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1页共21页高中语文第三册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掌握课文涉及的重要的文言实词的含义,虚词的用法,以及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词类活用。2.熟练背诵课文要求背诵的片段、篇章,准确翻译重要句子。3.把握每单元各篇课文的思想内容,鉴赏古诗的情趣和艺术魅力,学习作品所运用的一些表达技巧。4.积累掌握每单元涉及的重要字词。第一课时复习重点:字音字形识记一、复习指导:1.一定要仔细审题,明确题意。要看清题目要求,尤其看清题干是选择“正确的一项”还是“错误的一项”,是选择“全都相同的”还是“全部相同的”,是单看“注音”还是“字形和字音”。2.排除法和认定法相结合,逐项逐字分析。做选择题使用排除法,必须建立在准确认定该字有误的基础上。如能果断地认定有误,就直接排除,这样可大大降低做题的干扰。3.注意命题者的思路和倾向性。常见多音字标“次读音”(如“枕藉jiè”)正确的可能性大,标“常读音”正确的可能性小;形声字标“不同于声旁读音”(如”第2页共21页分泌mì”)正确的可能性大;标“同于声旁读音”(如“分泌bì”)正确的可能性小。二、字音浸渍()赁屋()桀骜不驯()歧韵()送缴()潸然泪下()官邸()剑鞘()飞扬跋扈()瑕疵()濒临()飓风()睿智()畸形()俯瞰()怪癖()钦定()蹊跷()编纂()颔首()外敷()偌大()解颐()轻鸢()尴尬()啮噬()虔诚()卓著()憎恨()执拗()攒攒钱创创伤腻拘泥攒射独创泥泞刹刹车鲜数见不鲜禅禅房刹那鲜为人知禅让仆仆倒遗遗产晃晃动仆人遗施晃眼模模样当门当户对模型长歌当哭三、字形椭圆——骨髓罗绮——倚靠踟蹰——踯躅混沌——囤积经幢——憧憬宁谧——自缢兑现——蜕变篡位——编纂洗涤——丝绦陨落——殒身不恤渲染——喧嚣第3页共21页点缀——辍学寒暄——端详——打样杳无音信——纷至沓来——查无对症真谛——缔造——根深蒂固瑕疵——自顾不暇——闻名遐迩泥淖——船棹——阔绰温馨——磐石——钟磬荟萃——淬火——憔悴询问——殉情——徇私枉法第二课时复习重点:诗词鉴赏一、复习指导:鉴赏诗歌的形象1.考点研读:诗歌的形象包括人物形象、意象。诗歌的形象倾注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因此,只有真正了解诗歌的形象,才能深入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命题规律:①人物形象:诗词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或者诗词中的人物具有怎样的特点?②意象:诗(词或某句某联)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诗(词)中的某一景象具有怎样的特点?有时会把形象和思想感情或表达技巧结合起来考查。如:某某意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古诗中常见的人物形象:不睦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心忧天下、忧国忧民;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第4页共21页矢志报国、慷慨愤世;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爱恨情长。二、分类练习:㈠人物形象类1.抒情主人公自身的形象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诗的三、四两句塑造了诗人怎样的艺术形象?答:2.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菩萨蛮温庭筠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峨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这首词刻画了一个怎样的女性形象?答:㈡事物形象类诗歌的事物形象,指咏物诗或或杂诗中的的形象。第5页共21页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苏轼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又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词中所描写的孤鸿的形象是怎样的?请作简要赏析。答:㈡事物形象类诗歌的事物形象,指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的形象。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苏轼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又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词中所描写的孤鸿的形象是怎样的?请作简要赏析。答:㈢景物形象(意象)类诗歌的景物形象,指写景诗或杂诗中的的景象。碧瓦范成大碧瓦楼前绣幕遮,赤栏桥外绿溪斜。无风杨柳漫天絮,不雨棠梨满地花。第6页共21页这首诗写的是春日即景,写得井然有序,诗人依照怎样的顺序描写了哪些景物?答:三、综合练习观猎王维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①。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②。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注】①渭城:秦时咸阳城。②新丰市:今陕西临潼东。细柳营:在今陕西省长安县,是汉代名将周亚夫屯军之地。③射雕处:即射猎处。2.这首诗所写的场面有何特点?请具体分析。答:3.这首诗所写的将军是个什么形象?答:第7页共21页第三课时复习重点:近义词语的辨析和成语的使用一、复习指导1.近义词辨析①用好“求异法”:一组近义词的细微差别,往往取决于那两个不同的语素,要紧紧抓住这个特点去比较近义词的相异之处。②代入法检验:选好之后,可将所选词语代入原文,凭借语感读一读,但语感只能是一个重要的辅助工具,且不能改来改去。2.熟语的正确使用①利用四寻法:寻熟语之义,寻共同的感情,寻共同的对象,寻共同的语意。②推究原因,审视初步选定的答案,查找其错误类型、原因,充分利用熟语误用类型各不相同的特点来排除和认定。二、辨析词语:1.萧索——萧条2.居然——固然3.编纂——杜撰4.传诵——传颂三、熟语1.夙兴夜寐2.岌岌可危3.芸芸众生4.长歌当哭5.广有羽翼第8页共21页6.殒身不恤7.泰然自若8.愤世嫉俗9.触目皆是10.游刃有余11.大煞风景12.吹毛求疵13.怨天尤人14.数见不鲜15.至善至美第四课时复习重点:复习《六国论》的文言知识。一、通假字1.暴秦之欲无厌.。.“餍”:满足2.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倘”:倘若二、古今异义词1.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古:祖辈父辈今:父亲的父亲2.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古:它\实际上今:(副)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含转折意3.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古:智慧力量今:智商4.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古:两次今:又一次第9页共21页5.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古:旧事今:一种文体6.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古:不去今:能力差7.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古:招致今:速度、快速三、词类活用现象1.名词作状语日.削月.割人皆得以隶.使之义.不赂秦2.形容词用作动词盖失强援,不能独完.3.名词作动词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4.动词的使动用法李牧连却.之四、特殊句式及固定句式1.判断句: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2.被动句: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为国者无使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哉!洎牧以谗诛。3.省略句:至丹以荆卿为计……举(之)以予人4.状语后置:第10页共21页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五、语句翻译1.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2.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3.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六、课后练习第五课时复习重点:复习《石钟山记》和《游褒禅山记》中的文言知识。一、通假字:1.长乐王回深父.。父:“甫”2.南声函胡..,北音清越。函胡:“含糊”3.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莫:“暮”二、古今异义词1.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古义:十分之一。今义:数词。2.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古义:不平常。今义:用作表程度的副词,十分,很。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古义:泛指求学的人,指读书人。今义:特指有专门学问的人。4.于是..余有叹焉。第11页共21页古义:“于”,介词,对;“是”,代词,这件事。为单音词连用。今义:合用为一个连词。5.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古义:中间是空的。今义:天空上。6.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古义:那事情的真相。今义:实际上。三、词类活用现象1.名词作动词:①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筑舍定居。②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命名,称呼。2.名词作状语:①其下平旷,有泉侧.出。从旁侧。②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乘小船③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亲眼、亲耳④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在夜里3.形容词作名词①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深度。②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险远的地方。4.形容词作动词:①盖余所至,比好游者亦不能穷.也。穷尽,走到头。②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照明。5.形容词的使动用法①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弄错,使……第12页共21页错。②虽大风浪不能鸣也。使……鸣四、特殊句式及固定句式1.文言固定句式①其孰能讥之乎?(难道……吗?)②何可胜道也哉!(哪里……呢!)③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这就是……的缘故。)2.判断句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3.定语后置句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4.宾语前置句古之人不余欺也。五、文言虚词其1.用作代词,既可以作第一、二、三人称代词;也可以作指示代词(这,那);①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第三人称代词,它②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第一人称代词,自己③则或咎其欲出者。指示代词,指代“欲出者”,译作“那”④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指示代词,指代“好游者”,译作“那些”⑤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指示代词,译作“其中的”第13页共21页2.用作副词①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吾其还也。(我们还是回去吧)②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③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其可怪也与?3.固定用法“何其”,译作“多么”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多么衰落啊!)六、语句翻译1.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2.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3.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4.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矣。七、课后练习第六课时复习重点:复习《伶官传序》中的文言知识。第14页共21页一、通假字及仇雠已灭“雠”同“仇”,仇敌二、古今异义词1.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原:探究2.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从事:官名,这里泛指一类官3.此三者,吾遗恨.也。人事:指政治上的得失4.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抑:或者三、词类活用现象1.名词作动词①函.梁君臣之首函:用木匣子装②抑本.其成败之迹本:推究2.名词作状语①负而前.驱前:向前②仓皇东.出东:向东③一夫夜.呼夜:在夜里3.使动用法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兴、亡:使动4.形容词作动词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乱:作乱5.形容词作名词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第15页共21页忽微:细小的事情四、特殊句式及固定句式1.被动句①身死国灭,为天下笑②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2.判断句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五、语句翻译1.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2.满招损,谦受益。3.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4.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六、课下练习第七课时复习重点:《项脊轩志》和《病梅馆记》中的文言知识。一、古今异义词1.室仅方丈..(方丈,一丈见方)2.三五..之夜(三五,即十五)3.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可以:可以/用)二、词类活用现象1.名词用作动词①乳.二世(乳,乳养)②吾家读书久不效.(效,取得效果)第16页共21页③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垣墙:砌上短墙)④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绳,约束。)2.名词用作状语①雨泽下.注。使不上.漏(下,朝下,上,从上面)②东犬西.吠(西,朝西,行为方向)③前.辟四窗(前,在前方,行为方向)④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手,亲自,亲自)3.形容词用作名词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4.使动用法:①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夭,使……屈,折病,使……成病态。②夭.其稚枝夭,
本文标题:高中语文第三册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2703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