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中共济宁市委济宁市人民政府关于文化建设“突破曲阜”的实施方案
1中共济宁市委济宁市人民政府关于文化建设“突破曲阜”的实施方案(讨论稿)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强力推进济宁文化资源优势转化成产业优势、发展优势、竞争优势,实现济宁文化建设跨越发展,经研究,市委、市政府决定实施文化建设“突破曲阜”战略,打造文化发展特区,现制定如下实施方案。一、充分认识实施文化建设“突破曲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1、实施“突破曲阜”战略,是发挥曲阜独特文化资源优势,进一步打响孔子文化品牌的客观需要。曲阜是孔子的故乡,儒家文化发祥地,世界文化遗产地,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底蕴深厚,资源优势突出,发展潜力巨大,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近年来,国内外“孔子热”、“国学热”的日益兴起,特别是孔子学院在海外设立、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世界孔子教育奖、尼山论坛等孔子文化品牌带动作用日趋明显,曲阜已经成为济宁、山东乃至全国的一张靓丽的文化名片。全市各级各部门要确立曲阜不仅是曲阜的,更是济宁的理念。曲阜儒家文化是济宁文化2的核心内容,儒家文化兴,则济宁文化兴。曲阜儒家文化发展,则济宁文化发展。全市上下要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高度文化自觉,文化担当,强力实施“突破曲阜”文化发展战略。2、实施“突破曲阜”战略,是擦亮曲阜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金字招牌,带动全市文化产业跨越发展的现实需要。曲阜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是全国六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之一,是全国文化产业从理念到政策、从产业形态到创新体制、从产业结构到业态形式先行先试的文化特区,具有在济宁乃至全国文化产业领军的高度和历史性责任。擦亮曲阜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金字招牌,提升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水平,把曲阜文化产业园打造成名副其实的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带动、影响和辐射济宁文化资源整合开发,攸关曲阜发展,攸关全市文化发展大局,攸关济宁形象。全市各行各业特别是文化产业主管部门,要充分利用好这个平台,丰富内涵,拓展外延,园区项目在数量上做大,质量上做优,带动济宁文化产业的跨越发展。3、实施“突破曲阜”战略,是破除曲阜文化改革发展制约瓶颈,进一步提升儒家文化核心竞争力的紧迫需要。随着文化改革发展的逐步深入,制约曲阜文化发展的瓶颈逐步凸显,突出表现为:文化发展观念落后,儒家文化资源挖掘还不够深入,文化管理体制改革还不够理顺,文化产业发展产业规模小、层次低、集聚性差的现象比较突出,支撑产业3发展的大项目少;资金不足,土地制约严重,高精尖专业人才匮乏。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曲阜文化的发展,也影响整个济宁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如何破除制约曲阜文化快速发展的瓶颈,已成为紧迫而又重要的课题。历史经验证明,集聚优势资源,集中力量实施重点突破,是加快文化发展的成功经验。全市各级各部门要清醒地认识到曲阜文化发展的速度快慢、质量优劣直接影响济宁文化强市战略的进程。要举全市之力突破曲阜,加快文化发展,在引领济宁在文化发展上实现新突破、大突破。4、实施“突破曲阜”战略,是运用全市文化发展要素有利条件,进一步加快文化强市建设步伐的根本需要。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我国文化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省、市委先后出台了建设文化强省、文化强市的意见,对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了安排部署。近年来,全市坚持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总基调,全力推进经济战略转型,扎实做好保增长、惠民生、促和谐各项工作,2011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896.7亿元,地方财政收入207亿元,我市综合实力跃上新的台阶,在富民强市征程上迈出坚实步伐。曲阜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文化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把实施“文化强市”战略作为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三大战略之一,加快推进全市文化发展的有利因素和客观条件已完全4具备。把曲阜打造成为济宁文化发展特区,是市委推进文化强市战略的重要部署,同时力争建设成为山东乃至国家级文化建设特区。实施“突破曲阜”战略,必将加快济宁文化强市建设步伐。二、准确把握文化建设“突破曲阜”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原则要求5、指导思想。全面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曲阜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为载体,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和孔子文化品牌带动战略,集中力量突破重大儒家文化建设项目,破解制约曲阜文化发展的管理体制、土地、资金、项目、人才等瓶颈,全力加快“一线两点”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核心区建设,提升儒家文化核心竞争力,壮大文化产业规模实力,提升文化发展质量,加快向文化强市迈进的步伐。6、总体目标。以曲阜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为载体,以“一线两点”核心区建设为重点,坚持政府推动、市场拉动,加大资金、政策、人才等扶持力度,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集中培育带动力强的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和龙头文化企业。3年实现2家以上文化上市企业、5年内至少完成6家10亿元甚至上百亿元以上规模文化企业,到2016年实现地方文化产业总值突破150亿元,形成文化特色鲜明、对外影响力大的儒家文化特区。202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位居全省乃至全国前列,将曲阜建设成为济宁文化产业5核心区、鲁文化产业聚集区、中国东部文化产业新高地、全国文化产业一流示范区。7、原则要求。⑴品牌带动与园区集聚相统一的原则。把孔子文化品牌作为曲阜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的主打品牌,将资源向园区集中,把园区打造成为济宁市的文化产业高地。⑵政府推动与市场引领相结合的原则。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发挥政策引导作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遵循文化发展规律,让市场竞争和资源配置充分地发挥基础作用,形成政府推动与市场引领的良性互动。⑶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一致的原则。正确处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以经济利益为导向,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有机统一。⑷重点项目建设与骨干企业培育相协调原则。在狠抓重点项目建设的同时,把骨干企业培育放在重要位置,先以输血为启动,后为造血为目标,做大做强做优文化产业,以惠及百姓富财政为目的,发挥重点项目建设推力作用,促使企业不断创新,增强竞争力。三、大力推进文化建设“突破曲阜”的重点任务8、园区规划定位。曲阜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按照“一区多园”的思路,优化文化产业布局,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文化水平。一区:即以“一线两点”为文化产业示范园的核心区。一线:孔孟大中轴线。沿线在现有孔子研究院、会展中心、杏坛剧场的基础上,加快孔子博物馆等重大文化项目的规划建设,形成儒家文化的重要聚集6区。两点:一是以明故城保护复兴区为重点的中心区。以古泮池开发为突破口,将明故城建设成为具有明清建筑风格、浓郁曲阜特色,以弘扬儒家思想为主的文化休闲区。二是以孔子博物馆为重点的核心区。东至兖石铁路,南至日东高速,西至外环,北至大沂河,划定8平方公里集中进行文化大项目建设,核心启动区为4平方公里,集中发展孔子复仿制品、孔子影视动漫、孔子文化创意等儒家文化业态。多园:即以明故城为中心旅游产业园、以尼山孔子诞生地为中心世界级儒家文化休贤度假园、以寿丘少昊陵为中心始祖文化园、以石门山国家级森林公园为载体现代休闲度假园、以九仙山风景区为载体的农业观光旅游园、以孔子商贸城为载体石刻集散古玩字画园六大卫星园区。9、推进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建设。⑴以“新三孔”项目建设为突破,强力推进六大儒家文化项目建设。举全市之力3年内完成尼山圣境、孔子博物馆、孔子学院总部儒家思想体验中心、明故城保护复兴、鲁国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孔孟文化遗产地保护利用世行贷款等重大儒家文化项目。⑵研究探索符合曲阜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模式,以实施孔子品牌带动战略为重点,打造“走近孔子·游学曲阜”品牌。认真研究分析深圳华侨城、陕西西安、辽宁棋盘山、上海张江五个国家级示范园区的文化产业模式,重点借鉴和吸收西安文化产业的发展路子,推动曲阜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快速发展。策划推出周末游、修学游和体验游等特色旅游产品,加大成人礼、开笔礼、舞剧《孔子》、《祭孔大典》推介和营7销力度,叫响“游曲阜、知天下”口号。采取委托、联合开发等方式,做大做精文物复仿制品。大力开发以楷木雕、尼山砚、碑帖拓片为内容的“曲阜三宝”等特色多元旅游产品。依托孔子研究院,开展儒家文化培训和学术研讨。做大做强孔子文化节、世界儒学大会、尼山论坛等品牌。10、理顺管理体制。设独建制的“曲阜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管理委员会”,为正县级单位。设办公室、孔子文化会展管理办公室、文化产业规划局、文化产业招商局、文化产业企业局、文化产业财政分局6个中层办事机构。其职责是实施对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的规划管理、日常管理和建设发展任务,实施责任目标考核。重点创新发展儒家文化产业体系,打造孔子文化系列产业品牌;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的融资和建设;组织重大文化产业会展和重要文化产业活动。同时设立文化旅游发展投资集团为其所属的企业单位。以资本、资产投入为纽带,由济宁、曲阜两级政府给予特殊政策,协调区域内大企业、大资产进入,招聘职业管理人员和高端人才参与管理。四、研究制定文化建设“突破曲阜”的优惠政策11、财政支持政策。⑴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市财政每年从济宁文化建设专项资金中列支8000万元设立曲阜文化建设专项扶持基金,其中6000万用于文化产业,2000万用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精品文艺创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2012年对争取到的8中央和省文化发展专项资金50%投向曲阜,其比例今后每年有所提高。曲阜上缴的国地税分别按当年的70%、50%返还,文化产业税免收或全部返还,加大财政支付转移力度。同时,帮助曲阜对上争取各类文化发展资金和政策。⑵加大对重大文化产业项目的资金倾斜力度。十二五期间,将明故城恢复改造、孔子博物馆建设、尼山圣景打造、鲁国大遗址保护作为济宁市重大文化产业项目进行支持。重点是大项目的启动资金的支持,加快项目建设步伐。届内完成现有规划项目建设任务。支持新设立的影视、动漫、网络企业,根据注册资金到位比例给予100万到300万元的研发和启动资金补助,对在央视播出和做出重大贡献、效益规模大的此类企业给予重奖。12、融投资政策。成立曲阜文化旅游银行,推进与金融机构的合作,跟进世界银行信贷资金的审批和到位。加快园区融资力度,力争2012年把融资平台的资产达到10亿元以上。市内各金融机构要放宽政策界限、扩大信贷规模,加大对曲阜文化企业的金融支持,确保重大文化项目融资额度每年不低于30亿。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拓展适合文化产业发展特点的贷款融资方式和相关保险服务,各商业银行对符合信贷条件的文化项目,可在国家允许的贷款利率浮动幅度内,给予一定的利率优惠。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团体、个人依法发起组建各类文化投融资公司。913、土地优惠政策。重大文化产业项目给予土地统一使用的倾斜,在曲阜原土地指标的基础上,三年内每年安排1000至1500亩土地指标用于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工程。将原曲阜新区可用土地指标,由园区滚动发展,利用“一区多园”方式,延伸周边文化资源,放大园区品牌作用。14、招商引资政策。面向国内外著名文化旅游企业招商引资,把曲阜文化招商引资作为全市招商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引导大企业在文化创新、科技创新、产品创新、业态创新中实行突破。各部门招引来的文化项目优先安排在曲阜规划建设,落实责任人跟踪服务,优先办理立项、用地、环评、注册等手续,生产性文化企业注册资本可按法定最低限额执行,服务性文化企业注册资本放宽到最低限度5万元人民币(不含一人有限责任公司)。对品牌影响大、创新能力强、社会效益好、附加值和科技含量高的文化企业,经申请和批准给予一定的财政资金支持或财政贴息支持。济宁市属煤矿、电力、鲁抗等大型企业来曲阜投资兴建文化项目并给予适当的优惠政策。对园区招引来的重大文化产业项目的立项、批准给予特殊政策。简化环评、土地、立项、信贷手续,对某些项目实行特事特办,适当扩大地方授权。15、基础设施建设政策。⑴拓展曲阜旅游集散中心的外延。将曲阜旅游游客集散中心同时作为济宁市游客集散中心,对游客中心给予运行资金补
本文标题:中共济宁市委济宁市人民政府关于文化建设“突破曲阜”的实施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0932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