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市政工程 > 城市工程系统规划期末复习总结
第一章绪论1.我国通常的城市基础设施主要为工程性基础设施,含有交通、水、能源、通信、环境、防灾等六大工程系统。2.城市交通工程系统由城市航空交通、水运交通、轨道交通、道路交通组成。3.城市给水工程系统由城市取水工程、净水工程、输配水工程等组成。4.城市排水工程系统由雨水排放系统、污水处理与排放工程组成。5.城市供热工程系统由供热热源工程和传热管网工程组成。6.城市燃气工程系统由燃气气源工程、储气工程、输配气管网工程等组成。7.城市通信工程系统由邮政、电信、广播、电视等四个分系统组成。8.城市工程系统规划的总体任务是根据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结合城市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城市规划期内各专业工程系统的规划建设标准设施规模和容量,科学布局各项设施,制定相应的建设策略和措施。9.城市工程系统规划即可形成与城市规划相一致的三个层面:城市工程系统总规划、城市工程系统分区规划、城市工程系统详细规划。第二章城市工程系统规划的工作程序与内容深度1.城市给水工程规划工作的具体程序:城市用水量预测——确定城市给水系统规划目标——城市给水水源规划——城市给水网络与输配设施规划——分区给水管网与输配设施规划——详细规划范围内给水管网规划。2.城市排水工程系统规划工作的主体程序分前后两部分:前部分:城市污水量预测——确定城市确定城市排水系统规划目标后部分:城市污水(雨水)处理设施规划——城市污水(雨水)管网与输送设施规划——分区污水(雨水)管网与输送设施规划——详细规划范围内污水(雨水)管网规划3.城市供电工程系统规划的工作程序:城市供电负荷预测——确定城市供电系统规划目标——城市供电电源规划——城市供电网络与变电设施规划——分区供电、高压配电网络与变电设施规划——详细规划范围内送配电线路与变配电设施规划4.城市燃气工程系统规划的工作程序:城市燃气负荷预测——确定城市燃气系统规划目标——城市燃气气源规划——城市燃气网络与储配设施规划——分区燃气网络与储配设施规划——详细规划范围内燃气管线与供应设施规划5.城市供热工程系统规划的工作程序:城市供热负荷预测——确定城市供热系统规划目标——城市供热热源规划——城市供热网络与输配设施规划——分区供热管网与输配设施规划——详细规划范围内供热管网规划6.城市防灾工程系统规划的工作程序:确定城市防灾标准与规划目标——城市防灾系统(消防、防洪、人防、抗震、生命线系统)规划——分区防灾工程设施规划——详细规划范围内防灾工程设施规划。7.城市工程系统规划需要有自然环境、城市基本情况、城市规划、各专业工程等各方面基础资料。第三章城市给水工程系统规划1.城市用水分类:综合生活用水(包括居民生活用水和公共建筑用水)、工业企业用水、市政用水、管网漏损水量、未预见用水、消防用书2.城市用水量变化:日变化系数:Kd=年最高日用水量年平均日用水量时变化系数Kh=最大日最大时用水量最大日平均时用水量Kd通常为1.1~1.5,Kh通常为1.3~3.03.城市用水量预测与计算a)人均综合指标法Q=NqkQ:城市用水量N:规划期末人口数q规划期限内人均综合用水量标量k:规划期内用水量普及率b)年递增率法Q=Q0(1+γ)nQ:预测年规划的城市用水总量Q0:起始年份实际的城市用水总量γ:城市用水总量的平均增长率n:预测年限c)分类加和法P694.城市水源种类:地下水、地表水、海水、其他水源5.城市水源选择:①水源具有充沛的水量,满足城市近、远期发展的需要。②水源具有较好的水质。③坚持开源节流的方针,协调与其他经济部门的关系。④水源选择要密切结合城市近、远期规划和发展布局,从整个给水系统(取水、净水、输配水)的安全和经济来考虑。⑤考虑取水工程本身与其他各种条件,如当地的水文、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地形、人防、卫生、施工等各方面条件。⑥水源选择应考虑防护和管理的要求,避免水源枯竭和水质污染。⑦保证安全供水。6.地表水源的卫生防护①取水点周围半径100m的水域内,严禁捕捞、停靠船口,游泳和从事可能污染水源的任何活动,并应设有明显的范围标志。②取水点上游1000m至下游100m的水域,不得排入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其沿岸防护范围不得堆放废渣,不得设立有害化学物品仓库、堆站或装卸垃圾、粪便和有毒物品的码头,沿岸农田不得使用工业废水或生活污水灌溉及施用持久性或剧毒的农药,不得从事放牧等有可能污染该段水域水质的活动。③以河流为给水水源的集中式给水,应把取水点上游1000m以外的一定范围河段化为水源保护区,严格控制上游污染物排放量。④水厂生产区的范围应明确划定,并设立明显标志,在生产区外围不小于10m范围内不得设置生活居住区和修建禽畜养殖场、渗水厕所、渗水坑,不得堆放垃圾、粪便、废渣或铺设污水渠道,应保持良好的卫生状况和绿化。7.地下水源的卫生防护①取水构筑物的防护范围,应根据水文地质条件、取水构筑物的形式和附近的卫生状况进行确定,其防护措施与地面水的水厂生产区要求相同。②在单井或井群影响半径范围内,不得使用工业废水或生活污水灌溉和施用有持久性毒性或剧毒的农药,不得修建渗水厕所、渗水坑、堆放废渣或敷设污水渠道,并不得从事破坏深层五层的活动。③在水厂生产区的范围内,应按地面水厂生产区的要求执行。④分散式给水水源的卫生防护带,以地面水为水源时参照地面水①②的规定:以地下水为水源时,水井周围30m的范围内,不得设置渗水厕所、渗水坑、粪坑、垃圾堆和废渣堆等污染源,并建立卫生检查制度。8.城市给水系统功能:取水工程、水处理(净水)工程、输配水工程9.给水工程系统布置的一般原则:①根据城市规划的要求、地形条件、水资源情况及用户对水质、水量和水压的要求等来确定布置形式、取水构筑物、水厂和管线的位置。②从技术经济角度分析比较反感,尽量以最少的投资满足用户对水量、水质、水压和供水可靠性的要求。考虑近、远期结合后分期实施。③在保证水量的条件下,优先选择水质较好,距离较近,取水条件较好的水源。当地水源不能满足城市发展要求,应考虑远距离调水或分质供水,保证城市可持续发展。④水厂位置应接近用水区,以便降低输水管道的工作压力和长度。净水工艺力求简单有效,并符合当地实际情况,以便降低投资和生产成本。⑤输配水系统因造价达,应在满足供水要求的前提下,考虑对管道采用新材料、新技术,减少金属管道和高压材料的使用。⑥充分考虑用水量较大的工业企业重复用水的可能性,努力发展清洁工艺,以利于节省水资源,减小污染,减少费用。⑦给水系统扩建是,应充分发挥现有给水系统的潜力,改造设备,改进净水工艺,调整管网,加强管理,以便尽可能提高现有给水系统的供水能力。10.地表水取水构筑物位置选择:①设在水量充沛、水质较好的地点,宜位于城镇和工业的上游清洁河段。②具有稳定的河床和河岸,靠近主流,有足够的水源,水深一般不小于2.5m~3.0m。③尽可能减少泥沙、漂浮物、冰凌、冰絮、水草、支流和咸潮的影响。④具有良好的地址,地形及施工条件。取水构筑物应建造在地质条件好,承载力大的地基上。⑤取水构筑物位置应选择与城市规划和工业布局相适应,全面考虑整个给水排水系统的合理布置。⑥应考虑天然障碍物和桥梁、码头、丁坝、拦河坝等人工障碍物对河流条件引起变化的影响。⑦应与河流的综合利用相适应。取水构筑物不应妨碍航运和排洪,并且符合灌溉、水力发电、航运、排洪、河流整治等部门的要求。⑧取水构筑物的设计最高水位应按100年一遇的频率确定。11.给水处理方法:①澄清过滤和消毒②除臭、除味③除铁、除锰和除氟④软化⑤淡化和除盐⑥水的冷却⑦预处理和深度处理12.输水管渠的定线①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结合当地地形条件,进行多方案技术经济比较,确定输水管位置②定线时力求缩短线路长度,尽量沿现有或规划道路定线,少占农田,减少拆迁,减少与河流、铁路、公路、山岳的交叉,便于施工和维护③选择最佳的地形和地质条件,努力避开滑坡、坍方、岩层、沼泽、侵蚀性土壤和洪水泛滥区,以降低造价和便于管理。④规划时考虑近、远期的结合和分期实施的要求。13.给水管线分为干管、分配管(配水管)、接户管(进户管)14.给水管网的布置形式主要由树状网和环状网。15.给水管网的水力计算P10016.管网附属设施:阀门井、排气阀和排气阀经、排水阀和排水阀井、消火栓第四章城市排水体制与排水工程系统1.城市排水按照来源和性质分为三类: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降水2.生产废水是在使用过程中,受到轻度污染或仅水温增高的水。如机器冷却水,通常经过某些简单处理后即可在生产中重复使用,或直接排入水体。3.生产污水是在使用过程中,受到较严重污染的水,需经处理后方可再利用或排放。这类水多半具有较大的危害性。不同工业废水所含污染物质也不同=。其中不少工业废水含有的物质是工业原料,具有回收利用价值。4.对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降水采用的不用的排除方式所形成的排水系统,称为排水体制,又称排水制度。分为合流制(直排式合流制、截流式合流制)和分流制(完全分流制、不完全分流制)5.城市排水工程系统通常由排水管道(管网)、污水处理系统(污水厂)和出水口组成。管道系统是收集和输送废水的设施,包括排水设备、检查井、管渠、泵站等。污水处理系统是改善水质和回收利用污水的工程设施,包括城市及工业企业污水厂(站)中的各种处理物和除害设施。出水口是使废水排入水体并与水体很好和混合的工程设施。6.城市污水量预测和计算:城市污水量包括城市生活污水量和部分工业废水量,与城市性质、发展规模、经济生活水平、规划年限等有关。7.生活污水设计流量计算p1188.城市污水设计总流量计算p1219.污水管道的敷设:①因污水管道主要是重力流管道,其埋设深度较其他管线大,且有很多支管,连接处都要设检查井,对其他管线的影响较大,所以在管线综合时,应首先考虑污水管道在平面和垂直方向上的位置②由于污水管道渗漏的污水会对其他管线产生影响,所以应考虑管道损坏时,不影响附近建筑物、构筑物的基础或污染生活饮用水。当其他管线与排水管道与有少许碰撞时,管道顶部允许作适当压缩后便于各自按原坡度通过③管道的埋设深度指管底内壁到地面的距离。因为管道埋深越大,工程造价就越高,施工难度也越大,所以管道埋深有一个最大限值,称为最大埋深。具体应根据技术经济指标和当地情况确定。④管道的覆土厚度是管道外壁顶部到地面的距离,尽管管道埋探越小越好,但管道的覆土厚度有一个最小限值,叫最小覆土厚度,通常由所在地区的冻土深度、管道的外部荷载、房屋连接管的埋深等因素决定。⑤在排水区域内,对管道系统的埋设深度起控制作用的点成为控制点。每条管道的起点大都是这些管道的控制点。这些控制点中离出水口或污水厂最远或最低的一点,就是整个系统的控制点。控制点一般是该排水管道系统的最高点,是控制整个系统标高的起点。这些控制点出管道的埋深,往往影响整个污水管道系统的埋深。在规划设计是,尽量采取一些措施来减少控制点管道的埋深,如增加管道强度,减少埋深,填土提高地面高程以保证最小覆土厚度;必要时设置泵站,提高管位等。10.城市雨水管渠系统是由雨水口、雨水管渠、检查井、出水口等构筑物组成的一整套工程设施。城市雨水管渠系统规划的主要内容有:确定或选用当地暴雨强度公式;确定排水流域与排水方式,进行雨水管渠的定线;确定雨水泵房、雨水调节池、雨水排放口的位置;决定设计流量计算方法与有关仓鼠,进行雨水管渠的水力计算,确定管渠尺寸、坡度、标高及埋深。11.污水的污染指标:无机性和有机性。无机性的有矿粒、酸、碱、无机盐类、氮磷营养物及氰化物、砷化物和重金属离子等。有机性的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及农药、芳香族化合物、高分子合成聚合物等。常用指标有:生物化学需氧量(BOD)、化学需氧量(COD)、悬浮固体(SS)、pH值、氮和磷、有毒化合物和重金属、感官性指标12.污水处理技术可以分为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三类。13.城市污水厂厂址选择:①污水处理厂应设在地势较低出,便于城市污水自流入厂内。厂址选择应与排水管道系统布置统一考虑,充分考虑城市地形的影响。②污水厂宜设在水体附近,便于处理后的污水就近排入水体,尽量无提升,合理布置出水口。排入的水体应有足够的
本文标题:城市工程系统规划期末复习总结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1038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