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高中语文新课程到底有什么变化
高中语文新课程到底有什么变化?高中语文的新变化可以说有很多,概括起来有以下三个方面:1、课程目标和内容的调整;2、学习方式的变革,从而带来教学和评价方式的变化;3、高中语文课程结构和实施机制的调整。现在新课程更加关注过程。第二,就是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也就是说他的一种表现,他的一些学习方法、一些技巧,都是的,也包括良好的习惯,都应该在过程与方法这个纬度里面。语文课程的知识和能力还是作为我们目标体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体系。一个人要学习语文,他最先要面对的问题就是信息社会他能吸收信息的基本能力。语音学,修辞学,语法学,语用学和文艺理论等等这些东西加在一起就是语文。第二,语文课程另一方面的价值很多人都忽视了。就是它育人的价值。他在培养方面,比如就谈到的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让他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等等,语文课程有它独特的优势在于不是老师和你讲道理,而是在阅读讨论中受教育。对学生情感的丰富、人格健全的作用实在是太大了。诗文你读了100篇、200篇、300篇,可能生产不出粮食、汽车和住房,但是它可以生产出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古代有很多志士仁人,他就是受到它所读的书的影响去抛头颅洒热血,为了民族为了国家献身。我们很多民族精神是许多深层次的文化心理,实际上是通过文本继承下来的。语文学科的优势恰恰在人的丰富、个性的健全、文化品位的提高、审美情趣的养成我们教材里有很多文学作品,但是不把它作为涵养心灵的或者提高审美能力的一个手段,而是作为读写训练的材料。高中课程目标不是从这些方面来展开,是从其审美能力、应用能力和探究能力来设计,从这些方面来考虑它的构建,它的评价语文课程实际上是实践课程,实践性决定了三大能力是很难分割的。就是说在实际中很难分割,比如说审美能力,我们这个跟过去比如听的能力,说的能力,读的能力,写的能力那样单线训练,不是一个意思高中语文新课程基本理念第二条,就是注重语文运用、审美、探究能力的培养。一个人要是真正有水平的话,必须具备这三个方面。你说你审美能力不强,探究能力就强,这是不可能的事。里面有时候有形象的因素,有时候也有情感的因素,那么这就是审美因素(主插:广告词都要美的)。发言稿怎么样写得美,写得吸引人,都有审美因素。要用好语文,就一定要有那么多的语文储备,读书,也不光是增加积累的问题,后面我们会讨论它和积累的关系,学语文,积累很重要。读书,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也是一个积累的方法。要学好语文就要多看书在读书的过程中可以学会享受,慢慢地把读书作为休闲的手段。就是说要在业余生活中留出一块空间是给文本的阅读的。读书的一个潜移默化的作用学语文像吃中药一样,是滋补,是固本。效果是慢慢来的,是一种“水磨工夫”,是需要一点一点去积累的,需要不断地去接触好的、优秀的、典范的文学的作品、语言的作品,他自己会受到一种熏陶、感染和影响,词汇量丰富了,自己的语言的习惯也跟着作者的语言习惯慢慢地改变,提高了自己。要转变观念,在语文学习中你需要吸收营养。有的人在生理发展中也走入误区,孩子学习压力大,身体要好,身体需要进补,吃补品,这是不对的,需要的是绿色食物。你现在学语文,绿色食物是什么?就是读书。只是做题的话,做的好的是补药,学一些规律性的知识。读书是绿色食物,吸收的是自然的营养。同样是好书,有些书读了收获更大,因为含金量更高,所以好书也要会选择,在孩子成长时期一定要选择品位高的书。有些中学老师会要求学生读书定时间、定地点、甚至还定环境、定人。这些东西表面上看起来都是形式,但是对培养阅读习惯是有好处的。,到时间就应该让他坐下来,你读得进也好读不进也好,这个时间就是看书时间。每天这样。我想经过一段时间以后这个孩子会养成一个阅读习惯,这个是很有好处的。有时候内容和形式不能机械地分开。大家对语文课程的定位——工具性、人文性,其实这是人文性的一个方面。培养人的一个社会生活习惯,将来使他成为一个有品位的文明人。人文性里面有一点就是要社会化、文明化。要推动他遵守一个规范、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另一方面慢慢可以按照自己的个性来发展。所以先要有一个普遍性的要求,对他有一个制约,帮他养成一种习惯。不少老师说应该读经典、非经典不读,也有老师说人是现实社会的人,最新鲜的东西要读,就是时文,经典离我们太远、太古董了。高中三个教学大纲里提出推荐阅读书目,强调学好语文就要读书,这是一个力度比较大的改革。一个是我给范围,在这个范围内选择,这就是我要讲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或者人文性中的个性发展和社会规范的统一。另外讲到经典和时文,我觉得这两方面都要兼顾,走极端不合适。新潮的时髦的书确实反应了当代社会发展当中新的思想、新的现象、新的语言表达形式。青少年学生还要接触现在的社会,如果纯粹读经典,停留于过去,跟现在的孩子沟通不起来,也不好。另一方面,经典不读,肯定也是不行的、不合适的,因为它之所以成为经典,是经过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时间考验的,是含金量特别高的,是可以给我们的精神打底的我们从客观情况来看,经典和时文,学生可能更多的是读时文,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引导学生更多地读经典,这是一个眼界问题。一个人,经典看多了,他的眼界就开了,就不会对很多问题大惊小怪了。因为那些伟大的作家,这些年来,文明的发展,他们对我们人类人性上的很多问题确实都写到了,而且写到了一般人所不能达到的深度和广度,所以你读了以后还是有用的。我曾经听一个学生讲什么是经典?经典就是人人希望自己读过,而又不愿去读的那些书。人人都希望自己读过,就是经典的权威性的表现,而不愿去读,是因为毕竟经典与我们有时间的距离,甚至是空间的距离,像有些外国的名著阅读起来会有点困难,而这些时间距离、空间距离所带来的有点困难是可以克服的。你想你读一首《蒹葭》,学生觉得很累,看《在水一方》你就不觉得累,其实琼瑶也就是做一个把时间距离演绎的问题,如果我们语文老师在引导阅读经典的时候做一些工作的话,我想时间、空间的障碍都可以克服,这时学生就走入一个新世界了。如果学生觉得读经典不大容易接受,觉得距离有点遥远,他喜欢读热门的、新潮流的书,我觉得只要内容是有益的,读之也无妨,先让他走进读书中间去,然后引导,到了一定的时间,他自己会觉得读不下去了,觉得深度、厚度不够了,那个时候他自然会走向经典,关键是我们老师引导得法。主持人:其实就是我们要谈的第四个问题,怎样能让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学会读书?实际上可以有很多手段和方法的。对于经典,有的学生是心向往之,而有的却觉得是老古董,会有一种排斥。老师应该让他们读经典,形成一种读书的氛围,让学生相互之间产生影响。老师要去引导,而且要创设一个氛围,把学生“裹挟”进去,让学生相互之间产生影响。两种情况:一种是讲究速度,大概地读过去,还有一种是精读的,特别是我们语文课上要读的那些书,有一些我们可以提些要求,教些方法:怎么样动笔墨、怎么样记笔记,形成这样一个读书的氛围。阅读分为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就是浏览、随便看看;第二个层次是分析阅读,第一步就是越过困难通读全篇,不是克服困难,这个很重要,每读一本书都要克服困难的话,就会造成很多学生就没劲了、读不下去了。这里提到第一读可以笼统地读,有些不明白的,读到后面有时候会自己顿悟。当然这只是一个方面,后面还有综合阅读等等,阅读本身是有层次的。老师要懂这个:什么时候让学生用什么方法来读比较合适。阅读从目的来讲,也有一个分类,比如发展性的阅读,读了会提高你的修养、增加你的知识,这些书可能要认真去读、做些笔记。有的是功能性的阅读,就是查字典,解决目前的问题的。现在很提倡第三种,就是消遣性的阅读,它是大众化的审美享受,用来陶冶情操、度过余暇时间的,这种书如果也要“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话就太累了,它就可以泛读、随便翻翻。陶渊明的“不求甚解”法其实是很好的读书方法。但是有一些书是需要“啃一啃”的,是需要花点力气克服困难的。我们做老师、做家长的,要在适当的时候找准机会,给他们一点指点。我觉得如果一个学生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就不要拿难的东西吓他,可以让他先看点轻松的。如果这个学生有阅读基础的话,可以看点高层次的书。巢宗祺:可以帮他们选好书,一个是学生有兴趣的,还有就是老师从自己的经验出发推荐一些有价值的书,像一些文学巨著,老师可以告诉他们怎么样去读,比如第一遍你可以快速阅读、读个梗概,第二遍你去读……每遍都解决一个问题,这样读下来以后,肯定会有成长,跟你平时的读书是不可同日而语的。主持人:老师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读书,可以采用的方法的多种多样的,老师可以有自己的发明创造诵读它是聪明办法。诵读带来的好处远远不只是记住了这些东西,这个大家不明白,所以要弄清楚诵读的作用和价值。读了以后可以记住一些字、词、句、篇,这个大家都有共同的认识,而这一点也是非常重要的,讲到你的词语要丰富,就一定要肚子里有货,要装那么些词、那么些句子,另外还有个篇章,装在脑子里面以后,到需要用的时候就能够仿照它的样子去表达,所以字、词、句、篇的储存是非常重要的。头脑里面有个语料库。除此之外,我们就在琢磨和体会,一个人,你说话的时候可能会说出一些没听到过的语句,怎么会产生的?说出来好像也是符合语法规律的,为什么会这样?就是你在记住了这些词语以后,慢慢抽象化了,头脑里有了这么一个语言模式,储存在头脑里了,到你运用的时候,根据这个情景需要,跟你头脑里的这个语言模式进行匹配,可能一下子就激发出来,生成了一个新的表达形式,可能出现一个新的词、一个新的句子,以前没有听说过。这样一来,读多以后,慢慢地,以前的那些字、词、句可能记得不一定很清楚,可是头脑里面已经刻下了一个语言的模式。所以诵读有助于我们在头脑里形成一个语言表达的模式。:刚才巢老师的解释非常理论化,讲得很清晰,用我们的大白话来说,就是一个语感的形成过程。有人说语感,好像不可捉摸、很玄的、来去无踪的,其实就是这样一个不断形成模式的过程。巢宗祺:对,有人觉得语感是一种能力,我也承认语感可以表现为一种能力,其实里面还包含了一种语言的知识,这个知识是感性的知识,它就是从你的诵读当中、积累的语言材料当中提炼出来的(主持人:这就是所谓的一种习得的问题)。所以,语感既有知识的成分,又有能力的成分。通过诵读,这样反复地念,能够帮你形成一个良好的语言反应机制。所以,我们刚才讲的有两点,第一就是诵读可以帮你形成一个抽象化的语言模式,第二就是形成语言反应机制。这二者合在一起就是语感。所以,更深一层次地讲,通过诵读可以受到思想的、情感的、文化的、审美的熏陶。有的优秀的诗文,你拿来看与拿来读是不一样的,读起来就感觉自己慢慢地进去了,读着读着发现自己眼泪下来了、觉得自己热血沸腾了。如果不读,就没有这种感觉。诵读的过程就是一种体验。第二个是语感的培养,它也是有心理学依据的。小孩子跳橡皮筋的时候一边跳一边唱儿歌,将内言外言化,他们把儿歌唱出来的同时,动作的节奏也跟上去了。所以通过诵读,对语感、对古诗词韵律的掌握都有好处。最后一个就是对人的陶冶。另外我还想补充一点,我们对诵读的理解不要单纯的和朗诵画等号,尤其是不要和表演性的朗诵画等号,语文课上的诵读不要求学生表情要那么张扬,而恰恰是要有内涵的。例如《再别康桥》的吟诵,不能是高亢的、激昂的、表情夸张的。它应是一种涵咏,应该在吟诵的过程中去体会,真的让你心有所动才好。鲁迅先生在《三味书屋》里写到的寿镜吾老先生,在孩子眼光里看起来非常有趣,老师在自得其乐、沉浸在其中。现在看来,他这是一种自我陶醉,而不是标准的朗诵了。主持人:古语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诵读是很重要的,老师们也已经开始重视了。我们的目标指向应该是让学生去体会、去感受、去涵咏,而不是学会表演课堂上的读书,有不出声的默读,还有出声的诵读。我觉得这两者都需要。我为什么要让学生读,读一遍要达到什么目的?读三遍又要达到什么目的?没有目的,只是反反复复地念是达不到效果的,不能“为念而念”。该校的语文老师都喜欢朗诵,老师通过组织朗诵拉动了语文的教学,学生都很喜欢。其中有一位老师就是电台的播音员出身,加上其他的老师也很喜欢,于是就发动学生组织了朗诵的表演,成立了兴趣小组,形成了一种学校文化、风气。
本文标题:高中语文新课程到底有什么变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2692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