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高考生物综合复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用心爱心专心高考生物综合复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内容概述]本专题包括必修本第五章,重点是生殖的种类、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植物、动物个体发育、植物组织培养及细胞的全能性等。应注重掌握:减数分裂各个时期细胞图像的识别、减数分裂中DNA、染色体的变化规律、胚及胚乳的基因型和染色体的组成、羊膜及羊水的意义等。[重点难点]一、生殖的种类、特点和实例:二、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三、减数分裂用心爱心专心(二)卵细胞形成过程与精子形成过程的区别:1.卵细胞形成过程中细胞质分裂不均等,一个卵原细胞形成一个卵细胞和三个极体;一个精原细胞形成四个精子。2.卵细胞形成不经变形过程;精子细胞经过变形形成精子。(三)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区别:(1)曲线的区别:染色体和DNA数目变化曲线:(2)相近图象的区分:细胞分裂时期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第二次分裂前期有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散乱排列在细胞中央有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联会)无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散乱排列在细胞中央中期有同源染色体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同源染色体、排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无同源染色体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用心爱心专心后期有同源染色体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有同源染色体四分体分开无同源染色体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3)特征对比:有丝分裂减数分裂染色体复制1次1次细胞分裂1次2次分裂前后染色体数目不变减半形成子细胞名称体细胞生殖细胞四、植物个体发育:卵细胞、精子、极核染色体数目是N;受精极核、胚乳细胞染色体数目是3N;其他体细胞染色体数目是2N。用心爱心专心一个子房发育为一个果实,一个胚珠发育为一粒种子,一粒种子的形成需要一粒花粉,而一粒花粉含有两个精子。果实各部分基因型的判定正交:♀AA×♂aa→果皮(AA)、种皮(AA)、胚(Aa)、胚乳(AAa)反交:♀aa×♂AA→果皮(aa)、种皮(aa)、胚(Aa)、胚乳(Aaa)胚的基因型正交与反交结果一致;胚乳中的遗传物质,母方提供两个极核,父方提供一个精子,故正交与反交结果不一致;种皮、果皮都是由母方的结构变化而来,无论正交与反交,其遗传物质与母方完全相同。1个花粉粒萌发产生2个具有相同基因型的精子。一个胚囊中:(1个卵细胞、2个极核、2个助细胞和3个反足细胞的基因型相同)。五、动物个体发育:(以蛙胚发育为例)六、区分极体和极核:极体:高等动物卵原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形成一个卵和三个极体,没有功能,退化消失。极核:被子植物胚囊中与卵细胞同时产生的,受精后,发育成胚乳。七、羊膜羊膜是从爬行动物开始出现的,羊膜内有充足的液体——羊水,保证了胚胎发育对水环境的需求,从而解除了个体发育中对外界水环境的依赖,羊膜为脊椎动物的完全陆生打下了基础,同时羊膜内的羊水能缓冲震荡,防止内部的胚胎出现机械损伤。[知识链接]1.细胞分裂是生物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基础,本部分与个体发育、遗传、变异和进化有密用心爱心专心切关系。2.几种特殊的生殖方式(1)试管婴儿一般过程:体外受精,受精卵在体外发育一段时间后,将胚胎移植到子宫内继续发育。属于有性生殖,与人类正常生殖情况相比,主要是改变了受精的场所,经过胚胎移植过程。(2)克隆:一般过程:将体细胞的细胞核移到去核的卵细胞的细胞质中,重组细胞在体外发育一段时间后,移植到子宫内,逐渐发育为成一个新个体。属于无性生殖。经过核移植和胚胎移植。(3)组织培养①体细胞组织培养一般过程:植物体细胞在离体的情况下,在组织培养基上经细胞分裂、细胞分化逐渐形成一个新植株。属于无性生殖。其原理是植物体细胞的全能性。②花药离体培养一般过程:成熟花粉不经过受精,直接经组织培养为单倍体植株。是有性生殖细胞离体培育为新个体,属于有性生殖。3.减数分裂与遗传的关系(1)遗传规律是指基因在上下代之间的传递规律。遗传规律发生在配子形成过程中(减数分裂)。(2)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导致等位基因的分离,这是基因分离定律的细胞学基础,其结果使配子中含有每对等位基因中的一个。(3)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非同源染色体发生自由组合,导致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这是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细胞学基础,其结果形成不同基因组合的配子。(4)配子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减少了一半,不存在等位基因了(同源多倍体生物例外)。用心爱心专心[例题解析]1.人体细胞有丝分裂时,产生的四分体个数是()A.46B.23C.4D.0解析:四分体是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的。人体细胞减数分裂时,产生的四分体23个,所以,本题容易错选B。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形成四分体。答案:D2.下图是一个哺乳动物细胞的示意图,它属于()用心爱心专心A.精巢中的细胞B.受精卵C.骨髓干细胞D.雄配子解析:示意图中可以看出,同源染色体分开,是减数第Ⅰ次分裂的图像,所以是精巢中的初级精母细胞。受精卵、骨髓干细胞不进行减数分裂;雄配子中没有同源染色体,也没有姐妹染色单体。答案:A3.给已去掉雄蕊尚未受粉的甲梨树授以另一品种乙梨树的花粉,下列对甲梨树当年结的果实及种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种子的基因型与乙相同B.种子的基因型与甲相同C.果实的口味与乙相同D.果实的口味与甲相同解析:子房壁的基因型与母本相同,子房壁经有丝分裂发育成果皮,果实的口味由果皮决定,所以,甲梨树当年结的果实的口味与母本(甲)相同。种子中的胚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遗传物质由父本和母本各提供一半,所以,AB选项错误。答案:D4.A和a为控制果蝇体色的一对等位基因,只存在于X染色体上,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发生该等位基因分离的细胞是()A.初级精母细胞B.精原细胞C.初级卵母细胞D.卵原细胞解析:等位基因分离发生在减数第Ⅰ次分裂过程中,初级精母细胞、初级卵母细胞都处于减数第Ⅰ次分裂,但是A和a只存在于X染色体上,雌果蝇才有两个X染色体,才有A和a等位基因。用心爱心专心答案:C5.在育种研究中,给普通小麦授以玉米的花粉,出现甲、乙两种受精类型的胚珠:甲胚珠双受精;乙胚珠卵受精、极核未受精。两种胚珠中的受精卵在发育初期的分裂中,玉米染色体全部丢失。下列不可能出现的实验结果是()A.甲胚珠发育成无生活力的种子B.乙胚珠发育成无胚乳种子C.甲胚珠中的胚经组织培养,可获得小麦单倍体D.乙胚珠中的胚经组织培养,可获得小麦单倍体解析:甲、乙胚珠卵受精后,玉米染色体全部丢失,只有小麦配子的染色体数目,所以,胚经组织培养,可获得小麦单倍体。甲受精卵中,玉米染色体全部丢失,胚不能继续发育,所以,发育成无生活力的种子。ACD选项正确。乙胚珠的胚和胚乳都不能发育成熟,不能形成种子。答案:B6.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在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时,有一对同源染色体不发生分离,所形成的次级精母细胞的第二次分裂正常。另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正常,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在两个次级精母细胞中,有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1条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开。以上两个初级精母细胞可产生染色体数目不正常的配子(以下简称不正常配子)。上述两个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的最终结果应当是()A.两者产生的配子全部都不正常B.前者产生一半不正常的配子,后者产生的配子都不正常C.两者都只产生一半不正常的配子D.前者产生的配子都不正常,后者产生一半不正常的配子解析:初级精母细胞的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过程,是同源染色体分离,分别进入两个次级精母细胞。若此过程中有一对同源染色体不发生分离,则形成的两个次级精母细胞中,一个会多一条染色体,一个会少一条染色体,最终形成的四个配子(精子)都不正常。次级精母细胞进行的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是姐妹染色单体的分开,平均分配到两个配子(精子)中。两个次级精母细胞中,有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1条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开,则由这个次级精母细胞形成的两配子(精子)都不正常;另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分裂正常,形成两个正常的精子,所以,前者产生的配子都不正常,后者产生一半不正常的配子。答案:D7.粗糙脉孢菌的单倍体细胞中具有7条染色体。两个不同类型的粗糙脉孢菌A和a融合后成为二倍体,随即发生典型的减数分裂,紧接着又进行一次有丝分裂。此过程最终形成的子细胞用心爱心专心数及每个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分别为()A.8个、7条B.8个、14条C.4个、7条D.4个、14条解析:本题考查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粗糙脉孢菌的单倍体细胞中具有7条染色体,两个粗糙脉孢菌融合后的二倍体含14个染色体,减数分裂后,染色体减半,随后的有丝分裂染色体不变,所以,每个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为7。一个融合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4个子细胞,再进行一次有丝分裂,最终可形成8个子细胞。答案:A8.下列关于DNA分子和染色体数目的叙述,正确的是()A.有丝分裂间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因DNA复制而加倍B.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DNA分子数目因染色体着丝点分裂而加倍C.减数第一次分裂后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因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减半D.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细胞中染色体与DNA分子数目始终不变解析:染色体数等于着丝点数,染色体数只有在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因染色体着丝点分裂而使数目加倍;DNA分子只有在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因复制而加倍。ABD选项错误。答案:C9.在细胞正常分裂的情况下,雄性果蝇精巢中一定含有两个Y染色体的是()A.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初级精母细胞B.有丝分裂中期的精原细胞C.减数第一次分裂的次级精母细胞D.有丝分裂后期的精原细胞解析:只有有丝分裂后期的精原细胞,由于着丝点分裂,形成两条子染色体,细胞中才会有两个Y染色体。复制后连在同一着丝点上的姐妹染色单体不能称为两个染色体。答案:D10.下列是有关细胞分裂的问题。图1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的关系;图2表示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请据图回答:用心爱心专心(1)图1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该过程发生于细胞分裂间期的_______期,图1中CD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2)图2中________细胞处于图1中的BC段。图2中________细胞处于图1中的DE段。(3)就图2乙分析可知、该细胞含有_______条染色单体,染色体数与DNA分子数之比为________,该细胞处于_________分裂的_________期,其产生的子细胞名称为__________。解析: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看清图一的纵坐标表示每条染色体中的DNA含量。(1)一个DNA分子复制形成两个姐妹染色单体连在同一个着丝点上,染色体数目没有增加,DNA分子数加倍,所以,每条染色体中的DNA含量加倍。间期分为G1、S、G2,S期是DNA复制时期。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每条染色体只含一个DNA分子。(2)图1中的BC段,每条染色体含有2个DNA分子,乙,丙两图含有姐妹染色单体,所以,每条染色体含有2个DNA分子。DE段每条染色体含有1个DNA分子,甲图不含有姐妹染色单体,所以,每条染色体含有1个DNA分子。(3)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开,每条染色体含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乙图分裂后产生大小不同的两个细胞,大的是次级卵母细胞,小的是第一极体。答案:(1)DNA复制(或染色体复制)S着丝点分裂(2)乙,丙甲(3)81:2减数第一次后次级卵母细胞和第一极体
本文标题:高考生物综合复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1866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