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自考《政治经济学(财经类)》2016版-串讲
2016版政治经济学(财经类)串讲讲义导论政治经济学是研究一定社会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经济活动、经济关系、经济规律的科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17世纪中叶产生。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产生于17世纪后半期,完成于19世纪初期。从配第开始,经过斯密的发展,到李嘉图结束。第一次把经济理论的考察从流通领域转移到生产领域,从而使经济学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从历史发展看,政治经济学可以简称为经济学,经济学已经成为学科门类众多的体系,包括: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经济思想史、经济史、经济数量分析和计量方法学科。我国现在将政治经济学作为理论经济学的一部分内容,和应用经济学、经济思想史等学科相区别。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于19世纪40~60年代。(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而创立的;(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是以批判地继承前人一切优秀成果为基础的。(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植根于社会经济实践。马克思、恩格斯从年轻时就投身社会实践,19世纪40年代后半期开始创建“共产主义者同盟”,直到19世纪90年代前半期恩格斯晚年领导第二国际的革命。半个世纪历程中的实践奠定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发展的理论,与时俱进是其理论品质。1.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什么?是物质资料生产。因为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①只有通过物质资料生产,人类才能获得吃、穿、住等基本生活资料,才能生存。②只有通过物质资料生产,人类才能从事生产活动之外的其他一切社会活动。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2.进行物质资料生产必备的三个基本要素:①人的劳动,即劳动力的支出;②劳动资料,即劳动手段;③劳动对象,即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所加工的一切物质资料。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总和即生产资料。3.如何理解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①是社会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中相互之间必然发生一定的关系。②它是人们在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上形成的,并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诸关系的总和。③政治经济学必须在社会基本矛盾中研究生产关系。4.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辩证关系如何?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①生产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它决定着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对象、方式、数量和性质;②分配和交换是联结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和纽带,对生产和消费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③消费是最终目的和动力。生产关系有两种基本类型:一种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一种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5.社会基本矛盾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政治经济学必须在社会基本矛盾中研究生产关系。生产力表现为人与自然的关系,生产力的构成包括人和物两大要素。人的要素是劳动者,物的要素即生产资料,其中,生产工具的变革是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也是划分经济发展时期的主要标志。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构成生产方式。6.简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第一,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第二,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发展变革。生产关系必须而且只能适应生产力的状况而变化。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状况时,推动生产力发展,不适应时,阻碍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是社会发展基本规律。7.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也是矛盾统一体。一定社会形态中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这个社会的经济基础。建立在经济基础上并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构成这个社会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有什么性质的经济基础,就有与之相适应的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也有反作用,适应新的经济基础建立起来的上层建筑,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发展。相反则反。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任务在于揭示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经济运动的客观经济规律。8.经济规律是指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体现着社会经济运动的必然趋势。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①任何经济规律都是在一定的客观经济条件基础上产生的,并随着客观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②任何经济规律的作用都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③人们从事经济活动必须尊重经济规律。9.经济规律的特点:①自然规律大多是长久不变的,而绝大多数经济规律会随着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②自然规律可以离开人们的活动独立存在,经济规律总是和人们的经济活动相联系。③自然规律无阶级性。在阶级社会中,经济规律的发现和利用,直接或间接涉及各个阶级的切身利益。经济规律的类型:①一切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②几个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③某一个社会形态特有的经济规律。10.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唯物辩证法是根本方法。还要运用科学的抽象法,坚持逻辑与历史相一致的方法。经常采用归纳和演绎法、中介方法等。1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阶级性与科学性的统一。政治经济学阶级性是指该理论体系反映一定阶级的意志和要求,为一定的阶级利益服务。科学性是指这门科学从实际出发,正确深刻地揭示了社会经济活动的本质和规律,并为社会实践证明是科学的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既是一门揭示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又是一门代表无产阶级利益和具有无产阶级鲜明阶级性的科学,它实现了科学性和阶级性的高度统一,它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从实际出发,科学地揭示了社会经济活动的本质和规律,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1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制度性、社会性与历史性的统一。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是不同社会形态下的经济制度。研究生产关系的出发点,不是孤立的个人,而是一定历史条件所规定的社会物质资料生产,也就是说,政治经济学具有社会性。研究政治经济学不能脱离现实社会,必须以科学的社会历史观,研究人类社会各个发展阶段的经济规律。13.学习政治经济学原理的重要意义:①为我们学习其他经济学科的知识、深入思考各类经济问题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②为我们正确认识和对待资本主义、树立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念、建设社会主义提供强大的思想武器。③为发展和完善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运行、保证我国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提供现实的理论依据。导论共13个知识点第一篇商品经济的基本原理——第一章经济制度的变革与经济体制的演化1.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经济制度变革的根本原因(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构成人类社会基本矛盾。(2)基本矛盾运动总是从生产力的变化开始,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使相对稳定的生产关系越来越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必然要求突破旧的生产关系,建立起新的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变革的客观要求,又导致上层建筑的变革。新的上层建筑的建立,保证了新的生产关系的形成和发展。从而促进生产力从旧的生产关系束缚中解放出来。(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最基本动力,生产力的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变化,推动上层建筑的变化,使整个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发展。2.经济制度变革的过程及特征至今,人类社会经历了原始公社制度、奴隶制度、封建制度、资本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制度等五种不同社会经济制度。原始社会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的原始公有制以及平均分配制度。奴隶制生产关系的主要特征是:奴隶主在占有生产资料的同时,还直接占有生产者——奴隶。封建经济制度的主要特征:封建主占有基本生产资料——土地和不完全占有生产者(农奴或农民),封建制生产关系在一定程度上解除了农民对土地所有者的人身依附关系,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通过资本原始积累建立起来,并通过一定限度的调整,推动生产社会化和生产力的发展,表明它还有相当的生产力。同时不自觉地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着物质条件。3.人类社会发展至今的两种基本经济形式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经济活动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需要而不断进行的与自然界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人类劳动联系具有不同的经济形式。与自然分工相适应的是自然经济,以社会分工为基础的是商品经济。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至今的两种基本经济形式。4.自然经济及其基本特征自然经济即自给自足经济。是指为满足生产者个人及其家庭或经济单位的直接消费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特征:①自然经济是与低下的社会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经济形式。生产规模小,劳动生产率低,生产力的发展受自然条件极大限制。②自然经济是自给自足的封闭性经济。③自然经济是直接的劳动交换和经济联系形式。产品无需交换由经济单位共同享用。5.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存在的条件(1)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存在是以一定的经济条件为前提的,这些经济条件主要有:一是社会分工。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存在的前提,是一切商品生产的一般基础。二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这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决定性条件。(2)这两个条件,都同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联系,社会生产力的一定发展水平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最终决定性因素。6.商品经济的基本特征(1)商品经济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和,是直接以市场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2)商品经济作为自然经济的对立物,具有两个经济特征:商品经济是以社会化生产为物质基础的经济形式;商品经济是以等价交换原则为基础的交换经济。(3)商品经济是通过市场竞争配置社会资源的经济形式。7.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商品经济作为多个社会共存的经济形式,经历了简单商品经济和发达商品经济两个阶段:简单商品经济又称小商品经济,它是商品经济的初始形式,是以生产资料的个体私有制和个体劳动为基础的小规模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发达商品经济又称市场经济,是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的充分发展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发达阶段的商品经济始于资本主义社会。8.合理配置资源的必要性(如何理解按一定比例配置资源是人类社会共有的经济规律)(1)任何社会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生产要素都是经济活动不可缺少的,同时数量又是有限的。资源总是具有稀缺性,投入到某种产品生产的资源增加,就意味着投入到其他产品生产的资源减少,这就有合理配置资源的必要,以保持社会经济均衡和快速发展。(2)充分利用有限生产要素,避免人、物、财的闲置浪费,是任何社会经济活动的中心问题,共同要求。9.社会化大生产中配置资源的两种不同方式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社会经济资源合理有效配置,可以通过市场和计划两种方式。人们把以市场为主要手段配置资源的方式称为市场经济,把以计划为主要手段配置资源的方式称为计划经济。10.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无论是市场经济还是计划经济,都不具有社会经济制度属性,属于经济体制范畴,反映的是经济运行方式。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西方国家经历了自由市场经济和现代市场经济两个阶段。在自由市场经济阶段,以“看不见的手”推动社会发展,由市场自发配置资源,现代市场经济则辅之国家干预。11.市场配置的长处与不足长处表现在:①调节资源在社会各部门合理分配,引导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将资源配置到效率高的环节中去。②发挥竞争机制作用,改进技术,提高效率,进而推动整个生产力发展。③实行优胜劣汰,给微观经济主体以压力和动力,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增强企业的市场应变能力和开拓进取的活力。不足表现在:①容易造成经济总量失衡。单个分散的市场主体只从微观局部利益出发对市场信号作出反应,实现供给总量平衡和经济结构调整需要一个长期、反复的过程,往往要付出巨大代价,更难以避免资源浪费。②市场规律的作用会引起贫富差距扩大,甚至出现两极分化,容易造成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增长。③市场对于解决生态平衡、环境保护等问题显得无能为力。12.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的关系(1)经济制度是一定社会形态占统治地位生产关系的总和,是社会形态中最基本、最本质的经济关系,决定社会形态的根本性质,是区分社会形态的根本标志。经济体制是一定社会形态中经济资源配置的机制、方式和结构的总和,是对一定社会经济运行模式的概括。(2)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的关系。经济体制总是同一定的是经济制度结合在一起。经济制度是经济体制的基础,经济制度决定经济体制的特点;经济体制是经济制度的具体实现形式,经济体制反映社会经济制
本文标题:自考《政治经济学(财经类)》2016版-串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1021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