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系统概要该系统是一套基于B/S结构,为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使用的管理软件,系统建立学生和教师两个基础库,其功能包括学籍管理、成绩管理、教师管理、办公事务管理、代码管理和系统管理六大模块。教育行政管理部门通过学籍管理可方便迅速对各校学生学籍进行管理、审核和统计;通过成绩管理可从多角度分析各学校的教学质量,同时以多种方式跟踪各学校各年级的教学质量进步状况,为合理正确评测各校教学状况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教师管理中记录学校教师的信息,方便管理部门对教师进行管理;办公事务管理通过收发消息和收发文件,方便了行政部门与学校间的沟通联系。学校端的信息管理系统可与城域版形成有效的联动,可互动上传数据,进行区级的数据汇总及有关重要数据的审核。系统特点采用B/S结构,.Net技术,有多种类型的用户群采用模块化结构,易于扩充,可与学校端互通信息可直接进行导入导出数据,有多种形式的报表生成功能以学生和教师为基础,统计各校学生和教师人员的变化情况,为教学资源合理分配提供有效依据有多种形式的教学质量分析和教学质量跟踪,可及时发现各校各学科教学过程中的薄弱环节有效的监测和反馈各校教学质量进步状况办公事务管理方便了行政部门与学校间的沟通联系结构框图教学质量分析的主要功能学校日常的教学测验的性质是一种“目标导向性评价”,它的功能主要是:通过“知识点”(“语言点”)和“认知水平”两个维度的教学测试,对教与学两个方面进行——•诊断和分析•反馈和调整•矫正和补偿(“补缺补差”和“提优补差”)追求教与学的匹配、偶合和优化,有针对地提升教学质量。教学质量分析和监控功能1、学习水平结构分析与监控(优良率、及格率、标准分、平均分、百分比、超均率、离差、档次、比值系数等)2、自我发展性评价与监控(教学质量跟踪分析:学校、班级和个人跟踪)3、目标达成度分析与监控(双向细目表:知识点和认知水平,达成度分析)(一)学习水平结构分析使用原始分、标准分、标准差、平均分、总分、中位数、分数段、优率、良率、及格率、极差率、超均率、档次、百分比、高低组、比值系数、排列分布结果以柱状图、条形图、折线图、分布图等多种形式图表进行呈现进行区级分析、校级分析、班级分析和学生的学习水平结构分析综合分析单科及四率排序多科及四率排序学科人数分布平均分分析综合评价a、优良率及均分分析综合分析(侧重优良率频数分析)分析:多角度多方位分析学校考试情况,帮助教研组及时了解学校考试状况。图表中统计出了各个学校的考试人数、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优良率、合格率、不及格率等等。乙中学:平均分109.34,优率13.9%,及格率90.6%;及格率较高,适当提优丙中学:平均分103.73,优率21.3%,及格率76.6%;两级分化严重,补差、超均率等信息平均分分析平均分分析:分析汇总各学校各门课程的优率、良率、及格率和极差率、平均分和总分平均分及排名情况。对于学校和班级分析依次类推。单科分数段频数分析总分分数段频数分析b、分数段频数分析单科分数段频数分析单科分数段频数分析对各学校、年级、班级各单科分数段人数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把分数分成各个分数段,统计各个学校在某个分数段的人数以及百分比,通过比较可以评估出各个学校的综合实力。甲中学(131人):150-135分数段(14,10.7%),59-0分数段(1,0.8%);优秀人数较多,极差人数较少,学生总体水平较高。戊中学(91人):150-135分数段(5,5.5%),59-0分数段(4,4.4%);优秀人数较少,极差人数较多,需要补差补弱。甲中学的综合实力明显,强于戊中学。档次频数分析名次频数分析得分分布分析总分得分系数分析百分比频数分析c、拓展分析档次频数分析分析:档次频数分析,是对全区各校、班级和学生个体的考试进行抽样分析,统计出在选定学科各档次内的人数及其所占的百分比。对于甲、乙两个学校来说:甲学校:A档(4%),B档(22.4%),C档(35.2%),D档(16.0%),E档(22.4%)乙学校:A档(37.65%),B档(32.27%),C档(16.98%),D档(5.38%),E档(7.77%)通过档次分析甲乙两个学校的学生内部结构有很大差异,甲学校A档较少,E档较多,说明整体水平较弱,我们既要补差又要提优;乙学校学习水平较高。名次频数分析名次频数分析是对全区各校、班级和学生个体的考试进行抽样分析,统计出在选定学科各分数段的人数及其所占的百分比。针对不同学校学习水平结构,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因材施教。d、班级和学生个体分析班级名次学生名次学生档次学生比值系数学生标准分查看学校班级在校内和校外的排名情况班级名次学生名次分校外排名和校内排名分析学生在全区抽样学校和校内的排名情况学生名次e、文理科分析平均分分析名次频数分析档次分析个人名次分析个人档次分析平均分分析统计分析全区各学校理科班级的各科平均分、优良率、及格率、极差率以及总分的名次。档次分析档次分析:是对全区各校、理科班档次、M值以及M‘值进行分析。比较各学校理科综合实力,在图中可以分析和比较各校理科班内部结构和各档次的百分比。(二)自我发展性分析与监测(教学质量纵向跟踪分析)一、学校、班级群体发展性评价通过区各次考试均分系数、优良率系数、及格率系数、标准分、档次人数、总分名次、发展情况等指标跟踪校教学质量的进步状况。二、个体发展性评价通过学生各次考试名次、标准分、档次、比值系数、认知水平等不同角度反映学生学习质量的进步状况。学校、班级均分系数跟踪均分系数跟踪:学校和班级均分系数与区年级均分的比值,通过跟踪此系数,反映各学校和班级各学科均分系数进步状况分析:这是跟踪各个学校历次考试成绩的均分系数,通过跟踪此系数,反映各学校数学学科均分系数进步状况。丙学校:0.7787—0.8421—0.9158—0.9755—1.0574起点均分系数最低,但一段时间后,均分系数排名第一,一直进步。乙学校:1.1241—1.0692—1.0417—1.0524—0.9644入学均分系数最高,但曲线一直下降,最后均分系数处于下方,找出退步原因学校、班级发展情况跟踪发展情况跟踪:各学校和班级各次考试单科成绩和多科总分成绩跟入学成绩比较,以名次和平均分的变化反映学校和班级的发展状况分析:各学校语文考试成绩和跟入学成绩(可以是和以往任何一次成绩)比较,分析发展情况,蓝色是进步,红色为退步。乙学校平均分68.9—73.2,名次10—2变化8庚学校平均分76.5—69.3,名次1—7变化-6壬学校平均分76.3—67.8,名次2—9变化-7发展情况跟踪:各学校和班级各次考试单科成绩和多科总分成绩跟入学成绩比较,以名次和平均分的变化反映学校和班级的发展状况可以很显然的看出哪个学校的进步快慢。试卷分析双向细目表分析达成度分析(三)目标达成度分析与监测试卷试题分析试卷试题分析对区分析不同学校不同班级试卷的各题得分率、难度、区分度、信度、最高分、最低分、标准差、相关系数等指标反映各校的试卷得分情况双向细目表分析—知识点和认知水平的达成度分析(班级)通过双向细目表分析反映各班级的认知水平(各项指标包括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在年级和全区的整体状况,同时通过知识点的分析反映教学目标达成度,可及时发现教师教学过程存在的薄弱环节达成度分析—学校知识点分析学校知识点分析:汇总知识点分布的题目、分值以及知识点的总分值,分析全区以及各校知识点的得分率,更详细的汇总了各个学校知识点的薄弱环节。分析:分析统计各个知识点在试卷中的分布情况,知识点的分值,以及不同学校和全区对于各个知识点的得分率情况。判断力:甲中学(0.7956)全区(0.7476);乙中学(0.7267)全区(0.7476)理解力:甲中学(0.7777)全区(0.7036);乙中学(0.6726)全区(0.7036)文学功底:甲中学(0.8907)全区(0.8652);乙中学(0.8704)全区(0.8652)通过达成度分析不同学校在知识点方面的得分率与全区进行比较,找出自己在知识点上存在的不足,有目标有针对性的进行加强辅导。谢谢大家!!
本文标题:教学质量分析系统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1291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