一件有长袖的外衣,紧身窄袖。女装:紧身长袖上衣,喇叭裤。面料:波斯的织物多织有几何纹样或玫瑰花形连接纹样,色彩鲜艳,黄、土黄、茶、蓝、紫色很受人们喜爱;但紫色染料非常昂贵,因而自古以来紫色都是高贵的象征【鞋】【羽毛扇】【软帽护颈围巾-无沿帽】古希腊、古罗马服饰(公元前1600-前100)古希腊是位于巴尔干半岛南部、爱琴诸岛及小亚细亚西岸一带奴隶制城邦的总称。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1200年的爱琴文明属于希腊历史的黎明期。公元前5世纪中叶到公元前4世纪中叶,希腊经济、政治、文化高度发展,达到鼎盛期。此后进入希腊化时代,于公元前146年希腊并入罗马版图。(公元前1600-前100)面料:衣料为一块长方形的白色织物。用料为长边等于伸平两臂后两肘之间距离的2倍,约6英尺(183cm),短边等于从脖口到脚踝的长度再加上脖口到腰际线的长度。特征:没有袖子,造型单纯、粗扩。在布的边缘还织着色线装饰,毛织物的厚重很适合表现这种是垂褶饰的服装造型。后来,右侧敞开部分也有自腰际线以下缝合的。公元前6世纪之前,古希腊人多穿这种样式的衣服。着装方法:面料:是一块长方形的布。其长边等于两手平伸时两手腕之间距离的2倍,短边等于脖子到脚踝的距离再加上系腰带时向上提的布的用量。着装方法这是古希腊男女都穿的一种披风。一般把希顿作为内衣,把希玛纯作为外衣来理解,因为它披在希顿的外面。希玛纯没有固定的造型,从用途上可分为有里子的外出用的和没里子的平常用的两种,布料宽约等于身上,长是宽的3倍。其材料应季节分别选用毛织物或麻织物,颜色一般多为白色,也有茶色和黑色,还有的装饰着条饰或刺绣着花纹,或用名贵的紫色染料染成的紫色或朴素的红色,遇到不幸时多使用淡墨色。希玛纯从着装状态可分为:A.几乎把全身都包裹起来;B.包裹多半个身体,在一个肩上固定;C.包裹上半身一个肩;D.包裹双肩后垂下来。(1)希马顿国王(2)祭司(3)多利安式希顿比希玛纯小的斗篷,为1m见方的矩形或椭圆形毛织物,多用红、土红等暗色,披在身上,用别针固定在一侧肩上或胸前。帽子:旅行者、传令便和狩猎者戴的宽檐毡帽、圆椎型的毡帽和球型便帽。女子发型:女性很少出入公共场所,几乎没有戴帽子的习惯,所以对发型的变化格外关心。贵夫人们经常洗发、烫发,把头发染成金黄色,扎成各种各样的发型,用缎带、串珠、花环、发簪、发网及宝石和贵金属等把发型装饰得十分华丽。男子发型:男子最初也蓄长发,但到公元前4世纪前后,男子则流行留短发,剃胡须。鞋子:木底或皮革底的凉鞋,还有用皮子条编成或皮革透雕的凉鞋,一般平底。化妆:古希腊女子无论老幼都化妆.古罗马的文化,大体上承袭了发达的古希腊文化,同时也融汇了古代东方文化,而渥大维统治时期被称为罗马文化的“黄金时代”,辉煌的罗马文化对后世的西方文化有很大影响。而罗马人虽然在武力上征服了希腊,但在文化方面却拜倒在希腊人的脚下,在服装上几乎没有什么创新,基本形态是贯头形的内衣和宽敞的缠裹式外衣的组合。但与希腊不同的是,罗马是贵族专制的共和国,是古代最有秩序的阶级社会,因而罗马服饰作为表示服用者身份的标志和象征发挥着重要作用。(公元前500-前400)古罗马男子服装的代表是------托加这不仅是世界上最大的衣服,同时也是古罗马人的身份证。因为只有那些持有罗马市民权的人才可穿用,是区别服用者所属及其社会地位的象征物。托加托加托加的演变A.先把这个等于3个多身长的椭圆形布以长轴为中心对折B.把直线的一边作为内侧,把全长的1/3留在前面,其余的2/3经左肩披回身后C.把身后的布松松地从右腋下穿过,回笼到前面来D.再把布搭在左肩上,便剩余部分垂在后边E.把最初从左肩垂在前面的布在胸前提出来一些,适当地形成松坦舒适的衣褶。丘尼卡:像宽大的睡袍一样的袋状贯头衣。拉塞鲁那:一种很实用的防寒毛织物斗篷,市民、士兵以及各阶层都使用。【斗篷-莱塞那】佩奴拉:防寒、防雨或旅行时男女都穿用的贯头衣。军服:古代罗马人以善战而闻名,对军队服装的设计很重视。【兵士铠甲结构图】将军铠甲公元前4世纪,罗马女子服装在希腊文化的影响下,出现了模仿雅典女人的爱奥尼亚式希顿的“斯托拉”和模仿希玛纯外衣的“帕拉”。1)斯托拉:是用比丘尼卡宽得多的面料做成,在肩臂处用安全别针固定,通常穿在丘尼卡的外面,腰里系一条带子,有时在乳下和低腰处各系一条带子。斯托拉与长披2)帕拉:是一块长方形的毛织物或麻织物,缠绕在丘尼卡或斯托拉外面,缠裹方法与希玛纯相似。色彩有紫、红、蓝、黄、绿等,帕拉还可打开包头兼用作面纱。3)“比基尼泳装”鼻祖【比基尼的女运动者】乳罩鼻祖——斯托罗菲吾姆女用三角裤的鼻祖——帕纽古罗马人对美的关心与希腊人一样,比起衣服的外在美,更注重人体本身的魅力。因而在发型、化妆术和各种服饰品的开发上很下功夫。公元前2世纪,罗马出现了理发店,上流阶级有专职美容的奴隶。发型:男子发型主要是烫成卷的短发(除一些哲学家外),男子一般不留胡须。典型女子发型前面和后面.鞋:罗马人的鞋也是从希腊派生出来的,但意义与希腊不同。化妆:罗马人很注重化妆,开发了很多化妆品(男女都用),现代化妆品中的润肤剂、洗面奶、增白剂等,在古罗马均被开发和研究。公共浴池:到公共浴池淋浴成为罗马贵族的不可缺少的社交方式,最出名的是“三温浴池”里面设备齐全,豪华,但一些贵族却喜欢穿着漂亮的服饰,牵着大批奴仆,在这里炫耀他们的富有。【金质手镯】中世纪服饰在世界史上,通常把5世纪到15世纪称为中世纪。中世纪的服饰史从地域上分为东欧和西欧,从时间上西欧又分为“文化黑暗期”(5世纪~10世纪)、“罗马式时期”(11世纪~12世纪)和“哥特式时期”(13世纪~15世纪)三个历史阶段。自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后,西罗马帝国因北方日耳曼人的入侵于公元476年灭亡,而以拜占庭为首都的东罗马帝国却非常繁荣昌盛,在中世纪一千余年间创造了独特的文化。这种集古罗马文化、古代东方文化和新兴的基督教文化于一体的拜占庭文化,对同期及后世的西欧文明影响很大。拜占庭服饰拜占庭帝国以6世纪查士丁尼(公元527年~565年在位)统治时期为鼎盛期,独特的拜占庭文化通过来朝拜进贡的西欧贵族带回西欧,影响着西欧文明的进程。拜占庭文化是希腊、罗马的古典理念,东方的神秘主义和新兴基督教文化这三种完全异质文化的混合物。拜占庭初期的服装,基本上沿用罗马帝国末期的样式。随着基督教文化的展开和普及,服装外形变得呆板、僵硬,把表现的重点转移到衣料的质地、色彩和装饰纹样的变化上,使人感到否定人的存在这样一种抽象的、绝对的宗教性。主要服装有从罗马帝国未期与基督教一起出现和普及的“达尔玛提卡”;取代托加和帕拉的外衣“帕鲁达门托姆”、“帕留姆”、“罗鲁姆”,受东方文化影响的丘尼卡。达尔玛提卡:把布料裁成十字形中间挖领口,在袖下和体侧缝合的宽松的贯头衣,从肩到下摆装饰着两条红紫色的条饰—克拉比,这是带宗教色彩的装饰。达尔玛提卡女装帕留姆帕留姆:6世纪以后,女用的帕拉逐渐变窄,称为“帕留姆”,与达尔玛提卡一起作为外出服使用。【皇后服饰】帕鲁达门托姆:是一种方形的大斗篷,穿法是被在左肩,在右肩用安全别针固定,为表示权贵,在胸前缝一块四方形的装饰布,这块类似我国清代“补子”的拜占庭帝国特有的装饰物叫做“塔布里昂”,上面刺绣着金色纹样。丘尼卡和霍兹丘尼克——由古罗马的丘尼卡演变而里来,作为
本文标题:西洋服装史课件远古服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0201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