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让课堂评价促进课堂有效教学-最新教育资料
让课堂评价促进课堂有效教学随着新课程改革在实施中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在新课改的指导思想下积极进行教学探索。《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应将评价贯穿数学学习的全过程,既要发挥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更要突出评价的激励与发展功能。”通过评价让学生看到自己前进的足迹,进而享受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的信心和力量;通过评价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明确努力的方向,形成对自己的鞭策;通过评价融洽师生关系,加强师生的沟通和理解,进行心与心的撞击。维纳说过:“一个有效的行为必须通过某种反馈过程来取得信息,从而了解目的是否已经达到。”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对学生进行“评价”,从而把握学生的课堂学习状况,调控教学活动,激发学生思维,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了这些认识笔者在后来的授课中也做了一些尝试,现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进行课堂评价使其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案例1《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的三次尝试。第一次尝试:教师:将坡面抽象成直线,这些直线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学生1:倾斜的角度不同。教师:用哪个角表示倾斜的角度?学生1:找到了如图1中所示的角表示倾斜角度。教师:好的,请坐。你们认为他找的角好吗?若不好,不好在哪里?有更好的建议吗?图1学生2:有缺陷。教师:好的,那你的意见是什么?学生2:(如图2)都在右边这一侧教师:有道理吗?图2学生3:如果两边的话,同一个角度会对应于两条不同的直线。教师:非常好!教师:大家是不是都公认的?(停顿)我们把这些角称为直线的倾斜角,水平线的作用是参照作用,平面内有现成的参照系——直角坐标系。(如图3)图3教师:你能给直线的倾斜角下个定义吗?学生4:x轴逆时针旋转到直线位置所成的角。教师:正确吗?学生5:x轴正方向逆时针旋转到直线位置,0°~180°内所成角。教师:好!旋转可以转好几圈,我们所要的是0°~180°内的角。我也给个定义吧:x轴的正向与直线l向上方向之间所成的角α叫做直线l的倾斜角。教师:我给的定义完整吗?学生:沉默片刻学生6:直线与x轴要相交,教师:不错!我们将其补充完整:当直线l与x轴相交时,x轴的正向与直线l向上方向之间所成的角α叫做直线l的倾斜角。规定直线l与x轴平行或重合时,倾斜角为00。教师:除了用这个角刻画直线的倾斜程度外,还有没有别的方法刻画直线的倾斜程度?学生7:用三角函数教师:好!那用三角函数中的哪个好?学生8:用正弦不好,正弦值对应的角有两个。教师:好的,0°~180°正弦值与角不是一一对应的,所以他认为不好。学生9:正切不好,90°正切没有。教师:正切值与角能不能够成一一对应?学生9:没关系的,正切值不存在对应的就是90°,能的。学生10:正切比余弦计算要方便,余弦要求斜边长。教师:我们将α的正切称为直线的斜率。……一、评价要准确,语言不单调,能有效激发学生思维这堂课内容简单,两个概念一个公式,笔者初衷是想通过简单的概念课让学生体会数学是自然的,数学是有用的,而且这是学生初次接触解析几何,在课堂中充分体现数形结合这一基本思想。而笔者上了感觉课堂冗长,时间还不够用。究其原因一:问题设置的不够明确,如“我给的定义完整吗?”因而学生的学习任务也就不明确,若改为“这个定义是否包括平面内所有直线?”这更能激发学生思维,原因二:笔者对学生的回答没有很好地评价、引导,学生回答不到点子上,也花了很多时间,如斜率的引入“除了用这个角刻画直线的倾斜程度外,还有没有别的方法刻画直线的倾斜程度?”而且评价的语言和标准太单一,基本以“好”“不错”来评价,语言的单调、重复、低效,不能对学生思维产生足够的影响。评价的方式少:在找倾斜角时,有生生的评价,但整堂课以师评生为主。评价的内容也缺乏,主要是知识内容的评价,课堂气氛不好,思维不活跃,整节课只觉得老师是主角,学生在被动地接受,这些都直接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所以学习的效果也不佳。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这从一个侧面充分说明教师的课堂评价的重要性。课堂评价不应只是简单的判断学生的是与否,而应适时、适当、适量地为学生评价,在评价中为学生把关定向、释疑解难,引领学生走出迷茫,促进学生更深入的思考。因此笔者做了第二次尝试。第二次尝试:教师:如图将坡面抽象成直线,这些直线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学生:倾斜的程度不同。教师:从“形”的角度你认为用哪个角表示倾斜程度比较好?学生1:作一条水平线教师:嗯!这迈出的第一步就不容易,先找个参照系,平面图形有现成的参照系——直角坐标系,我们就选它吧。学生1:直线与x轴所成的角教师追问:(线线所成角学生还没学到)直线c与x轴所成的角你指的是哪个?学生1:钝角教师:嗯,他对图形的直观感觉很不错吧?其他同学还有别的想法吗?学生:没答(片刻)教师:(直线c)我选这边的这个锐角刻画不好吗?同桌之间相互讨论一下。学生:激烈讨论。教师:请同学展示一下讨论的结果。学生2:(选钝角)选取角的方向是同一方向。教师:哦!学生3:同一方向的角好比较大小。教师:她考虑得更深,指出了同一方向的一个优点,还有吗?学生4:(选锐角)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应该选锐角。教师:(没有很好的做出点评)数学课代表还有什么高见吗?学生5:直线c选锐角的话,可能和直线a的角大小是一样的,所以选钝角。教师:真不愧是课代表,见解也很独到吧?(没有将他的结论加以总结,概括出一一对应关系)教师:我们选择钝角来刻画直线c的倾斜程度,称这些角为直线的倾斜角,能给倾斜角下个定义吗?(如图,用几何画板将角生成的过程演示了一下)学生6:一条直线与x轴相交的时候,直线向上的方向与x轴正方向所成的角。教师:很好,描述得很清楚,思维也很严密。教师:这个定义有没有适用于平面内所有的直线?学生齐答:直线与x轴不相交还没有。教师:在定义中补充:规定直线l与x轴平行或重合时,倾斜角为0°。教师:倾斜角的范围?学生:[0°,180°)教师:从“数”的角度,你认为用哪个量刻画直线的倾斜程度比较好?学生7:回答不出。教师:还没考虑好先请坐。学生8:我觉得用正切好,(引入)坡度的计算用的就是正切。教师:好,很有想法,从实际生活中找到了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教师:那三角函数中的正弦与余弦呢?它们三个相比较用哪个好?……二、评价要诚恳,内容要丰富,能从不同角度激发学生思维这节课笔者上完感觉学生思维比上一节要活跃。评价的语言不再只是“好”与“不好”,简单地敷衍评价,评价多以肯定、鼓励为主,但在评价中如:“他对图形的直观感觉很不错吧?”“见解也很独到吧?”用反问语气的评价不如直接用肯定语气,评价要给人感觉诚恳,不能为评价而评价。对于学生回答不出时,笔者说“还没想好,先请坐”也可以改为用肯定、鼓励给以评价,如“看来你是在深思熟虑”,这些对学生来说也是一种激励。教师的评价对学生会产生导向作用,如:问题“我选这边的这个锐角刻画不好吗?”设计这个问题,笔者本意是想让学生来评价老师,指出用这个锐角不好,结果有部分学生考虑用这个锐角到底有什么好,思考的方向和笔者所预想的有所偏差,所以课堂提问还要注意:有效性、针对性、拓展性。评价方式可以有:师对生的评价、生对生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生对师的评价,上述教学中仍以师评为主,再则刚讲到斜率就让学生讲三个三角函数去刻画有什么优缺点,有些为时过早,在斜率公式推导后,有了一些感性认识再提会更有效果,而且在斜率概念产生的过程中,“预设”太强,从某种程度上看,这些会抑制学生的思维,课堂教学还要将“预设”和“生成”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教学中多角度进行评价,对一位学生而言评价的内容不应该只看他有没有掌握知识,更要看他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学习的态度,所用的方法,持之以恒的耐心,甚至是永不言败的勇气。好的评价,教师要善于扮演一个“公正法官”的角色,及时给予精辟恰当的“判决”,从而使学生能对自己的学习效果和能力有一个科学的正确的估计,并进而明确不足,找出努力方向,在评价中激发学生思维,使师生的情感产生共鸣,思维产生碰撞、共振,从而使学生获得学习的兴趣与自信,开始并持续地主动、自愿去追求知识。基于这些想法,笔者做了第三次尝试。第三次尝试:教师:从“形”的角度:你认为用哪个角表示直线的倾斜程度好呢?学生:给出了以钝角来刻画直线c的倾斜程度。教师:好的!想法蛮不错的。不过我选锐角来刻画直线c的倾斜程度,你是赞同我的观点还是赞同×××同学的观点?为什么?学生1:赞同×××同学的,同一个方向表示,能更直观地表示出倾斜程度。教师:(请了一位学生2)你觉得她刚才讲得怎么样?学生2:不错!教师:她说的“同一方向”,指的是坐标系中哪个的方向?学生2:都向上。教师:(学生2)你也赞同×××的观点吗?还有赞同的其他理由吗?学生2:没有了教师:能看出“同一方向”是向上的,已经很不错了!学生3:我也赞同×××同学的,因为用这个角,直线不一样,角也不一样,而用锐角可能会出现一样的角。教师:分析很到位!(用几何画板将直线从0°~180°旋转了一下。)你们是赞同×××同学还是我?学生齐答:×××同学的教师:(会心地一笑)你们的理由也说服了我,我们就把这些角称为直线的倾斜角。教师:那你能给倾斜角下个严格的定义吗?……教师:从形的角度我们用倾斜角刻画倾斜程度,那从“数”的角度:你认为用哪个量刻画直线的倾斜程度好呢?学生4:用sin,cos,tan都可以教师:好的,刻画角的大小可以用三角函数。我们先用正切来刻画倾斜程度,称之为直线的斜率。定义:我们把直线的倾斜角α的正切值叫做这条直线的斜率,常用小写字母k表示,即k=tanα教师:所有直线都有倾斜角?学生5:倾斜角为90°时,斜率不存在,其它斜率都有。教师:嗯,很有先见,回答了老师下面要问的问题“所有直线都有斜率?”学生5:(笑)所有直线都有倾斜角。教师:能描述一下直线的斜率与倾斜角之间的关系吗?学生6:[0°,45°]正切递增、[45°,90°)递减,(90°,180°)递增教师:好的,他发表了他的观点,很勇敢!学生7:[0°,90°)正切递增,(90°,180°)也递增。教师:(请学生7)他们两位的意见,你赞同哪个?依据是什么?学生8:(赞同学生6)根据正切函数的图象就可以。教师:不错,数与形结合问题就解决了。(给出正切函数0°~180°的图象)……三、评价要民主,形式要多元化,能不同层次激发学生思维第三次尝试笔者自己感觉最成功的一次。这堂课上下来很流畅、气氛很和谐,最重要的是整堂课几乎全体学生都处在积极的思维过程中,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角,保证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过程中,笔者尽可能给学生多创造一些“说”的机会,让学生能说,凡学生能说的,都放心地让学生去说,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几会说,总之,努力让全体学生在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上有所提高,从而促进学生更投入地参与数学学习过程中来;尽管学生的回答有时是错误的,笔者也认真的倾听完学生的所有想法,而没有中途打断,这样既是对学生的尊重,也可以提高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在评价形式上,本次尝试有老师对学生的评价,有学生间的评价,也有学生对老师的评价,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其中。传统数学课堂教学,强调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简单的“对”、“错”评价,使得老师成为了课堂的绝对权威,学生对老师的判断不容置疑,从而使学生丧失了对知识的独立判断能力。我们不能忽视学生与学生之间评价的作用,学生之间的评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评判能力,增强教学的活力,而且可以大大改善学习的进程,减轻单纯的教师对学生反馈评价的负担,同时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其中。教学活动的本质是交往,课堂教学,应该是一种多向互动的师生交往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承认学生的差异性,尊重学生的独立性、个体性,与学生建立平等的人际关系,评价民主了,能给学生成功的情感体验,增强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自信心,促进他们以愉悦的、高涨的情绪积极投入到课堂学习活动中;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抛绣球”,将评价的自主权还给学生,既让学生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学会运用口头评价语言,又学会欣赏别人,学会做人。当学生回答错误时,教师可
本文标题:让课堂评价促进课堂有效教学-最新教育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0527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