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贸易 > 资产评估/会计 > 高财所得税练习题及答案
1.所得税费用应当在(C)中单独列示。(1分)A.资产负债表B.现金流量表C.利润表D.所有者权益变动表2.存在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的规定,应确认(D)。(1分)A.时间性差异B.递延所得税负债C.永久性差异D.递延所得税资产3.资产的计税基础是指企业收回资产(A)过程中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应税经济利益中抵扣的金额。(1分)A.账面价值B.可收回金额C.未来净现金流量现值D.公允价值4.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事项,相关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形成暂时性差异的,在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同时,应计入(C)。(1分)A.当期所得税B.所得税费用C.资本公积D.商誉5.甲企业2008年初取得一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取得成本为515万元,2008年12月31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为628万元,该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该业务对当期所得税费用的影响额为(D)万元。(1分)A.113B.28.25C.84.75D.06.下列负债项目中,其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会产生差异的是(D)。(1分)A.短期借款B.应付票据C.应付账款D.预计负债7.递延所得税负债应当作为(B)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1分)A.流动负债B.非流动负债C.短期负债D.长期负债8.负债的计税基础是指负债的(A)减去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抵扣的金额。(1分)A.账面价值B.可收回金额C.未来净现金流量现值D.公允价值9.在(A)中产生的递延所得税,不应当作为所得税费用或收益计入当期损益。(1分)A.企业合并B.资产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C.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D.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10.企业应当以很可能取得用来抵扣(C)的应纳税所得额为限,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1分)A.应纳税暂时性差异B.时间性差异C.可抵扣暂时性差异D.永久性差异11.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当对递延所得税的(C)进行复核。(1分)A.公允价值B.折现价值C.账面价值D.净值12.所得税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其暂时性差异是指(B)。(1分)A.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B.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C.会计利润与税法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差额D.仅仅是资产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13.存在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的,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的规定,应确认(B)。(1分)A.时间性差异B.递延所得税负债C.永久性差异D.递延所得税资产14.暂时性差异是指(C)。(1分)A.会计利润与应税利润由于计算口径不一致所产生的差额B.会计利润与应税利润由于计算时间上不一致所产生的差额C.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D.资产或负债的可收回金额与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15.资产、负债的(D)与其计税基础存在差异的,应当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1分)A.公允价值B.净值C.实际成本D.账面价值16.递延所得税资产应当作为(B)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1分)A.流动资产B.非流动资产C.固定资产D.其他资产17.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的规定,下列资产、负债项目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不确认递延所得税的是(C)。(1分)A.固定资产折旧引起的暂时性差异B.期末按公允价值调增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金额C.因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初始确认的商誉D.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售后服务确认的预计负债18.A公司主要经营商品销售业务,2008年12月31日收到一笔购货方预付的款项80万元,但按税法规定,该预收款项不能计入应纳税所得额。2008年12月31日该项预收账款的计税基础为(A)万元。(1分)A.80B.0C.40D.2019.适用税率发生变化的,应对已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进行重新计量,并将其影响数计入变化当期的(A)。(1分)A.所得税费用B.折现价值C.账面价值D.净值20.A股份公司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所得税会计的处理。2006年实现利润总额500万元,所得税税率为33%,A公司当年因发生违法经营被罚款5万元,业务招待费超支10万元,国债利息收入30万元,A公司年初“预计负债--应付产品质量担保费”余额为30万元,当年提取了产品质量担保费15万元,当年兑付了6万元的产品质量担保费。,A公司2006年净利润为(B)万元。(1分)A.160.05B.339.95C.330D.235.8★答题分析:①预计负债的年初账面余额为30万元,计税基础为0,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30万元;年末账面余额为39万元,计税基础依然为0,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39万元,由此可见,产品质量担保费用的提取和兑付形成了当期新增可抵扣暂时性差异9万元;②当年递延所得税资产借记额=9×33%=2.97(万元);③当年所得税费用=163.02-2.97=160.05(万元);④当年净利润=500-160.05=339.95(万元)。21.甲企业持有一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为300万元,当年12月31日其公允价值为400万元,假定税法规定其计税基础不得变动,该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下列会计处理中正确的是(B)。(1分)A.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100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100B.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100贷:递延所得税负债33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67C.借:递延所得税税负债33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33D.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100贷:递延所得税负债33资本公积-股本溢价6722.企业不应确认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是(B)。(1分)A.由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所产生B.商誉的初始确认所产生C.企业合并中所产生D.与子公司、联营企业或合营企业的投资中所产生23.乙公司于2008年1月取得一项投资性房地产,取得成本为240万元,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2008年12月31日,该项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为290万元。假定税法规定,房屋采用直接法按20年计提折旧,残值率为3%。则该项投资性房地产在2008年末的计税基础为(B)万元。(1分)A.240B.229.33C.290D.5024.甲公司于2008年12月31日“预计负债——产品质量保证”科目的贷方余额为190万元,2009年实际发生产品质量保证费用90万元,2009年12月31日预提产品质量保证费用120万元,2009年12月31日,下列关于预计负债产生的暂时性差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B)。(1分)A.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余额220万元B.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余额220万元C.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余额310万元D.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余额310万元25.某公司2007年12月购入设备一台并投入使用,原值360万元,净残值60万元。税法允许采用年数总和法,折旧年限5年;会计规定采用年限平均法,折旧年限4年。税前会计利润各年均为1000万元,2007年所得税率为33%,2010年所得税率为25%,2010年12月31日该项资产的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分别是(B)万元。(1分)A.90,72B.135,120C.180,144D.225,240★答题分析:账面价值=360-300/4×3=135万元,计税基础=360-300×(5/15+4/15+3/15)=120万元。26.某公司2006年交易性金融资产账面初始成本为2000万元,12月31日其公允价值为2400万元,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初始成本1000万元,12月31日公允价值为1300万元,该公司2006年以前没有该类金融资产,公司的所得税税率是25%,则2006年12月31日该企业应确认计入资产负债表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和计入利润表的递延所得税费用分别为(C)万元。(1分)A.100,100B.175,75C.175,100D.100,75★答题分析:交易性金融资产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产生递延所得税负债=400×25%=100万元,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产生递延所得税负债=300×25%=75万元,合计175万元。其中计入利润表的递延所得税费用为100万元,75万元计入资本公积。27.企业当期发生研发支出1000万元,会计处理规定符合资本化条件后发生的支出构成无形资产成本,其中资本化形成无形资产的为600万元。税法规定盈利企业的研发支出可加计扣除。假定不考虑无形资产摊销因素,则本期产生的暂时性差异为(A)。(1分)A.应纳税暂时性差异600万元B.可抵扣暂时性差异600万元C.应纳税暂时性差异400万元D.可抵扣暂时性差异1000万元28.某企业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对所得税进行核算,所得税税率33%,该企业2006年度实现利润总额为1000万元,当年取得国债利息收入60万元,将高于银行同期利率而多支付的借款费用20万元全部记入财务费用,支付税收罚款2万元,实际发放工资超过规定的计税工资总额30万元(假定不考虑三项经费的计提)。当期列入“销售费用”的折旧计提额高于税法规定18万元。该企业本期应交所得税是(C)万元。(1分)A.696.3B.600C.333.3D.672.64★答题分析:(1)本期应税所得额=1000-60+20+2+30+18=1010(万元);(2)本期应交所得税=1010×33%=333.3(万元)。29.某公司2007年实现税前利润11250万元。当年发生存货项目可抵扣暂时性差异1125万元,发生固定资产应纳税暂时性差异450万元,当年转回坏账准备可抵扣暂时性差异750万元。假定该公司的所得税税率为30%。则该公司2007年的应交所得税为(B)万元。(1分)A.3172.5B.3352.5C.3577.5D.3802.530.下列各项负债中,其计税基础为零的是(C)。(1分)A.因欠税产生的应交税款滞纳金B.因购入存货形成的应付账款C.因确认保修费用形成的预计负债D.为职工计提的应付养老保险金31.企业2008年8月研发成功一项专利技术,发生研发支出1600万元,其中符合资本化的金额为1200万元,该无形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10年,按照直线法进行摊销。税法规定企业发生的研究开发支出中费用化部分可加计150%税前扣除,资本化部分允许按150%在以后期间分期摊销,则本期无形资产产生的暂时性差异为(B)。(1分)A.应纳税暂时性差异575万元B.可抵扣暂时性差异575万元C.应纳税暂时性差异600万元D.可抵扣暂时性差异600万元★答题分析:2008年末无形资产账面价值=1200-1200÷10÷12×5=1150(万元);计税基础=1200×150%-1200×150%÷10÷12×5=1725(万元);资产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1725-1150=575(万元)。32.企业在2007年至2010年间每年应税收益分别为:-100万元、40万元、20万元、50万元,适用税率始终为25%,假设无其他暂时性差异。则该企业2010年确认的所得税费用为(A)万元。(1分)A.12.5B.10C.2.5D.5★答题分析:2007年:借:递延所得税资产25贷:所得税费用252008年:借:所得税费用10贷:递延所得税资产102009年:借:所得税费用5贷:递延所得税资产52010年:借:所得税费用12.5贷:递延所得税资产10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2.533.A股份公司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所得税会计的处理。2006年实现利润总额500万元,所得税税率为33%,A公司当年因发生违法经营被罚款5万元,业务招待费超支10万元,国债利息收入30万元,A公司年初“预计负债--应付产品质量担保费”余额为30万元,当年提取了产品质量担保费15万元,当年兑付了6万元的产品质量担保费。则A公司本期应交所得税额为(B)万元。(1分)A.160B.163.02C.167D.235.834.某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初某项固定资产账面价值800万元,计税基础600万元
本文标题:高财所得税练习题及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2317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