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纺织服装 > 魏晋南北朝隋唐文学史教案
《魏晋南北朝隋唐文学史》讲课纲要教师简介:夏晴,现为中文系讲师。一、课程目的与教学基本要求目的:这一段文学史主要讲授从魏晋到唐代七百年左右的文学。通过比较系统地介绍汉末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的文学发展状况,使同学们对这个时期的代表作家、优秀文学作品有一个大致全面的了解,能够深入分析、把握优秀作家创作的基本风格,掌握这一段文学的基本样式(诗、文、小说)发展变化的基本线索,学会评析此期出现的文学现象、文学规律,进一步提高古代文学的修养,继承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弘扬其精华,批判其糟粕,古为今用,为发展社会主义新文学服务。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要求同学们牢固掌握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家及其优秀作品,深入分析、把握作家创作的基本风格,能比较科学地评析此期的重要文学现象、文学规律,要求一般掌握二流作家及其作品,一般了解三流作家作品和文学衰落消沉时期的概况。二、教材和参考书:教材:《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史》,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1999年版,《中国文学史》第二卷,袁行霈、罗宗强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8月第1版并参考以下书目:《中国文学史》,章培恒、骆玉明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3月第1版《中国文学史》(一、二册),游国恩等编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7月北京第1版《魏晋文学史》,徐公持编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9月北京第1版《南北朝文学史》,曹道衡、沈玉成编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12月北京第1版《唐代文学史》,乔象钟、陈铁民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12月北京第1版《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罗宗强著,中华书局出版1996年10月第1版《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罗宗强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8月第1版《唐诗鉴赏辞典》,萧涤非等撰写,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12月第1版《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编第二册,中编第一册),朱东润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1月版三、课程内容上编魏晋南北朝文学史概说一、本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与思想状况魏晋南北朝文学指的是从汉末建安到隋文帝统一中国前的这段历史时期内的文学。在这近400年的时间里,中国的社会政治状况发生了巨变,从两汉的大一统走向分裂动荡,统治阶层不断进行争夺最高政治利益的吞并混战,给人民百姓带来巨大的苦难,社会生产因而停滞甚至倒退,经济萧条。由于政治的动荡和残酷的杀戮,统治思想发生变化。儒学衰落,兴起虚无旷放的道家学说——玄学,佛教在社会上也大为盛行起来。二、门阀制度膨胀。门阀即门第阀阅,指封建社会中的世代显贵之家。地主阶级内部有士族与庶族之分,从东汉末开始,世家大族就占据了政治经济的重要地位,曹操时代虽然对门阀势力进行了抑制,但到了魏晋尤其是两晋,政权的建立往往依靠世族地主的支持才得以建立维持,他们在政治经济上把持了垄断地位,文化上也同样占据统治地位。门阀制度恶性膨胀,使大批出身门第不高的才华之士沉沦下僚。三、文学开始走向自觉时代。从文学发展的角度看,这一段是中国文学逐步走向自觉和成熟的时期,是随后高潮的准备阶段(文学走向自觉现有新的观点,认为是在西汉中)。其主要标志在:1、文学观念的树立。2、文人对乐府民歌进行了大量的改造,诗歌从民歌发展为更讲求审美价值的文人诗;同时文学的审美趣味不断发展变化。3、文学体裁的独立和多样化。文艺性散文从先秦文史哲混为一体的状态中脱离出来;诗乐开始分离,五言诗主盟文坛,同时出现具有高度艺术性的七言诗;骈文盛行并达到成熟;志怪小说与轶事小说大量出现4、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空前繁荣。第一章建安文学与曹氏父子一、建安文学1、建安文学的概念指从汉末建安元年(196)起始的、约45年时间的文学,以曹氏父子为代表、以建安七子为重要组成部分的文学。创作具有个性化;其中诗歌的成就最高,五言诗达到成熟,乐府诗向文人诗转化,开启文人诗的时代;风格上慷慨悲凉,刘勰在《文心雕龙·时序》篇中论及此期的文学说道“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也。”后世誉为建安风骨。2、建安风骨建安风骨又称建安风力、汉魏风骨,是指建安诗人继承《诗经》、汉乐府优秀的现实主义创作传统,一方面在诗篇中真实地描写汉末的大动乱、大分裂,表现对民生疾苦的关切;同时又在诗歌中抒发统一天下、建立伟业的雄心壮志。诗歌的情感基调慷慨悲凉,语言自然明白十分流畅,成为后世诗歌创作推崇的榜样。二、开一代诗风的曹操1、曹操是一代雄主,作为政治家,他头脑精明敏锐,文武策略善于随时而变,敢于逆流俗而上。同时他又是一个文学家,有着深厚的文学修养,是建安文士的领袖。其诗可谓开一代风气。2、曹操留下来的诗全是乐府诗。不过曹操对传统的民歌乐府进行了改造,虽大多袭用汉乐府旧题,却是旧瓶装新酒,具有时代特点与个人风格,利用乐府诗写时事,真实反映汉末动乱的社会现实,表现统一天下奋发进取的精神,风格梗概多气、慷慨悲凉,宋人敖陶孙评为:“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作品古直悲凉,而有一种雄强的气魄和力量。其四言诗的创作可谓是《诗经》后的奇响,在两汉以来的文人诗中显得尤为突出,而曹操之后,四言诗基本没有出现优秀的创作者。3、诗从内容上看,主要可分为记事、述志、游仙这几类。记事如写社会现实、反映军旅生活。《蒿里行》、《薤露行》、《步出夏门行》(观沧海)、《却东西门行》等;述志如《短歌行》、《度关山》;游仙的《陌上桑》、《步出夏门行》(龟虽寿)等。名篇有《蒿里行》、《薤露行》、《步出夏门行》(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等等。三、文士气的曹丕诗1、曹丕在政治上不及其父亲雄才大略,但在文学上他有两点历史贡献:一是写了第一篇文学专论《典论·论文》,将文学摆到“不朽”的地位;二是创作有迄今发现的第一首完整的七言体诗《燕歌行》。曹丕的诗歌主要有军旅、宴游、拟乐府。诗风有文士气,语言上注意修饰;抒情性较强,细腻委婉,以游子思妇、离情别绪的内容为多,《燕歌行》二首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作。可以说曹丕的创作明显表现出从乐府民歌向文人化转变的新动向。2、《燕歌行》的分析。秋景起兴;写景抒情情景交融;一韵到底,形成悠扬的旋律感,表达出感情的细腻委婉。四、建安之杰曹植1、曹植是曹丕的胞弟,从小聪颖,富于才华。受到时代风气的熏陶和父亲的影响,少年时就有了建功立业的雄心抱负。他的一生以曹丕称帝为界,可以分为前后两个阶段。约30岁前,他过着贵公子的生活,由于才高绝伦一度深受父亲赏识,几次愈将其立为太子,但最终失败。曹丕称帝后,一直受到曹丕父子的猜忌打击,命运惨淡,40岁就抑郁而终。2、曹植的文学观与其兄曹丕恰恰相反。他一生念念不忘的是功业之求,认为文学是“小道”,“未足以逾扬大义,彰示来世。”功业梦想最终幻灭,而其复杂的身世际遇促成创作上的成熟,成就了文学上的千古名声。3、曹植的诗歌创作根据生平可分为前后两期。前期的诗歌浪漫乐观,主要有下面这四类内容:a.反映贵游生活,有一定的浪漫浮华气息。以《名都篇》为代表。b.表现同情民生疾苦,关注社会现实,如《泰山梁甫吟》、《送应氏》(之一)(其中“中野何萧条,千里无人烟”可与曹操的“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王粲的“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相比)。C.抒发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充满少年的豪杰意气,以《白马篇》为代表。D.赠友之作,如《赠王粲》、《赠徐干》等,感情真挚。4、曹植后期的诗歌表现遭受猜忌打击和怀才不遇的忧愤哀伤,多运用比兴象征手法,低回曲折,艺术上更臻成熟,人生遭际的不堪,带给他种种心理折磨,成为他诗文创作的丰厚营养。以《赠白马王彪》、《吁嗟篇》、《野田黄雀行》等为代表。5、作品分析:《白马篇》:塑造了武艺高超、英勇豪侠的少年英雄形象,亦是诗人的自我写照。起笔振拔,接下分别写武艺高超、杀敌奋勇、公而忘私视死如归的内心世界,从外在到内在的完整形象。《赠白马王彪》:诗前序和有关背景简介,白马王曹彪,植异母弟,任城王曹彰,同母兄,黄初四年赴京会节气(藩王朝会制度,行四节气之礼)事件。全诗共七章,第一章写离开洛阳回封地途中的眷恋伤情和对前途的担忧。第二章途中受淫雨困顿的艰阻难行之况。第三章写谗言巧语的小人颠倒黑白、挑拨离间,逼得兄弟骨肉分离。第四章写初秋的原野苍茫萧条之景,抒发无限的凄凉孤独之感。第五章悲悼任城王之死,叹息生命短促,自己老之将至。第六章抒写与曹彪的惜别之情,宽慰对方而又无法抑制骨肉仓促分离的苦痛。第七章感叹天命可疑,人生无常,知道后会无期,以希望彼此珍重诀别。全诗贯穿着生离死别的迁世之悲,同时也有对自身受到朝廷(曹丕)猜忌、压迫的怨愤。艺术上章与章之间采用顶针格加以蝉联,全诗连绵一体,读起来回环反复,把诗人激愤又悲痛的情感层次分明、酣畅淋漓地抒发了出来。注意之处:第三章的比喻手法(鸱枭、豺狼、苍蝇);第四章的情景交融手法(景物描写的作用);全诗的情感内容(对京师的眷恋之情、对小人的激愤之情、行走萧瑟秋野的凄凉伤感之情、骨肉生离死别的悲痛之情、前途凄迷、人生短促的无奈之情)。《吁嗟篇》的转蓬形象,通篇的比喻手法。6、曹植被钟嵘称为“建安之杰”,诗歌特色如钟嵘所说“骨气奇高,词采华茂。”前者主要指其思想内容上具有建安风骨的精神,慷慨多气,主体情志充盈丰沛,自有一股遒劲之力;后者主要指诗歌艺术形式上的美。曹植的诗艺术手段多样,起调往往惊挺,好用比兴手法,词采丰富、典雅流畅。曹植诗丰富的抒情性和艺术美,完成了从民歌向文人诗的转变。7、曹植的辞赋与表文同样十分出色。代表作抒情赋有《洛神赋》,文有《求自试表》、《求通亲亲表》等,情感意气贯注,词章彪炳华美。《洛神赋》借神话故事加上美丽想象,描述了一个人神恋爱的动人故事。历来有关该篇主题思想的介绍,可以理解成洛神是曹植追慕的理想的化身,可最终“人神道殊”,不得遇合。赋中对洛神容貌、风度的描绘,乃千古名句,充分展示了曹植驰骋文采的天赋。五、建安七子与蔡琰是建安文士集团的重要组成部分。“七子”中以王粲成就为最高,被称为“七子之冠冕”(《文心雕龙》),代表作有《七哀诗》和《登楼赋》。《登楼赋》是汉献帝初平三年,董卓部将李傕、郭汜在长安作乱,王粲从长安至荆州依附刘表,刘见其貌丑体弱,不予重视,本赋写于滞留荆州13年,极写思乡之情和怀才不遇的感叹。注意开头结尾的铺叙手法,中间抒写乡思的圣人、穷人、达人的典故运用。《七哀诗》:汉末大动乱的背景,个人的流离与人民的苦难相结合,感情沉痛,具有深刻的时代意义。艺术上精炼凝重的概括与典型情节相结合,善用白描手法渲染悲剧气氛,寓抒情于叙事中。陈琳的《饮马长城窟行》也有很高声誉;女诗人蔡琰身世苦难,写有五言体的自传性叙事长诗《悲愤诗》,悲情深长,有很高的艺术性。第二章魏末及西晋文学一、正始文学1、魏末的社会政治思想状况从魏末的正始元年(240)起,大约25年的时间,是魏晋易代之际。司马氏集团为夺取最高政治利益,与曹魏集团展开激烈的夺权斗争,采取种种高压残酷手段迫害异己人士。广大士人功业追求之想破灭,于是在士林中兴起崇尚道家的虚无超脱思想——玄学,追求个体的逍遥旷放,另一方面又对生命充满悲观消极思想。传统的儒家思想式微。玄学:魏晋时期的一种哲学思潮,主要是用老庄的思想糅合儒家经义,以代替衰微的两汉经学。玄学家大都是所谓名士,他们以出身门第、容貌仪止和虚无玄远的“清谈”相标榜,成为一时风气。魏正始年间,为了调和统治阶层激烈的夺权斗争,尤其司马氏集团的名教礼法理论,何宴作《道德论》、王弼注《老》、《易》,皆提倡“贵无”,认为名教“纲常伦理”皆出于自然,主张君主“无为而治”。老庄思想对传统儒家伦理道德、政教思想的疏离,极大地影响了魏末到两晋的士人生活态度、社会风尚。士风以不遵礼法、清谈玄远和不以物务自婴相尚。东晋以后,玄学与佛学趋于合流。2、正始文学的特点指魏末正始元年(240)起,魏晋易代之际的文学。具有以下特点:内容上揭露现实的黑暗恐怖,表达清虚远祸的思想;抒发“忧生之叹”和“迁逝之悲”,作品充满生命飘忽的悲哀消极情绪。从文学反映现实的角度说,正始文学继承了建安文学的精神,表现手法则与建安有所不同,多运用比兴象征、用典,风格隐晦。代表作家是阮籍和嵇康。二、阮籍1、阮籍是“竹林七贤”之一,是魏末著名的任诞人物
本文标题:魏晋南北朝隋唐文学史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2428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