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二章藏象学习要点1了解藏象学说的形成;2掌握藏象学说的特点及分类;3了解藏象学说的运用;4掌握五脏的生理功能和各脏的系统联系;5掌握六腑的生理功能;•藏:隐藏于体内的内脏。•象:可以从外部察知的现象、征象。•藏象:藏于体内的内脏所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及相通应的自然界事物和现象。•藏象学说:研究人体脏腑器官的形态结构、物质基础和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相互关系,以及与外环境相互联系的理论。藏象与藏象学说脏腑及脏腑分类脏腑:人体内脏的总称。五脏:心、肝、脾、肺、肾六腑:胆、胃、小肠、大肠、三焦、膀胱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脏腑“藏”(脏腑)与脏器的概念区别:•脏器,是一个形态学概念,是指机体内器官的总称。属实体器官,为解剖学概念。•“藏”(脏腑)是中医学特有的概念。“藏”的结构是一个形态和功能统一的结构。且重在功能,本于实体又非实体。中医藏象西医脏器生理病理结合生理病理独立具有解剖印记的功能系统解剖系统与外环境密切相关边界模糊边界清楚宏观、外延微观、深入动态、灵活定态、确定体系性单一性藏象的内涵西医中医神经系统血液及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运动感觉系统心主神明主血脉与小肠相表里在体合脉脾主升清主统血主运化主四肢肌肉肝调畅情志主藏血主疏泄主筋肾藏精生髓主髓为胃之关主骨肺朝百脉与大肠相表里在体合皮脏腑的生理功能及其特点功能形态特点与经脉相络属五脏化藏精气藏神实质器官藏而不泻满而不实有主里属阴六腑传化水谷中空有腔泻而不藏实而不满有主表属阳奇恒之腑贮藏精气中空有腔同五脏(附胆外)无“脏腑藏泻”理论的指导意义病机治疗“腑病多实”“脏病多虚”“六腑宜泻”“五脏宜补”藏象学说的形成•以《内经》的成书为标志•形成基础一、早期的解剖实践二、长期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三、医疗实践经验的总结四、古代哲学思想的渗透藏象学说的基本特点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五脏一体观、形神一体观。系统五脏六腑体华窍志液肝系统肝胆筋爪目怒泪心系统心小肠脉面舌喜汗脾系统脾胃肌肉唇口思涎肺系统肺大肠皮毛鼻忧涕肾系统肾膀胱骨发耳、二阴恐唾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天人一体观系统五脏五味五时五方五气五化五色肝系统肝酸春东风生青心系统心苦夏南火长赤脾系统脾甘长夏中央湿化黄肺系统肺辛秋西燥收白肾系统肾咸冬北寒藏黑藏象学说的基本特点五脏的主要系统联系体、华、窍、液、志•体:形体。广义:泛指具有一定形态结构的机体组织,包括头、躯干和脏腑在内。狭义:筋、脉、肉、皮、骨五体。•华:荣华,光彩。五脏精气表现在体表的五个特定部位,即五华,包括爪、面、唇、毛、发。•窍:孔窍、官窍。七窍——目、舌、口、鼻、耳九窍——目、舌、口、鼻、耳+前阴、后阴•液:体表孔窍分泌的正常液体,特指泪、涕、唾、涎、汗五液。•志:情志,是人对客观外界刺激所表现的情绪反应。主要有喜、怒、思、悲(忧)、恐(惊)五志。第一节五脏一、心“君主之官”、“五脏六腑之大主”五行属火,为阳中之阳,通于夏气,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开窍于舌,在液为汗,在志为喜,与小肠相表里。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血脉,主藏神。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表里㈠心的主要生理1.主血脉:心推动血液运行的功能┌运血:心之阳气推动血液的运行∣┌主血─┤心主血脉─┤└生血:心阳温脾阳,将水谷精微∣化赤为血∣│└主脉─指心阳、心气推动、调控心脏的搏动和脉管的舒缩,使血流通畅。心之功能正常发挥依赖心气、心阳、心血、心阴的充盛心之阳气旺盛,阴血充盈,则见:•面色——面色红润光泽•舌色——舌体红活荣润,其色淡红光泽•胸部感觉——胸部舒适,感觉正常•脉象——节律均匀,和缓有力,一息4~5至阳气充沛、血液充盈、脉道通利心主血脉功能异常可见:面色——淡白无华舌色——淡脉象——细弱无力心胸部感觉——胸闷、心悸怔忡心血虚面色——晦暗舌色——唇舌青紫脉象——结、代、促、涩心胸部感觉——憋闷刺痛心血瘀阻面色——红赤舌色——舌红点刺脉象——数心胸部感觉——烦热心火亢盛胃•(二)胃的生理功能•胃,又称胃脘,分上、中、下三部。上部称上脘,中部称中脘,下部称下脘。•1.胃主受纳腐熟•饮食入口,经过食管,容纳于胃,故称胃为“太仓”、“水谷之海”。经过胃的腐熟,即初步消化,形成食糜,而下传于小肠。2.主藏神神的含义广义之神,是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和总体现。狭义之神,是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情志活动等。心藏神:又称“心主神明”,指心有统帅全身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和主司精神、意识、思维、情志等心理活动的功能。心具有主管生命和精神活动的功能。心主神明功能正常以心血充盈、精气充盛为物质基础人体脏腑组织的各项功能相互协调,生命活动健康有序,身体安泰无恙;精神饱满,意识清晰,思维敏捷,反应灵敏,七情调和,寤寐正常。心藏神功能失调•心血不足,心神失养——精神萎顿,神思衰弱,心悸失眠,多梦健忘,反应迟钝。•血热扰心,神志不宁——神昏,谵语,狂躁,举止失常。•主不明则十二官危——全身各脏腑功能失去协调,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素问·移精变气论》心主血脉和心藏神的关系心主血脉与主神志二者在生理上相互为用,病理上相互影响。例:失血过多,出现精神萎靡甚则神志昏迷精神紧张,血流加速,心跳加快,面红或苍白心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心在窍为舌心在志为喜心在液为汗㈡心的系统联系•心在液为汗:汗为心之液,指心与汗有密切关系。汗由津液所化,血与津液又同源互化,故汗多必伤津,津伤必累及血,因而有“汗为心之液”、“血汗同源”之说。心藏神,故精神性出汗与心有关;心气虚——自汗心阴虚——盗汗心阳暴脱——大汗淋漓汗出过多可损伤心阳二、肺“相傅之官,治节出焉”五行属金,为阳中之少阴,与秋气相通应,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开窍于鼻,在液为涕,在志为悲(忧),与大肠相表里。㈠主要生理功能:1.主宣发肃降2.肺主气司呼吸3.肺朝百脉4.通调水道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表里•肺为“华盖”:肺在人体脏腑中位置最高,覆盖于其他脏腑之上,故称之“华盖”之脏。•肺为娇脏:肺叶娇嫩,不耐寒热,通过鼻窍直接与外界相通,且外合皮毛,与自然环境息息相通,易被外邪侵袭为病,故称之。肺为五脏之天(明·绮石《理虚元鉴》)肺者,脏之长也,为心之盖也。(《素问·痿论》)肺者,五脏六腑之盖也。(《灵枢·九针》)肺为娇脏,怕寒而恶热,故邪气易伤而难治。(《妇人大全良方》)清肃之脏喜润恶燥以降为顺肺主宣发肃降宣发含义——肺气向上向外的运动生理体现排出浊气于体外运布津液及水谷精微至体表宣散卫气达体表输布血液于全身肃降含义——肺气向下向内的运动生理体现吸入清气于体内将津液及水谷精微向下向内布散使血液聚会于肺清肃呼吸道异物肺气的肃降有利于大肠的传导肺气的运动形式•肺失宣发:呼吸不利、胸闷、无汗、鼻塞。•肺失肃降:呼吸短促、咳嗽、咳痰、喘息。肺主宣发与肃降作用之比较─────────────────────────────肺气的宣发作用肺气的肃降作用────────────────────────呼出体内浊气吸进自然界清气─────────────────────────────将脾转输来的津液和部分水谷将脾转输来的津液和部分水谷之精向上向外布散,上至头面之精向下输布到其它脏腑以濡诸窍,外达皮毛肌腠养之─────────────────────────────宣发卫气于体表肌腠,发挥保将脏腑代谢产生的废水下输于卫机体的作用肾,成为尿液生成之源─────────────────────────────肺主气肺主气:指肺具有主管人体呼吸之气和一身之气的功能。含义:指肺吸入清气,排出浊气,吐故纳新,实现体内外的气体交换。机理表现:呼吸调匀,气息平和肺通过鼻窍通于天气肺体清虚,形如蜂巢,是气体交换的场所肺宣发肃降,吸清呼浊肺主呼吸之气病理肺气不宣:呼吸不畅,胸闷哮喘肺气不降:呼吸不畅,咳逆上气先天之精后天之精一身之气心气肺气肝气脾气肾气元气谷气自然界清气宗气肾脾肺生成:在肺的气化作用下,将吸入的自然界清气与脾转输于肺的水谷精气结合而成。部位:上聚于胸中气海,下达丹田,然后布散全身。作用:行于喉咙以促进肺吸清呼浊;灌注于心脉以促进气血运行,从而温养脏腑。宗气含义:指肺有主司一身之气的生成和运行的作用机理表现:一身之气(尤其是宗气)生成充足;气的升降出入运行正常。⑵调节全身气机:肺有节律的呼吸调节全身之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使整体气机活动处于协调平衡状态。肺主一身之气病理:呼吸无力,少气懒言,肢倦乏力等气虚之症⑴气的生成:肺吸入的清气,是人体气的主要来源之一,尤其是宗气的生成。“诸气膹郁,皆属于肺”助心行血(朝百脉)肺朝百脉:全身的血液都通过百脉流经于肺,经肺的吸清呼浊,进行体内外清浊之气的交换,然后再通过肺气宣降作用,将富有清气的血液通过百脉输送到全身的功能。结构上心肺相联,肺“聚会百脉”主管血的清浊交换生成宗气以助心行血机理助心行血病理:肺气不足肺气壅塞心行血不畅,血行瘀滞肺:咳、痰、喘、闷胀心:心悸、憋闷刺痛治疗:对于心血瘀阻的病证,将活血化瘀与益气、补肺、宣肺、祛痰等方法将结合。肺主通调水道(肺主行水)含义:指肺气通过宣发肃降对体内水液的输布、运行和排泄有疏通调节作用,从而维持体内水液代谢平衡的功能。肺为水之上源降津液濡养诸脏腑肃降:向内向下通降浊液下输于肾和膀胱,经气化为尿津气下行,助大肠传导机理:濡润各脏腑器官及皮毛肌腠宣发:向上向外布散呼气排出部分水液外达皮毛排出汗液肃降宣发主水膀胱尿液脾肺肾胃水饮呼吸道体表汗液水气大小肠粪便肺主通调水道作用示意图㈡肺的系统联系肺在体合皮,其华在毛肺在窍为鼻,喉为肺之门户肺在志为悲(忧)肺在液为涕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含义:指肺与皮肤有密切配合关系,其功能盛衰可以从毫毛的色泽上得以体现。•机理:肺输布精气、津液,充养皮肤肺宣发卫气,外达皮肤,护卫肌表。皮肤汗孔宣肺气,助呼吸。•病理:肺气虚——皮毛憔悴枯槁,畏寒、多汗或自汗易外感病邪。外邪袭表——无汗、喘咳等。•治疗:补益肺气宣发肺气功能正常:皮肤致密柔韧,毫毛柔润光泽,抗外邪能力强盛。肺开窍于鼻,喉为肺之门户•含义:鼻与喉相通而下连于肺,鼻为气道最上端,喉属肺系,同是清气、浊气出入的通道,而肺主气司呼吸,故鼻为肺窍,喉为肺之门户。•生理:肺气调和,则鼻窍通利,嗅觉灵敏,声音清晰响亮。•病理:外邪犯肺,则鼻塞、流涕、喷嚏、嗅觉失灵,声音重着。金破不鸣:肺气虚损、肺阴不足可见声音嘶哑或失音,其证属虚,故名。金实不鸣:外邪犯肺,宣降失司可见声音嘶哑或失音,其证属实,故名。肺在志为悲(忧)•肺气在情志方面的生理反应。•生理:肺气调和,则悲忧适度。•病理:肺气不足——易于情绪低落过度悲、忧——易耗伤肺气,症见少气懒言、呼吸气短、体倦乏力、意志消沉等。肺在液为涕•含义:鼻为肺窍,涕为鼻液,乃肺之津液所化,故肺在液为涕。•生理:肺气充盛,肺津充足则涕液润泽鼻窍而不外溢。•病理:外感风寒肺气虚弱外感风热——涕黄稠浊,或有异味燥邪袭肺——鼻干少涕或无涕鼻流清涕三、脾“仓廪之官”、“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五行属土,为阴中之至阴,通于长夏。在体合肉、主四肢,其华在唇,开窍于口,在液为涎,在志为思。㈠主要生理功能:⒈主运化⒉主升⒊主统血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表里脾的生理特性⒈脾气主升含义:是指脾气的运动以上升为主。生理:⑴升清:上输水谷精微至心肺、头目,并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以营养全身。与胃之降浊相对而言。⑵升举:升托内脏,维持人体内脏位置的相对稳定定,防止内脏游移或下垂。病理:⑴脾不升清→神疲乏力,头晕目眩,腹胀,泄泻。⑵脾气下陷(中气下陷→胃下垂、脱肛、子宫脱垂等)。⒉喜燥恶湿生理:脾体干燥有利于脾气升运。病理:湿邪容易困遏脾气。治疗:“治湿不治脾,非其治也。”(一)主要生理功能1.主运化运,转运,运输;化,消化、吸收。指脾把饮食水谷转化为水谷精微(谷精)和津液(水精),并将其吸收、转输到全身各脏腑的生理功能。•运化水谷:是指脾促进饮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并转输其精微的功能。•运化水液:在消化饮食物的的同时吸收、转输其中的水液,并调节水液代谢的功能。脾运化水谷的过程:饮食物──胃┌脾气散精,
本文标题:藏象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0883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