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高中生物练习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基础巩固1.有关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A.不同基因突变的频率是相同的B.基因突变的方向是由环境决定的C.一个基因可以向多个方向突变D.细胞分裂的中期发生基因突变2.下列有关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突变对于生物个体是利多于弊B.基因突变属于可遗传的变异C.基因重组能产生新的基因D.基因重组普遍发生在体细胞增殖过程中3.下列哪种是不可遗传的变异()A.正常夫妇生了一个白化儿子B.纯种红眼果蝇的后代出现白眼果蝇C.对青霉菌进行X射线照射后,培育成高产菌株D.用生长素处理得到无子番茄4.用一定剂量的α射线处理棉花,一段时间后,发现棉花不能再吸收K+了,其他离子却能正常吸收,最可能的原因是()A.α射线杀死了K+载体B.α射线破坏了K+载体合成的酶C.α射线改变了控制K+载体合成的基因D.棉花细胞已被杀死,不能再进行主动运输能力提升图K2015.图K201为高等动物的细胞分裂示意图。图中不可能反映的是()A.发生了基因突变B.发生了染色单体互换C.该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D.该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6.DNA分子经过诱变,某位点上的一个正常碱基(设为P)变成了尿嘧啶,该DNA连续复制两次,得到的4个子代DNA分子相应位点上的碱基对分别为U-A、A-T、G-C、C-G,推测“P”可能是()A.胸腺嘧啶B.腺嘌呤C.胞嘧啶D.胸腺嘧啶或腺嘌呤7.同一番茄地里有两株异常番茄,甲株所结果实均为果形异常,乙株只结了一个果形异常的果实,其余的正常。甲乙两株异常果实连续种植其自交后代中果形仍保持异常。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二者均可能是基因突变的结果B.甲发生变异的时间比乙早C.甲株变异一定发生于减数分裂时期D.乙株变异一定发生于有丝分裂时期8.在一段能编码蛋白质的脱氧核苷酸序列中,如果其中部缺失1个核苷酸对,不可能的后果是()A.没有蛋白质产物B.翻译为蛋白质时在缺失位置终止C.所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减少多个氨基酸D.翻译的蛋白质中,缺失部位以后的氨基酸序列发生变化9.下列变异的原理一般认为属于基因重组的是()A.将转基因的四倍体与正常的二倍体杂交,生产出不育的转基因三倍体鱼苗B.血红蛋白的氨基酸排列顺序发生改变,导致某些血红蛋白病C.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下了一个既白化又色盲的儿子D.高产青霉素的菌株、太空椒等的培育10.下列各项中可以导致基因重组现象发生的是()A.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B.等位基因彼此分离C.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D.姐妹染色单体分离11.如图K202为有性生殖过程的图解。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均可发生在()图K202A.①③B.②⑥C.④⑤D.③⑥12.2011·广州一模科学家发现种植转抗除草剂基因作物后,附近许多与其亲缘关系较近的野生植物也获得了抗除草剂性状。这些野生植物的抗性变异来源于()A.基因突变B.染色体数目变异C.基因重组D.染色体结构变异13.2011·河源模拟如图K203是某高等生物细胞结构模式图,请分析回答。图K203(1)这是________(动物或植物)细胞,作出这一判断的有关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一般可认为该图细胞处在______________期,如果甲代表Y染色体,该细胞分裂后产生的子细胞名称是________。(3)该图中有________个染色体组,同源染色体对数、染色单体数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最多有________条,DNA分子数最多时可达________个。(4)如果图中结构3上某位点有基因B,结构4上相应位点的基因是b,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5)一个染色体组中所有染色体都来自父方(或母方)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_。14.由于基因突变,导致蛋白质中的一个赖氨酸发生了改变。根据以下图、表回答问题:图K204第一个字母第二个字母UCAG第三个字母A异亮氨酸异亮氨酸异亮氨酸甲硫氨酸苏氨酸苏氨酸苏氨酸苏氨酸天冬酰胺天冬酰胺赖氨酸赖氨酸丝氨酸丝氨酸精氨酸精氨酸UCAG(1)图中Ⅰ过程发生的场所是________,Ⅱ过程叫________。(2)除赖氨酸以外,图解中X是密码子表中哪一种氨基酸的可能性最小?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3)若图中X是甲硫氨酸,且②链与⑤链只有一个碱基不同,那么⑤链不同于②链上的那个碱基是________。(4)从表中可看出密码子具有________的特点,它对生物体生存和发展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挑战自我15.去冬今春,河北、山西、山东、河南、江苏和安徽等地的严重干旱导致农作物减产,故具有抗旱性状的农作物有重要的经济价值。研究发现,多数抗旱性作物能通过细胞代谢产生一种代谢产物,调节根部细胞液内的渗透压。此代谢产物在叶肉细胞中却很难找到。(1)在抗旱性农作物的叶肉细胞中找不到与抗旱有关代谢产物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2)现有一抗旱植物,其体细胞内有一个抗旱基因R,其等位基因为r(不抗旱)。R、r基因转录链上部分核苷酸序列如下:r:…ATAAGCATGACATTA…R:…ATAAGCAAGACATTA…①请写出R基因转录成的RNA链上的核苷酸序列:…________________…。这一片段编码的肽链中对应的氨基酸数目是________________个。②已知旱敏型rr植株的某一细胞基因型变成了Rr,则此变化是基因中________________所导致的;若该细胞是一卵原细胞,则其分裂产生的卵细胞基因型是R的几率是________________。(3)现已制备足够多的R探针和r探针(探针是一小段单链DNA或者RNA片段,用于检测与其互补的核酸序列),通过探针来检测某植物相关的基因型。据图K205回答下列问题:图K205①若已提取到某抗旱植物Rr的叶肉细胞总DNA,(能、不能)________以DNA为模板直接扩增抗旱基因。②细胞中R或r基因的解旋发生在________过程中。③DNA杂交发生在____________两者之间。④若被检植物发生A现象,不发生C现象,则被检植物的基因型为________。(4)为培育能稳定遗传、具抗旱性和多颗粒产量的农作物,科研人员按以下两种流程图进行育种。(已知抗旱性和多颗粒是显性,两对性状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A.纯合旱敏性多颗粒产量农作物×纯合抗旱性少颗粒产量农作物→F1→F1自交→F2人工选择(汰劣留良)→自交→F3→人工选择→自交……→性状稳定的优良品种B.纯合旱敏性多颗粒产量农作物×纯合抗旱性少颗粒产量农作物→F1→F1花药离体培养得到许多单倍体幼苗→人工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若干植株→F1人工选择→性状稳定的新品种①杂交育种利用的变异原理是________。②A流程图中的“筛选和自交”环节从F2代开始,这是因为F2才出现符合要求的______________,具体操作是将F2代的种子种植在________环境中,经多年筛选才能获得理想品种。③B流程与A流程相比,B流程育种的突出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花粉细胞能发育成单倍体植株,表现出全能性,原因是细胞内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时作业(二十)1.C[解析]基因突变是遗传物质的内在变化,具有随机性和不定向性,一般发生在DNA复制时。2.B[解析]基因突变对生物个体来说是弊多于利,但对于物种来说是有积极意义的。能产生新基因的只有基因突变,真核生物体细胞增殖进行的是有丝分裂,而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可遗传的变异有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3.D[解析]生物的变异主要包括不可遗传的变异和可遗传的变异。其中不可遗传的变异是指仅由环境因素变化引起的变异,其遗传物质并未发生改变。用生长素处理得到无子番茄,染色体及其上的遗传物质未发生变化,而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原理,故该种变异是不能遗传的。4.C[解析]α射线处理,引起基因突变,可能导致不能合成载体。根据题意,只影响吸收K+的载体,故最可能是相应的基因发生了改变。5.C[解析]题中所给图因无同源染色体,为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图,又因为细胞质均等分裂,故此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姐妹染色单体形成的两条染色体上的基因若不相同,其原因有二,一是基因突变,二是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6.C[解析]连续复制两次得到四个子代DNA分子是U-A、A-T、G-C、C-G,说明原来的位点是C或G。7.C[解析]A对:“甲、乙两株异常的果实连续种植几代后果形仍保持异常”说明这种性状可遗传,最可能的情况就是基因突变;B对:植株是受精卵经有丝分裂和分化形成的。突变越早,变异的细胞分裂得到的子细胞越多,突变越晚,变异的细胞分裂得到的子细胞越少。由“甲株所结果实的果形全部异常,乙株上结了一个果形异常的果实”可推出甲发生的变异的时间比乙早;C错:甲株完全变异,其变异可能发生在亲本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也可能是受精卵分裂时,这两种情况都能导致甲株完全变异;D对:乙株只有决定一个果实的相关细胞发生变异,而其他细胞正常,则其变异一定发生在个体发育的某时期,此时的细胞分裂方式一定是有丝分裂。8.A[解析]基因中能编码蛋白质的脱氧核苷酸序列若在其中部缺失1个核苷酸对,经转录后,在信使RNA上可能提前形成终止密码子,使翻译过程在基因缺失位置终止,使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减少多个氨基酸。或者因基因中部缺失1个核苷酸对,使信使RNA上从缺失部位开始向后的密码子都发生改变,从而使合成的蛋白质中,在缺失部位以后的氨基酸序列都发生变化。9.C[解析]A项的原理为染色体变异;B、D两项的原理是基因突变;只有C项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发生在父母双方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10.C[解析]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之间自由组合,或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都可以引起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组。11.B[解析]基因突变可发生在有丝分裂间期,也可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通常基因重组只能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故两者均可发生的应是②和⑥的减数分裂过程。12.C[解析]获得转基因作物(基因工程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抗除草剂基因作物与其亲缘关系较近的野生植物是同一物种,可以进行基因交流,进行有性生殖过程中通过基因重组也使这些野生植物获得了转基因作物的抗除草剂基因,C正确。13.(1)动物有中心体和星射线,无细胞壁(2)减数第二次分裂中精细胞(3)10816大于16(4)基因突变交叉互换(5)1/16[解析](1)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区别是动物细胞无细胞壁而有中心体,在细胞分裂过程中,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2)如图所示染色体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因此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而且是次级精母细胞,所产生的子细胞为精细胞。(3)该图中有1个染色体组,无同源染色体,有8条染色单体。该生物体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在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最多有16条,DNA分子数最多时可达16个,还有线粒体中有DNA分子。(4)如图中3和4表示姐妹染色单体,结构3上某位点有基因B,若在DNA复制时发生基因突变,或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叉互换,则结构4上相应位点的基因为b。(5)一个染色体组中有4条染色体,它们都来自父方(或母方)的概率是1/2×1/2×1/2×1/2=1/16。14.(1)核糖体转录(2)丝氨酸要同时突变两个碱基(3)A或T(4)简并性增强了密码容错性;保证了翻译的速度(从增强密码容错性的角度来解释,当密码子中有一个碱基改变时,由于密码的简并性,可能并不会改变其对应的氨基酸;从密码子使用频率来考虑,当某种氨基酸使用频率高时,几种不同的密码子都编码一种氨基酸可以保证翻译的速度。)[解析](1)Ⅰ过程为翻译,在细胞质的核糖体上进行。Ⅱ过程是转录,
本文标题:高中生物练习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2394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