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造纸印刷 > 诗豪刘禹锡一生部编教材
三起三落“打不死的小强”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诗豪刘禹锡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人,生于公元772年,唐代中晚期诗人。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被白居易称赞为“诗豪”。初出茅庐刘禹锡,自幼好学,精通诸子百家,诗文辞赋。在青年时代,可谓一帆风顺,平步青云。他十九岁游学长安,上书朝廷。二十一岁,与柳宗元同榜考中进士,同年又考中了博学宏词科,后又当上监察御史,23岁授太子校书,可谓前途一片光明。生命在于折腾——一起一落虽说刘禹锡仕途一帆风顺,但他是个有为青年,梦想着治国平天下,便与数名有志之士一合计,搞了个大事情:永贞革新,誓要彻底瓦解藩镇和宦官手中的权力,恢复唐王朝的兴盛。结果……刘禹锡突然从人生巅峰跌到了谷底,之后他一贬就是长达23年之久。继续折腾——二起二落公元815年2月,刘禹锡奉召回京。十年之后,再回京城,已经是物是人非了。看着这十年之间由于投机取巧在政治上得意的新贵,再看看到处都是趋炎附势、攀高结贵之徒,刘禹锡很不以为然,于是借游玄都观写了一首诗: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然后呢?…………刘禹锡再次被光荣下放了折腾折腾……对手们对刘禹锡甚是“照顾”,将他贬到偏远的广东连州,又辗转到了四川夔(kuí)州十年后,刘禹锡来到安徽和州…………按规定,刘禹锡应住在衙门三间三厦的标间,可当地的知县偏让他住到城南门,不仅远离市区,而且面朝大江,一片荒芜……就在知县为自己的下马威窃喜时,刘禹锡家门口却贴出这样一幅字: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有江可望,有帆可看,水天相接,去哪里找这样可以安静思考的“江景房”?继续折腾……知县知道后恼羞成怒,又让他从城南搬到城北。房间缩水了一半,旁边只有一条小小的德胜河,但一到春天,河边杨柳依依,满眼春色……此情此景让他仿佛身在长安,于是又写道:垂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悠然自得……继续折腾……知县见他还是悠然自得,又把他转移到城中一间仅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斗室里。面对知县势利小人的嘴脸,刘禹锡反倒觉得滑稽可笑,淡定从容地写下让他名垂千古的《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我在此山,此山即昆仑;我在此水,此水就是长江黄河;在此陋室,这里便是世间天堂。没有标间、江景柳色又如何?被小人刁难又如何?你剥夺的只是身外之物,却永远无法触及我的内心。三起三落被贬13年,刘禹锡又被召回京城。老母去世,好友柳宗元病故,他悲痛交加。他扶着母亲灵柩入京,派人料理好友丧事,收养他六岁的儿子。三起三落一路北上,途径扬州。见到了唱和已久,却素未谋面的白居易,两人一见如故,惺惺相惜,以诗唱和。醉赠刘二十八使君白居易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唐)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三起三落——生命不息,折腾不止……这时,刘禹锡又想起那个玄都观的桃花,于是旧地重游,观里的桃树已经快没了,满地长着野葵,一片荒凉。他感慨万千,想起一些过去打击他的高官权贵一个个在政治斗争中下了台,而他自己倒是顽强地坚持了下来。想到这里,他就又写下了一首诗…再游玄都观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比较前一首诗,讽刺更为辛辣,态度更为倔强……所以……他留在京城的职位又黄了……被打发到苏州、汝州、同州当刺史的闲职……刘禹锡一生曲折皆因永贞革新而起,很多人都觉得刘禹锡太傻了,逞一时意气,误一生大计!如果他圆滑世故一些,凭借自身才华和朝中多位宰相的青睐,完全可以青云直上,封侯拜相。他为什么这么爱“折腾”呢?Why?刘禹锡在《华山歌》中写过,这样一句话:“丈夫无特达,虽贵犹碌碌!”大丈夫如果没有高尚的德行,即使坐拥富贵也不过是庸碌之辈!——这正是刘禹锡秉持一生的志向,也是破译他一生选择的密码。——爱折腾的刘禹锡豪情一生若此,恰似碧霄一鹤,吟啸千古!
本文标题:诗豪刘禹锡一生部编教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1793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