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药学 > 黑龙江专升本植物学考试大纲练习题
绪论(1)生物界的划分;(2)植物的多样性及其自然界和生态系统中的作用;(3)植物学发展简史与今后的发展;(4)祖国的植物资源和在国民经济中的意义;(5)学习植物学的目的和方法。第一章植物细胞1.细胞的概念,植物细胞的形态和大小。2.原生质的概念。3.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1)原生质体的概念;(2)细胞膜:质膜、单位膜、质膜的生理功能;(3)细胞质及细胞器:质体、线粒体、核糖核蛋白体、高尔基体、液泡、溶酶体、圆球体、微体、微管的结构和功能;(4)细胞核:形状、大小、数量、位置、功能;(5)细胞壁:概念、功能、分层、化学组成、亚显微结构、纹孔与胞间连丝;4.植物细胞的后含物:淀粉、蛋白质、油和脂肪、晶体、丹宁、色素等物质;5.植物细胞的繁殖:细胞周期、有丝分裂、无丝分裂;3、本章的基本要求:掌握植物细胞基本结构与功能,明确植物细胞的繁殖方式;4、教学的重点与难点;重点是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植物细胞后含物的鉴定及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徒手切片和临时制片方法及植物绘图技术。难点是徒手切片方法、植物绘图技术,在显微镜下寻找有丝分裂的各个时期。第二章植物组织1、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组织的类型、形态结构和功能以及维管组织的概念。1.植物组织的概念2.植物组织的类型(1)分生组织的概念、特征、功能与类型:原分生组织、初生分组织、次生分组织;顶端分生组织、侧生分生组织、居间分生组织(2)成熟组织的概念和类型:1保护组织:表皮、周皮等;2基本组织:吸收组织、同化组织、贮藏组织、通气组织、传递细胞;3机械组织:厚角组织、厚壁组织;4输导组织:导管、管胞的形式与类型;筛管、伴胞、筛胞;5分泌组织:外分泌结构、内分泌结构;(3)维管束的概念与类型,维管组织与维管系统;(4)器官的概念。3、本章的基本要求:掌握植物组织的概念,各种组织的结构和功能。4、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植物组织类型、分生组织的类型与特征、初生保护组织-表皮、机械组织类型与特征。自学植物细胞生长与分化内容,维管组织与维管系统内容。第三章种子和幼苗1、教学目的:掌握种子的基本形态、结构和类型,了解种子萌发过程以及幼苗的类型。(一)种子的概念(二)种子的形态、结构和类型1.种子的基本结构:种皮、胚、胚乳;2.种子的的类型:双子叶无胚乳种子、双子叶有胚乳种子、单子叶无胚乳种子、单子叶有胚乳种子;3.幼苗的类型:子叶出土型幼苗、子叶留土型幼苗。3、本章的基本要求:掌握种子的基本形态、结构和类型,了解种子萌发过程以及幼苗的类型。4、教学的重点与难点;重点是种子的基本结构。难点是小麦籽粒的结构。6、自学指导: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第四章根1、教学目的:了解根及根系的形态、功能、类型、分布及与环境的关系,掌握双子叶植物根与禾本科植物根的结构及其区别,认识根瘤与菌根。(一)根的生理功能:固定、吸收、合成、贮藏、繁殖等作用;(二)根的发生和根系的类型:定根、不定根、直根系、须根系;(三)根系在土壤中的生长和分布;(四)根尖的分区及其生长动态,各区的特征与功能;(五)根的结构:1.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2.双子叶植物根的次生生长与次生结构;3.禾本科植物根的结构特点;4.侧根的形成,内起源的概念。(六)根瘤和菌根。3、本章的基本要求:了解根及根系的形态、功能、类型;掌握双子叶植物与禾本科植物根的结构及其区别;认识根瘤与菌根。4、教学的重点与难点:重点是双子叶植物及禾本科植物根的结构特点以及二者的区别,难点是双子叶植物根的次生结构。6、自学指导:根瘤与菌根。第五章茎1、教学目的:了解茎的形态、功能、生长习性与分枝,掌握双子叶植物茎和禾本科植物茎的结构及区别。(一)茎的生理功能:支持、输导、繁殖、光合等作用;(二)茎的基本形态;枝条的概念与外形、节间、叶痕、叶迹、芽鳞痕、皮孔,长枝与短枝;(三)芽的基本结构与类型:定芽和不定芽,活动芽和休眠芽,叶芽、花芽、混合芽,裸芽和鳞芽;(四)茎的分枝类型:单轴分枝、合轴分枝、假二叉分枝,禾本科植物的分孽;(五)茎尖分区及其生长动态: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茎尖原分生组织的分裂活动,原套--原体的分层结构,细胞组织学分区的概念;(六)茎的的结构:1.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2.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生长和次生结构;3.禾本科植物茎的结构特点。3、本章的基本要求:了解茎的形态、功能、生长习性与分枝;掌握双子叶植物与禾本科植物茎的结构及其区别4、教学的重点与难点:重点是双子叶植物及禾本科植物茎的结构特点;难点是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生长和次生结构。6、自学指导:茎的形态、生长习性与分枝第六章叶1、教学目的:明确叶的形态、功能,掌握双子叶植物叶和禾本科植物叶的结构及其重要区别,了解落叶的原因、过程及意义。(一)叶的生理功能:光合、蒸腾、贮藏;(二)叶的基本形态、叶的组成部分、禾本科植物叶的形态特点;(三)叶的发生和生长;(四)叶的结构:1.叶柄的结构;2.叶片结构:表皮、叶肉、叶脉、气孔器的分化形成及其在分类和生理上的作用,叶肉的分化;3.C3、C4植物叶结构特点及其在分类和生理上的意义。(五)叶的结构与生态类型的关系:旱生植物和水生植物叶的结构特点,阳地植物和阴地植物叶的结构特点;(六)离层的形成与落叶现象。3、本章的基本要求:了解叶的形态、功能,掌握双子叶植物与禾本科植物叶的结构及其区别。4、教学的重点与难点:重点是双子叶植物及禾本科植物叶的结构特点。6、自学指导:叶的寿命与落叶。第七章:营养器官相互联系及其变态1、教学目的:了解营养器官变态的概念及其类型2、教学内容:•营养器官变态的概念•根的变态:贮藏根的形态及其三生结构、气生根、寄生根;•茎的变态:地上茎变态、地下茎变态;•叶的变态;•同功器官和同源器官的概念;3、本章的基本要求:了解营养器官变态的概念及其类型。4、教学的重点与难点:重点是器官变态、同功器官、同源器官的概念第八章花1、教学目的:了解花的组成及形态、类型;掌握雌、雄蕊的发育过程及花药和胚珠的结构;明确开花、传粉的受精的过程和意义。2、教学内容:(一)花的组成部分及发生1.花的概念、组成部分与类型;2.花芽分化。(二)雄蕊的发育及其结构1.雄蕊的发育;2.花药的发育与结构;3.花粉母细胞的减数分裂;4.花粉粒的形成和发育;5.花粉粒的形态与结构。(三)雌蕊的发育及其结构1.雌蕊的发育:心皮的概念、柱头的类型、花柱的类型、子房的结构;2.胚珠的组成与发育;3.胚囊的发育与结构。(四)开花、传粉与受精1.开花的概念与开花期;2.传粉的概念,自花传粉与异花传粉,植物对异花传粉的适应方式,风媒花与虫媒花;3.受精:花粉粒的萌发和花粉管的生长,双受精过程及生物学意义,受精的选择作用及多精入卵,多倍体的概念。3、本章的基本要求:了解花的组成及形态、类型。掌握雌蕊和雄蕊的发育过程及胚珠的结构。明确开花、传粉与受精的过程和意义。4、教学的重点与难点:重点是花的形态、花药的结构、胚囊的结构。难点是掌握花药和胚囊的发育过程。6、自学指导:花芽分化及禾本科植物的幼穗分化。第九章种子和果实1、教学目的:了解种子与果实的概念、发育、结构及类型。(一)种子的发育过程1.胚的发育:双子叶植物胚的发育,禾本科植物胚的发育;2.胚乳的发育:胚乳与外胚乳的概念;核型胚乳、细胞型胚乳、沼生目型胚乳;3.种皮的发育与结构。(二)果实的发育、结构、与传播•果实的概念;•果实的发育与结构:果皮,真果与假果的结构;•单性结实与无籽果实;•果实和种子的传播。3、本章的基本要求:掌握种子和果实的发育过程及及类型。4、教学的重点与难点:重点是胚及胚乳的发育过程。难点是对果实类型的理解。第十章植物分类的基础知识•教学目的:了解植物分类的基础知识,掌握植物学名的命名法则及植物检索表的使用。一、植物分类的方法;二、植物分类采用的各级单位:界、门、纲、目、科、属、种;三、植物的命名法则、林奈的双名法及其意义;四、植物检索表及其应用。3、本章的基本要求:掌握植物的命名法规及植物检索表的应用。4、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植物学名的命名法则及植物检索表的编制和使用。第十一植物界的基本类群1、教学目的:了解植物界各大类群特征及代表植物。•低等植物:了解低等植物的特征及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藻类的主要特征及代表植物;•菌类的主要特征及代表植物;•地衣门:介绍地衣的特征、类型及其在自然界中的地位。•高等植物:高等植物的主要特征和高等植物的起源及其对陆地生活的适应。•苔藓植物门的主要特征,列举了地钱、葫芦藓的形态特征,及藓纲植物的经济意义。•蕨类植物门的主要特征,以水龙骨生活史为例说明世代交替,经济意义。•种子植物门的主要特征,列举蕨类植物门和种子植物门在繁殖器官的形态结构上常用的两套对应名词;讲述裸子植物门、被子植物门的特征、分纲、代表植物,以及各门的生活史和世代交替特点。3、本章的基本要求:掌握植物界各门的特征及代表植物。4、教学的重点与难点:重点突出讲述高等植物,选择少数典型代表,讲述其生活史。难点在于搞清楚世代交替的概念与高等植物各门世代交替的特点。第十二章被子植物分类主要形态学基础1、教学目的:了解被子植物分类主要形态学基础与术语。2、教学内容:•被子植物分类主要形态学基础知识•茎•茎的性质:木本,草本;•茎的生长习性:直立茎,平卧茎,匍匐茎,攀援茎,缠绕茎。•叶•茎的形态:叶片,叶尖,叶缘,叶基,叶裂,脉序等;•单叶与复叶。•花与花序•花序类型:无限花序:总状花序,穗状花序,鞣荑花序,圆锥花序,伞房花序,头状花序,隐头花序;有限花序:二歧聚伞花序,单歧聚伞花序,多歧聚伞花序。•花冠类型及其在花芽中排列方式;•雄蕊的类型;•雌蕊的类型;•胚珠类型;•花程式与花图式。•果实•单果:肉质果,干果;•聚合果:聚合瘦果,聚合核果,聚合坚果;•复果(聚花果)。3、本章的基本要求:掌握被子植物分类主要形态学术语及主要科的基本特征与代表植物。4、教学的重点与难点:重点花与果实各部分结构形态学术语;难点在子房的类型,胎座、雌蕊的类型,花程式与花图式的概念。5、自学指导:叶的形态术语。第十三章被子植物主要分科概述1、教学目的:了解被子植物主要科的基本特征与代表植物,并掌握重点科的特征。第一节:双子叶植物纲•木兰科•毛茛科•十字花科•石竹科蓼科•藜科•苋科•葫芦科•椴树科•锦葵科•大戟科•蔷薇科•豆科•杨柳科•壳斗科•芸香科•伞形科•菊科•茄科•旋花科•唇形科第二节:单子叶植物纲•泽泻科•百合科•天南星科•石蒜科•莎草科•禾本科第三节:被子植物分类系统简介•恩格勒系统•哈钦松系统3、本章的基本要求:掌握被子植物分类主要形态学术语及主要科的基本特征与代表植物。4、教学的重点与难点:重点讲授在系统进化上比较重要的和与农业生产关系密切的主要科的特征,适当介绍进化趋势和分类方法。掌握十字花科、豆科、菊科、百合科的特点。6、自学指导:被子植物分类系统简介。一、名词解释1.原生质和原生质体:构成细胞的生活物质称为原生质。原生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原生质体是生活细胞内全部具有生命的物质的总称,也即原生质体由原生质所构成。原生质体一般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三部分组成。原生质体是细胞各类代谢活动进行的主要场所。原生质体一词有时指去了壁的植物细胞。2.胞间连丝:胞间连丝是穿过细胞壁的原生质细丝,它连接相邻细胞间的原生质体。它是细胞原生质体之间物质和信息直接联系的桥梁,是多细胞植物体成为一个结构和功能上统一的有机体的重要保证3.细胞周期:有丝分裂从一次分裂结束到另一次分裂结束之间的期限,叫做细胞周期。一个细胞周期包括G1期、S期、G2期和M期。4、染色质和染色体:当细胞固定染色后,核质中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部分,称为染色质。染色质是细胞中遗传物质存在的主要形式,其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在电子显微镜下染色质显出一些交织成网状的细丝。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时期,染色质高度螺旋化而变粗变短,成为易被碱性染料着色的粗线状或棒状体,此即染色体。5、不定根:生长在茎节、节间或芽的基部,叶或老根上,且发生位置无规律的根。6、根瘤:由固氮氮细菌、放线菌侵染宿主
本文标题:黑龙江专升本植物学考试大纲练习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2774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