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卷
1/9大庆实验中学高三年级开学考试生物试卷考试范围:必修和选修一;考试时间:90分钟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1-40题每题1分,41-45题每题2分,共计50分)1.下列属于细胞共性的选项是()①具有细胞壁②具有细胞膜③以DNA为遗传物质④具有核膜⑤具有核糖体A.①④⑤B.②③④C.①②⑤D.②③⑤2.下列关于细胞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核仁是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的细胞器B.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核内存在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C.核孔是mRNA、酶等某些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D.核膜是双层膜,核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3.下列关于组成细胞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DNA是生物体各项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B.RNA由四种核苷酸组成,可以作为遗传物质C.组成淀粉、糖原、纤维素的单体都是葡萄糖D.肽链的盘曲和折叠被解开时,其特定功能并未发生改变4.关于下列结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五种结构广泛地存在于高等植物细胞内B.②是细胞的“动力车间”,①③④⑤上进行的反应都需要②提供能量C.观察活细胞中的④不需染色,观察②常用健那绿染色D.①与③间的相互转化能体现生物膜的流动性5.在叶肉细胞中,CO2的固定和产生场所分别是()①叶绿体基质②类囊体薄膜③线粒体基质④线粒体内膜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6.细胞中不能..合成ATP的部位是()A.线粒体的内膜B.叶绿体中进行光反应的膜结构C.内质网的膜D.蓝藻(蓝细菌)中进行光反应的膜结构7.比较植物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正确的是()A.葡萄糖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底物,不是无氧呼吸的主要底物2/9B.CO2是有氧呼吸的产物,不是无氧呼吸的产物C.有氧呼吸逐步释放能量,无氧呼吸瞬间释放能量D.有氧呼吸产生还原性氢,无氧呼吸过程中也能产生还原性氢8.将1mL5%人的胃液溶液倒入装有10mL蛋白质胶体的试管内,置于25°C的温水中水浴,研究其对蛋白质的消化情况。下列各方法中能提高酶活性的是()A.把实验温度提高到37°CB.在试管内再加入1mL5%胃液溶液C.将pH由2调节为7D.在试管内再加入1mL唾液9.下图是某种动物不同细胞分裂的图像,下列与此相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只有④所示细胞不具有同源染色体B.动物的睾丸中有可能同时发现上述4种细胞C.图②所示细胞状态往往导致基因重组D.①②③细胞中均含有8条染色单体10.正常人体内的造血干细胞能分裂产生各种血细胞,离体时在某些因素的诱导下,却可以分化为神经细胞和肝细胞。其根本原因是这些造血干细胞()A.有旺盛的分裂能力B.还没有分化C.能合成神经细胞或肝细胞需要的蛋白质D.具有与受精卵相同的全套遗传信息11.下列有关细胞癌变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癌细胞能够无限增殖B.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都可以发生突变C.癌细胞表面的糖蛋白等物质增加D.长期酗酒可能导致肝癌等12.下列能说明细胞已经发生分化的特征是()A.合成ATPB.合成mRNAC.含有血红蛋白D.含有胰岛素基因13.下列关于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细胞凋亡是一种自然的生理过程B.细胞坏死是一种病理性变化C.蝌蚪尾的消失,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D.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坏死完成的14.某小组进行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盐酸和酒精混合液主要起固定作用B.碱性染料吡罗红可用于染色体染色C.观察到分裂末期细胞内细胞板向四周扩展形成新的细胞壁D.细胞内染色体的存在状态可作为判断有丝分裂各时期的依据15.四环素、链霉素、氯霉素、红霉素等抗生素能抑制细菌的生长,它们有的能干扰细菌核糖体的形成,3/9有的能阻止tRNA和mRNA结合,这些抗生素均阻断了下列哪种过程()A.染色体活动B.DNA复制C.转录D.翻译16.关于右图所示生理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图表示的是复制、转录和翻译B.该图所示的生物细胞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C.mRNA上所含有的密码子均能在tRNA上找到相对应的反密码子D.该图所示的生理过程所需要的能量直接由糖类提供17.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B.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一个DNA分子上有很多个基因C.一条染色体上只有一个DNA分子D.一个基因含有许多个脱氧核苷酸,基因的特异性是由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决定的18.下列叙述与生物学史实相符的是()A.赫尔希和蔡斯用35S和32P分别标记T2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证明了DNA的半保留复制B.摩尔根借助类比推理得出的结论“基因在染色体上”必然是正确的C.沃森与克里克运用假说—演绎的方法建构了DNA分子结构模型D.孟德尔以豌豆为研究材料,采用人工杂交的方法,发现了基因分离与自由组合定律19.南瓜的扁盘形、圆形、长圆形三种瓜形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将2株圆形南瓜植株进行杂交,F1收获的全是扁盘形南瓜;F1自交,F2获得135株扁盘形、89株圆形、15株长圆形南瓜。据此推断,F1测交子代的表现型比最可能是()A.1∶1∶1∶1B.1∶2∶1C.1∶1D.3∶20.已知某环境条件下某种动物的AA和Aa个体全部存活,而aa个体在出生前会全部死亡。现有该动物的一个大群体,只有AA、Aa两种基因型,其比例为1:1。假设每对亲本只交配一次且成功受孕,均为单胎。在上述环境条件下,理论上该群体随机交配产生的子一代中AA和Aa的比例是()A.3:1B.1:3C.3:2D.1:121.某些类型的染色体结构或数目的变异,可通过对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的观察来识别。A、B、C、D为某些生物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染色体变异的模式图,它们依次属于()4/9A.三倍体、染色体片段增加、三体、染色体片段缺失B.三倍体、染色体片段缺失、三体、染色体片段增加C.三体、染色体片段增加、三倍体、染色体片段缺失D.染色体片段缺失、三体、染色体片段增加、三倍体22.下列有关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A.染色体中DNA的一个碱基缺失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B.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均可以用光学显微镜直接观察到C.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D.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形成的原因是促进染色单体分离使染色体增倍23.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A.无论是低等还是高等生物都可能发生基因突变B.生物在个体发育的特定时期才可发生基因突变C.基因突变只能定向形成新的等位基因D.基因突变对生物的生存往往是有害的,不利于生物进化24.下列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片树林中的全部猕猴可以作为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B.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它们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C.自然选择的直接对象是生物的基因型而不是它的表现型D.若两个动物可以进行交配并产生后代,则说明这两个动物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25.让植株①和②杂交得到③,再将③分别作如图所示处理。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获得⑨和⑩植株的原理是相同的B.若⑤植株是二倍体,则⑧和⑩植株的体细胞中所含染色体组数相等C.由③到④的过程中产生的变异一般都有利于生产D.由③到⑦的过程中发生了等位基因的分离26.如图表示一个健康人饭后血糖浓度的变化情况,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5/9A.进食后1h内,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使血糖浓度升高B.进食后,肌细胞等对糖的摄取和储存速率将会加快C.进食2h后血糖趋于稳定,调节血糖的激素停止分泌D.胰岛素在发挥作用后不改变,可长时间持续起作用27.用同位素14C标记的吲哚乙酸来处理一段枝条的一端,然后探测另一端是否含有放射14C的吲哚乙酸存在。枝条及位置如右图。下列有关处理方法及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A.处理乙图中的A端,能在乙图中的B端探测到14C的存在B.处理乙图中的B端,能在乙图中的A端探测到14C的存在C.处理甲图中的B端,能在甲图中的A端探测到14C的存在D.处理甲图中的A端,不可能在甲图中B端探测到14C的存在28.植物体的整个生命历程中,植物激素起到了关键作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萌发种子中脱落酸和赤霉素具有相互拮抗的作用B.茎的背地性体现了生长素的两重性C.乙烯在植物体的各个部位都可以产生,促进果实发育D.油菜开花时因气候原因未能完成正常授粉,可喷洒适宜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减少损失29.如图示生长素浓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除草剂除草的原理是生长素浓度大于h时抑制生长B.产生顶端优势现象的侧芽生长素浓度可能大于hC.若幼苗表现出向光性,且向光侧的浓度为f,则背光侧的浓度大于f小于2fD.若水平放置幼苗表现出根向地性,近地侧浓度为g,则远地侧浓度可能为2f30.甲状腺激素、胰岛素、性激素的共同特点是()A.元素组成相同B.合成部位相同C.运输途径相同D.生理功能相同31.在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计算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小的是()A.标志重捕法调查灰喜鹊种群密度时标志物脱落B.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只统计方格内菌体C.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在分布较密的地区取样D.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时以患者家系为调查对象32.野生扬子鳄种群的雌雄比例一般稳定在5:1左右,其性别比由孵化时的温度所决定。繁殖季节雄性扬子鳄发出“轰”的声音,雌性扬子鳄则根据声音大小选择巢穴位置。当声音大时,雌鳄选择将巢穴筑于山凹浓荫潮湿温度较低处,则产生较多的雌鳄。以上事实说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A.调节生物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B.影响种群的繁衍,维持种群数量的稳定C.维持正常生命活动,调节内环境的稳态D.对生物进行自然选择,促进生物进化6/933.生活在一个生物群落中的两个种群(a、b)的数量变化如右图所示。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a种群与b种群为捕食关系,a种群依赖于b种群B.a种群为“S”型增长,其增长只受本身密度制约C.b种群为“J”型增长,始终受到a种群的制约D.a种群与b种群为竞争关系,竞争程度由弱到强,再由强到弱34.有关生命系统中信息的叙述,错误..的是()A.信息传递是生命系统维持稳定所必需的B.行为信息的传递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C.精子和卵细胞通过细胞膜接触实现信息交流D.生长激素进入靶细胞而发挥其信息调节的作用35.右图表示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在第10年时经调查该种群数量为600只,估算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环境负荷量约为()A.600只B.900只C.1200只D.1800只36.果蝇的白眼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状,显性性状为红眼。下列各组亲本杂交后的子代中,通过眼色可以直接判断果蝇性别的是()A.白眼♀×白眼♂B.杂合红眼♀×红眼♂C.白眼♀×红眼♂D.杂合红眼♀×白眼♂37.下列关于免疫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吞噬细胞发挥作用时,必须有抗体的参与B.T细胞可以与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密切接触,使其裂解死亡C.病毒侵入人体后,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可产生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D.记忆细胞可与再次入侵的病原体结合,从而直接抑制病原体的繁殖38.在培养某植物的溶液中加入某种负离子,结果发现某植物根细胞在吸收该种负离子的同时,对Cl-的主动吸收减少,而对K+的主动吸收并没有影响,原因是()A.该种负离子妨碍了能量的生成B.该种负离子抑制了主动运输C.该种负离子抑制了呼吸作用D.该种负离子的载体和Cl-的相同39.下列关于科学史中研究方法和生物实验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和恩格尔曼的实验——同位素标记法B.萨顿假说和摩尔根果蝇杂交实验——类比推理法C.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和研究某种群数量变化规律——物理模型建构法D.判断细胞是否死亡--台盼蓝染色法40.下列有关花药培养基配制的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花药培养可在同一培养基上培养至长出幼小植株再更换培养基继续培养B.花药培养的各个阶段,培养基配方不完全一样C.诱导生根的培养基
本文标题: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2823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