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错题汇1专题一质点的直线运动1.(2014上海单科,8,2分)在离地高h处,沿竖直方向同时向上和向下抛出两个小球,它们的初速度大小均为v,不计空气阻力,两球落地的时间差为()A.B.C.D.答案:A解析:解法一(运动学解法)以竖直向下为正方向,对向上和向下抛出的两个小球,分别有h=-vt1+g,h=vt2+g,Δt=t1-t2,解以上三式得两球落地的时间差Δt=,故A正确。解法二(动量解法)以竖直向下为正方向,对向上和向下抛出的两球,分别由动量定理得mgt1=m(v1'+v),mgt2=m(v2'-v),又由2gh=v-v2=v-v2,解以上各式得两球落地的时间差Δt=t1-t2=,故A正确。2.(2014江苏单科,5,3分)一汽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然后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止。下列速度v和位移x的关系图象中,能描述该过程的是()答案:A解析:汽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由v2=2ax知当速度达到最大值vm时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速度为0,由运动的可逆性得v2=2a'x,将图象旋转90°,则变为x=v2,为标准的二次函数,故选项A正确。3.(2014重庆理综,5,6分)以不同初速度将两个物体同时竖直向上抛出并开始计时,一个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可忽略,另一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大小与物体速率成正比,下列用虚线和实线描述两物体运动的v-t图象可能正确的是()错题汇2答案:D解析:受空气阻力作用的物体,上升过程:mg+kv=ma,得a=g+v,v减小,a减小,A错误。到达最高点时v=0,a=g,即两图线与t轴相交时斜率相等,故D正确。4.(2013课标Ⅰ,19,6分)(多选)如图,直线a和曲线b分别是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a和b的位置-时间(x-t)图线。由图可知()A.在时刻t1,a车追上b车B.在时刻t2,a、b两车运动方向相反C.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b车的速率先减少后增加D.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b车的速率一直比a车的大答案:BC解析:在位置-时间图象中,图线斜率的绝对值表示速度大小,斜率的正负表示速度方向,两图线的交点表示同一时刻处于同一位置即追及或相遇。由图可知,t1时刻前b处于a的后方,故t1时刻应是b追上a,A错误;t2时刻,b车图线斜率小于零,即b车沿负向运动,而a车图线斜率始终大于零,即a车一直沿正向运动,故B正确;由t1~t2时间内b车图线斜率的绝对值可知C正确;在b车图线的顶点处切线水平、斜率为零,即此时b车瞬时速率为零,可见D错误。5.(2013四川理综,6,6分)(多选)甲、乙两物体在t=0时刻经过同一位置沿x轴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则()错题汇3A.甲、乙在t=0到t=1s之间沿同一方向运动B.乙在t=0到t=7s之间的位移为零C.甲在t=0到t=4s之间做往复运动D.甲、乙在t=6s时的加速度方向相同答案:BD解析:速度图象中纵坐标的正负表示物体的速度方向,即物体的运动方向,故A错误;速度图象与时间轴所围面积表示物体的位移,由题图知在0~7s内乙物体速度图线与时间轴所围总面积为零,故B正确。在0~4s内甲物体的速度始终为正,即这段时间内一直沿正方向运动,故C错误;速度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即斜率绝对值表示加速度的大小,斜率的正负表示加速度的方向,由题图可知D正确。专题二相互作用1.(2015河北冀州12月调研,3)如图所示,物块A放在直角三角形斜面体B上面,B放在弹簧上面并紧挨着竖直墙壁,初始时A、B静止,现用力F沿斜面向上推A,但A、B仍未动。则施力F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之间的摩擦力一定变大B.B与墙面间的弹力可能不变C.B与墙之间可能没有摩擦力D.弹簧弹力一定不变答案:D解析:最初A所受的静摩擦力沿斜面向上,施力F后,摩擦力可能变小,A错;由于弹簧的形变没有变化,所以弹簧的弹力一定不变;将A、B作为一整体分析,力F有水平向左的分力,所以B错题汇4与墙面间的弹力由无变有,而力F有竖直向上的分力,所以B与墙之间有静摩擦力,故B、C错,D对。2.(2013江西联考,15)(多选)用一轻绳将小球P系于光滑墙壁上的O点,在墙壁和球P之间夹有一矩形物块Q,如图所示。P、Q均处于静止状态,则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P受4个力B.Q受3个力C.若绳子变长,绳子的拉力将变小D.若绳子变短,Q受到的静摩擦力将增大答案:AC解析:先研究Q,水平方向上Q受墙壁和小球P的弹力而平衡,竖直方向上Q受重力和P对它的竖直向上的摩擦力而平衡,故Q受到的静摩擦力始终等于其重力,选项B、D错误;再研究P,P受重力、绳子拉力、Q对它的支持力和竖直向下的摩擦力作用,选项A正确;以P、Q整体为研究对象,设绳子与墙壁之间的夹角为θ,若绳子变长,θ将变小,根据平衡条件在竖直方向上有:Fcosθ=G总,则绳子的拉力将变小,选项C正确。3.(2014江西八校联考,19)(多选)如图所示,将一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一端固定在内壁光滑的半球形容器底部O'处(O为球心),弹簧另一端与质量为m的小球相连,小球静止于P点。已知容器半径为R、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OP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3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轻弹簧对小球的作用力大小为mgB.容器相对于水平面有向左的运动趋势C.容器和弹簧对小球的作用力的合力竖直向上错题汇5D.弹簧原长为R+答案:CD解析:对小球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因为θ=30°,所以三角形OO'P为等边三角形,由相似三角形法得FN=F=mg,所以A项错。由整体法得,容器与地面没有相对运动趋势,B项错误。小球处于平衡状态,容器和弹簧对小球的作用力的合力与重力平衡,故C项正确。由胡克定律有F=mg=k(L0-R),解得弹簧原长L0=R+,D项对。1.(2012海南单科,8,4分)(多选)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作用在物体上的滑动摩擦力只能使物体减速,不可能使物体加速B.作用在物体上的静摩擦力只能使物体加速,不可能使物体减速C.作用在物体上的滑动摩擦力既可能使物体减速,也可能使物体加速D.作用在物体上的静摩擦力既可能使物体加速,也可能使物体减速答案:CD解析: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而物体间的相对运动与物体的实际运动无关。当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一致时,摩擦力是动力,方向相反时为阻力,故C、D项正确。专题三牛顿运动定律1.(2012天津理综,8,6分)(多选)如图甲所示,静止在水平地面的物块A,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F作用,F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设物块与地面的静摩擦力最大值fm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则()A.0~t1时间内F的功率逐渐增大B.t2时刻物块A的加速度最大C.t2时刻后物块A做反向运动错题汇6D.t3时刻物块A的动能最大答案:BD解析:0~t1时间内物块A仍处于静止状态,F的功率为零,A错。t1~t3时间内Ffm,对物块A列方程得F-fm=ma,F先增大后减小,因此加速度a先增大后减小,但v一直增大,当F最大时,a最大,B正确。t3时刻F=fm,a=0,物块A速度达到最大,故C错误,D正确。2.(2013福建理综,17,6分)在国际单位制(简称SI)中,力学和电学的基本单位有:m(米)、kg(千克)、s(秒)、A(安培)。导出单位V(伏特)用上述基本单位可表示为()A.m2·kg·s-4·A-1B.m2·kg·s-3·A-1C.m2·kg·s-2·A-1D.m2·kg·s-1·A-1答案:B解析:物理公式与方程的意义是:等式两边单位统一,数值相等。由电势差定义式U==可知1V==1=1kg·m2·s-3·A-1,所以B正确。3.如图所示,A、B两物体叠放在一起,以相同的初速度上抛,运动过程中所受阻力均是其重力的K)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A对B的压力一定为零B.上升过程中A对B的压力大于A物体受到的重力C.下降过程中A对B的压力大于A物体受到的重力D.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A对B的压力等于A物体受到的重力分析:先运用整体法求解加速度,再隔离物体A或B,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式求解弹力.①上升过程,对AB整体,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m′)g+k(m+m′)g=(m+m′)a错题汇7解得:a=(1+k)g再隔离物体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kmg−N=ma联立解得:解得:N=0②下降过程,对AB整体,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m′)g−k(m+m′)g=(m+m′)a′解得:a′=(1−k)g再隔离物体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kmg−N′=ma联立解得:解得:N′=0即上升和下降过程AB间的弹力均为零;故选:A.4.(2005⋅北京)如图,一个盛水的容器底部有一小孔。静止时用手指堵住小孔不让它漏水,假设容器在下述几种运动过程中始终保持平动,且忽略空气阻力,)则(A.容器自由下落时,小孔向下漏水B.将容器竖直向上抛出,容器向上运动时,小孔向下漏水;容器向下运动时,小孔不向下漏水C.将容器水平抛出,容器在运动中小孔向下漏水D.将容器斜向上抛出,容器在运动中小孔不向下漏水错题汇8分析:当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大于物体的真实重力时,就说物体处于超重状态,此时有向上的加速度;当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小于物体的真实重力时,就说物体处于失重状态,此时有向下的加速度;如果没有压力了,那么就是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此时向下加速度的大小为重力加速度g.无论向哪个方向抛出,抛出之后的物体都只受到重力的作用,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此时水和容器的运动状态相同,它们之间没有相互作用,水不会流出,所以D正确。故选D.5.如图1所示,长木板B固定在光滑水平面上;可看做质点的物体A静止叠放在B的最左端,现用F=6N的水平力向右拉物体A,A经过5s运动到B的最右端,其v−t图象如图2所示,已知A.B的质量分别为lkg和4kg,A.B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1)求物体A.B间的动摩擦因数;(2)若B不固定,求A运动到B的最右端所用的时间。考点:[\u725b\u987f\u7b2c\u4e8c\u5b9a\u5f8b,\u6ed1\u52a8\u6469\u64e6\u529b]分析:(1)根据速度时间图线求出A滑动的加速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物体A、B间的动摩擦因数;(2)根据速度时间图线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求出木板B的长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别求出A、B的加速度,结合位移之差等于木板B的长度,通过位移时间公式求出A运动到B的最右端所用的时间.解答:(1)根据v−t图象可知,物体A的加速度为:aA=△v△t=105m/s2=2m/s2,以A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μmAg=mAaA代入数据得:μ=0.4.(2)由图象知,木板B的长度为:l=12×5×10m=25m;若B不固定,B的加速度为:aB=μmAgmB=0.4×104m/s2=1m/s2,设A运动到B的最右端所用的时间为t,根据题意可得:12aAt2−12aBt2=l代入数据解得:t=7.07s.错题汇9答:(1)物体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2)若B不固定,A运动到B的最右端所用的时间为7.07s.6.如图1蹦极是一项非常刺激的户外活动,跳跃者站在约40米以上高度的位置,用橡皮绳固定住后跳下,落地前弹起,反复弹起落下,重复多次直到静止。某人做蹦极运动,所受绳子拉力F的大小随时间t变化的情况如图2所示,重力加速度为g.)据图可知,此人在蹦极过程中最大加速度约为(A.gB.2gC.3gD.4g图象中拉力的变化幅度越来越小,说明拉力逐渐趋向与一个定值,而联系人的实际振动幅度越来越小,最后静止不动,说明了重力等于0.6F0,而最大拉力为1.8F0,故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可以求出最大加速度.人落下后,做阻尼振动,振动幅度越来越小,最后静止不动,结合拉力与时间关系图象可以知道,人的重力等于0.6F0,而最大拉力为1.8F0即:0.6F0=mg…①Fm=1.8F0…②结合牛顿第二定律,有:F−mg=ma…③当拉力最大时,加速度最大,因而有:1.8F0−mg=mam…④
本文标题:高考物理易错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1772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