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黄冈中学高考生物精选练习:考点12 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
七彩教育网七彩教育网全国最新初中、高中试卷、课件、教案免费下载本资料来源于《七彩教育网》黄冈中学高考生物精选练习:考点12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高考考点]1.渗透作用的原理(B)2.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B)3.植物体内水分的运输、利用和散失(B)4.合理灌溉(B)5.实验: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I或II)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植物水分代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根细胞一旦形成液泡,则仅依靠渗透作用吸水B.蒸腾作用是植物水分吸收与运输的唯一动力C.植物缺水时,蒸腾速度远远小于水分在导管内的运输速度D.植物的吸收的水分大部分通过叶片的气孔散失2.右图所示实验装置,F、G为两个半透膜制成的小袋,内盛有溶液乙,上端分别接上口径相同的小玻璃管。与F相比,G体积较大。二者置于盛有液体甲的大容器内,最初两个小玻璃管内的液面高度相同。已知两种液体的浓度梯度顺序为甲乙,在下图中能显示今后一段时间F和G所接玻璃管内液面变化的是()3.将五块去皮并切成体积相同的马铃薯条,分别放在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相同时间后,测定马铃薯条的长度并作图,则下列能代表本实验结果的是()4.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的过程中,某同学在视野中看到生活着的洋葱表皮细胞正处于如图所示的状态。a、b表示该部位的溶液浓度,由此可推测()A.可能ab,细胞渗透吸水B.a=b,渗透系统保持动态平衡C.ab,细胞渗透失水D.上述三种情况都有可能5.在做“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实验全过程中,正常情况下你可以观察到紫色洋葱表皮细胞内液泡的颜色和体积随时间的变化情况是()①加深②变浅③不变④起始颜色→变深→再变浅⑤起始颜色→变浅→再变深A.①和cB.③和aC.④和dD.⑤和b6.将玉米叶肉细胞放于KCl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发生了质壁分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发生质壁分离的原因是细胞壁没有伸缩性B.此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C.此细胞是活细胞七彩教育网七彩教育网全国最新初中、高中试卷、课件、教案免费下载D.细胞膜、液泡膜及细胞液构成的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7.除哪项外,下列其余各项都可以通过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加以鉴定()A.成熟植物细胞的死活B.蛋白质、淀粉、纤维素的亲性依次递减C.能进行渗透吸水D.原生质层和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小8.如右图实验装置,玻璃槽中是蒸馏水,半透膜允许单糖通过。倒置的长颈漏斗中先装入蔗糖溶液,一定时间后再加入蔗糖酶。最可能的实验现象是()A.在玻璃槽中会测出蔗糖和蔗糖酶B.在玻璃槽中会测出葡萄糖、果糖和蔗糖酶C.漏斗中液面开始时先下降,加酶后一直上升D.漏斗中液面开始时先上升,加酶后,先上升后下降9.下列关于蒸腾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没有蒸腾作用,根系就不能吸收水分B.没有蒸腾作用,根系就不能吸收矿质元素C.蒸腾作用散失水分引起根系吸水,是消耗ATP的过程D.蒸腾作用有利于水分在导管内的运输10.一般情况下,下列哪种环境中正常生长的植物,其根毛细胞的细胞液浓度最大()A.在农田中的农作物B.在森林中生长的植物C.大型湖泊的岸边植物D.在荒漠中生长的植物二、简答题11.中华鲟是一种主要生活在长江的最低等的硬骨鱼。它在长江里出生,在大海里长大,等性成熟后,又回到出生的地方繁衍后代,洄游在海水和淡水之间,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选择了“中华鲟对淡水环境的适应性”的研究课题,欲探究中华鲟和长江淡水鱼血浆渗透压的高低。现从某科研单位得到从大海洄游到长江的中华鲟的血液和终身生活在长江的淡水鱼的血液,并已离心分离出这两类动物的血浆。请你帮助设计实验,并完成研究任务。(1)实验原理:渗透作用。(2)材料和用具:中华鲟的血浆,淡水鱼的血浆,烧杯,长颈漏斗,半透膜,细线。(3)实验步骤:①将淡水鱼的血浆倒入烧杯中;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可能的实验结果和相应的实验结论:12.蚕豆叶片是气孔观察的优良材料,尤其是下表皮气孔数目较多,气孔是各种气体进出叶片的通道。如图为气孔示意图,气孔两侧的细胞称为保卫细胞,决定着气孔的开闭。有人提出气孔的开闭与保卫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有关。请你根据试题中所给的材料和用具设计一个实验,探究保卫细胞吸水和失水与气孔开闭之间的关系,并得出相应结论。(1)材料用具:显微镜,镊子,刀片,吸管,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蒸馏水,0.3g·mL-1的蔗糖溶液。(2)实验步骤:保卫细胞叶绿体表皮细胞气孔七彩教育网七彩教育网全国最新初中、高中试卷、课件、教案免费下载步骤1:取载玻片2片,分别在中央滴加蒸馏水和蔗糖溶液各一滴。步骤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步骤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彩教育网七彩教育网全国最新初中、高中试卷、课件、教案免费下载考点12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1.D植物吸收的水分有95%~99%通过蒸腾作用散失,而用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等生理过程的水只占吸水量的1%~5%。2.B根据渗透作用原理,由于溶液甲浓度大于溶液乙的浓度,所以F、G失水,液面都下降。由于G的体积比F大,与溶液甲的接触面积大,这样相同时间G失去的水就比F多,又由于F、G上端玻璃管的口径相同,所以G的液面下降速度比F快。3.D在低浓度的蔗糖溶液中马铃薯条因吸水膨胀而伸长,直至达到最大值;在高浓度的蔗糖溶液中马铃薯条因失水而收缩变短,直至达到最小值。4.D由于不知外界溶液是何种浓度的溶液,也不知该细胞将如何变化,因此各种可能性均存在。5.C该实验的全过程包括质壁分离的观察及质壁分离复原的观察,因此,液泡的颜色经历由浅变深到再由深变浅的变化过程,细胞体积则经历由正常变小到再由小变大的变化历程,故C正确。6.C只有活细胞的原生质层才具有选择透过性,因此,该细胞为活细胞。7.B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是利用渗透作用的原理来进行的,而渗透作用的进行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有半透膜,二是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存在浓度差。蛋白质、淀粉和纤维素的亲性性大小只能利用吸胀作用来进行鉴定。8.D蔗糖是二糖,不能通过半透膜,由于漏斗内的蔗糖溶液浓度大于外界蒸馏水的浓度,所以刚开始时,漏斗中液面上升。当加入蔗糖酶溶液后,溶液浓度继续增大,漏斗中液面将继续上升。但随着蔗糖酶把蔗糖分解为葡萄糖和果糖,葡萄糖和果糖就会从漏斗中渗出,漏斗中液面便下降。9.D根吸收水分主要靠渗透作用,不消耗能量;吸收矿质元素是一个主动运输的过程,没有蒸腾作用,上述两个过程仍能进行。10.D在干旱缺水地区,土壤含水量少,在其中能正常生长的植物必然有较强的吸水能力,即细胞液的浓度大。11.(3)②在长颈漏斗口处密封上一层半透膜,用细线将半透膜扎紧,将中华鲟的血浆倒入漏斗中③将装有中华鲟的漏斗浸入装有淡水鱼血浆的烧杯中,让两者液面处于同一高度上④一段时间后,观察漏斗管内液面的变化(4)①如果漏斗管内的液面上升,说明中华鲟的血浆渗透压高于淡水鱼的血浆渗透压②如果漏斗管内的液面不变,说明中华鲟的血浆渗透压等于淡水鱼的血浆渗透压③如果漏斗管内的液面下降,说明中华鲟的血浆渗透压低于淡水鱼的血浆渗透压12.(2)步骤2:用镊子撕取蚕豆叶片表皮两块,分别置于载玻片中央的液滴中,盖上盖玻片;步骤3:将装片分别置于显微镜下观察;(3)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①如果蒸馏水中气孔开放,蔗糖溶液中气孔关闭,说明失水使气孔关闭,吸水使气孔开放;②如果蒸馏水中气孔关闭,蔗糖溶液中气孔开放,说明失水使气孔开放,吸水使气孔关闭本资料来源于《七彩教育网》
本文标题:黄冈中学高考生物精选练习:考点12 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2647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