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实验室认可知识培训(新) (NXPowerLite)
CNAS实验室认可知识培训中国家用电器检测所宫赤霄实验室认可:对校准和检测实验室有能力进行指定类型的校准和检测所做的一种正式承认。CNAS: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英文缩写为:CNAS)是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设立并授权的国家认可机构,统一负责对认证机构、实验室和检查机构等相关机构的认可工作。它是在原中国认证机构国家认可委员会(CNAB)和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CNAL)基础上合并重组而成的。CNAS认可规范文件:(1)认可规则(2)认可准则(3)认可指南网址:实验室认可的意义:贸易发展的需要政府管理部门和客户的需要社会公证活动的需要产品认证发展的需要实验室自我改进和参与市场竞争的需要实验室认可过程认可申请现场评审批准认可评审依据:CNAS-CL01:2006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认可准则(ISO/IEC17025:200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CNAS-CL11:2006实验室认可准则在电子和电气检测实验室的应用说明认可标志与认可证书的使用CNAS-R01:2006认可标志(5.3.3)认可证书(8)实验室认可准则1.范围认可准则规定了对检测/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实验室可以采用如下检测/校准方法:1标准方法2非标准方法3实验室自己制定的方法本准则适用于:1所有从事检测/校准的组织,包括第一方、第二方和第三方实验室;2为检查和产品认证提供检测/校准服务的实验室。准则中的注不构成认可要求。1.范围申请CNAS认可的实验室必须按本认可准则建立和执行质量管理和技术体系。准则中不包括实验室在运作过程中必须遵守的法律法规和安全要求。如果实验室遵守本准则的要求,其针对检测(校准)所运作的质量管理体系也就满足了ISO9001的原则。本准则中包含了ISO9001未包含的技术能力要求。2.引用标准ISO/IEC17000合格评定——词汇和通用原则VIM国际通用计量学基本术语3.术语和定义本准则使用ISO/IEC17000和VIM中给出的相关术语和定义。4.1组织(here)4.2质量体系(here)质量体系文件构成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及记录表格等4.2质量体系程序文件的结构与内容1目的:说明程序所控制的活动及目的。2适用范围:程序所适用的范围及程序所涉及的活动、有关部门乃至相关人员等。3定义:需要说明的简称、符号及不同于所引用标准的定义。4职责:规定负责实施该程序的部门或人员及其权限;规定与实施该项程序相关的部门及其责任权限。4.2质量体系5工作程序:一般是按活动的逻辑顺序写出该项活动的各个细节及要求。可概括为“5W1H”:做什么(What)----活动的主要内容谁来做(Who)----活动的实施者及协同者什么时间(When)----活动时间或周期什么地点(Where)----活动的实施地点或部门为什么做(Why)----活动的目的如何做(How)----具体的实施办法或步骤6引用文件与质量记录:本程序所引用或涉及的有关程序文件、工作指导书或其他管理性文件;所使用的记录表格等。4.2质量体系作业指导书的编写应关注:方法类:用以指导检测过程(如检验规范);设备类:设备操作规程;样品类:包括样品的准备、处置和制备规则;数据类:包括数据的有效位数、修约、异常数值的剔除以及结果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表征规范等。作业指导书是技术性文件,不要求必须编写,仅在必要时编写。4.2质量体系实验室认可准则要求的基本程序文件清单(here)4.2质量体系(here)质量方针:由组织的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该组织总的质量宗旨和方向。质量目标:量化的质量方针。4.3文件控制(here)文件的定义:信息及其承载媒体。文件分类:内部文件: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等。外部文件: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图纸等。文件控制的目的:保证现行有效版本受控4.13记录的控制(here)记录的定义:阐明所取得的结果或提供所完成活动的证据的文件。记录分类:质量记录:内审、管理评审、纠正措施、人员培训考核、采购活动评价等记录技术记录:原始观察记录、导出数据等记录控制的目的:保证可追溯性和提供证据。4.4要求、标书和合同的评审合同评审实际上是指合同签订前对合同草案的评审,目的是:①保证客户提出的要求合理、明确且文件齐全。②确定实验室有能力和资源履约。4.4要求、标书和合同的评审(here)合同评审分类常规或简单工作重复性的常规工作新的、复杂的或高要求的工作4.4要求、标书和合同的评审注意:对任务要求理解上与客户的差异应在工作之前(立即)解决;对执行任务中的技术偏离应(立即)通知客户;合同评审应考虑到利用分包实验室的能力。4.5检测和校准的分包(here)4.6服务和供应品的采购(here)采购对象:1服务影响检测质量的设施和环境条件的设计、制造、安装、调试服务工作;影响检测质量的人员培训教育工作等。2供应品检测工作使用的测量器具、试验设备或辅助设备;检测工作使用的试剂和其他消耗材料。4.6服务和供应品的采购外部服务方管理要求有管理程序有评价要求有合格服务方目录有评价记录校准机构应有符合GB/T15481证据校准机构应有溯源能力证据4.6服务和供应品的采购影响检测结果的关键材料采购关键材料是指影响检测结果的消耗性材料,不能通过校准等手段来控制其质量,因此只能通过选购合格供应商的方式或对采购的关键材料进行检验的方式进行控制。4.6服务和供应品的采购关键材料采购管理要求有控制程序有本实验室相关关键材料的目录有经批准的采购技术要求有关键材料采购结果确认方法材料供应商认定材料的技术指标验收(here)4.7服务客户(here)4.8投诉(here)4.9不符合检测和(或)校准工作的控制(here)不符合检测/校准工作指检测/校准工作的任一方面或该工作的结果不符合实验室的程序要求或与客户的约定要求。纠正:为消除已发现的不符合所采取的措施纠正措施:为消除已发现的不符合或其他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4.10改进4.11纠正措施4.12预防措施纠正措施:为消除已发现的不符合或其他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预防措施:为消除潜在不符合或其他潜在的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4.11纠正措施4.12预防措施(here)执行步骤确定原因制定措施并实施对所采取措施的监控内部审核与管理评审比较(here)内审管理评审目的确定质量活动及其结果的符合性和有效性。就质量方针和目标对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和效率进行规律系统的评价。依据质量体系标准和质量体系文件。受益者的需要和期望,通常在体系审核的基础上进行。层次控制质量活动及其结果符合方针目标要求,属战术性控制。控制方针、目标本身的正确性,属战略性控制。结果纠正不符合项,使体系更有效运行。改进质量体系,修订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和质量保证能力。执行者与被审核领域无直接责任的人员。最高管理者亲自组织有关人员。人员设备样品方法环境5.24.65.54.6,5.65.84.65.75.45.34.6结果报告5.9、5.10客户要求4.45.15.2人员(here)检测技术人员的资质要求应对抽样人员\检测人员\批准检测报告人员和操作特殊类型设备的人员进行考核和授权.检测资格证书(按标准或产品类,有变化时要考核批准)仪器操作证(有变化时要考核批准)授权签字人职责经认可委员会认可,可以签发带认可标志的报告或证书的人员。了解本专业的技术能力,能对检测结果有效性做出判断,了解认可范围及限制和分包。了解认可准则以及认可准则赋予的权利、职责和义务。5.2人员5.2人员人员的监督对新上岗的员工进行监督对外部辅助人员进行监督此监督不同与质量监督,具有:技术针对性,监督日常性,人员指导性5.3设施和环境条件(here)设施和环境条件要求的识别和确定取决于:•所从事的检测和抽样工作所遵循的标准要求;•所使用仪器设备要求的环境条件或设施;•样品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检测人员的健康安全需求。5.4检测和校准方法及方法的确认(here)国际、区域或国家标准发布知名技术组织或期刊公布设备制造商指定非标方法实验室制定(5.4.3)(5.4.4)方法确认(5.4.5)使用适合方法(5.4.1)5.4检测和校准方法及方法的确认(5.4.6)测量不确定度:表征合理地赋予被测量值的分散性,与测量结果相联系的参数。测量误差:测量结果减去被测量的值。5.4检测和校准方法及方法的确认(5.4.6)检测机构不确定度政策制定有关不确定度应用程序就业务范围内某个或某些被测量有典型应用示例每个具体的测量结果不要求给出不确定度5.4检测和校准方法及方法的确认(5.4.6)要求检测报告出具不确定度的三种情况检测报告的用户有要求时;不确定度对测量结果的有效性有影响时(测量结果临界时);认可机构或产品认证机构有要求时。5.5设备(here)期间核查(运行检查)(5.5.10)(5.6.3.3)期间核查:满足校准状态的信心。校准:满足法定要求。期间核查虽不是校准,但是与校准有关,需量化。在校准机构校准后,立刻在本试验室的通常条件下,再建立一个自己的参考数据,作为以后定期进行运行检查的基准。5.5设备(here)期间核查(运行检查)(5.5.10)(5.6.3.3)对于参考标准和标准物质,除定期校准外,还要求进行期间核查,确认校准状态的可信性对于检测设备,投入工作前要进行校准或核查对于检测设备,(每次)使用前要进行核查或校准5.6测量溯源性(here)量值溯源性traceability通过一条具有规定的不确定度的不间断的比较链,使测量结果或测量标准的值能够与规定的参考标准,通常是与国家测量标准或国际测量标准联系起来的特性。5.6测量溯源性(5.6.2.1.1)(here)国际单位制的构成:SI单位(7个)SI导出单位(其中21个具有专门名称)国际单位制(SI)SI单位SI词头(1024~10-24共20个)SI单位的十进倍数和分数单位5.6测量溯源性(5.6.2.1.1)(here)基准(原级标准):具有最高的计量学特性,其值不必参考相同量的其它标准,被指定的或普遍承认的测量标准。次级标准:通过与相同量的基准比对而定值的测量标准。量值溯源途径(CNAS/CL06:2006)依据计量法规建立的内部最高计量标准(即参考标准),通过使用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或校准实验室所建立的适当等级的计量标准的定期检定或校准,溯源至国家计量基(标)准;获认可实验室内部使用最高计量标准,传递至工作计量器具将工作计量器具送至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或被认可的校准实验室,通过使用相应等级的社会公用计量标准进行定期计量检定或校准量值溯源途径(CNAS/CL06:2006)将工作计量器具(需要时)按照国家量值溯源的体系要求溯源至本部门(本行业)的最高计量标准,进而溯源至国家计量基(标)准工作计量器具的量值可直接溯源至工作基准、国家副计量基准或国家计量基准5.6测量溯源性(5.6.3)(here)参考标准:在给定地区或在给定组织内,通常具有最高计量学特性的测量标准,在该处所作的测量均从它导出。参考物质(标准物质):具有一种或多种足够均匀和很好的确定了的特性,用以校准测量装置、评价测量方法或给材料赋值的一种材料或物质。均是为标定一个出数据的测量设备。对校准管理的补充要求有校准计划和校准程序和专门的校准管理人员使用经过CNAS认可的校准或法定计量实验室并有目录和评价记录有证据说明仪器能溯源到国家基准依据校准结果对仪器适用性进行判定!尽量不用准用证!非读取检测结果的仪器可以不校准,但是要有类似“非计量仪器”等标识。对自校准检测机构的要求允许检测机构对仪器自行校准应有管理程序和校准及结果判定方法方法应经适当评定确认有传递标准或基准并校准有证据表明能最终溯源到国
本文标题:实验室认可知识培训(新) (NXPowerLite)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0982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