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高二化学下21.关于下列四个图象对应说法正确的是()A.图①表示正确的定容操作B.图②表示实验室分离水和CCl4C.实验室可采用图③所示装置收集Cl2D.图④烧杯中先出现白色沉淀,后溶解2.(2013•江苏)A.[物质结构与性质]元素X位于第四周期,其基态原子的内层轨道全部排满电子,且最外层电子数为2.元素Y基态原子的3p轨道上有4个电子.元素Z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的3倍.(1)X与Y所形成化合物晶体的晶胞如右图所示.①在1个晶胞中,X离子的数目为_________.②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2)在Y的氢化物(H2Y)分子中,Y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是_________.(3)Z的氢化物(H2Z)在乙醇中的溶解度大于H2Y,其原因是_________.(4)Y与Z可形成YZ42﹣①YZ42﹣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用文字描述).②写出一种与YZ42﹣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的化学式:_________.(5)X的氯化物与氨水反应可形成配合物[X(NH3)4]Cl2,1mol该配合物中含有σ键的数目为_________.3.金属镍在电池、合金、催化剂等方面应用广泛.(1)Ni是元素周期表中第28号元素,基态Ni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第二周期基态原子未成对电子数与Ni相同且电负性最小的元素是_________(填元素符号).(2)金属镍可以和CO形成配位化合物Ni(CO)n.①CO与N2结构相似,CO分子内σ键与π键个数之比为_________.②已知配合物Ni(CO)n的中心原子价电子数与配体提供电子总数之和为18,则n=_________.(3)很多不饱和有机物在Ni的催化下可以与H2发生加成反应.如CH2=CH2、CH≡CH、苯、甲醛(H2C=O)等.①有关苯分子中的化学键描述不正确的是_________A.碳原子的三个sp2杂化轨道与其他原子形成的三个σ键B.每个碳原子的未参加杂化的2p轨道用来形成大π键C.每个碳原子的sp2杂化轨道中的一个用来形成大π键D.苯分子中六个碳碳键完全相同,键角均为120°②甲醛(H2C=O)分子内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_,其分子构型为_________.③甲醛(H2C=O)在Ni的催化作用下加氢可得甲醇(CH3OH).甲醇分子内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_,甲醇分子内的O﹣C﹣H键角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甲醛分子内的O﹣C﹣H键角.24.(2011•江西)氮化硼(BN)是一种重要的功能陶瓷材料.以天然硼砂为起始物,经过一系列反应可以得到BF3和BN,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由B2O3制备BF3、BN的化学方程式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2)基态B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B和N相比,电负性较大的是_________,BN中B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3)在BF3分子中,F﹣B﹣F的键角是_________,B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________,BF3和过量NaF作用可生成NaBF4,BF4﹣的立体结构为_________;(4)在与石墨结构相似的六方氮化硼晶体中,层内B原子与N原子之间的化学键为_________,层间作用力为_________;(5)六方氮化硼在高温高压下,可以转化为立方氮化硼,其结构与金刚石相似,硬度与金刚石相当,晶胞边长为361.5pm,立方氮化硼晶胞中含有_________个氮原子、_________个硼原子,立方氮化硼的密度是_________g•cm﹣3(只要求列算式,不必计算出数值,阿伏伽德罗常数为NA).5.如图所示是元素周期表中第一、第二周期10种元素的某些性质的一组数据(所列数据的单位相同),除带“…”的四种元素外,其余元素都给出了该种元素的全部该类数据.研究这些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每组数据可能是该元素的_________(填序号);A.原子得到电子所放出的能量B.原子半径的大小C.原子逐个失去电子所吸收的能量D.原子及形成不同分子的半径的大小(2)分析同周期自左向右各元素的第一个数据:①总体变化趋势是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②与前后元素相比,由于该元素的数值增大较多而变得反常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_________族;③根据你分析所得的变化规律推测,镁和铝的第一个数据的大小关系为Mg(1)_________Al(1)(填“大于”或“小于”).(3)分析每个元素的一组数据:①有些元素的一组数据中个别地方增大的比例(倍数)特别大,形成“突跃”,由此可以证明原子结构中_________的结论.②根据这个规律,你认为氧元素8个数据中出现“突跃”的数据应该是第_________个.3高二化学下2答案1.分析:A.向其中注入蒸馏水,注意不要超过刻度,到离刻度线还有2﹣3厘米时,改用胶头滴管定容,滴定至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平,最后颠倒摇匀;B.水和四氯化碳不溶;C.氯气的密度比空气大;D.氨水是弱碱,氢氧化铝不溶于氨水.解答:解:A.到离刻度线还有2﹣3厘米时,改用胶头滴管定容,故A错误;B.水和四氯化碳不溶,可用分液分离,故B正确;C.氯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故C错误;D.氨水是弱碱,氢氧化铝不溶于氨水,沉淀不溶解,故D错误.故选B.2.分析:元素X位于第四周期,其基态原子的内层轨道全部排满电子,则内层电子数=2+8+18=28,且最外层电子数为2,所以该原子有30个电子,为Zn元素;元素Y基态原子的3p轨道上有4个电子,则Y是S元素;元素Z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的3倍,元素最外层电子数小于或等于8,所以Z是O元素.解答:解:元素X位于第四周期,其基态原子的内层轨道全部排满电子,则内层电子数=2+8+18=28,且最外层电子数为2,所以该原子有30个电子,为Zn元素;元素Y基态原子的3p轨道上有4个电子,则Y是S元素;元素Z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的3倍,元素最外层电子数小于或等于8,所以Z是O元素.(1)①X离子数目=8×+6×=4,故答案为:4;②该晶胞中X离子数目=8×+6×=4,Y离子数目=4,所以X和Y离子数目之比等于4:4即1:1,所以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ZnS,故答案为:ZnS;(2)在H2S中硫原子的价层电子数=2+=4,所以采用sp3杂化,故答案为:sp3;(3)在乙醇的水溶液中,水分子和乙醇分子之间易形成氢键,氢键的存在导致其溶解性增大,故答案为:水分子与乙醇分子之间形成氢键;(4)①SO42﹣中价层电子数=4+=4,且没有孤电子对,所以是正四面体结构,故答案为:正四面体;②等电子体中原子个数相等且价电子数相等,所以与YZ42﹣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的化学式为CCl4或SiCl4等,故答案为:CCl4或SiCl4等;(5)每mol配合物[X(NH3)4]Cl2中,σ键数目=(3×4+4)NA=16NA,故答案为:16NA.3.分析:(1)根据能量最低原理书写电子排布式,根据电子排布式可确定未成对电子数目;(2)①CO与N2结构相似,应含有C≡O键;②Ni的家电子数为10,每个配体提供一个电子对,根据10+2n=18计算;(3)①苯为正六边形结构,6个碳碳键完全相同,含有大π键;②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判断;③根据δ键和孤对电子数判断分子的立体构型以及键角.解答:解:(1)基态Ni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84s2(或[Ar]3d84s2),含有2个为成对电子,第二周期基态原子未成对电子数与Ni相同的元素有C和O,电负性最小的元素是C,故答案为:1s22s22p63s23p63d84s2(或[Ar]3d84s2);C;(2)①CO与N2结构相似,含有C≡O键,含有1个σ键,2个π键,CO分子内σ键与π键个数之比为1:2,故答案为:1:2;②Ni的家电子数为10,每个配体提供一个电子对,则10+2n=18,n=4,故答案为:4;(3)①A.苯中C形成3个σ键,为sp2杂化,故A正确;B.每个碳原子的sp2杂化轨道形成σ键,未参加杂化的2p轨道用来形成大π键,故B正确;C.每个碳原子的sp2杂化轨道形成σ键,未形成大π键,故C错误;D.苯分子中六个碳碳键完全相同,C原子为sp2杂化,键角均为120°,故D正确.故答案为:C;②甲醛(H2C=O)分子内碳原子形成3个σ键,无孤对电子,杂化方式为sp2杂化,立体构型为平面三角形,故答案为:sp2;平面三角形;4③甲醇分子内碳原子形成4个σ键,杂化方式为sp3杂化,键角小于120°,故答案为:sp3;小于.4.(分析:(1)由图及元素守恒可写出这两个反应的方程式:B2O3+3CaF2+3H2SO42BF3↑+3CaSO4+3H2O;B2O3+2NH32BN+3H2O;(2)B的原子序数为5,其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1;B和N都属于第二周期元素,同周期自左至右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增大,故电负性较大的是N;B属于第ⅢA族元素,化合价为+3价.(3)依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计算出的孤对电子对数以及价层电子对数,可判断出分子的空间构型;(4)B、N均属于非金属元素,二者形成的化学键是极性共价键;根据其结构与石墨相似,层与层之间应该靠分子间作用力结合.(5)描述晶体结构的基本单元叫做晶胞,金刚石晶胞是立方体,其中8个顶点有8个碳原子,6个面各有6个碳原子,立方体内部还有4个碳原子,如图所示:所以金刚石的一个晶胞中含有的碳原子数=8×+6×+4=8,因此立方氮化硼晶胞中应该含有4个N和4个B原子.一个晶胞中的质量为,一个立方氮化硼晶胞的体积是(361.5cm)3,因此立方氮化硼的密度是g•cm﹣3..解答:解:(1)由图可知B2O3与CaF2和H2SO4反应即生成BF3,同时还应该产生硫酸钙和水,方程式为B2O3+3CaF2+3H2SO42BF3↑+3CaSO4+3H2O;B2O3与氨气在高温下反应即生成BN,方程式为B2O3+2NH32BN+3H2O;故答案为:B2O3+3CaF2+3H2SO42BF3↑+3CaSO4+3H2O;B2O3+2NH32BN+3H2O;(2)基态B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sp1;B与N均位于第二周期,电负性从左向右依次递减,所以N的电负性大于B;BN中B元素的化合价为+3.故答案为:1s22s2sp1;N;+3;(3)依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计算出BF3的孤对电子对数=×(a﹣xb)=×(4﹣4×1)=0,并且价层电子对数为3,所以BF3分子为平面正三角形结构,键角为120°,杂化方式为sp2;BF4﹣中心原子的孤对电子对数=×(a﹣xb)=×(4﹣4×1)=0,其价层电子对数为4,所以其结构为正四面体.故答案为:120°;sp2;正四面体;(4)B、N均属于非金属元素,二者形成的化学键是极性共价键;根据石墨结构可知六方氮化硼晶体中,层与层之间靠分子间作用力结合.故答案为:共价键(或极性共价键);分子间作用力;(5)根据金刚石的结构可以判断出金刚石的一个晶胞中含有的碳原子数=8×+6×+4=8,因此一个立方氮化硼晶胞中含有4个N原子和4个B原子.一个晶胞中的质量为,一个立方氮化硼晶胞的体积是(361.5cm)3,因此立方氮化硼的密度是g•cm﹣3.故答案为:5.5.分析:(1)A.同一元素获得电子越多,放出的能量越少;B.同一元素原子半径不变;C.同一元素失去电子越多吸收的能量越高;D.同一元素原子或分子半径不变;(2)①由表中数据可知,同周期自左向右各元素的第一个数据呈增大的趋势;②由表中数据可知,与前后元素相比,由于该元素的数值增大较多而变得反常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ⅡA和ⅤA族;③自左向右各元素的第一个数据呈增大的趋势,但处于ⅡA和ⅤA族元素高于同周期相邻其它元素;(3)①由表中数据可知,“突跃”数据与失去不同能层的电子所需的能量一致,数据表示为电离能;②失去不同能层的电子时电离能发生跃迁.解答:解:(1)A.同一元素随获得电子增多,放出的能量
本文标题:高二化学下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28308 .html