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关于建立农村基础设施管理的长效机制的建议
关于建立农村基础设施管理的长效机制的议案提案人:XXX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的进一步深入,各项基础设施行政村全覆盖,公共设施的后续管护问题日益凸显。一、农村基础设施管理存在的问题1、农村道路监管维护不到位目前,全区各镇大部分行政村(居)的农村道路都有明确的建造单位,然而,只有交通局农路办建设的路有管护费、有责任制、有考核,其他部门建设的路无人分管,无管护费、维修费等,结果造成一些农村水泥路由于在修建过程中偷工减料,或者在使用过程中超强度使用,公路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坑坑洼洼,却没有后续维护跟上。1、农村基础设施有人建无人管目前,全区各镇大部分行政村(居)的基础设施都有明确的建造分管单位,涉及到交通局、国土局、开发局、水利局、农工办、移民办等,建设的项目包括水泥路、桥梁、涵闸、排涝站、电灌站、防渗渠、渡槽等,且项目建设投资量巨大。然而这些耗资巨大的设施都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基本上是政府无偿服务、农民无偿使用,人人又使用的权力,却没有人履行监督管理的义务。结果造成一些农村水泥路由于在修建过程中偷工减料,或者在使用过程中超强度使用,公路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坑坑洼洼;有的村虽然用起了自来水,但自来水时有时无,不能满足农民日常生活;有的村健身器材被偷走或遭损坏;“农家书屋”要么书籍不能满足农民需求,要么不开放,要么利用率低,只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的摆设。从实际情况来看,农村基础设施的维护管理确实存在着很大漏洞。2、农村基础设施的日常维护、后续投入资金不足农村基础设施不仅无人管,更重要的是无钱管。农村基础设施缺乏维护资金,政府只管前期投入建设,不管后期维护资金的投入,致使农村基础设施日常维护、后续投入资金不足。目前,农村基础设施维修费用基本是由村集体承担,然而,有的村村集体有固定的收入,但对于很多村庄来说,村集体收入微乎其微,实在难以承担这笔费用。3、农村基础设施评估重数量轻质量、重投入轻管理对农村基础设施评估是政府绩效评估的重要方面,然而政府在评价农村基础设施的成效时,其评价标准只是投入了多少资金、修了多少里程的公路、绿化面积达到多少、图书室面积多大、藏书多少等,只重视数量、不重视质量和效率;只重视前期投入,根本不重视基础设施投入后的使用效率和管理效率,导致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很大,但群众满意率却不是很高。二、建立农村基础设施管理的长效机制的几点建议1、明确责任,建立多种形式的农村基础设施管护体制和运营方式。农村基础设施管理缺位的重要原因是权责不明,导致有人建无人管。因此,必须对已经存在的农村基础设施重新理顺关系,明晰产权,明确经营和管理责任,实行责任制和问责制;对在建或即将建设的新项目,在建设之初就坚持“谁投资,谁拥有产权和收益权”原则,根据不同类型的基础设施,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经营管理体制;对于国建和集体投资的纯属公益性的基础设施项目,应由政府承担管护责任,安排支出管护费用;一些准公益性基础设施项目工程的管护可以引进市场方式,推行公司合营合作模式或民营模式;对于小型基础设施,可以采取承包、租赁、拍卖、转让等形式,明确管护责任。2、建立数量与质量并重的绩效评价标准政府应建立新的绩效评价标准,一方面要将农村基础设施管理纳入评价体系,既要评估政府的投入资金和产出数量。更要评估公共设施的使用效率和使用寿命,以保证其效率的发挥;另一方面要建立政府绩效评估中的公众参与机制,要在评估指标中设立民众满意度指标,让农民参与评估。3、加强宣传教育,发挥农民参与农村公共事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农村基础设施虽然主要依靠政府投入,但对农村基础设施进行日常管理、维护和监督的主要力量还得依靠农民本身。政府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向农民宣传管理和维护农村基础设施的重要性,宣传相关法律法规。鼓励农民成立环境合作社、水利协会、股份合作社等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由合作社负责工程维护管理、费用收取、工程更新改造等工作,政府要对其采取既扶持引导又加强管理的办法,以保证其健康发展、规范运作。、4、建立农村基础设施管理的监督机制一是加强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监督,防止资金的挪用缩水,保证资金的足额到位;二是加强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的监督,防止出现“豆腐渣”工程。总之,农村基础设施要坚持“建设、管理”并重的原则,要建立农村基础设施管护长效机制,使农村基础设施走上“平时有人管、坏了有人修、更新有能力”的良性轨道,最大限度地发挥农村基础设施的使用效率,保障我区农村和农民长期收益。
本文标题:关于建立农村基础设施管理的长效机制的建议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164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